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明,也善于报恩与报仇。但真正具慧殊胜菩萨仅是对报恩方面尤为重视,对报仇方面毫不提倡。且不说他的常随弟众对他做微小之事,即使是一面之交的陌生人对他稍尽一点心力去做一件小事,大菩萨或以财物回报或诵经加持彼等,尽力报恩。而对那些诡诈之徒的无因毁谤,甚至企图谋命者的无理损害,大菩萨却从不嗔怒,身心宛如大地般毫无所动,一如既往地安然而住,反而会对他们生起悲愍之心。然而不同的是,在自己尚未证得与大菩萨相同的智慧境界之前,应了知别人对自己的饶益和危害,对作害者应有能力把他们调制得服服帖帖,让他再不敢有害人的鬼把戏重演。对那些常行饶益者应以爱语等各种方式摄受他们,这样能赢得众人的恭敬。像有些寺院的大管家,小偷听到他名字就吓得浑身发抖,懈于闻思修行者也不敢与其相对,而乐于闻思者听到他的名字油然而生一种安全感,乐于见闻,真正具足此二力,众人都从内心钦佩他。
发怒能够断人头,欢喜亦能施国政,
若不具足此大力,共称君主无意义。
君主就要有不共威力,他若龙颜动怒,断取人头伏尸百万也毫不费力,他若心情舒悦,施以国政亦能自主。君王生喜,则对眷众大有利益,若令其生怒,则能显现极大危害。如果令人闻而丧胆,望而生畏,具足威力者,堪称为君主,否则,不具如此威力者,共称其为君主又有何义
若其堪称君主,乞丐有何不能
故而,君主不能唯唯诺诺,要具有极大能力来惩恶扬善。
不能承担之事情,他人唆使亦莫办,
他人虽说善善哉,谁会跳入烈火中
凡事应量力而行,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对于自己无能为力之事,无论他人怎样劝说,也不能逞强去做。愚者往往是对所做之事不加考虑,对自己根本无力承办的事,经他人一番巧言相劝便马上答应去做,结果费尽心力也于事无济,这不是智者所为的善妙之行。正如他人宣扬跳入烈火是如何的善哉,但谁又会纵身火中呢
虽有外道赞说“入火坑可得殊胜果位”,然而事实却是毁焚自身,坠入邪道而已,并无真实的解脱。做什么事都不能为人所转,要有以智慧辨别取舍的主见。
若知善巧方便法,纵难亦能成办事,
他人阻止亦莫退,如同智者取珍宝。
无论做任何事,当先以智慧善加观察,若观察到这一件事确实有很大意义,虽然始初会暂遇困难违缘,但以善巧方便法终究能成办,那么,他人如何阻止也不能退转。应如大智商主到海中取宝,纵有多人劝说阻止,而他绝不会因此而放弃,最终还是乘风破浪直抵宝洲,满载而归。特别在如今时代修学正法,周围会有很多愚昧无知的人,种种劝阻,层层设障,而对这关键时刻,就应像大智商主,毅然前往取宝一样,直踏菩提路,渡越生死海,获取解脱宝。
如从毒蛇顶取宝,即使区区之小事,
亦当谨慎而办理,何时切莫草率行。
何时做何事都应谨慎,不可掉以轻心。就像于毒蛇顶上取宝一样,若安全取到则享乐一生,若不小心被毒蛇的黑舌所触,则必丧命无疑,因而,毒蛇头上取宝时,定要小心翼翼,倍加谨慎。同理,我们在做重大或细小之事时都应有严谨的态度,不要以为小事而轻之,往往一棋走错,全盘皆输。生活中不能对小事草草了事,否则会悔之莫及。尤其是修行人,无论见解多么高,但外在一定要如律行持,兼顾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不然有人会因此而生邪见或诽谤,这不护众生相续的不如法行为,会使他人间接造下谤僧重罪。所以,修行人应如新媳妇初嫁到丈夫家一样小心谨慎而护持身心。
如麻风患者触火,即将导致诸灾难,
一切危险之事情,具慧智者不应做。
《亲友书》云:“癞虫穿已痛,求安就火边,止息无由免。”就是说麻风病的患者为求得暂时的安乐,就近火边抵御病痛,但不幸的是,随后将有更加难以忍受的剧痛。世人为了满足暂时的贪欲而贩毒吸毒等,其灾难后果亦是不堪设想的。那么,具有智慧的人,对诸如此类能给自己带来大难的危险之事,是不会冒然而行的。
犹如进餐适宜者,依靠食物无疾病,
认真细致观察后,所作所为过患少。
如人们饮食适时适量,依靠食物能很好地养护自己的身体,不至于产生疾病。同样,所作所为认真观察后,适合二规去行持,则所作所为的过患是极微少的。事先观察很重要,如云:“事前仔细作观察,无悔而住极为要。”很多罪患的来源都是事前未作详察而出现漏洞,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凡事三思而后行,则无差错,纵有差错亦无悔。
贪执微小利益者,不会获得大安乐,
故当尽力发大心,争取获得大功德。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贪小都会失大。无始劫来轮回中的无明众生,因贪执一生一世衣食行之微利,而始终不能获得无苦之大安乐。古往今来的诸佛菩萨大善知识们,彻底舍弃了自我的小利益,发起无上的菩提心,真心实意地为他人着想,他们却都获得了众人望尘莫及的大功德。寂天菩萨云:“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所以,我们应当了知,欲得大安乐必须发大心,仅贪小利者,绝不会如愿。
