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P30

  ..續本文上一頁值得的,如果你的相續中沒有無常觀和因果觀,看我一百遍又有何益?

  華智仁波切在臨近圓寂的時候,很多弟子也想見他,他是這樣說的:如來芽尊者的遺塔在那邊,你們不轉遺塔,整天繞著我幹什麼,不要到我這裏來。

  若能如此觀修,則即使犯失四他勝罪,也可以將罪業清淨,這就是我的遺囑。”

  小乘當中最嚴重最可怕的是四根本戒,殺盜淫妄四他勝罪可以說是一生中難以清淨的,但是你心的相續中真的能生起無常觀的話,像這樣的罪業也能得以清淨。但我們學習大乘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如果心的相續中真的生起了菩提心,四他勝罪也得以清淨,但是無常觀能令他勝罪得以清淨的情況,以前在其他的教言中是見所未見的,但普穹瓦格西是這樣講的。可能是普穹瓦接近圓寂的時候,很多人想見他,他教誡觀無常就是他的遺囑,除此之外無其他遺囑。

  柳吾色巴也說:“相續中生起隨念死亡之心乃爲其一;舍棄今生乃爲其二;修習正法乃爲其叁,此叁者是相依而存的。

  柳吾色巴也叫益西巴,他說:我們的相續中生起死亡無常之心,還有舍棄今世和修習正法這叁點在一個人的相續中基本上是同時存在的。意思是什麼呢?比如說無常觀得很好,那麼看破今世和修行正法這兩點也可以在此人的相續中具足,如果能看破今世,他的相續中舍棄今世和修持正法也會具足。

  我們這裏有些修行比較好的人,觀無常也不錯,不會希求今世的名聞利養,會認真地修持。所以說這叁個要點同時存在,只要具足其一,其他的兩點肯定具足,如果一個人日日夜夜勤修,他的相續中肯定有看破今世和無常觀。

  妄想不死乃爲其一;對此生甯死不放乃爲其二;造作惡業乃爲其叁,此叁者也是同存共亡的。”

  同樣的,如果有人認爲自己會長久存活,那麼他臨死也不會放棄今世和造惡業,這叁個業也是共同存亡的。或者說有些人甯死也不舍今世,這樣的人無常觀得不好,而且正法也肯定修不好,整天都是造惡業。所以壞人具足這叁點,好人具足前面叁點。

  又說:“以觀修無常而從貪執今世中得到救護;以觀修業因果而自八無暇中得到救護;以觀輪回過患而自一切叁界中得到救護;以慈悲心而從沈陷小乘中得到救護;以觀修空性而從執著外相中得到救護” 等等,對各種行爲進行了廣泛地宣說。

  有些人這樣講的:我貪執今生的分別念特別重,有什麼辦法呢?觀無常就會從貪執今生當中獲得解脫。

  有些人這樣想:將來轉生到八無暇處特別恐怖,不想轉生怎麼辦呢?好好地觀業因果,就像《叁主要道論》當中講的一樣,“人生難得壽無常,修此可斷今生執,無欺因果輪回苦,修此可斷後世執。”

  如果你不想再轉生在叁界輪回中,就觀輪回的過患。

  小乘中沒有究竟的慈悲心,所以說修慈悲心可從小乘的執著當中得到救護。

  如果特別執著外相,觀空性肯定從中獲得解脫。

  往昔的(諸大德們),也將思維無常作爲殊勝的竅訣。《毗奈耶經》中有這樣一段公案:厄紮塔依國王的王妃沃已被判定將于7日之內死亡。(國王無奈之際,)只好將王妃交與一名爲“比丘尼母”的女阿羅漢,女阿羅漢安排王妃削發出家並囑其觀修無常,王妃7日後死亡且轉生于天界,後在佛陀前聆聽正法而現見真谛。”

  《毗奈耶經》中有這個公案,厄紮塔依國王的王妃被有神通之人判定七日當中死亡,國王實在是無可奈何,當時將王妃交給了女阿羅漢,她沒教她念阿彌陀佛或是念觀音心咒,而是在七日中要她好好地觀修無常。王妃死後,因她觀修無常的加持和功德,轉生到天界,變成一位天子。釋迦牟尼佛初轉*輪的時候有天子聽法,不一定是她,這是我分別念加的,但是釋迦牟尼佛初轉*輪的時候,五比丘和八萬天子已經獲得真谛。

  有些人也像國王這樣,對于老年人非常嚴重的病情束手無策,或帶到寺院裏面,或者是交給一個比較有修證的上師,要他超度。有這種說法。無常的加持力非常大!以前的高僧大德,尤其是噶當派和噶舉派的有些高僧大德,不管是年輕人、老年人,就是要他觀無常,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沒有任何危險性、非常可靠、有加持的修法。因此,有些老年人認爲自己什麼都修不來,怎麼辦呢?一方面念阿彌陀佛名號,一方面每天都觀無常,除此以外,很多人修瑪哈嘎拉、大威德、黑噜嘎,有耳有鼻的,固然很好,世尊也給我們開示過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但是能否修好很難說,觀無常沒有這種風險。

  因此,你們有些愚笨的人或者覺得自己現在已經老了,什麼法都修不下去,觀無常就可以。如果觀無常實在是觀不來,你就看今天外面的天氣怎麼樣,明天是不是這樣?今天你的心情怎麼樣,明天是不是如此?而且去年的時候我們學院是什麼樣的氣氛?今年在四十九天的前幾天時又變成了什麼樣?今年開春、夏天的時候變成什麼樣?而後從自己的身體觀,現在我們骨肉組成的身體再過幾十年的時候變成什麼樣?到時可能連骨髓也是不可能見到的。

