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與科學的交會▪P4

  ..續本文上一頁這個。

  

  

他講這個,對我來講太簡單了,哪有困難的地方?一點都不困難,非常容易懂呀!從佛學的觀點來看,這就是不二之法嘛!所以吃飯的時候,我就問他:「你想到這個對稱性原理,跟道家、或者是跟禅宗,是不是有點關系?你是不是用了禅宗的不二之法?」他瞪了我一眼。哦!原來他不知道?我也搞不清楚,他是真不知道,還是假的不知道。怎麼說呢?因爲他得諾貝爾獎,在頒獎典禮上,他還大談老子的《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許他埋了根在裏面,他自己都不自覺吧?

  

  

所有這些東西,都代表了一件事情:佛學所談的東西,都是科學的根本問題,非常根本的問題。而且目前的物理學定律,百分之八十都可以從對稱性原理裏面找出來,連實驗都不用了。百分之八十都可以這樣找!這不是我說的,是李政道自己說的。所以他認爲,他的對稱性原理,是科學裏面一個很基礎的原理。

  

  

這個原理是什麼呢?就是不二之法,或者說無分別法。佛學裏面早就有這個,兩千年前就有了。這個東西,中國懂的更早;老子之前,中國人就懂了。我覺得李政道,恐怕前輩子就是道家的,他是在搞他的老本行,他還以爲他是科學家。

  

  

凡此種種,都顯示出科學跟佛學不但一點也不沖突,而且佛學可以幫助科學解決它現在解決不了的問題。

  

  

時間起于變動

  

  

關于時間這個本質,我後來歸納出來;我在《佛學與科學》的期刊,在那個研討會的論文集裏面有留下文章,我都只在那裏發表。其實這個東西,在科學界是一個驚天動地的發現。時間的本質是什麼?我告訴大家,很簡單,時間起于變動。只要有變動就有時間,如果沒有變動,就沒有時間。就這麼簡單。

  

  

但是我們在現實上面,幾乎找不到一個地方是不動的。都在動。只有一個地方是不動的,就是原子裏面,電子的能階軌道。那個能階軌道是不動的,能階的數量也是不動的,現在天文都用這個原理。因爲電子有不同的能階,從不同的能階一掉下來,掉到另外一個比較低的能階時,就會放出一個光子。我們測量這個光的波長,就會知道它的頻率是多少、能量是多少;這個光子的能量大小,就是能階的差。這個能階的差是不變的,爲什麼不變?因爲在這個軌道這裏,沒有時間,它是不變動的。我們現在的天文學,就是用這個東西的紅位移,來測量宇宙是在膨脹、還是在縮小,就是用這個呀!

  

  

測量幾百億年以前,氫原子放出來的光譜,看那個光譜的波長應該是多少。如果測量結果,它變長了,我們不認爲這個東西有變動,我們認爲是宇宙在擴張、在放大。你們也許有經驗,比如說,你站在一個地方,一列火車從那邊開過來,越靠近,你就聽到它的聲音一直高起來,哔──,對不對?當它通過你,遠離你的時候,嗚──,這個聲音就低下去了。我們現在就是把光子的光譜看成這樣,當我們觀察到氫原子放出來的光線,嗚──,就代表那個地方在遠離我們。現在最精確的時間的計算,都是用這個來計算的。那個計算非常精准,找不到比這個更精准的。

  

  

這個區塊,只要有任何一個區域不動,它就不變、它就守恒。守恒就是不變。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知道,現在的量子力學,弄得太複雜了。爲什麼會弄得那麼複雜呢?因爲那些科學家的時間觀念不正確;因爲他們在時間觀念上,弄錯了一個東西。比如說,他們常常就是畫一個軸,代表長度,用這個就代表時間;這個明明是長度,怎麼代表時間呢?就是錯在這裏!如果要用一個軸來代表時間的話,你要真的把時間放進去。

  

  

他們在這個地方,就把空間和時間的觀念混淆了。因爲混淆了,就只好解釋得扭扭捏捏,其實只要把時間觀念理清楚,放進去,那就很簡單了,不會那麼複雜。不過這個部分呢,因爲我對科學已經沒興趣了,也已經不在裏面玩,所以也不打算在科學期刊發表,只在《佛學與科學》期刊講一講,就算了。但是我相信,這是會留下記錄的,以後的人終究會懂的。懂了以後,他們就會發現,哎喲!原來人家一千年前早就知道了!

