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遇到痛苦之时也没有必要黯然神伤,悲痛欲绝。
世间人不懂得生活的本体就是痛苦,所以他们遇到痛苦之时常常无法自拔。比如他的家人死了,或者他的生意亏损,或者他名声上受到了损害,这个时候世间人会痛不欲生,没有勇气再站起来。不该如此,为什么这么说呢?轮回的本性就是这样,我们为何还要自我折磨呢?
如果为了今生的快乐,而花费大量心思,甚至不择手段,势必埋葬自己的来世。
如果有人为了今生的快乐而花费大量的心力、时间和勇气,不择手段去获取,这类人就是在自我埋葬,一定会毁坏自己的来世。因为今世的快乐是非常短暂的事情,如果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今生的快乐上,那么这个修行人真的很惨了。我们很多人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下知道了自己修行的方向,这一点极为重要。一个修行人到底该怎么做,我们的目的究竟是希求一点今生的快乐还是希求一点神通、神变,还是为了众生生生世世的利益而发奋努力?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点要明确,否则整天苦行又有何用处,无有意义。
现在的确在修行人中很容易看出一些不如法的行为,排除真正的高僧大德和诸佛菩萨的化身,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了希求今生的快乐却打着修行人的旗号欺骗了无量众生,如此来世的业果如何,大家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座的各位应该记住:所谓的修行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花言巧语,主要是在自己的内心中发清净的愿,倘若发了清净的愿心,即使即生中没有修成佛果,也没有变成得地菩萨,没有获得虹身持明果位,但是在你的相续中真正撒下了解脱的种子,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自己认为我们贪执今生的快乐,想获得一个很好的房子,想过非常美好的生活,可这是几十年的事情,是相当短暂的。我有时候这样想:现在很多修行人的年纪与我的年龄相差无几,如果没有大违缘,你活到五六十岁又能在人间存活多少时间?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的时候经常对我们开示寿命无常的观修方法:我如果能活到70岁,我如果能活到66岁……一直给我们灌输无常的观念,但后来真正已经显示无常,已经现前了他老人家所说的无常法。
因此,我们在短暂的人生当中希求今生的快乐是不是我们的修行目的,首先一定要搞清楚,我们修行的方向一经确定才能体现在行为当中。比如说我是去拉萨的人,途中的事情只不过是去往目的地的顺缘而已,譬如说我在甘孜歇一晚上,但这不是我究竟的目的,即生的快乐亦尔。因此,作为修行人应该有别于其他人,世间人根本不懂什么叫做佛法,什么叫做修行,我们依止善知识,而且依止这么好的论典以后,首先是确定修行的方向,这样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如果像这样贪图快乐幸福,则无论是修法还是做世间的任何事务,都是追求今生、沉溺于世间八法的鼠目寸光之徒啊!大家应当深思!
这里讲得非常清楚,如果贪执今生的快乐,这样的人不管表面上修怎样深高的法门,或者做任何世间的事物,这类人肯定是沉溺世间八法的鼠目寸光之徒,非常的可怜,是缺乏远见做事的人。所以发心很重要,确定了目标以后,对今生的贪求就会觉得不是很重要了。
比如我有一个不错的房子,房子里面精美地装修过,装修完毕以后美美地在里面睡懒觉,这一系列的行为只不过是作为凡夫人休息的必用之一,除此以外没有大的实义,应该会懂得。但是如果没有懂得这个道理,稍微有一点经济条件和能力的时候,就认为自己已经发财,以后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修行人了,所谓的修行人好像修财人一样,该修的心不修,不该修的财富已经修成了,自认为修成以后就摇身变为很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了。如果这样想,我们的行为完全已经颠倒,自己还尚不自知。
后人也应以此为借鉴,审慎思维,避免自己重蹈覆辙!”
