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真愛手冊▪P2

  ..續本文上一頁大。

   我每天跑來跑去,今天我父親還特別對我說,你怎麼不去建一個道場,否則以後你老了怎麼辦?我對我父親說,我每天都在道場裏面。站在什麼地方,和誰說話,那些都是道場。道場是有愛、有關懷的地方,沒有範圍界限,人和人之間是無限的容忍,這個就是佛教說的空性。如果你今天生氣,不過是一個方便,利用金剛忿怒相,但是動機還是慈悲的。

   道場是在保持正念愛心,那才是安住在道場,要了解我們和一切衆生的關系,一切衆生好像是我們的父母,所以要有理解心。站在世俗法,理解就是同情、體解。世間一般人會去殺雞、釣魚、唱卡拉 OK,我們了解這是因爲他們沒有聽聞佛法,那是我們的責任,他們如果了解佛法,就會找到真正的快樂,而不會在那裏唱歌跳舞。

   因爲了解,所以你不會排斥對方,你會接受對方,就算是殺人的人,正在吃安非他命的人,你都會同情他,知道對方爲什麼今天會這樣,你就不會排斥,這就是愛的最基礎。

   佛教的“谛觀”又叫做“真實觀”,谛觀就是了解真相,最好的谛觀是四聖谛觀,就是將生命的真相看清楚。谛,就是對真理、真相的了解,觀,就是內心裏徹底的了解,是真正的觀照。谛觀,就是我們每天在念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是愛和理解的基本修行。

   學佛的人必須冷靜去分析,你對這個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活著的目的是要做什麼?這樣你才能看到別人內心的最深處,看到他的佛性,再不好的人一定有他最好的那一面。所以,你要培養慈悲的能力,就必須有智慧的了解。佛教所謂的慈悲的力量,是來自于圓滿的智慧,所以你必須谛觀,理解是站在別人的立場了解。

   第叁、真正的愛是包括責任感。

   這點最重要。做母親的人看到孩子躺在加護病房快要死了,心裏萬分著急,這時絕對不會再去做一些無聊的事,因爲沒有時間。你想今天你是母親,地球有六十億的人,你有六十億的孩子,你看你會有多急。這裏的孩子大家都在忙錢、感情、吃、睡覺、色、毒,好像得到癌症一樣,你急不急啊?當然急啊!也因爲有這種的責任感,你才會發大心。

   但是責任感來自于不排斥對方,他的不對就是我的不對。釋迦牟尼佛他對衆生有責任感,每一個人都是他心裏的最愛。而要如何表現出這種責任感?就是要接納他的本來面目,不論是他的好或不好,只願他離苦得樂,這是我們最重要的目的,所以要培養這種對衆生平等關懷的責任感。

   所以,真正的愛,是一種過程、一種付出、一種奉獻、一種服務,這裏面沒有批評、不接納或怨恨。對方如何對不起我們,我們只是更同情他;對方對我們好時,我們要更愛他、更關懷他。

   第四、在真愛中只有長久的承諾,我要愛你,我要幫你,我要照顧你,我要原諒你,我要包容你,我要你快樂,我要爲快樂而努力,而且永遠不變。

   我們今天修菩薩道,最高的希望是證得不退的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很多人解釋爲不退轉求成佛,我認爲應解釋爲不退轉愛衆生,因爲愛衆生才要成佛,這是一種長久的承諾。所以下面這句話:“我要愛你,我要幫助你,我要照顧你,我要原諒你,我要寬恕、包容你,我要讓你快樂,我要爲了使你快樂而努力,而且永遠不變。”這句話最重要。不可以說,我只要做叁年做五年,你如果怎樣,我就要和你了斷。

   所以,我現在和很多人在一起推動佛教關懷衆生的各項事業,大家問我參與者需要什麼條件?我說基本的條件就是打恐不退轉。不管是如何被誣賴、被懷疑、被毀謗,就是不退,這就是唯一的能力。不然能力高的人,要人捧,並有相對的條件,就無法做得長久。

   所以,縱使你今天看到蟑螂,也要說我要愛你、我要幫你、我寬容你、我原諒你;孩子現在在吸毒,你還是要愛他幫他;你先生現在在外面有女人,你也是要這麼做,爲自己加持,告訴自己不能退。

   第五、婚姻組成了一個兩個人的僧團,可以讓雙方修行愛,使另一半如花般綻放,快樂成真。快樂,並不是單獨一個人的事,一天裏應該至少要修行微笑幾次,爲的不只是你自己,也是爲另一半。也應該爲自己、爲另一半修行行禅,我們與無數人、無數衆生息息相關。我們的每一步、每一個微笑,都會在周圍的人身上起作用。

   夫妻之間要互相照顧,讓對方如花一樣綻放,感到很快樂。所以快樂,不是單獨一個人的事,這個世間沒有只有讓我快樂就好的事。母親的快樂是來自孩子的快樂,做太太的快樂,是因爲丈夫事業成功、身體健康,讓她感到很安慰。所以快樂是互相的事情,這個世間的快樂來自于讓別人快樂,你才有真正的快樂。

   我們拿錢去幫助貧窮的人,參加法會回向法界受苦衆生,感到很快樂,這是一種付出的快樂。如果快樂裏面是有條件有交易,那就不是真正的快樂。沒有真正的快樂,就無法培養慈悲的種子。清淨心,是一切功德的根源。

   所以家庭夫妻的關系,一天當中至少要修行微笑好幾次,早上起來對他笑一笑,要出門前對他笑一笑,回來後對他笑一笑,要睡覺時對他笑一笑。我現在在練習吃飯時,誰坐在你前面,就對他笑一笑,不然無法吃下飯。這就是修行,修行是帶點勉強。所以,我現在走在路上,看到談戀愛的年輕人,看到老夫老妻互相笑,就像看到了佛,看到了人間淨土,心中覺得真幸福啊!

