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君規教言論釋▪P45

  ..續本文上一頁明,也善于報恩與報仇。但真正具慧殊勝菩薩僅是對報恩方面尤爲重視,對報仇方面毫不提倡。且不說他的常隨弟衆對他做微小之事,即使是一面之交的陌生人對他稍盡一點心力去做一件小事,大菩薩或以財物回報或誦經加持彼等,盡力報恩。而對那些詭詐之徒的無因毀謗,甚至企圖謀命者的無理損害,大菩薩卻從不嗔怒,身心宛如大地般毫無所動,一如既往地安然而住,反而會對他們生起悲愍之心。然而不同的是,在自己尚未證得與大菩薩相同的智慧境界之前,應了知別人對自己的饒益和危害,對作害者應有能力把他們調製得服服帖帖,讓他再不敢有害人的鬼把戲重演。對那些常行饒益者應以愛語等各種方式攝受他們,這樣能贏得衆人的恭敬。像有些寺院的大管家,小偷聽到他名字就嚇得渾身發抖,懈于聞思修行者也不敢與其相對,而樂于聞思者聽到他的名字油然而生一種安全感,樂于見聞,真正具足此二力,衆人都從內心欽佩他。

  發怒能夠斷人頭,歡喜亦能施國政,

  若不具足此大力,共稱君主無意義。

  君主就要有不共威力,他若龍顔動怒,斷取人頭伏屍百萬也毫不費力,他若心情舒悅,施以國政亦能自主。君王生喜,則對眷衆大有利益,若令其生怒,則能顯現極大危害。如果令人聞而喪膽,望而生畏,具足威力者,堪稱爲君主,否則,不具如此威力者,共稱其爲君主又有何義

  若其堪稱君主,乞丐有何不能

  故而,君主不能唯唯諾諾,要具有極大能力來懲惡揚善。

  不能承擔之事情,他人唆使亦莫辦,

  他人雖說善善哉,誰會跳入烈火中

  凡事應量力而行,不能“打腫臉充胖子”,對于自己無能爲力之事,無論他人怎樣勸說,也不能逞強去做。愚者往往是對所做之事不加考慮,對自己根本無力承辦的事,經他人一番巧言相勸便馬上答應去做,結果費盡心力也于事無濟,這不是智者所爲的善妙之行。正如他人宣揚跳入烈火是如何的善哉,但誰又會縱身火中呢

  雖有外道贊說“入火坑可得殊勝果位”,然而事實卻是毀焚自身,墜入邪道而已,並無真實的解脫。做什麼事都不能爲人所轉,要有以智慧辨別取舍的主見。

  若知善巧方便法,縱難亦能成辦事,

  他人阻止亦莫退,如同智者取珍寶。

  無論做任何事,當先以智慧善加觀察,若觀察到這一件事確實有很大意義,雖然始初會暫遇困難違緣,但以善巧方便法終究能成辦,那麼,他人如何阻止也不能退轉。應如大智商主到海中取寶,縱有多人勸說阻止,而他絕不會因此而放棄,最終還是乘風破浪直抵寶洲,滿載而歸。特別在如今時代修學正法,周圍會有很多愚昧無知的人,種種勸阻,層層設障,而對這關鍵時刻,就應像大智商主,毅然前往取寶一樣,直踏菩提路,渡越生死海,獲取解脫寶。

  如從毒蛇頂取寶,即使區區之小事,

  亦當謹慎而辦理,何時切莫草率行。

  何時做何事都應謹慎,不可掉以輕心。就像于毒蛇頂上取寶一樣,若安全取到則享樂一生,若不小心被毒蛇的黑舌所觸,則必喪命無疑,因而,毒蛇頭上取寶時,定要小心翼翼,倍加謹慎。同理,我們在做重大或細小之事時都應有嚴謹的態度,不要以爲小事而輕之,往往一棋走錯,全盤皆輸。生活中不能對小事草草了事,否則會悔之莫及。尤其是修行人,無論見解多麼高,但外在一定要如律行持,兼顧叁千威儀八萬細行,不然有人會因此而生邪見或誹謗,這不護衆生相續的不如法行爲,會使他人間接造下謗僧重罪。所以,修行人應如新媳婦初嫁到丈夫家一樣小心謹慎而護持身心。