后人应该引以为戒,贪执今生的修行人不是好修行人,不管你是有怎样名声的人、苦行者、舍世者,或者你是瑜伽士、活佛、堪布……你是什么身份的人,有什么样的名声,我们暂且不管,但是要看你的相续中有没有希求来世解脱的心,没有这样的心,表面上怎么样装模作样,有成千上万个眷属也无义。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如是恶知识破别解脱戒及誓言,无有悲心,孤陋寡闻,懒惰懈怠,贡高我慢,暴躁易怒,五毒粗重,贪求现世之眷属资具、名闻利养,虽居静处却降下愦闹烦恼之雨,弃离后世,诽谤其他正法与补特伽罗,虽然口中传讲正法,也自以为是智慧,实际上未调伏自心,言行不一。”因此,我们作为后人和所有的修行人应该以此为借鉴,避免自己也踏上别人曾经走过的错误之路。
我们现在也不难看出,周围的很多人,有些是真正的修行人,看到他们的事迹和传记真的非常羡慕,我们做不到。有些人却在做特别不如法的事情。
前段时间有一些居士来到色达说是找他们的金刚上师,他的上师化缘修寺院、修经堂,他们也给了很多钱,后来他们来看他老人家,首先他们包了一个车到寺院里去了,但根本没有像上师在外面说的那样修建,他们很伤心,一直打听他们的金刚上师在哪里,后来听说因打架被关进监狱里面,他们特别失望,回来的时候他们对司机说:“我们对他供养很多,不如供养你好一点,看来你家里的条件也不太好,供养你虽然不成供养的功德,但是可能成布施的功德。”他们特别失望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尤其是汉人,没有依止善知识的观察能力,盲目地崇拜供养,当然我们在座的人可能没有太多供养的钱财,但是很多人慕名地崇拜,根本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的人,听别人吹得特别好就马上去供养、去依止,到底在他的身上能不能学到什么呢?不说是佛法,像世间的高等院校里面的高级教师所讲的那样,能学到世间的一些高尚行为也可以,如果世间法讲得好,最少也不会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是现在末法时代的时候确实是邪师、邪法纷飞,因此,自己应该善加注意,遇到正法和真正的上师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这些不叫修行人的所谓佛教的败类,也叫做毁坏佛教的愚痴者,可以说到处都遍布蔓延。希望大家善加观察。
我昨天也对着重闻思的人讲了很多,希望你们一定要明确闻思的方向,为什么这样讲呢?以前我们学院有些人闻思过多年,后来稍微有一点钱的时候就帮助其他的喇嘛和其他人到汉地化缘,这也许是一个善事,也许不一定是,我想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不是这样的。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是将自己心里获得的佛法方面的教言传给可怜的众生,在没有佛法的地方建立佛教中心、佛教道场、佛教寺院,通过这种媒介与他们交流,这一点我认为是我们的方向。
你们不加观察,就将不知底细的人全部带到城市中,他们暂时可能会发财,但是暂时发财对这个人是有利还是无利也应想一想,他的相续中连一个真正的出离心和悲心都不一定存在,如果没有这些,通过你的介绍在别人面前获得一些财富会对佛法有利?但是我认为所谓的佛法不是化缘,以前宣化上人是怎么样讲的,现在大多数的人要么化缘,要么灌顶。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善知识,非常慈悲、非常了不起的大德是应该灌顶,但是有时是不是相似的灌顶也要观察。
我不是怨恨任何人,但是我们弘扬佛法的任务也比较重,再加上当前面临着的一些问题和困难非常多,因此,有些人根本搞不懂到底什么是法,在居士手里面得到一点钱不是弘扬佛法。所谓的佛法是教法和证法,所谓的弘法利生的结果就是利益众生。因此,我想藏地的很多寺院还是很寂静的,现在依然如故,在经济上去希求,我觉得这不是佛法的中心。
以前我们学院的个别道友出去依止其他上师,后来一直帮他们发财。前一段时间我跟几个堪布也谈了一下,以前某人在学院里的时候还很不错,听说出去以后整天跟着上师周游各地,后来他自己都成了疯疯癫癫的了,因为多年没有闻思。不管你是藏族人还是汉族人,多年没有闻思,行为很快就会变化的,在这里长期闻思的人,各方面非常如法,因此,希望你们最好不要中断闻思,不然很可惜,我是这样认为的。
(面对快乐和痛苦,人们总会暴露出形形色色的心态:)
因为很多人不懂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快乐,尤其是现在的人们,面对痛苦和快乐的时候总是暴露出形形色色的态度。
如果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快乐藏形匿影,让自己不能捕捉,人们就会迫不及待地生起这样的贪念:如果快乐能从天而降,与我相遇,那是多么舒心惬意的事啊!
比如说我们日日夜夜想着快乐,却一直抓不住快乐,那么人们就会迫不及待地生起欲得到快乐的念头。当世间上的人们没有遇到快乐的时候,心里是多么希望遇到,身体不好的人多么希望病体好转,贫穷的人又是多么地希求获得财产。
这是我们世间人的意念,我们修行人和世间人相比,认识本体的人与世间人相较当然有很大的差别,不认识本体的人和世间人没有什么差别。我有时候想,我们这里的有些觉姆、喇嘛,不闻思长住在这里很可惜,佛教中对治痛苦和对治执著的这么好的妙药,一直不享用,而在一边辗转痛苦真的很可怜。
如果快乐之事已成定局,人们就会认为:这是多么令人欢喜啊!进而对现有的境况产生强烈的贪执;
如果快乐的事已经获得,人们都认为这样的快乐是非常使人欢喜的事情,之后对它产生强烈的贪执。
此处对快乐分析得相当细致,前面没有特别地分析世间八法中所谓的快乐。以前上师如意宝显现上也这样讲过,世间八法中的快乐是最难获得的,自己吃穿好一点、不要生病是快乐,来世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快乐,作为凡夫人没有办法断根,但我们要认识到痛苦就是在希求快乐中获得的。
如果梦寐以求的幸福快乐果真如愿而至,又生起但愿这一切能与我长相伴随、永不分离的不愿失离的贪执。
如果自己梦寐以求的快乐真正已经来到,不愿意离开的贪执心也自然而然生起来。
如果曾经体验过的幸福快乐,如今已撒手而去,人们就会对往昔的快…
《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下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