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还是这本书里面的。经济学有个错误,经济是为了利润,不是为人,这本书非常明确的强调这一点。经济学,它是为利润,当然我们的企业都是为了利润,不是为人。所以那本书就反问一件事情,如果经济学只是为利润,不是为人的话,这个经济学有存在的必要吗?这个经济学没有存在的必要啊!你为了利润,那个利润也要是为人才可以,怎么可以不为人。这个是目前经济学的大问题。
因为是这个样子,所以所有的企业,他们都希望自动化。为什么要自动化?就是可以不要人,他的利润就可以多了。好了!那么在人类的社会里面,经济为什么要存在呢?你存在在人类的社会里,又不为人,那我们要它干什么,我们人为什么要它?这是要思考的。现在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把工作移到工资比较低的地方去,工资比较高的地方,人们就没有工作做了,失业了。就算工资比较低的地方做出来的东西比较便宜,你失业了,也没有钱买啊!这本书里面提出来,这是我们的问题,这个地方有错误。
这样子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就变成什么呢?贪婪、还有暴力、色欲就横行,我们的社会就变成这样子。我们现在的状况,这些是不是很严重?跟这些人不都是有关系吗?全部都有关系啊!因为被他们误导了。所以,我们不能够只看到高科技生活光鲜亮丽的那一面,我们还要看看它背后的问题,看到了以后,我们就会觉得很严重。
※瑞典式的「罗蜜欧与茱丽叶」
讲到这里,我就想到一件事情。差不多在十几年前,有一位在台湾成长的朋友,他在瑞典的大学里当物理教授,他也常常回到台湾来。回到台湾的时候,我们就问他一些在瑞典那边的生活,还有那边的学生,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因为我们知道,那个社会在十几年前,就是性解放的社会。
他就讲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他说,他的学生们,好像就是学期结束时,会办一个话剧晚会,他们演《罗蜜欧与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名著,我想内容我不需要介绍了。结果他们演什么呢,就演两个男女谈恋爱,谈得很热烈,然后也上床啦。上床以后,为了一件事情吵架,吵架以后就分手,要分手的时候,大家很高兴的bye-bye,这就是他们的《罗蜜欧与茱丽叶》。
哦!他看了以后简直要昏倒,这个样子叫《罗蜜欧与茱丽叶》?《罗蜜欧与茱丽叶》是为了爱情,他们后来都殉情了。他们快快乐乐的就bye-bye,这个就是他们的《罗蜜欧与茱丽叶》。这个是什么?所谓的性解放,所以他们这些想法都是很奇怪的。
也是差不多那个时候,我听到另一位朋友讲的故事,是一个真实的事情。这个朋友,他太太有七个姊妹,没有兄弟;所以他常常陪太太回娘家,到岳父母家里去。他们七姊妹一回到家,就一起看日剧,那时候是录影带。他发现只要日剧里面演到私奔,就是《罗蜜欧与茱丽叶》那种事情。就是父母亲不同意一对男女结婚,这对男女两个人就脱离家庭,逃跑去结婚。一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他太太那些姊妹们全部都会尖叫,不但这样,他岳母也会尖叫。所以《罗蜜欧与茱丽叶》这一个戏剧是会打动人心的,那种坚贞的爱情,是人类心里真正要的东西,一个基本的、追求的目标。
可是瑞典那边的人,怎么搞的,变成这样。唉呀!我真是搞不懂。人为什么会追求坚贞的爱情?其实这是人类有追求永恒的欲望。生命不能永恒,但是我们的爱情可以永恒,追求坚贞的爱情,其实是他内心的基础,就是在追求永恒。我就不知道瑞典,在现代高科技的社会怎么变调了,这是我搞不懂的地方。
※如何拯救失去灵魂的人类
我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现在真正的危机是,失去灵魂的人类。真正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失去了灵魂。讲到这里,得到了一个最后的结论。那么我们接下来就问,怎么去拯救失去灵魂的人类。如何拯救失去灵魂的人类,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
怎么去拯救呢?人类的问题就是失去了灵魂。既然问题是出在这里,昨天就有人问:「有没有灵魂」这个问题。能够做这件工作的,我想,除了佛教,其他的宗教应该也有机会做。不过可能佛教更适合来做,因为佛教对于灵魂的研究、了解,比其他宗教都要深入。所以佛法在这个问题上,是比较适合的。那么,当然我自己要吹牛了,我们圆觉宗是更适合的;在这个适合当中,是更加适合的。
※悟本来面目就拯救了灵魂
