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教言講記▪P7

  ..續本文上一頁我們就要依靠方便方法來引導他們趨入佛門。什麼樣的方便方法呢?比如說顯示神通神變。佛陀當年在印度也是對外道的六大本師顯現各種神變,使其得以調伏,這段日子就是所謂的“神變月”,根據經典記載,神變月中不管做什麼善事,功德都會成一億倍或十萬倍增長。

  從佛教曆史上也可以看出,很多大成就者爲了調化不信佛教的人,經常在他們面前顯示神變。《賢愚經》和《百業經》中都說過,凡夫人對神通神變特別贊歎,很容易被這些折服,因此,如果真正有能力,依靠神變來調伏他們,當然是很好的。以前佛教剛傳入漢地的時候,道教對佛教非常排斥,對其展開了種種辯論,後來佛教徒依靠各種神變,令道教心悅誠服地認輸,曆史上也有這方面的記載。藏傳佛教中,這樣的事例更是相當多的。

  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講,顯示神變可能有一些困難,但如果不能顯示神變,還可以用第二種辦法——以正理來進行調伏,依靠真實的依據證明世尊爲量士夫。

  比如,我們首先立宗: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是肯定存在的。

  別人問:爲什麼存在?

  回答:因爲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的。

  問:爲什麼釋迦牟尼佛所說就是正確的?

  回答:因爲釋迦牟尼佛是量士夫(沒有絲毫錯誤的人),身口意全部是清淨的。身體沒有任何雜染,具足種種相好莊嚴;語言從不說妄語,完全是如理如法的谛實語;心中沒有貪嗔癡煩惱,通徹宇宙人生的一切真理……

  在這個問題上,必須要經過一些辯論,沒有辯論的話,別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承認佛陀所說的都是真相。爲此,首先要讓他們承認釋迦牟尼佛在人類曆史上確實因衆生的共業而存在過,依照比較公認的說法,2550年前釋迦牟尼佛曾降生于人間。既然佛陀在曆史上確有其人,那他所說的教言——藏文有一百零叁函經典,其他民族語言的《大藏經》也特別多,這麼多的法,包括了世間及出世間的一切學說,不管是人文、天文、地理還是其他學問,全部都講得清清楚楚,古往今來有誰能夠真正反駁?從釋迦牟尼佛出世到現在,世界上的聰明人層出不窮,無論是睿智的古人還是著名的現代科學家,誰能找出佛法的一絲漏洞?如果釋迦牟尼佛的法沒有說服力,甚至很多佛教徒也不會盲目承認的,類似于馬鳴菩薩等外道 ,也不會被引入佛門的。所以首先應成立“釋迦牟尼佛是量士夫”,《量理寶藏論》在第叁品中也專門闡述了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在遇到一些甚深問題時,必須要依靠經典的聖教量,而這些經典是誰說的呢?是釋迦牟尼佛。他的話有多少可信度呢?這方面大家不得不考慮。考慮的時候,不要說我們這麼笨的人,背個論典要花半天時間,今天背得特別好,明天就忘得幹幹淨淨,就算以前那些過目不忘的大智者、大成就者,他們通過反反複複地思維佛陀經典,也找不出一個反駁的理由,越思考,自相續中的證悟就越提高。所以在整個世界中,釋迦牟尼佛的確是量士夫,這一點對我們佛教徒來說,相續中必須要有深信不疑的定解。如果有了這種定解,以後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違緣和困難,我們的見解都不會隨外境而退失。

  因此,爲了調伏外道,就算我們沒有辦法顯示神變,也可以用佛教的道理來說服他們——先依種種根據將釋迦牟尼佛建立爲量士夫,然後在此基礎上,建立佛教爲解脫的津梁,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法,是一切衆生直接或間接離苦得樂、獲得解脫的最好階梯。如果成立了“釋迦牟尼佛是量士夫”,則很容易推出他所說的佛法正確無誤。就像如果我是個真正的好人,那我的話大家肯定都會聽的。但若沒有成立這一點,平白無故就說佛法是解脫的津梁,很多人也許不一定承認。

  在這個世界上,古往今來有非常多的聰明人,他們是不是量士夫呢?他們的話是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呢?大家應該非常清楚。在解決生老死病的問題上,不管是文學家還是天文學家,他們面對死亡時是什麼樣的,大家心知肚明。

  以前法王如意寶去五臺山回來,給我們傳講了因明的《釋量論》,學了這部論以後,我自己確實收益匪淺。過去總覺得用佛教的道理來說服別人很困難,畢竟自己也不是特別聰明,現在的辯證唯物主義那麼興盛,天文地理等各種各樣的說法也比較多,很多人對佛教大都是半信半疑的,甚至完全不承認,這樣的話,以後遇到他們該怎麼辦呢?我一直都有這方面的考慮。後來聽了上師如意寶宣講的《釋量論》,才發現其中的道理非常深刻,越思維越覺得就是這樣,慢慢地,自己就堅信以後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人,都能以這個道理將其折服,任何人也找不出能反駁的理由。

  當然,有些人覺得這不可能,叫囂“你們佛教徒有本事的站出來”,其實站出來也無所謂,雖然我不太精通佛法,但基本上也學習了一些,和這種人辯論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對釋迦牟尼佛宣說的真理,如果他們真能反駁的話,我當然是願意接受的。然而到目前爲止,不承認佛教的人比較多,但真正能推翻佛教觀點的,我從來沒有遇到過。