   不但這樣,有婚姻的人也應該爲自己和爲另外一半修行行禅,行禅,什麼意思?譬如今天下班要回到家裏,就像各位年輕時談戀愛一樣,你一定要打扮得最漂亮,世間人說的漂亮,是穿著最漂亮的衣服讓對方看,但是佛教的漂亮是指內心的漂亮。

   我今天要回到最愛的人旁邊,乃至我要回去看我的父母親,我一定要修禅,培養最清淨、最慈悲、最健康、最有力的最佳心靈狀態,讓他們看到,這個叫行禅。行禅是要保持一個最好的心的品質,爲了對方,我要保持冷靜關懷,讓對方看到我很快樂。

   我記得過去我的同修很發心,她的母親過生日,她就去燃戒疤,點時很痛,我就在旁邊念佛念很大聲,我同修事後對我說:“有你在旁邊念佛很大聲,我怎麼痛都沒關系。”頓時讓我感覺到我這輩子還有利用價值,並且才知我們是被人尊重、被人依賴的。

   所以我們爲了對方,我們必須行禅,走路也好,打坐也好,我們和無數的人、無數的衆生息息相關。行禅,禅定的目的,是要開發正念的修行,知道我們和人和一切衆生,都是緣起相關合爲一體,無法分離的。也因爲這樣,我們的每一步、每一個笑容,都會在我們的周圍發生作用。

   做丈夫的人今天下班回去,對家人笑一下,帶禮物回來,整間房子就是極樂世界。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個單位,都會影響每一個人。我出家以後深深覺得,今天如果睡不飽、心情不好,每個人看到我都會覺得很奇怪,尤其帶團出國,整團的氣氛也都會不好,這是因爲你有影響力,你的心念不穩定就會影響團體的氣氛。所以,我們必須隨時保持一個好的、善良的、慈悲的念頭,因爲我們會影響全世界。

   只是我現在出家了,不然我要去學擁抱禅。我看到老外在抱,好好喔!我們中國人都不抱,很奇怪!各位你們多久沒有抱過你母親了?做先生的多久沒有抱太太了?我記得我十幾歲的時候,我父親會說:“來!我抱一下。”我就想:奇怪!我這麼大了,你抱我做什麼?我們想小孩子才可以抱,大人不可以抱。

   但是我上個禮拜到澳洲,澳洲人只要看到朋友來,不管是男是女,都會親臉頰打招呼,我覺得他們很親切,如果中國人親一下,這下子他先生一定翻臉。所以西方人有時候還真懂得愛,我們雖無法做到,至少也要握手吧。

   第六、我們的修行有來自導師、父母和朋友的幫助,更有所有在動物界、植物界和礦物界的衆生幫助,藉著你,我向這大僧團表達我的愛。因此,我應該要有能力愛你、照顧你、使你快樂。

   沒有別人,你就不知道自己的重要;沒有別人,你就不知道原來我們不能離開他人,離開植物、山河大地和這些礦物。所以藉著外在,你了解你需要一切人,這叫做“我們的修行”,也是僧團共修的主要目的。

   所以藉著你─你所愛的人,我要向這些大僧團表達我的愛。什麼是“大僧團”?衆生界叫大僧團,衆生界有十法界,從佛到地獄界都是大僧團,和合一體,所以我應該更加有能力愛你、照顧你、使你快樂。

   爲了要愛世間一切衆生,你開始要愛你旁邊的人。有一次,我在外面說這個道理,有一位太太事後來問我:師父,我已經離婚了,要去愛誰?我說你應該要開始練習,原諒、包容和愛過去那個先生,就算他已經跟別人結婚,你心中如果還有怨恨的種子,你就無法培養真愛。

   如果我今天出家,我的太太抱怨我,我就無法修行真愛,我必須接受她短時間的抱怨。還有我的父母親,我出家,他們不諒解,但是我必須把握在一段時間裏,透過自己好好修行、忏悔、回向,讓對方了解。我們是因爲孝順父母、愛太太、愛小孩,所以才要出家,我們一定讓自己內心裏面保持清淨心,不能帶一份殘廢的愛。

   各位如果真的有發願,真的要服務這個社會,不論做在家菩薩或者出家菩薩,你現在必須要用畢生的能力去愛你周圍的人。有人會說:這樣怎麼出家?但不能用世俗的想法去想這件事,因爲跟對方在一個圓滿的關系,有一個圓滿的心態,你才可以有一個健康的心裏狀態去愛這個世間。

   所以,我有幾個出家的朋友,尤其是女衆,出家都十幾年了還不敢回家,父母親到現在都不…

《真愛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修行筆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