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如何融入現代高科技生活中?
時間:2004年6月6日
地點:新加坡濱海城港麗大酒店二樓會議廳(新加坡書展)
主講︰梁乃崇教授
紀錄:張春美
整理:周雅容、汪義麗
注記:2010年11月5日更新
※高科技的産品主導了現代人的生活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好,今天的演講題目是「佛法如何融入現代高科技生活中」,這個題目可以接著昨天的題目講下來。要講這個題目,我們先要重新認真的看一下,何謂高科技生活。現代的高科技指的是什麼?科技其實是科學和技術這兩個名詞的簡稱,科學和技術發展到現在,又更加的進步了,所以就變成高科技。這樣的高科技,有哪些東西?
近代人類的生活,受到科技的影響非常大,最近這兩、叁百年來影響尤其多。第一個,主要是動力機器。最早出現,對人類影響比較大的,就是火車,蒸汽火車。之後又有汽車,汽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原來路上是人走的,後來是馬車。現在你看,新加坡這裏的路上,到處是汽車,是吧!再來是飛機,再來是飛彈,再過來就是太空梭。我們都知道,美國早已發展出可以載人的太空梭,現在還有人造衛星;這些都屬于運輸工具。這些組成了我們所謂「高科技時代生活」的一部份。
再來一個對我們影響很大的就是核能。核能有什麼東西呢?有核子彈、原子彈、或者是氫彈,還有核能電廠。接下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資訊科技。資訊科技最早是電報、電話,最近五十年內出現了電腦,再加上最近的網路。這些東西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過去是沒有這些東西的。
還有基因工程──生物基因工程,這個東西出現後,就出現了複製羊。這個複製羊在英國第一個先做出來,後來又有許多複製的東西,現在連複製人也要跑出來了。我們有這些複製的東西,除了動物有複製生物,植物也有基因改造的植物。比如說,我們現在吃的大豆,有一半已經都是基因工程改造過的。這些東西都影響著我們人類的生活,組成了我們高科技生活當中的一部份。這些都是過去沒有的。有些東西是在近五十年內才有的,最遠也不過兩百年。也可以說,兩百年以前,人類的生活根本沒有這些東西。
另外還有我們的經濟與金融,也就是目前高科技生活之中的商業。商業的交易從古以來就有,不過目前的這種商業交易的型態很不一樣,有股票買賣、期貨買賣等等。另外就是金錢貨幣的形式,愈變愈不一樣了;最早是硬幣,後來變成紙幣,現在變成塑膠的信用卡,再下去不知道會變成什麼,金錢的形式也在改變。這些內容,就是所謂高科技生活裏面出現的東西。
這些東西的出現,讓我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變化,主導了我們生活的內容。想要體驗所謂現代的高科技生活,不用去別的地方,只要到新加坡,就知道是什麼樣的生活。
※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但使用科技卻有是非善惡的問題
但是我們要檢討一個問題:這些東西都是科技類的産品,但是科技不會教導人類使用科技。就像資訊科技裏面的電腦,電腦科技可以告訴你怎麼去製造電腦,但是它不會告訴你怎麼去使用電腦,它不會教,也沒有能力教,但是它可以做出電腦,可以做出網路來。因爲科技本身是一個中性的東西,它沒有善惡、沒有是非,它是中性的。但是人類要使用一個東西的時候,他是有善惡問題的。我怎麼去用它是善、我怎麼用它變成惡,會有這個問題。也有是非、對錯,我怎麼樣去用它是對的,我怎麼樣去用它就不對了。有對錯問題、有善惡問題,但是科技不會教你、不會告訴你,科技本身不會教你應該怎麼去用它,怎麼去用科技是另外一門學問。
科技本身,只是可以做出這麼多新奇東西的一種方法、一種技術。最嚴重的,就像基因工程,它可以複製人;但是它沒有辦法告訴你,應不應該複製,它沒有辦法教對錯問題。我們人類拿到這個高科技了,但是又不知道應該怎麼去用它,就好像小孩子拿到槍一樣,拿到真的槍、不是玩具槍,到底什麼時候可以開槍,什麼時候不可以開槍?這個就很危險了。
※做飛機還是飛彈?