  所以,你們以後遇到別人不承認極樂世界的,最好使用這個方法,不管對方怎麼樣聰明、怎麼樣有智慧,用這種方式來辯論的話,一定能讓他承認淨土存在的。要麼他雖說不出反駁的理由,但也半信半疑,進一步想知道釋迦牟尼佛說了什麼,于是開始翻閱《般若經》等經典,通過分析研究,確實發現佛教的每個道理都無懈可擊,就像有些人,本來要想駁斥佛法,專門到佛學院裏聽《入中論》,但聽完以後,也被佛法的道理深深折服了,這種情況是比較多的。

  這段文字相當重要。麥彭仁波切表面上是在爲淨土宗辯論,實際上我們佛法中所有的教義,如果在別人面前辯論的話,依靠《釋量論》中的推理也是可以大獲全勝的。尤其是科學發達的當今時代,人們的思維特別混亂,如果沒有一個正見,在遇到外境時,只要別人的嘴巴稍微會說一點,自己的信心就開始動搖了——“阿彌陀佛可能不存在吧,極樂世界也許是想象出來的吧,佛經中說的那些,應該是佛陀對老年人打妄語,實際上是根本不存在的。”自己很容易産生邪見,這樣真的非常可怕。所以在聞思的時候,大家必須要先把見解正確無誤地建立起來,有了一定的見解之後,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非佛教徒,我們站在佛教的立場上對其進行各種辯論,才會有一定的把握,有一種不共的勇氣。不然的話,別人一提出尖銳的問題,自己就懵了,不知道怎麼回答,這說明你還沒有真正的定解。

  〖結果必然對以叁觀察 證明清淨的《極樂世界莊嚴經》等經教,也就是能推知、衡量最極隱蔽所量的無欺聖教生起誠信。〗通過現量、比量、聖教量的觀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淨土法門是完全不會欺騙人的聖教,依靠它,是值得信賴的。不管依靠現量、比量還是聖教量觀察,根本找不到一點錯誤。世間上有些宗派的教義,要麼是前後矛盾,要麼是意義和詞句矛盾,但釋迦牟尼佛的經教從來沒有這種情況,現量的對境不會有現量的危害,比量的對境不會有比量的危害,教量的對境也不會有教量的危害,這就是所謂的“叁清淨”。因此,以淨土經典爲主的所有佛經完全是可靠的。

  這些經典可以揭示我們眼耳鼻舌身無法測度、非常隱秘深奧的一些道理,比如說極樂世界,盡管肉眼看不到、肉耳聽不到、肉身也接觸不了,但是依靠這些非常可靠的經典,能令我們確實相信淨土的存在。有了這種信心,然後按照釋迦牟尼佛的教言如理如實地修持,臨終時一定是會往生極樂淨土的。

  我們不僅要心裏知道淨土宗和念佛法門很殊勝,也要從道理上明白它爲什麼這樣殊勝,有了這種定解,自己才不會隨別人所轉,以後就算有人打我罵我,說淨土是不存在的,自己的信心也不可能産生動搖,這即是見解的力量。

  因此,大家對淨土法門一定要生起誠信。從曆史上看,漢傳佛教的淨土宗,從第一代的慧遠大師開始直至十叁祖印光大師之間,每位祖師在往生時有什麼樣的瑞相,這是世人現量共見的。比如說慧遠大師在圓寂前七天,于入定中親自見到了阿彌陀佛,並得佛授記:“七天之後,我的化身會來迎接你。”後來的顯現也確是如此。去年我去廬山東林寺,聽了很多淨土宗的教言和往生的事迹,讓人不由得生起信心。到那裏的第二天,我們還開了一個藏漢淨宗研究會,在大安法師的主持下,雙方提出了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對淨土宗的各自觀點。大安法師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位大德,在淨土宗方面,他既有實修也有研究,不管是文化修養還是對佛經的造詣,都是十分了不起的。當時我們互相探討、提出建議,最終達成了一致共識——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淨土宗有許多地方可以互相學習。例如漢傳佛教的理論方面,就值得藏傳佛教借鑒;藏傳佛教的念佛方式,也值得漢傳佛教學習。所以我非常希望教派與教派之間、宗派與宗派之間不要沖突,不要內戰。我自己經常想:如果在一生當中有機會、有因緣的話,最好能爲調節教派之間的爭執做一點事,若能這樣,自己就心滿意足了。

  以上講了有關邪見的一些問題,下面繼續講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第叁種障礙——懷疑。

  〖懷疑:雖然承認自己是佛教徒,卻因爲信仰下乘導致聽聞極樂世界的廣大功德以後,心裏會萌生這樣的念頭:只有聖者才能往生到這樣的刹土,而一般的凡夫人僅以持佛號等,不能夠往生吧。〗有些人雖然是真正的佛教徒,但由于信仰劣乘小乘,再加上世間的習氣特別深重,對佛法的知識非常缺少,當聽到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時,心裏就想:“極樂世界如此殊勝,阿彌陀佛的眷屬們全部都有如是的功德,肯定是大菩薩才能往生那裏,像我這樣煩惱深重的凡夫,每天都有貪心、嗔心、癡心,怎麼可能往生呢?菩薩要在叁大阿僧祇劫中積累資糧,而我僅念一個阿彌陀佛的名號,肯定是不行的!”

  很多人都有這種懷疑,這也是一種邪見,只不過角度有點不同而已,邪見是從覺得不合理的角度來講,懷疑是從對自己不相信的角度而言的。我們在…

《淨土教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俱舍論講記 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