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如何融入现代高科技生活中?▪P4

  ..续本文上一页把企业变成净土,这样我们就把它融进去了。

  

  ※经典上的两个证明

  

  对于这样的想法,我其实很不放心,我怕这只是我的幻想,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很高兴的,在《华严经》〈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看到两句话:「有世界名普光宝庄严,佛号胜智大商主。」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就是一个相当于普光宝庄严这样的世界。像这样的世界是无量无边的,当中有一个普光宝庄严世界,那里有一位佛,佛号是胜智大商主。这个不是老板吗?这不是老板成佛了吗?还有另外一个:「有世界名妙音藏,佛号大力善商主。」我只找到这两个,如果大家还有找到的话,希望再提供给我,我只找到这两个。

  

  不过找到这两个,我已经够了。那代表什么意义?企业家可以成佛。企业家可以成佛的话,我说:「企业是菩萨净土」,这个就可以成立。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能做贡献、创造价值、成就功德之众生来生其国」,这个可以成立。光是这样,我还是觉得不够。我想,如果这件事情,代表了法界里面真实的事情,不是我幻想的,那么就应该要有企业已经是菩萨净土了。

  

  ※两本书的成功例子

  

  所以我就去找,就从两本书里找到了。这两本书是同一个作者──柯林斯(Jim Collins)写的,一本是《从A到A+》、一本叫做《基业长青》。这两本书列举了,一本是十一个企业,一本是十七个企业。大部分是美国的企业,其他国家,像日本、欧洲也有。《基业长青》写的是经营已经六十年以上的,有些是百年以上的企业。《从A到A+》中的企业,经营时间比较短一点,也有差不多三十几年,而且这些企业都是美国上市的公司。

  

  第五级领导人

  

  如果一个企业,从A等级转折变成了A+,转折上来保持了十五年,长期变好,至少保持十五年,他就去看,有这样转折的那些企业,他就把它拿来研究。他发觉一件很重大,而且也很奇怪、意外的事情。就是所有的,这样子转折的公司,在转折这一段时间,一定会出现一个第五级的领导人。

  

  企业管理学里面,企业的领导人只有四种;因为现在说的这位领导人,都不属于这四种,是另外一种,所以他说,是第五级领导人。事实上,这种领导人有一个特征,他不是从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然后变成第五级的,他是「咚!」空降下来做,然后他就是第五级这样的人。所以这样的领导人,有关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那一些企业管理的能力都不会,掉下来的时候,就现学,当因缘际会派上他的时候,他就去现学。

  

  这样子的第五级领导人,有一个非常清楚的共同特征。他去访问那些还活着的领导人:「咦!你怎么那么有办法,把这个企业,把它这样子,—下子就提升上去了,就变成A+了,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些第五级领导人的表现都一样,他会说:「啊!是前任的老板,CEO他太好了。」或者是他现在的,有一位同事:「哦!那个人太优秀了。」或者是「我们这个公司,有些什么特别的优点,或者有什么专利权、有什么好东西,所以才会这样子。」反正,他一定去找理由,那些理由一定不是他。他就要找个理由,为什么这个公司会变得那么好,反正都是别人的关系,都不是我。如果他实在找不到理由了,他就会说:「我运气好,现在运气好,比较景气啦…。」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认为:「这是我做的」。

  

  这样的公司,中间也会遇到困难,也会犯错啊!当他们遇到困难、犯错的时候,你去问他为什么这样?他一定说:「啊!这是我不好。我什么地方没有做到,我什么地方没有注意。」他不会说别人。他也不会说:「我运气太不好了。」他也不会说:「啊!现在不景气啦!」都不会,就是有这个特征。

  

  第四级以下的领导人,从第四级开始,遇到这样子的问题时,他们的回答又是另外一样。为什么做好呢?「我的功劳呀!我的能力好啊!才做的好啊,没有我的话,是不行的啦!」如果做不好、遇到不行的话:「不景气嘛!运气不好嘛!」正好反过来。我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就知道,唉呀,他讲的第五级领导人,就是菩萨,就是悟了本来面目的人。或者不见得悟了本来面目,但是一定是超越了我相,已经达到无我的人,一定是这样的人。这样子的人是什么?就是菩萨嘛!

