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如何融入現代高科技生活中?▪P3

  ..續本文上一頁

  再來,還是這本書裏面的。經濟學有個錯誤,經濟是爲了利潤,不是爲人,這本書非常明確的強調這一點。經濟學,它是爲利潤,當然我們的企業都是爲了利潤,不是爲人。所以那本書就反問一件事情,如果經濟學只是爲利潤,不是爲人的話,這個經濟學有存在的必要嗎?這個經濟學沒有存在的必要啊!你爲了利潤,那個利潤也要是爲人才可以,怎麼可以不爲人。這個是目前經濟學的大問題。

  

  因爲是這個樣子,所以所有的企業,他們都希望自動化。爲什麼要自動化?就是可以不要人,他的利潤就可以多了。好了!那麼在人類的社會裏面,經濟爲什麼要存在呢?你存在在人類的社會裏,又不爲人,那我們要它幹什麼,我們人爲什麼要它?這是要思考的。現在的企業,爲了降低成本,就把工作移到工資比較低的地方去,工資比較高的地方,人們就沒有工作做了,失業了。就算工資比較低的地方做出來的東西比較便宜,你失業了,也沒有錢買啊!這本書裏面提出來,這是我們的問題,這個地方有錯誤。

  

  這樣子的話,我們這個社會,就變成什麼呢?貪婪、還有暴力、色欲就橫行,我們的社會就變成這樣子。我們現在的狀況,這些是不是很嚴重?跟這些人不都是有關系嗎?全部都有關系啊!因爲被他們誤導了。所以,我們不能夠只看到高科技生活光鮮亮麗的那一面,我們還要看看它背後的問題,看到了以後,我們就會覺得很嚴重。

  

  ※瑞典式的「羅蜜歐與茱麗葉」

  

  講到這裏,我就想到一件事情。差不多在十幾年前,有一位在臺灣成長的朋友,他在瑞典的大學裏當物理教授,他也常常回到臺灣來。回到臺灣的時候,我們就問他一些在瑞典那邊的生活,還有那邊的學生,他們是怎麼生活的。因爲我們知道,那個社會在十幾年前,就是性解放的社會。

  

  他就講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他說,他的學生們,好像就是學期結束時,會辦一個話劇晚會,他們演《羅蜜歐與茱麗葉》,是莎士比亞的名著,我想內容我不需要介紹了。結果他們演什麼呢,就演兩個男女談戀愛,談得很熱烈,然後也上床啦。上床以後,爲了一件事情吵架,吵架以後就分手,要分手的時候,大家很高興的bye-bye,這就是他們的《羅蜜歐與茱麗葉》。

  

  哦!他看了以後簡直要昏倒,這個樣子叫《羅蜜歐與茱麗葉》?《羅蜜歐與茱麗葉》是爲了愛情,他們後來都殉情了。他們快快樂樂的就bye-bye,這個就是他們的《羅蜜歐與茱麗葉》。這個是什麼?所謂的性解放,所以他們這些想法都是很奇怪的。

  

  也是差不多那個時候,我聽到另一位朋友講的故事,是一個真實的事情。這個朋友,他太太有七個姊妹,沒有兄弟;所以他常常陪太太回娘家,到嶽父母家裏去。他們七姊妹一回到家,就一起看日劇,那時候是錄影帶。他發現只要日劇裏面演到私奔,就是《羅蜜歐與茱麗葉》那種事情。就是父母親不同意一對男女結婚,這對男女兩個人就脫離家庭,逃跑去結婚。一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他太太那些姊妹們全部都會尖叫,不但這樣,他嶽母也會尖叫。所以《羅蜜歐與茱麗葉》這一個戲劇是會打動人心的,那種堅貞的愛情,是人類心裏真正要的東西,一個基本的、追求的目標。

  

  可是瑞典那邊的人,怎麼搞的,變成這樣。唉呀!我真是搞不懂。人爲什麼會追求堅貞的愛情?其實這是人類有追求永恒的欲望。生命不能永恒,但是我們的愛情可以永恒,追求堅貞的愛情,其實是他內心的基礎,就是在追求永恒。我就不知道瑞典,在現代高科技的社會怎麼變調了,這是我搞不懂的地方。

  

  ※如何拯救失去靈魂的人類

  

  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現在真正的危機是,失去靈魂的人類。真正的核心問題是,人類失去了靈魂。講到這裏,得到了一個最後的結論。那麼我們接下來就問,怎麼去拯救失去靈魂的人類。如何拯救失去靈魂的人類,這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

  

  怎麼去拯救呢?人類的問題就是失去了靈魂。既然問題是出在這裏,昨天就有人問:「有沒有靈魂」這個問題。能夠做這件工作的,我想,除了佛教,其他的宗教應該也有機會做。不過可能佛教更適合來做,因爲佛教對于靈魂的研究、了解,比其他宗教都要深入。所以佛法在這個問題上,是比較適合的。那麼,當然我自己要吹牛了,我們圓覺宗是更適合的;在這個適合當中,是更加適合的。

  

  ※悟本來面目就拯救了靈魂

  

