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種現象是相當多的,同樣的道理,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如此。
〖爲什麼呢?就好比咒語加持的種子很快就會成熟一樣,〗幻化師依靠念咒語對種子作加持,苗芽就能馬上長出來,本來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成熟的種子,通過密咒的加持,依靠幻變力馬上就能成熟,這種公案在佛經中是比較多的。同樣,現在的農作物依靠各種各樣的化學藥劑,能培植出很多新的品種,這也算是幻變力,否則的話,依靠種子本身的能力,根本不會有這種現象。
同樣的道理,〖毫不費力以頓超方式引生聖道證悟的可能性是有的,〗不用經曆一個阿僧祇劫修持苦行,以頓超的方式在極快時間內圓滿所有的地道功德,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否則,一切密咒的甚深方便、明咒的甚深功德以及善逝的甚深幻變等也應成了懷疑之處,〗密咒中有很多甚深的方便方法,比如通過降伏、雙運令自己六個月中獲得成就(《密宗大成就者奇傳》有很多這樣的公案);還有不能隨便向別人泄露的智慧和方便結合起來的密咒能力,在非法器面前不可直接宣說的一些方便法門,依此密宗的特法,能夠成就息增懷誅等一切所欲;以及持誦本尊心咒,如金剛薩埵心咒、觀音心咒等咒語,可遣除無始以來自相續中的罪業,開顯本有的覺性智慧等等。如果你們不承認凡夫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在很快的時間內具足一切功德的話,這些明咒的甚深功德以及佛陀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幻變力,都應該成爲懷疑之處了。〖因爲(按照你們的想法,)這些事半功倍的情況不可能實現的緣故,假設有這種可能性,那麼憑著信心願力往生極樂世界是可以實現的。〗
〖舉個例子來說,相傳有母女倆死在恒河與雅穆奴河的彙合處,死後轉生到色界天。盡管她們未曾修成生色界天的禅定之因,但依靠相互之間懷有強烈慈愛的善心力,當時便成就禅定而往生到天界。〗按照《俱舍論》的觀點,若轉生到色界天,必須要獲得一禅至四禅之間的禅定,如果沒有修成這些禅定,一般是沒有辦法轉生上去的。但也有某些特殊的情況,《入菩薩行論》和《大圓滿前行》中有一個公案:以前有兩母女掉到河裏,當時母親想“只要女兒不淹死,我死了也不要緊”,女兒想“只要母親不淹死,我死了也不要緊”。因爲互相生起了非常強烈的大悲心,依靠這種心的力量,她們死後馬上轉生于色界。可見,即使沒有修禅定之因,往生天界也能夠成立。同樣的道理,我們生前縱然沒有成就各種神變神通,但在臨終的當下,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對阿彌陀佛生起極大的信心,以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也是可以往生的。
表面上看來,《淨土教言》只有十幾頁文字,好像沒有什麼,但實際上裏面的內容涉及顯宗密宗,具有甚深的加持。作爲一個佛教徒,我們不僅要有智慧,還要有一種信心。如果沒有信心的話,我們雖然身上披著袈裟,但實際上跟世間上的大學老師沒有任何差別,口頭上講得再怎麼天花亂墜,對衆生和自己的相續也沒有絲毫的利益。爲什麼呢?因爲你不承認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的存在。
現在學術界的有些言行,令人看後非常痛心。有些舉世聞名的大法師在說話時經常不太考慮後果,他的傳承弟子中也有兩種現象,一是完全秉持他的觀點,另一種稍微願意接受藏傳佛教和其他大乘佛教的觀點。你們有些人在學佛的過程中,可能也受到了他們的影響,有時候從行爲中根本發現不了對佛陀的信心,反而把佛教當成一種迷信,不承認念佛往生的真實不虛。如果是這樣的話,佛陀宣說的這些淨土宗經典你怎麼解釋?佛經裏講得那麼清楚,你卻把它當成是迷信,認爲自己的分別念很了不起,這才是至高無上的,這種人的智慧真是非常欠缺!