比如說,它沒有辦法告訴你,這個動力機器的技術,我們到底把它拿來做飛機,還是做飛彈?它不會告訴你,你應該做飛機,不要做飛彈。這個技術要做飛機也可以,要做飛彈也可以,但是它絕對沒有辦法教你,應該做哪一個。同樣,它也沒有辦法告訴你,到底要做核電去發展核能,還是要去做原子彈、核子彈。它也沒有辦法告訴你,我們的資訊科技,應該把它做成好的資訊,不該把它做成病毒。我們現在知道,電腦裏面有很多病毒,在網路上跑來跑去,這些病毒都是人做的啊!他會寫軟體,他寫一個很好的資訊軟體,但是他也有能力把它寫成網路病毒,這些病毒都是人搞出來的。這些資訊科技的東西,它沒有辦法告訴你,你應該去做好的資訊軟體,不應該去做病毒,它沒有辦法教你。網路是一個很好的傳播工具,我們可以傳播美景,一些很美麗的東西。但是它沒有辦法告訴你,我們不要去製造那些色情的畫面。現在我們知道,網路上面,最泛濫的東西就是色情,但是網路科技沒有辦法告訴你,你不該做。
※基因工程帶來的災害
再來,它也沒辦法告訴我們,是不是要尊重生命,或者是不要去殘害生命。當人類掌握了基因工程,可以做出複製羊,複製什麼東西的時候,人們拿這些東西在虐待動物。我聽說,現在有人做出一些雞來,把它關在籠子裏養,沒有毛、只要養21天就可以宰殺了,非常的殘酷。我們發展出基因工程這個技術,它卻沒有辦法教你,你該不該做這種事情,當你有這個能力,但是搞不清楚該不該做時,你就有可能亂做。
亂做的時候,自己還不知道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所以是很可怕的。人們爲什麼要把雞做成這個樣子呢?因爲雞如果要花費一些營養去長毛的話,成本比較高,所以改變一些基因,弄出一些不要長毛,然後又長得很快的雞。我們以前養雞,大概要養半年才會長大,現在21天就可以長大,而且長出來的雞腿、或是什麼部位,肉都一樣的大。像肯德基,每次大家買起來,規格品質都是一樣的。哦!對生命而言,這個是很痛苦的。但是人不知道呀!人做了這樣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
如果人沒有這種高科技的能力,他也不會犯下這些錯誤。如果站在雞的立場,它一定希望人不要懂得這個,不會高科技比較好一點。這樣子做下去,是不是只是其它動物倒楣,人就幸福了?一樣。你對雞這個樣子,對其他生命這樣子,其實你就等于在對自己做一樣的事,那些問題都會出現的。
※做功德還是貪婪?
在金融這方面,它不會告訴我們,應該要做功德,或者不要貪婪。像我們的經濟與金融,現代的生活是資本主義主導的,這裏面也牽涉到資訊,能夠成功,要有資訊科技的協助,才能夠産生全球的交易市場。在這個交易市場裏面,我們做了這些活動,到底是做了功德,還是只是滿足貪欲呢?它不會教你,完全不會教你的。這就是我們生活裏面,所面臨的問題。
※意義與目的必須由哲學、宗教來回答
科技不但不會教你怎麼使用科技,也沒有辦法告訴人類生命的意義,它也沒有辦法告訴你,人生的目的是什麼。這種問題由誰來回答呢?由哲學思想來回答、由宗教、由倫理學來回答,科技是沒有辦法回答的。只有宗教、哲學、倫理學,講倫理道德的,他們會想辦法回答這種問題。科學本身無法回答,因爲科學不是在探討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目的,當然它沒有辦法回答。
昨天聽過我的演說就知道,科學重視的是物,宗教、佛法重視的是心。要能夠回答這種問題,要從心上面下手,從物上面下手,是沒有辦法回答的,所以科技是不能回答這些問題的。如果現在的人類,只重視科技,更重視高科技,那麼這個問題就沒有辦法回答了。可以做出這麼多新鮮的東西,但是不曉得怎麼用它,對人的生命,也不曉得應該怎麼去改進,或者是該怎麼做,這兩個都沒有辦法,這就是科技。所以我們必須先把現代的生活,或者現代的高科技生活弄清楚,才有辦法進入這個主題。
※人文科學已臣服在唯物思想之下
科學以外是人文科學、或人文學,我們就來看,這個部分現在是怎麼回事。人文科學的現況,我主要的內容是從《小即是美》這本書來的,原文名字是《Small is Beautiful》。作者修馬克,英國人,在1973年寫了這本書,30年前就寫了這本書,到現在還有人在注意它。
人文科學的現況是什麼呢?我念一下這一段:「西方自從文藝複興之後,科學就逐漸興起來,唯物思想就君臨天下,人文學科已經臣服在唯物思想之下。」這一段是我綜合它的內容,自己講的,也可以說,宗教、哲學、倫理學已經唯物化了。也就是,人文學沒有心了,它的心已經失掉了,因爲它也科技化了。
※羅素的原子說
這樣說的證據在哪裏?我們知道,英國有一個很有名的哲學家又是數學家──羅素。他…
《佛法如何融入現代高科技生活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