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講記 上▪P52

  ..續本文上一頁它的每一邊有二千五百由旬,周長二萬由旬,高度一點五由旬;城面全部由真金構成,高度爲一由旬半,城中的地基與極樂世界基本相同,由珍寶組成且具有隨足起伏的彈性。不過,住在這樣的地方,也許很容易生起貪心,如果大地堅硬且具有知足少欲的功德,那才比較適合修行。在善見城中有九百九十九門,每一門前有五百守護神保護諸天人,這在一些唐卡中也能看到。以前印度的城也有東南西北四個門,當時淨飯王子從城中逃脫也是費了一番周折。

  善見城中央是尊勝宮,其每一邊都有二百五十由旬,周長一千由旬,高度半由旬加上十八分之一由旬,這座宮殿十分殊勝,由種種珍寶構成,其他的宮殿均無法與其相比,帝釋天居住在這裏享受種種妙欲。

  善見城外二十由旬處,東南西北四方分別有衆車苑、粗惡苑、雜林苑以及喜林苑。四個林苑的四方間隔二十由旬處又有四妙地,即東方衆車苑妙地,南方粗惡苑妙地,西方雜林苑妙地,北方喜林苑妙地。善見城的東北隅有大香樹,是叁十叁天享用欲妙之處,其樹根深入地下五十由旬,高度有一百由旬,能夠散發妙香,順風則一百由旬都可以聞到,若逆風則可以飄散五十由旬。一般說來,順風可以聞到香氣,爲什麼說逆風也能飄散呢?在《自釋》中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有些論師認爲,逆風的這種情況是從不超出樹的界限而說的,只要在樹的範圍內就能夠聞到香氣;第二種是世親論師的觀點,大香樹確實具足這種功德,其所散發的香氣相續流轉于他方,但是越向遠方,其香味也越微弱,到達五十由旬處時已經消失殆盡。在大香樹的前方有一合石,如同現在的燈光場,它的每一邊有五十由旬,高五點五加十八分之一由旬,在其上方有帝釋天王的獅子寶座以及其他叁十二天的寶座,所有的天人在夏季四個月期間居于此處。

  善見城的西南隅相隔十二由旬處是善法堂,有點像現在的郊區,它的直徑是叁百由旬,比善見城高叁點五由旬,在那裏也有叁十叁天所屬的寶座。

  己二、與地不連:

  彼上諸天無量殿,六種欲天如是行:

  二二相交抱執手,發笑目視而行淫。

  如滿五歲之孩童,直至達到十歲間,

  轉生彼處色界衆,身體圓滿著衣生。

  在叁十叁天的上方,有四個欲天的無量宮。六種欲天分別以二二相交、擁抱、拉手、發笑、目視的方式行淫;他們降生之後,其身量即如同五歲到十歲之間的孩童。色界天人降生時,其身體即已完全圓滿,並且著衣而生。

  這裏的“與地不連”是指叁十叁天上方的離诤天乃至色究竟天之間諸天人的無量殿,他們因爲與金剛大地、須彌山等無關,所以說與地不連。按照本論觀點,阿修羅是在海面以下,在須彌山的裏面,從海面以上屬于天界,首先就是六欲天,即四大天王天、叁十叁天、離诤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四大天王天和叁十叁天在前面已經介紹過。離诤天是指在此天以下,均具有诤鬥,如叁十叁天經常與阿修羅作戰,人間的戰爭則更可怕,由于這裏已經遠離诤鬥,所以叫做離诤天。現在有些人跟家裏吵架之後就想跑到寺院躲清淨,還不如到離诤天去,那裏肯定不會有爭鬥的。由于離诤天的天子天女是孿生的,所以也叫雙胞天。兜率天居住的是最後有者菩薩,佛陀成爲最後有者時,也是在兜率天爲天子天女轉*輪,現在漢地有一些大法師也轉生到兜率天,宗喀巴大師也轉生于此處,這裏雖然屬于欲界天,並非清淨刹土,但爲了度化衆生還是在此處轉*輪。化樂天與他化自在天分別依靠自己與他人的幻變隨心所欲地享受欲妙。欲界諸天的顔色有白、紅、黃叁種,無量殿的建造與北俱盧洲以外的其他叁洲相同,北俱盧洲的一切顯現都是由衆生業力現前的。

  頌詞中未明顯宣說的十七色天是怎樣的呢?色界總的來說有四禅天,若廣分則有十七天,其中第一禅包括叁處,即梵衆天、梵輔天和大梵天;第二禅有叁處,即少光天、無量光天、光明天;第叁禅也有叁處,少淨天、無量淨天和廣淨天。第四禅共有八處,前叁處爲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此叁天由凡夫居住;在它的上方爲淨居五天,即無熱天、無煩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這裏居住的全部是聖者,小乘也是這樣認爲的,在密宗《大幻化網》中也說到色究竟天,但與此處所說不同。

  六欲天既然仍屬欲界,必定具有對色聲香味觸的貪欲以及男女接觸的欲望,那六欲天是以何種方式行淫呢?四大天王天和叁十叁天與人類相同,皆是通過二根雙運而行淫,但是由于已經斷除飲食,所以不會出精。其余四天分別通過擁抱、拉手、發笑以及目視的方式行淫。既然不會出精,怎麼會有天子、天女呢?實際上,並非天女所生,只是依靠其身體在一刹那之間化現,因爲在其懷中出生,所以稱爲天子、天女,他們在降生之後,身量就已經如同五歲到十歲的孩童。色界諸天在降生時身體即已圓滿,並且著衣出生,死時也是著衣而死,因其有慚有愧的緣故。

  丁二、彼等之廣述:

  叁種生起貪欲者,即指一切欲天人。

  叁種生起安樂者,叁禅之中共九地。

  猶如從彼至下量,爾後向上亦複然,

  除依神變與他者,彼等不得見上界。

  四大部洲與日月,須彌山王及欲天,

  梵天世界一千數,許爲小千之世界,

  彼之千數承許爲,二千中千之世界,

  彼之千數叁千界,同時壞滅一同生。

  叁種貪欲是針對欲界天與人而言的,而叁種安樂則是指初叁靜慮中的九地。如同各天界向下到達海面的量一樣,與上界相距之量亦是如此,除依靠神變或者其他具有神變者以外,下界均不能見到上界地。小千世界是指一千個四大部洲、日、月、須彌山、欲天以及梵天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爲二千中千世界;叁千大千世界則是指一千個二千中千世界,因爲它們均是同時形成並且同時壞滅,所以稱之爲叁千大千世界。

  佛經中說到“叁生貪欲”,它們指的是由異熟果所生的欲妙、自幻化的欲妙、自他二者所幻變的欲妙。那這叁種欲妙分別是針對何者而言的呢?分別指欲界人類到兜率天的所有衆生、化樂天人、他化自在天。“安樂”是指遠離貪欲而生的安樂(以等舍爲主)、斷除尋思之禅定所生之安樂、無有喜心的安樂,它們分別指初叁靜慮的前叁禅,因每一禅有叁處,所以共有九地。

  四大天王天位于須彌山的中間,距離海面四萬由旬,其與叁十叁天之間的距離也是四萬由旬。同樣,叁十叁天向下至海面,向上至離诤天的距離均爲八萬由旬;離诤天向下至海面,向上到兜率天之間的距離皆爲十六由旬,如是其他諸天均可依此類推。

  那麼,下界的衆生能否見到上界衆生呢?第一品中說“下眼不見上地色”,一般來講,下界的衆生見不到上界,但自己如果獲得神變或者依靠其他具有神變者則可以見到。以前有一位上師,在飛往清淨持明刹土時,就是將自己的兒子、女兒、媳婦、牦牛等六個衆生一起帶往清淨刹土了,所以依靠上師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也可以做到。

  按麥彭仁波切的科判,下面是講器世界的量。

  叁千大千世界的範圍有多大呢?一千個四洲、日月、須彌山、諸欲天、梵天世界,即稱爲一千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爲二千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所謂的叁千大千世界。一個化身所化的世界有叁千大千世界,也就是說有十億數的四大部洲,十億數的日月、須彌山等,因其最初形成是同時産生,並且最後同時被火等毀滅,所以稱之爲叁千大千世界。有關這方面,在藏文《華嚴經》第九品中有廣講,比如有的世界樹木發光,有的世界具足很多太陽、月亮,有些世界有天人自身發光等等,對整個世界的形狀、顔色等各方面描述得非常詳細;漢文《華嚴經》所講到的比藏文還細致,有些藏文中沒有講到的,漢文也已經作了宣講。漢地有些人在打禅七時專門坐“華嚴禅”,如果能夠邊閱讀邊認真思維其中的含義,那收獲一定是很大的。

  乙二(旁述衆生之量)分二:一、身量;二、壽量。

  丙一、身量:

  南贍部洲衆生量,四肘以及叁肘半,

  東勝身洲西牛貨,北俱盧洲二倍增。

  具有貪欲天人身,四分之一聞距至,

  一聞距半之間增。一色界身半由旬,

  彼上半半而遞增,少光天衆之上天,

  身量均成兩倍增,無雲天減叁由旬。

  南贍部洲衆生的身量是四肘或者叁肘半,其余叁洲依次二倍二倍地增長。具有貪欲天人的身量從四分之一聞距增至一聞距半。色界第一禅天衆生身量爲半由旬,上方諸禅天半由旬半由旬地向上增加,到少光天衆生時,則是以二倍遞增,無雲天以兩倍增長又減去叁由旬。

  惡趣衆生由于業力導致,其身量不固定。善趣衆生的壽命在一百歲時,南贍部洲人類身高爲四肘,也有的是叁肘半。此處的“肘”是指塵肘,戒律中分身肘與塵肘,塵肘一般是以中等人的標准來衡量。東勝身洲的衆生身量八肘、西牛貨洲十六肘、北俱盧洲叁十二肘,這是以南贍部洲爲標准的,如果從各自洲的角度來說,也只有四肘。六欲天衆生的身量以聞距衡量,即四大天王天身量爲四分之一聞距,叁十叁天爲二分之一聞距,這樣依次增長四分之一聞距,所以他化自在天的身量是一點五聞距。色界天衆生的身量以由旬來衡量,其中第一梵衆天衆生身量爲半由旬,其上的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以半由旬遞增;無量光天以上則以二倍遞增;無雲天以兩倍增長再減去叁由旬,以上諸天則均以兩倍遞增。

  丙二(壽量)分二:一、真實宣說壽量;二、旁述。

  丁一(真實宣說壽量)分二:一、善趣壽量;二、惡趣壽量。

  戊一、善趣壽量:

  北俱盧洲壽千年,二洲半半而遞減。

  此贍部洲不一定,最終十歲初無量。

  人類衆生五十歲,最下欲天之一日,

  如是自壽五百年,上天二倍二倍增。

  色界無晝夜時壽,劫數等同自身量,

  無色界壽二萬劫,向上依次而增長。

  少光天起爲大劫,彼之下天半大劫。

  北俱盧洲的壽量是一千年,其他兩個洲一半一半遞減,南贍部洲壽量則不一定,在初劫時人壽無量歲,最後時只有十歲。人類的五十年即四大天王的一日,他們…

《俱舍論講記 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俱舍論講記 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