  如麻風患者觸火,即將導致諸災難,

  一切危險之事情,具慧智者不應做。

  《親友書》雲:“癞蟲穿已痛,求安就火邊,止息無由免。”就是說麻風病的患者爲求得暫時的安樂,就近火邊抵禦病痛,但不幸的是,隨後將有更加難以忍受的劇痛。世人爲了滿足暫時的貪欲而販毒吸毒等,其災難後果亦是不堪設想的。那麼,具有智慧的人,對諸如此類能給自己帶來大難的危險之事,是不會冒然而行的。

  猶如進餐適宜者,依靠食物無疾病,

  認真細致觀察後,所作所爲過患少。

  如人們飲食適時適量,依靠食物能很好地養護自己的身體,不至于産生疾病。同樣,所作所爲認真觀察後,適合二規去行持,則所作所爲的過患是極微少的。事先觀察很重要,如雲:“事前仔細作觀察,無悔而住極爲要。”很多罪患的來源都是事前未作詳察而出現漏洞,導致一系列的不良後果,凡事叁思而後行,則無差錯,縱有差錯亦無悔。

  貪執微小利益者,不會獲得大安樂,

  故當盡力發大心,爭取獲得大功德。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貪小都會失大。無始劫來輪回中的無明衆生,因貪執一生一世衣食行之微利,而始終不能獲得無苦之大安樂。古往今來的諸佛菩薩大善知識們,徹底舍棄了自我的小利益,發起無上的菩提心,真心實意地爲他人著想,他們卻都獲得了衆人望塵莫及的大功德。寂天菩薩雲:“何需更繁敘,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所以,我們應當了知,欲得大安樂必須發大心,僅貪小利者,絕不會如願。

  若修天尊亦成就,若毀岩石亦粉碎,

  故當恒時倍精進,切莫生起怯弱心。

  人若精進則沒有不能成辦之事,如天尊本來極難修成,但若能恒時精進,以鐵杵磨成針的毅力,刻意進取,任何本尊都能修成。龍猛菩薩的一位弟子觀修牛角,也真的長了出來;鹿野苑的一老婦,以觀修力而現前老虎身。若能精進不懈,再堅硬的大山岩石亦可碎成粉,所以,我們對聞思背誦講考等積集資糧有意義之大事,更不能有畏懼怯弱之心,只要恒時精進,什麼困難也能克服,什麼大事也能圓滿。

  如若長期而串習,則無難以成辦事,

  鷹喜屍林鵝喜海,皆爲串習所導致。

  禿鷹喜聚于屍陀林處,爭食人肉;天鵝慣于翔集在廣袤無垠的大海上,盡情嬉遊,它們之所以各有所好,皆以往昔的串習力所致。同樣,世人認爲很難成辦的事情,甚至累世積資才能證果之究竟大事,只要恒久串習沒有不能圓滿的。習慣成自然,譬如北方人調到南方去工作,最初不習慣,但一住十幾年後,也就適應了。原來從事木工,改行學電腦,久之也由生到熟,由熟生巧,並不是想象中那麼難。又出家人剛到寺院,覺得寺院裏的規矩威儀,以及見解修行,與自己以前的世界觀及舉止行爲都是格格不入,但經過幾年的熏習,就變成了威儀具足、正見堅定的大法師。可見只要恒于串習,什麼難事都是可以成辦的。

  恒食血肉威猛獅,每年一次不淨行,

  幹吞微塵諸驢子,恒時放逸行交媾。

  凡有情動物含靈,其各自的行爲嗜好,都是由其串習力所導致,如恒時吞食血肉的威猛雄獅,並沒有很強的貪心,于一年中,僅作一次不淨行就已經滿足。而幹吞微塵的驢子,雖不像雄獅那樣盡食血肉,卻仍恒時放逸行交媾,于貪心沒有滿足的時候。這是它們不同的串習而有如此的差別。