  事實上,我們昨天已經說明了一件事情,心,就可以接到靈魂,從靈魂又可以接到自性;所謂的自性,我們又可以接到純粹的能知能覺。純粹的能知能覺,跟我們佛教裏面用的一句話,「無上正等正覺」有什麼不同?在我看起來,看不出有什麼不同。你看看,無上正等正,整組是形容詞,真正的主詞,名詞是「覺」;意思就是至高無上、正確無誤的「覺」,就是這個意思。那麼,跟純粹的能知能覺不一樣嗎?一樣啊!主詞也是這個「覺」,這前面都是在形容祂。所以,純粹的能知能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不就是佛嗎?就是佛啊,這是一樣的。

  

  我們只不過用了不同的名稱來描繪。用佛、或者用無上正等正,我們還不知道怎麼去修祂,但是如果我們用純粹的能知能覺,又配合上能知、被知,整套結構和理論,你就會知道,怎麼達到純粹的能知,你就曉得怎麼樣去做就可以達到。這個地方達到了,你就有了自性,有了自性,就有靈魂;你的靈魂就恢複,就被拯救出來。用更白的話,昨天有人就問:「是不是就要悟本來面目?」對,你只要悟本來面目,你的靈魂就被拯救出來了。

  

  ※主動權、般若智、平等心的蘇醒

  

  只要一悟本來面目,就算拯救成功;我們還不要成佛,只要悟本來面目就好了。只要悟本來面目、悟自性,靈魂就被拯救了,我們就得到主動權。當你失去靈魂的時候,你沒有主動權,你做不了主;你是被控製,變奴工,被奴役。用佛法的話講,你就輪回生死了。我們現在不要用那麼深奧的宗教、佛法來講,我們就說:「你就變奴工啦!」這樣子容易懂。你不是一個自主的、有主動權的人,現在可以有工作自主權的人是老板。所以你要悟本來面目,你就恢複了,就有主動權了。

  

  再一個,你會有feeling,你有直覺,這樣的話,你就有般若智,也就是你有智慧。這個智慧,不是思維的智慧,這個直覺、feeling不是思維的,是思維之上,沒有經過思維,這個智慧就出來了。很多很困難的事情,別人不會、別人解決不了的,對你來講,都是小事一樁,都可以解決的。當你有智慧的時候,很困難的事情,都變得不是那麼困難了,因爲你有智慧嘛!你就是有能力把這個問題去除掉。

  

  當你悟了本來面目的時候,你就會有同體平等的心。有同體心,跟宇宙萬物同體,因此你就會有慈悲。因爲你有同體感,有同體心,不會對別人的痛苦視若無睹。比如剛才講的,把那個雞弄得沒有毛,長二十幾天就長大了;看到這樣子,你的心會很痛,你會悲傷,這是自動的。爲什麼呢?當你悟本來面目,你的靈魂已經恢複了,這個時候,你這些性質都會自動出來。

  

  這兩個,悟本來面目、體會純粹的能知能覺,就讓你有權力、有power;掌握了主動權,你就有權力了;直覺讓你有智慧,同體讓你有慈悲。有本書叫做《享受修行》,特別提到慈悲;你有智慧以後,就是會明白;有了主動權當然自在,如果你沒有主動權,你怎麼自在?慈悲、明白、自在這叁個東西,你自動會獲得。也可以說,我們就是要用佛法悟本來面目,或者是體會純粹的能知能覺,這樣的方法,就可以讓你得到這些東西。

  

  ※不只要拯救自己的靈魂,還要拯救人類的靈魂

  

  當你得到了慈悲、得到了明白、得到了自在,就代表你的靈魂已經被拯救出來了。但是你這樣做,只救到你自己一個人而已,這樣是不夠的,我們還要來想辦法,把我們整個社會都救出來,也就是我們要融入。怎麼去融入這一個現代的生活當中?我們融入的目的,是要把整個人類從物化的陷阱和危機當中救出來。

  

  我們要怎麼做?融入的部分已經不是個人,我們面對的是整個社會、或者整個人類,我們要怎麼樣去融入呢?我的辦法是要建立人間淨土,才能把整個社會,把我們地球上的全部人類救出來。我們要去救他,並不是有一個外來的力量去救,而是融入裏面,讓他轉化。怎麼建立人間淨土呢?我們要建立一個企業,這企業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能做貢獻、創造價值、成就功德之衆生,來生其國。我的辦法就是這樣。

  

  ※建立人間淨土

  

  企業指的是事業,可以是營利的、也可以是非營利的事業。這個企業是菩薩淨土,就是菩薩的人間淨土。這個菩薩要在人間建一個淨土,他建立一個企業,當這一位建企業的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能做貢獻、還有創造價值、成就功德之衆生,就來生其國。來生其國就是來做員工、或者來做顧客,或者來做股東,就是來生其國,這樣那個企業就成爲一個小的人間淨土。

  

  希望這樣的菩薩愈來愈多,多到所有的企業都是菩薩淨土,都是菩薩做老板來經營。我們也期望這些老板都成菩薩,這樣人類世界,就會變成由個別的小淨土集合起來,形成的大淨土,整個世界就變成大淨土,這是我的理想。我們要建立人間淨土,以這樣的方式,來融入佛法。

  

  其實講得更白一點,就是經營企業,經營高科技企業,切入現代的生活當中,就把佛法帶進這個社會,帶進人間了。只要經營企業的人,他悟本來面目,成爲菩薩了,他去經營高科技的時候,就會…

《佛法如何融入現代高科技生活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