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与佛性
陈国镇
东吴大学理学院院长
生物与物质皆有变异度,亦即有活性,无限活性的圆成即为佛性。
人类文化的发展,在摸索中正逐步朝佛性开显的方向前进。
摘要:
佛性就是生命的本性,有生命就有佛性,但是有生命的意义是「有什么」。从物质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结果比较中,可以发现举凡生命力的表现,都有程度不等的「变异度」或「自由度」;而物体则不然,其变异度极小,也就是物体的「重复性」极佳。对生命体而言,变异度就是「活性」的彰显;当活性减少时,生命体就近乎物化状态或死亡;反之,活性若增强,生命力即显现灵活而丰沛的生机。走入佛门的修行过程,就在消除业障,挣脱不自在的束缚,使生命恢复无限活力的过程,亦即达到《金刚经》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这句话也隐寓众生的「生命本具无限的活性」,唯能如此体证佛法的旨义,人心才是全然活化的状态,而学佛才能究竟圆满。
一、前言
佛性只能身体力行体证,不能用语言、文字和思惟论断推究可得。一切佛法皆是广度众生的方便法,方便时用它,不便时即舍。要了悟佛法的旨趣,唯有自己身心亲证,别无捷径。
方便法对修行人有引导正思维、正修行的功能,即走上正确动念和行止的教导方法。为了对治修行人不同的业障,以开启不同层面的智慧,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应众生的需要而设的指导方法,以种种妙喻和引导,让众生认识本心,亲自证入本性。
有情众生皆有佛缘,透过适当的认知途径,可以认识自性的特质,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拥有身根,从人体的生理、病理、心理及心灵的状况,以探讨其变异度的方式,了解佛性之所指,这就是本文所要提的论述方法。结语中试着放宽生命的界定,从有情众生扩及无情的物质世界,以延伸佛性的体会。
二、碎形的维数与现象的变异度
一条直线在数学上属于一维的图形,平面为二维图形,而一实心球则为三维图形。但是将一线段作稍许弯曲如图(一)[注9]时,它的维数似乎不再是直线的一维,也不是平面的二维。根据碎形学(Fractal),这条曲线的每一小段,以相同的弯曲法,再不断地弯曲下去,直到无限多次﹝想象﹞后,其碎形的维数D值可以用下式定义计算而得:
D=log(N)/log(1/r)
上式中N为弯曲几次后,折线的总段数,r为每一段占未弯折前之原长的几分之几。符号log 是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例如图(一)弯曲一次共有四段,每一段是原长的三分之一,代入(一)式即可得到
D=log(4)/log(1/(1/3))=1.26……
换言之,以这样的方式弯曲线的每一段以至无穷次,所得终极碎形的维数D是1.26…,大小介于一维和二维之间。
图一
图二
图三
又如图(二)[注9]的弯曲法,弯了一次共有N=8段,而每段r=1/4,所以其终极碎形之维数D=1.5,比图(一)的维数更接近二维了。又如图(三)[注8]将原线段弯成更曲折些,则N=9,r=1/3,其终极碎形的维数D=2,即弯折无穷多次后即能覆盖整个平面。
比较三个图形,可知维数D越大,曲线的弯曲越厉害;反之D越小,曲线的弯曲越轻微。因此,维数D的大小,正是描述曲线的曲折多变的程度。如图(四)[注9]的三条曲线,最上面的曲线最复杂,其维数D=1.8;中间的曲线稍简化,其维数D=1.5;底下的曲线更简化,所以维数D=1.2。
图四
现在我们想象一个系统,无论它是生物或物质系统都可以,假设我们能量到此系统的时序信号如图(五)(a)或(b)。图(五)(a)的信号出现的时序不是很规律,即无法很正确预料它下一个信号出现的时刻;但是图(五)(b)的信号就比较有规律,能够比较准确预料它下一个信号应该出现的时刻。
图五
如果以每一分钟为时间单位,累计各分钟内信号出现的次数,即其出现频率,按时序画成图(五)(c)及(d)两对应图,则(c)图比(d)图曲折多变。因此图(五)(c)的维数D值比(d)的D值大。
从这样的比较里,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序信号,若有较大的变异现象,其信号发生率的时序曲线就比较曲折复杂,对应碎形维数D值比较大;若时序信号比较规律,其发生率的时序曲线就比较平滑,对应碎形维数D值比较小。我们可以这样界定一个系统的状态变异度,即以碎形学计算出来的维数D,来衡量系统的状态变异度。D值大表示系统的状态变异度大,D值小表示变异度小。
用这种看法来看图(六)[注6],曲线(A)是心脏病发作前后的心电图,发作前心跳已经呈现规律化,发作时不仅心跳密集而且非常规律,从变异度而言,即变异度减少了或D值变小了。曲线(B)是癫痫发作前后的脑电图,发作前也略呈规律信号,发作时不仅信号更规律而且电压信号的振幅也增大,换句话说癫痫发作前后也出现变异度或D值减小的现象。医学上计算变异度[注8]采时间域和功率
图六
频谱域两种方式,在时间域里看信号的标准偏差(SD),或相对弥散等的程度;信号的功率谱则看频率的底宽,或高低频峰的相对强度等,与上述以碎维数的表示方式并不相同。
图(七)[注7]是Goldberger等人分析比较正常与异常心跳发生率的图示结果,左图是正常状态,中图与右图都是病态。很显然正常心跳发生律的变异度较大,有病时的心跳发生律变异度逐渐变小,由左而右三条曲线的碎形维数D值也是由大变小。
图七
再看图(八)到图(十一),…
《活性与佛性(陈国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