  如離貪者厭欲望,衆生皆隨自心轉,

  自心亦隨串習轉,故調自心求悉地。

  欲界的一般有情無不爲欲望所縛,但是真正修習聖道遠離了貪欲的聖者,由于清淨的自心習氣,非常厭惡財色等欲望。而衆生同樣無一不是隨自心習氣而轉,可是有情的心識習氣都是隨著日常串習而轉變的,因此要獲得悉地,必須調伏自心,清除往昔串習起來的貪嗔習氣。無論要獲得世間或出世間的成就,調整自心即是根本,當自心克服障礙,趨入堅強勇毅、正直善良充滿機智之境時,你即會成爲世間偉人;而能真實調伏自心、斷除一切束縛時,你即能成爲一個充滿智慧與慈悲的大自在聖者!

  衆生悉隨業力轉,是故多數無自由,

  業力亦由心安立,故當精勤調自心。

  叁界衆生由于不知出世解脫正道,因而皆隨著自己的業力而流轉于無明輪回之中,絕大多數有情被業力緊緊束縛,毫無自由而言。而業力也是由迷亂心識安立的,如經雲:業從心生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若要從業力瀑流的苦境中解脫,應當精勤調伏自心,滅除一切迷亂分別執著。

  自言自語當思維:于此地上人世間,

  痛苦安樂無偏墮,成辦世間出世間,

  任何事皆依自己,故莫依賴于他人,

  獨我之事應究竟,此士堪爲人中獅。

  若要使自己精進向上的君主,當自我警言與思維:在此大地上的人世間,痛苦安樂自身並無任何偏墮分別,只是有情自己的作爲不同而招致苦樂;要成辦世出世間的任何事業,都必須要依靠自己的精勤奮鬥,因此千萬不要産生依賴他人的想法;自己的事業自己應當勇毅承擔,直至究竟圓滿。有這種決心的人堪稱爲人中之獅。

  火借風勢更盛燃,能焚茂密之森林,

  具有方便精進者,勝伏不和敵對方。

  星星之火借著風勢,能愈燃愈盛,乃至茂密無垠的密林,也能焚成灰燼。同樣,具有方便精進力爲助緣,一定能勝伏外境與己不和的敵方,而且,能焚毀自相續中與正見不和的邪見密林。

  依善法梯趨善趣,擁有如海財福德,

  叁界衆生集爲客,亦如掌握于手中。

  如果誰人能依于教法經典的真義如理如法斷惡趨善,藉此善法之天梯,將來必定能趨入人天善趣,並且能擁有如海般的廣大財富福德,乃至終究獲證菩提聖果,成爲衆生的依怙。即便將叁界衆生集聚一堂,宴請爲客,也是如掌握于手中一樣的輕而易舉。這都全靠自己行持善法而來,因爲佛子辭親割愛、舍棄世法,所求證的法財遠非世財千萬分能及其一,它是自己以及無邊的如母衆生享用不盡的聖財,所以善法是通往善趣及解脫的金剛不壞之階梯。

  

  第十品 觀察調柔

  福德財富皆圓滿,賢明君主倍調柔,

  猶如星鬘所繞月,現于無雲虛空中。

  每當中秋月圓之夜,一輪皓月當空,悄無聲息地散發出柔和的月光,群星雖如鬘層層環繞,而唯有滿月耀眼,安詳地住于萬裏無雲的虛空中,令人油然而生起一種祥和之感。同樣,福德財富皆圓滿、賢惠明達的君主,猶如這滿月一般,始終給人一種平易近人、調順柔和之感。如曆史上的法王赤松德贊世出世法精通無礙,總持國政法政,從沒有傲對任何衆生;有名…

《君規教言論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般若攝頌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