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P12

  ..續本文上一頁遇到痛苦之時也沒有必要黯然神傷,悲痛欲絕。

  世間人不懂得生活的本體就是痛苦,所以他們遇到痛苦之時常常無法自拔。比如他的家人死了,或者他的生意虧損,或者他名聲上受到了損害,這個時候世間人會痛不欲生,沒有勇氣再站起來。不該如此,爲什麼這麼說呢?輪回的本性就是這樣,我們爲何還要自我折磨呢?

  如果爲了今生的快樂,而花費大量心思,甚至不擇手段,勢必埋葬自己的來世。

  如果有人爲了今生的快樂而花費大量的心力、時間和勇氣,不擇手段去獲取,這類人就是在自我埋葬,一定會毀壞自己的來世。因爲今世的快樂是非常短暫的事情,如果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今生的快樂上,那麼這個修行人真的很慘了。我們很多人在上師叁寶的加持下知道了自己修行的方向,這一點極爲重要。一個修行人到底該怎麼做,我們的目的究竟是希求一點今生的快樂還是希求一點神通、神變,還是爲了衆生生生世世的利益而發奮努力?我們的目的是什麼?這一點要明確,否則整天苦行又有何用處,無有意義。

  現在的確在修行人中很容易看出一些不如法的行爲,排除真正的高僧大德和諸佛菩薩的化身,有相當一部分人爲了希求今生的快樂卻打著修行人的旗號欺騙了無量衆生,如此來世的業果如何,大家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座的各位應該記住:所謂的修行不是紙上談兵,也不是花言巧語,主要是在自己的內心中發清淨的願,倘若發了清淨的願心,即使即生中沒有修成佛果,也沒有變成得地菩薩,沒有獲得虹身持明果位,但是在你的相續中真正撒下了解脫的種子,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自己認爲我們貪執今生的快樂,想獲得一個很好的房子,想過非常美好的生活,可這是幾十年的事情,是相當短暫的。我有時候這樣想:現在很多修行人的年紀與我的年齡相差無幾,如果沒有大違緣,你活到五六十歲又能在人間存活多少時間?以前上師如意寶在世的時候經常對我們開示壽命無常的觀修方法:我如果能活到70歲,我如果能活到66歲……一直給我們灌輸無常的觀念,但後來真正已經顯示無常,已經現前了他老人家所說的無常法。

  因此,我們在短暫的人生當中希求今生的快樂是不是我們的修行目的,首先一定要搞清楚,我們修行的方向一經確定才能體現在行爲當中。比如說我是去拉薩的人,途中的事情只不過是去往目的地的順緣而已,譬如說我在甘孜歇一晚上,但這不是我究竟的目的,即生的快樂亦爾。因此,作爲修行人應該有別于其他人,世間人根本不懂什麼叫做佛法,什麼叫做修行,我們依止善知識,而且依止這麼好的論典以後,首先是確定修行的方向,這樣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如果像這樣貪圖快樂幸福,則無論是修法還是做世間的任何事務,都是追求今生、沈溺于世間八法的鼠目寸光之徒啊!大家應當深思!

  這裏講得非常清楚,如果貪執今生的快樂,這樣的人不管表面上修怎樣深高的法門,或者做任何世間的事物,這類人肯定是沈溺世間八法的鼠目寸光之徒,非常的可憐,是缺乏遠見做事的人。所以發心很重要,確定了目標以後,對今生的貪求就會覺得不是很重要了。

  比如我有一個不錯的房子,房子裏面精美地裝修過,裝修完畢以後美美地在裏面睡懶覺,這一系列的行爲只不過是作爲凡夫人休息的必用之一,除此以外沒有大的實義,應該會懂得。但是如果沒有懂得這個道理,稍微有一點經濟條件和能力的時候,就認爲自己已經發財,以後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修行人了,所謂的修行人好像修財人一樣,該修的心不修,不該修的財富已經修成了,自認爲修成以後就搖身變爲很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了。如果這樣想,我們的行爲完全已經顛倒,自己還尚不自知。

  後人也應以此爲借鑒,審慎思維,避免自己重蹈覆轍!”

  後人應該引以爲戒,貪執今生的修行人不是好修行人,不管你是有怎樣名聲的人、苦行者、舍世者,或者你是瑜伽士、活佛、堪布……你是什麼身份的人,有什麼樣的名聲,我們暫且不管,但是要看你的相續中有沒有希求來世解脫的心,沒有這樣的心,表面上怎麼樣裝模作樣,有成千上萬個眷屬也無義。無垢光尊者在《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中說:“如是惡知識破別解脫戒及誓言,無有悲心,孤陋寡聞,懶惰懈怠,貢高我慢,暴躁易怒,五毒粗重,貪求現世之眷屬資具、名聞利養,雖居靜處卻降下愦鬧煩惱之雨,棄離後世,誹謗其他正法與補特伽羅,雖然口中傳講正法,也自以爲是智慧,實際上未調伏自心,言行不一。”因此,我們作爲後人和所有的修行人應該以此爲借鑒,避免自己也踏上別人曾經走過的錯誤之路。