  有一個無常的故事,原來有一個國王,他有一個王妃,王妃和國王的感情很不錯,有一天那個國王想知道她是不是真心對自己好,他就躲藏在花園裏面,讓下人傳言國王被老虎吃了,後來有人真正告訴了王妃,因爲王妃對國王特別執著,一聽到這個消息,王妃馬上就死了,之後國王特別後悔,把王妃的屍體放在屍陀林,國王特別傷心,一直在屍陀林裏面守著她的骨架,呼喚王妃的名字,她好像叫瑪熱達娜。

  有些人說他在屍陀林裏面過了八年,有些人說過了十二年,不管怎麼樣,國王在屍陀林裏呆了很久。後來有一個上師拿著瓦罐也到那裏去了,國王還在傷心,上師把名叫哲達的罐子不小心打在地上,摧毀了,那個上師也一直哭:“我的瓦瓶!”國王說:“你這個上師很愚笨,瓦罐在地上已經爛了,你不應該這樣哭,或者你再找一個也是可以的。”上師說:“你的王妃已經死了,你也是同樣,我的瓦罐還有一些碎片可以揀,你那個骨架連王妃的一個微塵也沒有了,但是你還在哭,你真是很愚笨。”他們倆這樣對話以後,他也對無常觀和對上師的行爲生起信心,被他度化了。

  因此,思維無常就是實實在在的正行。若認爲這不是正行,而是另有其他的正行,這個思維無常之法僅爲趨入前行的方便,則是極大的愚昧與荒謬!

  我們很多人這樣想:無常在《大圓滿前行》中立爲共同加行,因此修無常只不過是最開始時觀一觀的必要,真正的正行是在密法當中,或者顯宗中的空性、勝觀等等。但是這樣的說法非常錯謬。

  大家都知道,《劄嘎山法》裏面講無常的重要性中也有這個問題:有些人認爲空性很殊勝,實際上與無常法對修法證悟的快慢和深淺方面沒有差別,認爲修無常的境界很淺、修其他法的境界很深的這種想法也是不對的。還有有無違緣方面,修行能不能究竟方面,從四個方面加以宣說。

  有些沒有福報的人,一講大圓滿裏面的無常觀就認爲很簡單,以前也聽過,根本沒有融入自心,有福報的人對無常觀真正會深入自心。

  我有時候認爲自己的修行特別差,一點福報也沒有,但確實認爲無常法很殊勝,如果沒有懂得無常,不會修成其他的法,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我還是有一些福報。我們講《俱舍論》的時候講過九種人,下品中的上品、上品中的下品等,我想我是下品中的中品。你們中的有些人認爲這是一種前行的法門,講得多也無有意義,我認爲這是沒有福報之人的想法,關于這一點,下文還將繼續闡述。

  (如果這樣認爲的話,)則菩提心與空性等等也不可能成爲正行,因爲它們之間是不可能找出什麼差距來的。

  如果無常不是正行,那麼菩提心和空性等等也不可能成爲正行,爲什麼呢?因爲二者之間是不可能找出差距來的,完全相同,不管是證悟深淺方面還是所證的境界方面,了無差別。

  頗瓦法與臨終之際的甚深大法也就是觀修無常。關于這一點,從前面所講的公案就可見一斑。所以,這樣做也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老年人修不來頗瓦也不要緊。有些人對我說:“我的頭發都白了,牙齒也已經脫落了,我很快要離開這個人間,你一定要給我傳頗瓦。”但傳頗瓦會不會修錯也不好說,還是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頗瓦只不過是個別人的風脈明點開頂的一種方式,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要修。但是無常是所有法中最甚深的,如果能在自相續中生起正量,你臨終時的頗瓦法也可以作爲無常法。因此,不管年輕人還是老年人的頗瓦法,也是可以用觀無常來替代的。

  佛陀所宣講的叁解脫門中的無願解脫門,也就是指以對世間的一切觀修無常及痛苦,從而對塵世間的一切無有豔羨之願的意思。

  佛陀的叁解脫門是因無相、體空性、果無願。叁解脫門中的無願解脫門是指的什麼呢?所有萬事萬物觀無常和痛苦的本性,這樣一來,對萬事萬物不會有一刹那的羨慕、希求之心。

  所以,應當對這一切有爲法都是刹那壞滅、連續壞滅之無常的道理善加思維並長時觀修。

  有爲法一刹那一刹那地連續壞滅,或說我們的相續壞滅、瓶子的相續壞滅,對這種無常的道理我們應善加思維、觀修。

  往昔,佛陀在獲得了寂止與勝觀的無量禅定時,卻仍然沒有獲得解脫的果位。

  以前釋迦牟尼佛在一些外道的上師面前獲得了勝觀和寂止,但是因爲他當時沒有得到無常的法門,所以沒有得到解脫。

  才開始深深地領悟並精勤地觀修世間道中不存在的脫離世間之道——無常等四谛十六行相,終于以此獲得了殊勝的甘露果位,當時佛陀所觀修的無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無常。

  後來他精勤地修佛法,修世間道當中根本沒有的無常等四谛十六行相,終于獲得了殊勝的甘露果位。所以,有些人認爲無常不是成佛之因,最深的是其他法。其他法也有最深的,但是你認爲無常法不是佛教內在精華的話,那可能對你來講也不一定能獲得其他法。《劄嘎山法》裏面用山羊比喻這類人確實恰如其分,有些人到一個地方認爲不行,然後又到另一個地方。這個法可能不行,又找另一個法。一直…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土教言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