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如何融入現代高科技生活中?▪P2

  ..續本文上一頁說:「我們這一個世界,還有我們的生命,我們這一個心智,都是一個原子的意外排列組合。」就是說我們這個世界、這個宇宙,有星星、有太陽、有地球,地球上又有人類、有很多動植物、山川大地,這些都是原子的意外的排列組合生出來的。還有一個說明,說人就是一堆原子意外的組合在一起,變成了人。意思就是,除了物質以外,沒有別的東西。

  

  這樣的大哲學家,我們都很崇拜,我以前也很崇拜的。看到這段話,哇!怎麼是這樣子。我以前知道有這些話,但是我不知道是從他那裏出來的,在這本書裏面看到,原來是他說出來的。以前我聽到這樣的話時,我說:「怎麼有這種想法,真令人昏倒。」從這本書才曉得,原來是他這裏出來的,也可以說,他已經臣服在唯物思想之下。我以前還好佩服他,看到他說出這樣子的話,我真的要昏倒了。

  

  馬克思的剝削說

  

  又有一個人,大家可能知道,就是共産主義的創始者──馬克思。馬克思說宗教、哲學、藝術等等這些,都是社會的上層結構,爲了剝削下層社會的經濟利益而建立的,這是馬克思的說法。也就是說,我們這個社會,有音樂、有藝術、有雕塑這種美的;還有很好的哲學,去了解整個宇宙的;還有我們有各種宗教,來解人們心中的一些苦悶、人生的意義、人生的目的。這些東西,在他眼中看起來,只不過一個階級剝削,是上層社會,爲了獲得下層階級勞力所生産的財富而建立的。

  

  社會的上層結構,爲了剝削這些財富,而建立了一個繼續不斷的方法,來詐取、剝削下層社會的這些物質、財富。如果是這樣子看的話,我們的宗教、藝術、哲學、我們的倫理學,全都是廢物,全是可惡的東西,當然要把它打掉!馬克思是這個樣子想的。

  

  達爾文的演化論麻木了他自己的心靈

  

  再來還有達爾文,就是我們非常崇拜他提出的《演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這本書裏就提出了一件事情,我來念一下,達爾文在他的自傳中寫到:「直到叁十歲爲止,或者更久一點,很多種詩詞給予我極大的樂趣。甚至于當我還是一個小學童的時候,我就非常沈醉在莎士比亞的著作當中,尤其是他的曆史劇。我以前也說過,畫作給我頗大的喜悅,而音樂給我的喜悅則更多。但是現在,我已經有多年無法忍受讀誦,即使只是一行的詩詞。最近我試著一讀莎士比亞的詩作,結果卻發現它無比沈悶到令我作嘔。我對音樂和繪畫也幾乎毫無胃口,我的心靈似乎變成了一個,只會從大量事實中榨出通用法則的機器。」

  

  他是收集了各種物種變遷的那些證據,而想出《演化論》的,他已經變成一個只會做這樣子的事,收集不同的事實和資訊,然後從中榨取一些通用法則的機器。「但是,爲什麼這會造成我的大腦中,較高層次嗜好的萎縮,我可就搞不懂了。這些嗜好的消失,也就是快樂的消逝,而且可能損傷心靈。更由于衰滅了我們天性中的情緒部分、感情部份,而可能也損害了我們的道德性格。」這是他的自傳。他不但在生物學上面提出《演化論》,後來又有別人把《演化論》用在我們的社會當中,叫做《社會達爾文主義》;更加的把人類,不只是把他變成了一個沒有靈性的機器,也把我們大家都變成了機器。這就是人文學的現況。

  

  凱恩斯的貪婪、詐騙主張

  

  以上是達爾文,再來就是凱因斯。凱因斯是經濟學家,他公開提倡:要偷雞摸狗,要詐騙,這樣才會賺錢;講求公正、公平那是不對的。他寫道:「至少在未來一百年裏,我們必須勉強自已,以及所有其他人,公平即是犯規,且犯規才算公平;因爲犯規有用,而公平不是。貪婪、重利盤剝、及斤斤計較,在未來一段日子裏,還仍是我們的上帝。」我不需要再念了。所以呢,在這些大經濟學家的提倡之下,資本主義變成了貪欲主義,不變成貪欲主義也很難的。這是凱因斯。

  

  佛洛伊德的欲望驅力說

  

  再來是心理學家佛洛依德,他把人類追求的動力,追求進步、追求變好的動力,都看成是他在幼年時期、或者青少年時候,那種亂倫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所造成的。這就是我們大家最信奉、最相信他的,這些全都是大師。你看到這樣子的時候,你就可以說,我前面講的話、我歸納出來的,完全沒有錯。人文科學的現況,「西方自從文藝複興之後,科學逐漸興起,唯物思想君臨天下,人文學科已經臣服在唯物思想之下」,結果就是這樣。

  

  ※科技帶來的危機

  

  這樣子的人文思想,這樣子的人文學科,也就是這樣子的宗教、這樣子的哲學、這樣子的倫理學,怎麼有辦法來指導科技,指導人類去面對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目的?他已經沒有這個能力了。所以我們可以說,現在已經有危機了。