事实上,我们昨天已经说明了一件事情,心,就可以接到灵魂,从灵魂又可以接到自性;所谓的自性,我们又可以接到纯粹的能知能觉。纯粹的能知能觉,跟我们佛教里面用的一句话,「无上正等正觉」有什么不同?在我看起来,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你看看,无上正等正,整组是形容词,真正的主词,名词是「觉」;意思就是至高无上、正确无误的「觉」,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跟纯粹的能知能觉不一样吗?一样啊!主词也是这个「觉」,这前面都是在形容祂。所以,纯粹的能知能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不就是佛吗?就是佛啊,这是一样的。
我们只不过用了不同的名称来描绘。用佛、或者用无上正等正,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去修祂,但是如果我们用纯粹的能知能觉,又配合上能知、被知,整套结构和理论,你就会知道,怎么达到纯粹的能知,你就晓得怎么样去做就可以达到。这个地方达到了,你就有了自性,有了自性,就有灵魂;你的灵魂就恢复,就被拯救出来。用更白的话,昨天有人就问:「是不是就要悟本来面目?」对,你只要悟本来面目,你的灵魂就被拯救出来了。
※主动权、般若智、平等心的苏醒
只要一悟本来面目,就算拯救成功;我们还不要成佛,只要悟本来面目就好了。只要悟本来面目、悟自性,灵魂就被拯救了,我们就得到主动权。当你失去灵魂的时候,你没有主动权,你做不了主;你是被控制,变奴工,被奴役。用佛法的话讲,你就轮回生死了。我们现在不要用那么深奥的宗教、佛法来讲,我们就说:「你就变奴工啦!」这样子容易懂。你不是一个自主的、有主动权的人,现在可以有工作自主权的人是老板。所以你要悟本来面目,你就恢复了,就有主动权了。
再一个,你会有feeling,你有直觉,这样的话,你就有般若智,也就是你有智慧。这个智慧,不是思维的智慧,这个直觉、feeling不是思维的,是思维之上,没有经过思维,这个智慧就出来了。很多很困难的事情,别人不会、别人解决不了的,对你来讲,都是小事一桩,都可以解决的。当你有智慧的时候,很困难的事情,都变得不是那么困难了,因为你有智慧嘛!你就是有能力把这个问题去除掉。
当你悟了本来面目的时候,你就会有同体平等的心。有同体心,跟宇宙万物同体,因此你就会有慈悲。因为你有同体感,有同体心,不会对别人的痛苦视若无睹。比如刚才讲的,把那个鸡弄得没有毛,长二十几天就长大了;看到这样子,你的心会很痛,你会悲伤,这是自动的。为什么呢?当你悟本来面目,你的灵魂已经恢复了,这个时候,你这些性质都会自动出来。
这两个,悟本来面目、体会纯粹的能知能觉,就让你有权力、有power;掌握了主动权,你就有权力了;直觉让你有智慧,同体让你有慈悲。有本书叫做《享受修行》,特别提到慈悲;你有智慧以后,就是会明白;有了主动权当然自在,如果你没有主动权,你怎么自在?慈悲、明白、自在这三个东西,你自动会获得。也可以说,我们就是要用佛法悟本来面目,或者是体会纯粹的能知能觉,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让你得到这些东西。
※不只要拯救自己的灵魂,还要拯救人类的灵魂
当你得到了慈悲、得到了明白、得到了自在,就代表你的灵魂已经被拯救出来了。但是你这样做,只救到你自己一个人而已,这样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来想办法,把我们整个社会都救出来,也就是我们要融入。怎么去融入这一个现代的生活当中?我们融入的目的,是要把整个人类从物化的陷阱和危机当中救出来。
我们要怎么做?融入的部分已经不是个人,我们面对的是整个社会、或者整个人类,我们要怎么样去融入呢?我的办法是要建立人间净土,才能把整个社会,把我们地球上的全部人类救出来。我们要去救他,并不是有一个外来的力量去救,而是融入里面,让他转化。怎么建立人间净土呢?我们要建立一个企业,这企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能做贡献、创造价值、成就功德之众生,来生其国。我的办法就是这样。
※建立人间净土
企业指的是事业,可以是营利的、也可以是非营利的事业。这个企业是菩萨净土,就是菩萨的人间净土。这个菩萨要在人间建一个净土,他建立一个企业,当这一位建企业的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能做贡献、还有创造价值、成就功德之众生,就来生其国。来生其国就是来做员工、或者来做顾客,或者来做股东,就是来生其国,这样那个企业就成为一个小的人间净土。
希望这样的菩萨愈来愈多,多到所有的企业都是菩萨净土,都是菩萨做老板来经营。我们也期望这些老板都成菩萨,这样人类世界,就会变成由个别的小净土集合起来,形成的大净土,整个世界就变成大净土,这是我的理想。我们要建立人间净土,以这样的方式,来融入佛法。
其实讲得更白一点,就是经营企业,经营高科技企业,切入现代的生活当中,就把佛法带进这个社会,带进人间了。只要经营企业的人,他悟本来面目,成为菩萨了,他去经营高科技的时候,就会…
《佛法如何融入现代高科技生活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