  我們現在也不難看出,周圍的很多人,有些是真正的修行人,看到他們的事迹和傳記真的非常羨慕,我們做不到。有些人卻在做特別不如法的事情。

  前段時間有一些居士來到色達說是找他們的金剛上師,他的上師化緣修寺院、修經堂,他們也給了很多錢,後來他們來看他老人家,首先他們包了一個車到寺院裏去了,但根本沒有像上師在外面說的那樣修建,他們很傷心,一直打聽他們的金剛上師在哪裏,後來聽說因打架被關進監獄裏面,他們特別失望,回來的時候他們對司機說:“我們對他供養很多,不如供養你好一點,看來你家裏的條件也不太好,供養你雖然不成供養的功德,但是可能成布施的功德。”他們特別失望地離開了這個地方。

  尤其是漢人,沒有依止善知識的觀察能力,盲目地崇拜供養,當然我們在座的人可能沒有太多供養的錢財,但是很多人慕名地崇拜,根本不知道他是什麼身份的人,聽別人吹得特別好就馬上去供養、去依止,到底在他的身上能不能學到什麼呢?不說是佛法,像世間的高等院校裏面的高級教師所講的那樣,能學到世間的一些高尚行爲也可以,如果世間法講得好,最少也不會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但是現在末法時代的時候確實是邪師、邪法紛飛,因此,自己應該善加注意,遇到正法和真正的上師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這些不叫修行人的所謂佛教的敗類,也叫做毀壞佛教的愚癡者,可以說到處都遍布蔓延。希望大家善加觀察。

  我昨天也對著重聞思的人講了很多,希望你們一定要明確聞思的方向,爲什麼這樣講呢?以前我們學院有些人聞思過多年,後來稍微有一點錢的時候就幫助其他的喇嘛和其他人到漢地化緣,這也許是一個善事,也許不一定是,我想我們來到這裏的目的不是這樣的。我們來到這裏的目的是將自己心裏獲得的佛法方面的教言傳給可憐的衆生,在沒有佛法的地方建立佛教中心、佛教道場、佛教寺院,通過這種媒介與他們交流,這一點我認爲是我們的方向。

  你們不加觀察,就將不知底細的人全部帶到城市中,他們暫時可能會發財,但是暫時發財對這個人是有利還是無利也應想一想,他的相續中連一個真正的出離心和悲心都不一定存在,如果沒有這些,通過你的介紹在別人面前獲得一些財富會對佛法有利?但是我認爲所謂的佛法不是化緣,以前宣化上人是怎麼樣講的,現在大多數的人要麼化緣,要麼灌頂。如果是一個真正的善知識,非常慈悲、非常了不起的大德是應該灌頂,但是有時是不是相似的灌頂也要觀察。

  我不是怨恨任何人,但是我們弘揚佛法的任務也比較重,再加上當前面臨著的一些問題和困難非常多,因此,有些人根本搞不懂到底什麼是法,在居士手裏面得到一點錢不是弘揚佛法。所謂的佛法是教法和證法,所謂的弘法利生的結果就是利益衆生。因此,我想藏地的很多寺院還是很寂靜的,現在依然如故,在經濟上去希求,我覺得這不是佛法的中心。

  以前我們學院的個別道友出去依止其他上師,後來一直幫他們發財。前一段時間我跟幾個堪布也談了一下,以前某人在學院裏的時候還很不錯,聽說出去以後整天跟著上師周遊各地,後來他自己都成了瘋瘋癫癫的了,因爲多年沒有聞思。不管你是藏族人還是漢族人,多年沒有聞思,行爲很快就會變化的,在這裏長期聞思的人,各方面非常如法,因此,希望你們最好不要中斷聞思,不然很可惜,我是這樣認爲的。

  (面對快樂和痛苦,人們總會暴露出形形色色的心態:)

  因爲很多人不懂什麼是痛苦,什麼是快樂,尤其是現在的人們,面對痛苦和快樂的時候總是暴露出形形色色的態度。

  如果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快樂藏形匿影,讓自己不能捕捉,人們就會迫不及待地生起這樣的貪念:如果快樂能從天而降,與我相遇,那是多麼舒心惬意的事啊!

  比如說我們日日夜夜想著快樂,卻一直抓不住快樂,那麼人們就會迫不及待地生起欲得到快樂的念頭。當世間上的人們沒有遇到快樂的時候,心裏是多麼希望遇到,身體不好的人多麼希望病體好轉,貧窮的人又是多麼地希求獲得財産。

  這是我們世間人的意念,我們修行人和世間人相比,認識本體的人與世間人相較當然有很大的差別,不認識本體的人和世間人沒有什麼差別。我有時候想,我們這裏的有些覺姆、喇嘛,不聞思長住在這裏很可惜,佛教中對治痛苦和對治執著的這麼好的妙藥,一直不享用,而在一邊輾轉痛苦真的很可憐。

  如果快樂之事已成定局,人們就會認爲:這是多麼令人歡喜啊!進而對現有的境況産生強烈的貪執;

  如果快樂的事已經獲得,人們都認爲這樣的快樂是非常使人歡喜的事情,之後對它産生強烈的貪執。

  此處對快樂分析得相當細致,前面沒有特別地分析世間八法中所謂的快樂。以前上師如意寶顯現上也這樣講過,世間八法中的快樂是最難獲得的,自己吃穿好一點、不要生病是快樂,來世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快樂,作爲凡夫人沒有辦法斷根,但我們要認識到痛苦就是在希求快樂中獲得的。

  如果夢寐以求的幸福快樂果真如願而至,又生起但願這一切能與我長相伴隨、永不分離的不願失離的貪執。

  如果自己夢寐以求的快樂真正已經來到,不願意離開的貪執心也自然而然生起來。

  如果曾經體驗過的幸福快樂,如今已撒手而去,人們就會對往昔的快…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土教言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