  

  這個危機在《小即是美》這本書已經提出來。現在呈現了什麼樣的危機?第一個是生態環境的破壞,人類現在把生態環境破壞得很嚴重。再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溫室效應,這兩件事情我們都知道。因爲人類的科技、人類的文化太重視物了,以唯物思想爲主,就會把我們的地球生態環境破壞殆盡。我們不斷的采用地下的石油和煤,這樣燃燒,在空氣裏面就儲存愈來愈多的二氧化碳,因此地球愈來愈熱,這就是溫室效應。

  

  有人已經預測地球再熱下去的話,南極、北極的冰帽愈來愈縮減,地球上的海水可能會愈升愈高,高個二、叁公尺的話,很多地方本來還在海平面上的,以後就在海底下了。氣候也會起轉變,我們現在已經感覺到了,以前只是講一講而已,現在已經感覺到,現在的氣候跟十年前不太一樣。該冷的地方不冷、該熱的地方不熱、該下雨的地方不下雨、不該下雨的地方下起大雨。每個地方都在起很大的變化,這個我們都知道。

  

  這些事情嚴重的話,會把地球毀滅。我們知道,在地球上,曾經有一種動物叫恐龍,後來絕滅了。本來地球全都是恐龍,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些恐龍一下子全消失了。我們現在這個地球全都是人類,我們也不清楚,會不會有一天,也會發生這樣子的事情,像恐龍一樣,人類就不見了。當然有很多人就很想了解,恐龍爲什麼會一下子不見了,所以就去研究。到目前,當然還不太知道真正的原因,有人說,可能是有彗星撞地球造成的,至于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不知道。

  

  如果真的是彗星撞地球的話,那其實也是一個環境因素。因爲一撞地球以後,這個地球的環境改變了,所以恐龍沒有辦法生存。那我們現在,不用彗星來撞地球,人類自己就可以把地球環境搞爛掉,效果是一樣的。我們的生態環境是很嚴重的問題,溫室效應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已經有很多人注意了。《小即是美》這本書裏面,對溫室效應提得不多,但是生態環境的破壞,他在很早就提出來了。所以,生態環境保護運動的那些人,是把這本書當成是一個很重要的指導書。

  

  科技破壞了人類工作的樂趣

  

  再一個,是這本書裏面有提到,但是沒有像我這樣子強調的;現代高科技、或者科技的生活方式、或者經濟發展的方式,對人類造成了一個問題──工作被破壞了。本來工作對人類來講,是有樂趣的,而且可以在工作當中學習成長。不只是可以從工作當中,獲取我們生活所需要的物質資源,同時也可以在那裏獲得心靈的成長,工作本來有這個功能。

  

  但是亞當.史密斯──寫《國富論》的英國經濟學家,提出來:「工作要分工,要把它剖開來做」。做一個東西,比如說,他那個時候指的是做大頭針、還是回紋針,這樣一件事,他可以把它分成幾個動作來做。讓第一個工人做第一個動作、第二個工人做第二個動作、第叁、第四、第五……,經過幾個動作,工做就做完了。到後來,美國有一位經濟學管理的創新者,發明了科學管理的方法,把一個工作拆得更加的精細。

  

  ※每天只上那一顆螺絲,你會發瘋的

  

  到那個時候,製造汽車的話,工人在那個生産線上,上螺絲的人,就永遠只上那一顆螺絲,只做那一顆;好多人在一起這樣子做,但是你只做那一個部份。工作被拆解了,他們得到了效率,做出來的東西就快、多,量就變大、成本就降低。這種目的是達到了,可是工作變成奴役了,沒有樂趣,一點樂趣都沒有了。你每天只上那一顆螺絲,這個會發瘋的。

  

  所謂現代高科技的工作,你看,大家的工作全部都變成這樣了,沒有一個人做完整的工作。像過去的話,一雙鞋子,鞋匠從頭到尾,他自己把它做成,做一雙給你,這是一個成品,他會覺得很高興,我做出一個很好的鞋子。現在不是啊!做鞋底的就做鞋底,打洞的就打洞,上膠的就上膠,沒有一個人完成一個完整的工作,工作的樂趣被破壞掉了。這一點我覺得對人類很不幸。

  

  ※把工作權和工作的尊嚴找回來

  

  但是,人類又不得不工作,工作通通變成像奴工一樣的奴役,做工作得不到樂趣。所以工作的時候,唉!就當作機器吧,這樣工作;下工的時候,才來做一個人,會造成這個危機。這個危機,我覺得是很嚴重的事情。我是很想要想一個辦法,把工作的尊嚴、工作權找回來,不可以被經濟學家搞成這樣子。工作權不可以被分割,不可以被破壞,工作的尊嚴不可以變成奴役;這個可能是下一個社會,人類要努力的目標。目前只是那本書,叁十年前就提出來了,但是這個部分沒有被重視,大家還搞不太清楚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經濟是爲了利潤而非爲人

  

  …

《佛法如何融入現代高科技生活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