若修天尊亦成就,若毁岩石亦粉碎,
故当恒时倍精进,切莫生起怯弱心。
人若精进则没有不能成办之事,如天尊本来极难修成,但若能恒时精进,以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刻意进取,任何本尊都能修成。龙猛菩萨的一位弟子观修牛角,也真的长了出来;鹿野苑的一老妇,以观修力而现前老虎身。若能精进不懈,再坚硬的大山岩石亦可碎成粉,所以,我们对闻思背诵讲考等积集资粮有意义之大事,更不能有畏惧怯弱之心,只要恒时精进,什么困难也能克服,什么大事也能圆满。
如若长期而串习,则无难以成办事,
鹰喜尸林鹅喜海,皆为串习所导致。
秃鹰喜聚于尸陀林处,争食人肉;天鹅惯于翔集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尽情嬉游,它们之所以各有所好,皆以往昔的串习力所致。同样,世人认为很难成办的事情,甚至累世积资才能证果之究竟大事,只要恒久串习没有不能圆满的。习惯成自然,譬如北方人调到南方去工作,最初不习惯,但一住十几年后,也就适应了。原来从事木工,改行学电脑,久之也由生到熟,由熟生巧,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又出家人刚到寺院,觉得寺院里的规矩威仪,以及见解修行,与自己以前的世界观及举止行为都是格格不入,但经过几年的熏习,就变成了威仪具足、正见坚定的大法师。可见只要恒于串习,什么难事都是可以成办的。
恒食血肉威猛狮,每年一次不净行,
干吞微尘诸驴子,恒时放逸行交媾。
凡有情动物含灵,其各自的行为嗜好,都是由其串习力所导致,如恒时吞食血肉的威猛雄狮,并没有很强的贪心,于一年中,仅作一次不净行就已经满足。而干吞微尘的驴子,虽不像雄狮那样尽食血肉,却仍恒时放逸行交媾,于贪心没有满足的时候。这是它们不同的串习而有如此的差别。
如离贪者厌欲望,众生皆随自心转,
自心亦随串习转,故调自心求悉地。
欲界的一般有情无不为欲望所缚,但是真正修习圣道远离了贪欲的圣者,由于清净的自心习气,非常厌恶财色等欲望。而众生同样无一不是随自心习气而转,可是有情的心识习气都是随着日常串习而转变的,因此要获得悉地,必须调伏自心,清除往昔串习起来的贪嗔习气。无论要获得世间或出世间的成就,调整自心即是根本,当自心克服障碍,趋入坚强勇毅、正直善良充满机智之境时,你即会成为世间伟人;而能真实调伏自心、断除一切束缚时,你即能成为一个充满智慧与慈悲的大自在圣者!
众生悉随业力转,是故多数无自由,
业力亦由心安立,故当精勤调自心。
三界众生由于不知出世解脱正道,因而皆随着自己的业力而流转于无明轮回之中,绝大多数有情被业力紧紧束缚,毫无自由而言。而业力也是由迷乱心识安立的,如经云:业从心生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若要从业力瀑流的苦境中解脱,应当精勤调伏自心,灭除一切迷乱分别执著。
自言自语当思维:于此地上人世间,
痛苦安乐无偏堕,成办世间出世间,
任何事皆依自己,故莫依赖于他人,
独我之事应究竟,此士堪为人中狮。
若要使自己精进向上的君主,当自我警言与思维:在此大地上的人世间,痛苦安乐自身并无任何偏堕分别,只是有情自己的作为不同而招致苦乐;要成办世出世间的任何事业,都必须要依靠自己的精勤奋斗,因此千万不要产生依赖他人的想法;自己的事业自己应当勇毅承担,直至究竟圆满。有这种决心的人堪称为人中之狮。
火借风势更盛燃,能焚茂密之森林,
具有方便精进者,胜伏不和敌对方。
星星之火借着风势,能愈燃愈盛,乃至茂密无垠的密林,也能焚成灰烬。同样,具有方便精进力为助缘,一定能胜伏外境与己不和的敌方,而且,能焚毁自相续中与正见不和的邪见密林。
依善法梯趋善趣,拥有如海财福德,
三界众生集为客,亦如掌握于手中。
如果谁人能依于教法经典的真义如理如法断恶趋善,藉此善法之天梯,将来必定能趋入人天善趣,并且能拥有如海般的广大财富福德,乃至终究获证菩提圣果,成为众生的依怙。即便将三界众生集聚一堂,宴请为客,也是如掌握于手中一样的轻而易举。这都全靠自己行持善法而来,因为佛子辞亲割爱、舍弃世法,所求证的法财远非世财千万分能及其一,它是自己以及无边的如母众生享用不尽的圣财,所以善法是通往善趣及解脱的金刚不坏之阶梯。
第十品 观察调柔
福德财富皆圆满,贤明君主倍调柔,
犹如星鬘所绕月,现于无云虚空中。
每当中秋月圆之夜,一轮皓月当空,悄无声息地散发出柔和的月光,群星虽如鬘层层环绕,而唯有满月耀眼,安详地住于万里无云的虚空中,令人油然而生起一种祥和之感。同样,福德财富皆圆满、贤惠明达的君主,犹如这满月一般,始终给人一种平易近人、调顺柔和之感。如历史上的法王赤松德赞世出世法精通无碍,总持国政法政,从没有傲对任何众生;有名…
《君规教言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