〖此外,在滅劫之時,人們通過法性力無勤便可成就禅定。〗這在《俱舍論》裏也講過。〖還有僅以善逝、菩薩摸頂便能成就數劫中也難成就的禅定等殊勝功德。〗《華嚴經》中說,佛陀對善財童子摸頂以後,善財童子將《普賢行願品》當下就念出來,然後發了這種願,開顯了普賢菩薩無量刹土的種種境界。一些高僧大德也經常通過摸頂來加持弟子。以前有些法師說摸頂是如何如何的不合理,這實際上也是孤陋寡聞的一種表現。〖此理與上述的道理相同。〗
第五節課
昨天引用了很多的教證,宣講了往生極樂世界的因緣及其殊勝性,今天繼續講:
〖若有人認爲:經中也宣說了需要積累無量資糧。發願得以實現的因要依賴于資糧,如果不具備廣大資糧,那麼僅僅依靠發願等也不能往生淨土。〗有人認爲:佛經裏已經明確宣說了往生極樂世界必須要積累資糧。因爲成就往生的誓願主要依靠積累資糧,沒有廣大資糧的話,雖然已經發了願,但往生極樂世界也很困難。所以我們僅念一點佛、發菩提心、發願往生,也不一定真正能往生,還必須在實際行動中作廣大的布施、供養。否則,若沒有廣大的福德資糧,是不可能往生的。很多人都這樣想,其實這種想法不合理。下面駁斥他的觀點。
〖駁斥:一般來說,發願得以實現的因的確是積累資糧,〗一般來講,我們要成就某種誓願,它的因確實是積累資糧。比如我今天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或者發願生生世世以出家形象來利益衆生,發願之前必須要積累一點資糧,這是不可缺少的。平時我們供養僧衆、見到佛像、朝拜神山、拜見高僧大德,在這些殊勝的對境面前一定要發殊勝的誓願,同時憑借自己的財力,哪怕是供一支香、給每位僧人分一顆糖,財物不一定特別豐富,只要有個發願的所依(依靠處),就會令此發願更加殊勝。《百喻經》、《百業經》、《賢愚經》等經典中也都記載,發願前一般都有供佛等儀式,所以平時若要成就誓言,積累資糧相當重要。
〖同時也要承認,根據衆生積累資糧的業力、根基、緣分的差別,存在著死後立即往生、他世往生極樂世界的各種情況。〗凡是積累資糧的人是不是都能往生呢?也不一定。因爲衆生的業力各不相同:有些衆生前世的深重業力基本上都忏悔完了,今生非常清淨;有些衆生多生累劫在阿賴耶上面積累的罪業相當深厚,即生中即使依靠殊勝的對境,業力也很難清淨、很難轉變。且衆生的根基也不相同:有些衆生由于往昔積累了資糧等緣故,即生中的信根、慧根、念根等非常殊勝,遇到一點點因緣就會成熟,而有些衆生的根基特別差勁、特別低劣。還有衆生的緣分也不相同:有些衆生跟淨土法門有緣,依靠念佛就能往生;有些衆生依靠淨土法門不一定成就,但依靠禅宗、密法或其他修法能夠解脫。所以,衆生的根基、意樂、緣分都是不相同的。
表面上看來,我們很多人都在一起積累資糧,但實際上由于各自根基、業力的差別,有些人死後肯定能往生;有些今生不能往生,但在中陰或來世可以往生;有些來世也不能往生,暫時可能墮落或轉生到他方世界中去,過了很多劫以後才能往生。所以衆生的界性千差萬別,往生的情況也不能一概而論。現在這個經堂裏有幾百個人在聽課,有些人自始至終、從頭到尾都聽得很專心,對每個問題仔細地琢磨;有些人從開頭到現在,也許什麼道理都沒記住,反而對說法者、金剛道友生邪見或嗔恨心,造各種各樣的惡業。所以不能說一起聽課的人,你成就的話我也成就,不是這樣的。
你們以前讀書的時候,同樣是上大學,但有些人現在成了真正的知識分子,有些人後來因爲犯法而被關在監獄裏。中國佛學院的一些法師也給我講過,他們在畢業以後,有些當了寺院的方丈、大和尚,弘法利生的事業相當廣大;有些人還俗、販賣毒藥,最後被判死刑,下場落得非常悲慘。所以,由于積累資糧有所不同,衆生不可能一起往生。
〖然而,如果具足強烈的信心、希求心,不依靠他緣便可圓滿一切廣大資糧之因,〗但如果對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具有強烈的信心和希求心,以這種心態便可以圓滿廣大的資糧。正如前面所講,有信心的話必定會觀想,觀想以後還要有希求,願意往生極樂世界,若能這樣,不用依靠其他因緣就能往生。如果天天都出去化緣,爲了往生極樂世界而上供下施,將所有的事情全部放棄,到大城市裏對人說“我是某某上師的化身,上師對我交代,一定要用很多很多的錢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沒有必要的。爲什麼呢?只要你有強烈的信心、有迫切想要往生的意樂,那麼不依靠其他,也可以在這種心態中圓滿廣大的資糧因。所以想往生淨土不一定非要做形象上的功德,身上沒有錢就認爲自己特別窮、特別可憐,也不一定是這樣的!
〖因爲凡是聽聞極樂世界及阿彌陀佛名號的人,往昔必定積累過廣大資糧。〗我們在座的人都已經聽聞過阿彌陀佛的修法、阿彌陀佛的名號,參加過極樂大法會,凡是具有這些緣分的人,往昔必定積累過廣大的資糧,即生中才有這個福報。
〖經中說:“未來時,至佛法隱沒之間,于此廣大法門,諸佛皆贊歎,諸佛皆稱揚,諸佛皆恩賜,此法能速成一切種智。〗佛陀在經中說:佛法還沒有隱沒之前,對于淨土宗的廣大法門,叁世諸佛都會一直贊歎、一直稱揚,此法門是諸佛的心滴精華,是他們的無上恩賜,若能好好修持的話,即生中必定會獲得佛陀的一切智慧。〖耳聞此法之彼等一切衆生獲得極妙善、生起諸善根,侍奉過往昔如來,蒙受佛陀加持,〗聽到往生法、淨土法的這些衆生,必將獲得殊勝善妙的善根,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他們前世積累過廣大的資糧,在任何一個如來面前都承侍供養過、依止過,並且得到了佛的加持。否則的話,是沒有這種緣分的。
現在很多人都認爲,自己在路上偶爾聽到念佛的聲音,這只是一種碰巧。以前我們編寫《智海浪花》的時候,很多道友在故事中說,自己的學佛、出家是偶然到寺院看到什麼書或是遇到什麼人而導致的,從語氣上看好像只是碰運氣,但實際並不是這樣的,佛教中的任何一個因緣都不是隨隨便便就形成的,只不過每個人成熟善根的因緣不同而已,比如有些人是跟家裏人吵架,生起極大的嗔恨心而想出家,…
《淨土教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