  

  这位作者还分析,这样子的人,他们都是因缘际会被选上去的。他们开始都没有显赫功绩:「我经营企业多厉害,我多会。」都没有,都是因缘际会,好像那个时候也没有人好挑了,只好挑他。其实挑他的时候,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得好,他自己也没有信心,到底能不能经营,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这个作者就说,如果是这个样子挑选出来而成功了,他的成功又这么高,那表示第五级领导人,其实是很多的。不然,怎么误打误撞,还会碰到那么多个呢。所以这个人数,在我们这个世界应该是不少的。而且这种人都是没有名,在做这个事情之前,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一个很好的企业家,或者是一个很好的专业经理人,看不出来的。为什么呢?这种人都不求名、也不求利,他没有凸显他自己。

  

  我们这个社会呢,常常要去看:「哦!这个人是英雄豪杰。」我们就想要选他,我们都想选一个超人,对不对?就找超人。哪里有超人!这些人统统不像超人,都平平凡凡的。为什么呢?所有的超人都是我执很重的人。我相很重的人,才会成为超人嘛!这种人已经无我相了,当然你就看不见他了。但是在大家都看不见的时候,居然有这么多个,所以,我会认为这些人就是菩萨。他也没有信佛教,也没有干什么,但是我认为,这就是菩萨。他们投胎转世再来,就是来做菩萨,修菩萨行的,因缘际会到了,他就做,他就照做。

  

  企业可以是菩萨净土

  

  我看了这本书以后,就确定一件事情,企业可以是菩萨净土,没有问题,这件事情是存在的。而且很多菩萨,都装得像是一个平凡人一样,跟我们混在一起。所以,我们当中可能就有菩萨,我们自己不知道,他自己都不知道。

  

  我很用心的读完这两本书以后,就确定企业可以是菩萨净土,而且也真的有很多菩萨隐姓埋名,他也不认为自己是菩萨,但他就是菩萨。看到这种情形,我也有了一个想法,就是:「佛法是宇宙的真理,不需要贴上一个标签『我是佛法』,祂才是菩萨。」不需要,这个菩萨自动就在宇宙里面,在我们世界里面,祂就是存在的。这样让我更相信佛法是宇宙的普遍法则,不是单独只有我佛教才有,其他的教就没有了,或者你不是佛教就没有了,没这回事。管你是不是佛教,这是宇宙里面普遍存在的真理,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

  

  我相信,我们采取这样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就有办法把祂提出来。祂是有了,隐藏在那里,如果我们把祂提出来,把祂标明清楚、定义清楚、把祂看得更清楚了,这个企业就会发达的。现在是有,但是并不那么凸显、那么发达。你要用心的去追查的时候,才会「哦!祂藏在那边、躲在那边。」但是被我看出来以后,我要把祂抓出来:「你们不出来不行啦!你们这些菩萨躲在那边,赶快来拯救人类,要出来啦!」这样子的话,这些人他自动会出来的,他们能够把这个企业,一个、一个经营成为一个小小的净土。

  

  经营成为一个净土的时候,来生其国,就是来做员工的这些人,哇!他们能做出贡献、他们能够创造价值、能够成就功德,这个企业不赚钱才怪,这个企业一定是愈来愈发达的。这个菩萨,他是为了建净土来的,所以祂不会不愿意这样子建净土,怎么样把企业经营好的那个秘密告诉别人。那么,所有不是菩萨的那些老板,也就会跟着学,不得不学呀,你不学就要被淘汰了,有竞争的压力嘛!好,只要跟着去学,这个世界所有的企业,渐渐的在一段时间之内,都要转变成为净土,全部都会转变。只要有几个这样的菩萨出来,经营这样成功,然后又把他的方法公开教别人,整个世界就会转变。

  

  如何建立菩萨净土

  

  这才是一个融入现代生活里面,又把人类的这个问题转掉的一个方法。企业可以成为菩萨净土,这样子的方法,我只是看到这种可能性,实际去做,我还是不知道要怎么去建立净土。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第一〉,以前这一段我看不懂,就在我弄清楚以上所讲的那些事情以后,我就看懂了这个部份,原来就是在教我们怎么建立净土。

  

  就在〈佛国品第一〉这里,有一段经文:「如是宝积。」这是释迦牟尼佛对宝积菩萨说法,宝积是一位长者之子。祂对宝积说:「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 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最后那一句的重点,就是:「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祂想要得到净土,想要建立企业净土,祂就要「当净其心。」把祂的心清净;不是把物清净,是要把心清净,让这个心变得清净了。「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着祂的心清净了,就得到了净土,人间净土就建立了。所以,要建立净土是从心下手的。

  

  菩萨内心的修行

  

  祂说:「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我就不重复了;就是直心、发行…

《佛法如何融入现代高科技生活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