  

  

再好的東西,你不懂它也好不起來

  

  

講到這裏,大家就可以明白,佛學的寬廣度比科學還要大。但是,這麼寬廣的佛學,真正懂的人還真是不多,因爲懂的人不多,佛學才會被人家看扁了。所以啦,只要大家懂了,佛學就不扁了。這也告訴我們,雖然佛學是上好的東西,但是再好的東西,如果你不懂,它也好不起來。最終還是要看我們學佛的人、修行的人,功夫有沒有下足,夠不夠了解。等大家功夫下得夠深了,才會有一個正面的結果出來,我也不過是盡一點點力量而已。

  

  

很多事情,例如《佛學與科學》期刊,我們還是繼續去辦。我們辦的人心裏想的,是要爲佛法留下記錄。至于別人懂還是不懂,我們不很在乎;只要留下記錄,我們相信,未來有人會懂。有的時候,做先知是很寂寞的,但這個我們一點都不會難過,因爲我們已經非常習慣于寂寞。有理想相伴,哪怕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我們也不會覺得孤單。至于會不會受到社會的重視,我們不在乎,我們在乎的是,要把這些真相留下記錄,呈現出來。

  

  

也許下輩子自己投胎再來的時候,會看到自己過去的著作,雖然到那時候已經不記得了。喝了夢婆湯以後,記不得了啦!但是你就是會:「哇!以前的人怎麼那麼厲害啊!佩服!佩服!」,結果原來是在佩服自己,哈哈。所以啦,至少可以爲自己留下一個機會,在未來好好欣賞一下自己。

  

  

【現場問答】

  

  

問:如果我們要對時間下定義,要怎麼下?

  

  

師:我的定義,真正的時間,就是沒有時間的永恒,這是真的。至于現在大家所能夠感受到的那個時間,是起于變動,從變動中生出來的;只要有變動,就有時間。

  

  

問:這麼說,梁教授的時間定義,更是複雜化了。一個是變動的時間、一個是不變的時間,定義不就不好下了?

  

  

師:不是那樣。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基礎,時間的基礎是在永恒;如果沒有永恒,我們講的時間(指變動而産生的時間)是不存在的。

  

  

問:能否請梁教授解釋,現在的物理世界,有所謂的黑洞,以及反物質的存在;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黑洞和反物質是什麼?黑洞的後面是白洞,是不是有這樣的理論?還有一種叫做測不准定律,佛學觀點如何看待它?它與與科學的守恒,有什麼關系?

  

  

師:你問的最後的測不准原理,是量子力學裏面,最重要的一個東西。它是在說,所有的測量都不會准,但這個還牽涉到精密的問題。比如說,我測一個東西的長度,我可以測出它是十公分長。可是這句話,並不代表它剛好是十公分。並不是你測量的結果是「十」,一個一,一個零,這樣子就好了;嚴格來講,就是你的精准度到底是在哪裏?一零點零零零零,多少個零,是這個問題。

  

  

當你講十公分,真正的長度可能是九公分或者是十一公分中間的一個點,這個點在哪裏都對。測不准原理,是指你的測量,一定有一個誤差範圍。此其一。

  

  

其二,這個東西,它真正的長度,跟你要去測量它的時候,所測到的長度,不會一致。爲什麼呢?因爲你測量它的同時,就會擾亂到它,而影響它真實的長度。你的測量方法,對于它的真實長度會有幹擾。基于這一個原因,我們就知道,所有的測量都不會准;這個就是測不准原理的意思。

  

  

測量不准,並不代表有東西無法守恒。不會因爲有一個測不准原理,所以所有的守恒律就不都存在,或被推翻。這兩者並不互相沖突。

  

  

至于你的第一個問題,黑洞;黑洞有動力塌陷。星球有重力,當星球體積愈大,它的重力就愈大,所以一壓下去就會崩潰。重力崩潰了,一縮小就陷進去了;陷進去時,所有的東西都被…

《佛學與科學的交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