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可見,這七支供養不是一般的修持,而是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修行的精華,更是重要再重要的修持。
1. 頂禮:講到頂禮,在一個頂禮當中,其實也能包含整個七支供養的修持,也就是透過一個頂禮,來達到七支供養的修行。當我們用身語意,以虔敬之心來禮拜時,即是做到了頂禮。
2. 供養:如果我們的身語意都有著信敬,則十方諸佛菩薩都會歡喜,能令諸佛菩薩歡喜就是供養。供養的意義在于透過獻上各種供養的行爲,讓對方開心與歡喜。
3. 忏悔:因爲諸佛菩薩的歡喜,使我們福德積聚、罪障消除,于是這就成爲了忏悔。
4. 隨喜:由于積福除障了,自然的我們會生起一股歡喜之心,而隨喜也自然的産生。
5. 請轉*輪:積聚福德、淨除罪障,能使我們自身成爲法器,變成有緣能夠領受教法的容器,于是,因爲佛陀的無誤遍知,就算沒有祈請轉*輪,佛陀也自然的常轉*輪及常住于世。
其實對佛陀而言,他本身了知一切知識,該證的已證、該斷的已斷,所以並不需要對自己轉什麼*輪。佛陀轉*輪是爲了有緣的衆生,但是弟子們如果不接受、不想要,佛陀也不能隨自己意的勉強轉*輪。所以我們請轉*輪,意思是准備好了,願意接受,于是佛陀才能對我們轉動*輪。
6. 請佛住世:至于請佛住世,原因是不論佛陀住在任何國土,都有其度化衆生的因緣與需要,如果沒有必要性和特定的因緣,佛陀不會特別住于某個國土。簡單來說就是佛陀很忙,所以不會沒事待在一個地方。另外佛陀也不會沒原因、沒道理的施行佛事業,佛陀的一切作爲都是爲了衆生,然而,若不需要爲衆生做什麼的話,佛陀也不會去住彼世間。因此佛陀是否住世,完全取決于衆生。當我們心中准備好,身語意也帶著誠意來請佛住世、請轉*輪的話,佛陀便會接受我們的請求。
7. 回向:最後,將以上所作所爲而積聚的廣大福德,回向證得圓滿無上菩提。
于是,我們只在一個「頂禮」當中,便完整了「七支」的修持。
若要說到頂禮的利益,那是不可思議的。在《業報差別經》中提到頂禮有十種功德,而寂天菩薩也在《集學論》中說,頂禮一拜時,在一個頂禮之下身體所覆蓋的大地,等于能成爲八萬四千由旬黃金大地微塵數轉輪聖王的利益。所以過去一些上師曾表示,若思維頂禮的意義,就會覺得自已的身體真是太小了,如果身體高大一些,下面所包含的黃金大地也會廣大一些,那麼利益將會大一些。因此大禮拜確實有其必要性,因爲做小禮拜的話,身體下方所覆蓋的面積會比大禮拜少了許多。
雙手合十的意義與功德
接下來要講一個發生在中國上海的故事,過去我也說過,因爲這是真實的事情,所以連報紙也曾報導過。
有個做屠宰生意的養豬戶,在他臨終時,來了一位遊方的僧人,爲他講說因果及佛法的道理,于是臨終時這位養豬戶心中對佛法生起信心,最後他在一只手高舉做合十的姿勢中死去。過了一陣子,養豬戶一家人分別做了同一個夢,在夢中,父親回來跟大家說:「明天我會投胎到鄰居養豬戶的豬圈裏,並且成爲一只小豬。這只剛出生的小豬會長著一只人手,看到這只有人手的小豬時,請大家一定要救它!」
于是隔天這家人跑去鄰居的豬圈一看,果真有一只長著人手的小豬出生,他們趕緊將這只小豬要來,並送到寺院放生的園地裏去放生了。在這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僅只是一只手當胸合十,就有這等功德利益,要是這位父親不曾在死前虔誠地單舉一只手,那他的家人也不可能因此找到他,而這只是單手合十的功德呢。
至于佛教徒,都有雙手合十的習慣。在律典中說,合十時雙掌要中空,而不是完全緊貼在一起。雙掌中空的意思,代表著無我、空性與法身;這裏並不是說光合掌就能擁有無我或空性,而是指我們自身也必須符合這合掌的意義。就好像拿著一支手機,自己在那兒說這個按鍵代表法身,那個按鍵代表空性一樣,這根本是毫無意義。例如有些上師會講說法帽所代表的意義,一方面是代表著祖師大德們的加持,這可不是隨便哪個人說說就算數,因爲這樣是無法具有加持力的。再從另一方面來說,其象征的意義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心,因爲心生感受,于是使得眼見也有了意義。
