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與佛性
陳國鎮
東吳大學理學院院長
生物與物質皆有變異度,亦即有活性,無限活性的圓成即爲佛性。
人類文化的發展,在摸索中正逐步朝佛性開顯的方向前進。
摘要:
佛性就是生命的本性,有生命就有佛性,但是有生命的意義是「有什麼」。從物質和生命科學的實驗結果比較中,可以發現舉凡生命力的表現,都有程度不等的「變異度」或「自由度」;而物體則不然,其變異度極小,也就是物體的「重複性」極佳。對生命體而言,變異度就是「活性」的彰顯;當活性減少時,生命體就近乎物化狀態或死亡;反之,活性若增強,生命力即顯現靈活而豐沛的生機。走入佛門的修行過程,就在消除業障,掙脫不自在的束縛,使生命恢複無限活力的過程,亦即達到《金剛經》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這句話也隱寓衆生的「生命本具無限的活性」,唯能如此體證佛法的旨義,人心才是全然活化的狀態,而學佛才能究竟圓滿。
一、前言
佛性只能身體力行體證,不能用語言、文字和思惟論斷推究可得。一切佛法皆是廣度衆生的方便法,方便時用它,不便時即舍。要了悟佛法的旨趣,唯有自己身心親證,別無捷徑。
方便法對修行人有引導正思維、正修行的功能,即走上正確動念和行止的教導方法。爲了對治修行人不同的業障,以開啓不同層面的智慧,八萬四千法門就是應衆生的需要而設的指導方法,以種種妙喻和引導,讓衆生認識本心,親自證入本性。
有情衆生皆有佛緣,透過適當的認知途徑,可以認識自性的特質,了解自己的本來面目。我們擁有身根,從人體的生理、病理、心理及心靈的狀況,以探討其變異度的方式,了解佛性之所指,這就是本文所要提的論述方法。結語中試著放寬生命的界定,從有情衆生擴及無情的物質世界,以延伸佛性的體會。
二、碎形的維數與現象的變異度
一條直線在數學上屬于一維的圖形,平面爲二維圖形,而一實心球則爲叁維圖形。但是將一線段作稍許彎曲如圖(一)[注9]時,它的維數似乎不再是直線的一維,也不是平面的二維。根據碎形學(Fractal),這條曲線的每一小段,以相同的彎曲法,再不斷地彎曲下去,直到無限多次﹝想象﹞後,其碎形的維數D值可以用下式定義計算而得:
D=log(N)/log(1/r)
上式中N爲彎曲幾次後,折線的總段數,r爲每一段占未彎折前之原長的幾分之幾。符號log 是以10爲底的常用對數。例如圖(一)彎曲一次共有四段,每一段是原長的叁分之一,代入(一)式即可得到
D=log(4)/log(1/(1/3))=1.26……
換言之,以這樣的方式彎曲線的每一段以至無窮次,所得終極碎形的維數D是1.26…,大小介于一維和二維之間。
圖一
圖二
圖叁
又如圖(二)[注9]的彎曲法,彎了一次共有N=8段,而每段r=1/4,所以其終極碎形之維數D=1.5,比圖(一)的維數更接近二維了。又如圖(叁)[注8]將原線段彎成更曲折些,則N=9,r=1/3,其終極碎形的維數D=2,即彎折無窮多次後即能覆蓋整個平面。
比較叁個圖形,可知維數D越大,曲線的彎曲越厲害;反之D越小,曲線的彎曲越輕微。因此,維數D的大小,正是描述曲線的曲折多變的程度。如圖(四)[注9]的叁條曲線,最上面的曲線最複雜,其維數D=1.8;中間的曲線稍簡化,其維數D=1.5;底下的曲線更簡化,所以維數D=1.2。
圖四
現在我們想象一個系統,無論它是生物或物質系統都可以,假設我們能量到此系統的時序信號如圖(五)(a)或(b)。圖(五)(a)的信號出現的時序不是很規律,即無法很正確預料它下一個信號出現的時刻;但是圖(五)(b)的信號就比較有規律,能夠比較准確預料它下一個信號應該出現的時刻。
圖五
如果以每一分鍾爲時間單位,累計各分鍾內信號出現的次數,即其出現頻率,按時序畫成圖(五)(c)及(d)兩對應圖,則(c)圖比(d)圖曲折多變。因此圖(五)(c)的維數D值比(d)的D值大。
從這樣的比較裏,我們可以了解一個時序信號,若有較大的變異現象,其信號發生率的時序曲線就比較曲折複雜,對應碎形維數D值比較大;若時序信號比較規律,其發生率的時序曲線就比較平滑,對應碎形維數D值比較小。我們可以這樣界定一個系統的狀態變異度,即以碎形學計算出來的維數D,來衡量系統的狀態變異度。D值大表示系統的狀態變異度大,D值小表示變異度小。
用這種看法來看圖(六)[注6],曲線(A)是心髒病發作前後的心電圖,發作前心跳已經呈現規律化,發作時不僅心跳密集而且非常規律,從變異度而言,即變異度減少了或D值變小了。曲線(B)是癫痫發作前後的腦電圖,發作前也略呈規律信號,發作時不僅信號更規律而且電壓信號的振幅也增大,換句話說癫痫發作前後也出現變異度或D值減小的現象。醫學上計算變異度[注8]采時間域和功率
圖六
頻譜域兩種方式,在時間域裏看信號的標准偏差(SD),或相對彌散等的程度;信號的功率譜則看頻率的底寬,或高低頻峰的相對強度等,與上述以碎維數的表示方式並不相同。
圖(七)[注7]是Goldberger等人分析比較正常與異常心跳發生率的圖示結果,左圖是正常狀態,中圖與右圖都是病態。很顯然正常心跳發生律的變異度較大,有病時的心跳發生律變異度逐漸變小,由左而右叁條曲線的碎形維數D值也是由大變小。
圖七
再看圖(八)到圖(十一),…
《活性與佛性(陳國鎮)》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