合掌的手形,象征著色身,當兩只手掌合在一起,便代表能生起智慧與方便雙運之道,已生起得安住,安住已得增長。另外在藏傳佛法中,有將雙掌置于頭頂、喉間、心間的方式,這是依于密乘的道理,雙掌置于頭頂,代表解開頂輪的脈結,成就諸佛的相好,尤其是成就佛陀頂髻威攝相好。雙掌置于喉間,也就是喉結附近的位置,代表著解開喉輪的脈結,具足說法六十四妙音,成就喉嚨如法螺的相好。雙掌置于心間,是指兩乳的中央,這是代表能成就諸佛之心遍知智慧緣起。因此這些行爲從正面來說,是建立緣起,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則是淨除罪障。
頂禮別毛躁,小心嚇到上師
以西藏和中國頂禮的傳統來看,是叁起叁伏的頂禮,也就是每拜下去一次,就要起身一次,總共叁次,這也是西藏與中國特別的頂禮傳統。印度則沒有這樣的方式,印度的頂禮是跪在地上,叁次雙掌伏地頂禮,不需要站起身來。
大禮拜的傳統,在顯乘經典中曾提到善財童子如木倒地一般的頂禮,這就表示,即便是顯乘也有大禮拜的出處來源。以密乘來說,大禮拜時必須持氣而拜,因此能夠全身伏地又起。但是過去我在西藏,看到一些華人法友來見我,一見到我就重重的拜倒在地上,發出很大的聲音,當時我真是嚇了一跳,以爲那人會不會因此而撞得頭破血流。有些人的頂禮,還真的是會嚇到上師呢。
因此要知道,頂禮是表示對上師與叁寶的恭敬,而我們現在的頂禮,有時會嚇到上師,有時則會讓人覺得感冒,因爲是急急忙忙、亂七八糟的去頂禮。當然叁寶不會感冒,不過上師可是會,所以頂禮時要特別注意不要毛躁、激動,以及粗魯的揚起很多灰塵。
身語意的頂禮
從「所有十方世界中」到「一切遍禮盡無余」都是在簡略講說身語意的頂禮。對于住在十方一切世界中,過去、現在、未來的人中之尊,諸佛如來,我們要盡所有的去頂禮。至于要怎麼去頂禮呢?〈普賢行願品偈文〉提到: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複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1.身的頂禮:
這一偈主要在講身的頂禮。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要怎麼說才好呢?總之,在一個針的尖端上,即使是那麼一小點的地方,就有廣大十方世界微塵數的諸佛菩薩存在著。
科學家也發現,在我們前方這片土地上,就有連人眼也看不見的無數原子,那種極小的原子,跟一小塊木頭比起來,木頭便有如高山了。這裏我們可以想,有如最微細塵埃般數量衆多的諸佛菩薩,就在自己的前方,若能這樣思考,就能知道現在這金剛座的範圍中,每個人面前的微塵,到底有多無數、廣大。一微塵中就有廣大十方諸佛菩薩,而且還不只是一粒微塵而已,是一切微塵中都有十方諸佛安住在其中。
講到《華嚴經》所提到的微塵數時,就得從科學的角度來解說一下。我們存在的整個世界是屬于太陽系,而在這太陽系中,地球是第叁個行星。一個太陽裏,可以裝載一億個地球。但是跟銀河系比起來,也就是淩晨我們看到天空時,有那麼點白霧霧的一小區,能容納的行星就是數不勝數、千億萬億的數量了。銀河系的範圍有多廣呢?若要計算的話,其中的距離要用光速來計算,也就是光的速度走十萬光年的距離。而光速有多快呢?例如太陽光照射到地球,大概8分12秒的時間便能到達。
在一秒之間,光的速度就能繞著地球走七圈,同樣在一秒之內,光速也能走叁十萬公裏遠的距離。以這麼快的速度,整個銀河系之間還要走個十年才能到達,銀河系就是這麼大的範圍。不過若是跟一個宇宙比起來,銀河系也不過是其中的一粒米,我們甚至無法知道,在一個宇宙中有多少個銀河系、多少個太陽系。于是在沒法形容的情況下,科學家只能說,這是有如整個地球的微塵數量般衆多的星系。整個宇宙,也就是所謂的叁千世界,我們要讓自己的身體化現成爲叁千世界微塵數般衆多,並且讓這每一個身體,都向著叁千世界微塵數般的諸佛頂禮。
當然我們現在無法真的去化身無數,只能利用觀想的方式。但佛菩薩的神通廣大不可思議,加上我們衆生的妄念分別不可思議,我們妄念是無盡無際的,由于這兩種不可思議的結合,于是當我們認爲、想著自己成爲微塵數般衆多,並祈求微塵數諸佛在我們前方,而向諸佛頂禮時,那麼由于因緣的具足,就能真的發揮出力量。以上是身的頂禮。
2.意的頂禮:
于一塵中塵數佛,各處…
《《普賢行願品》釋論 第一堂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