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定解寶燈論講記 下冊▪P13

  ..續本文上一頁麗,由此産生貪心。對同一對境來講,若真正存在實質,每一個衆生見到時都會同等生起善心、惡心等,而事實並非如此,世間所有衆生面對同一外境時,不一定會産生相同的根識或意識。所以,以下即將闡述的觀察方法尤爲重要。

  丙六(異境何爲共所見)分四:一、緣起;二、遮破他宗;叁、建立自宗;四、攝義。

  丁一、緣起:

  一水于各衆生前,顯現不同物質時,

  此處以水爲例說明這一問題。實際其他任何物質都是如此,如人見到的白茫茫的一片雪地,天人、餓鬼見到時卻並非白雪。對于一碗水來說,六道不同衆生見到時,各自所見也不盡相同,比如地獄衆生見到時,認爲它是滾滾燃燒的鐵水,若與其接觸必定會皮焦肉爛;餓鬼見之,則成腥臭不堪的膿血;人類以及大多數旁生見到時,認爲它就是真正的水,飲用後可以解除幹渴之苦;阿修羅與天人見到時,以其業力較輕之故,將其全部見爲清淨甘露;具修證之持明者所見,均爲瑪瑪格佛母 ;無色界衆生,有些見爲意識,有些見爲虛空;于佛陀的如所有智面前何者也不存在,是離一切戲論的法界,盡所有智前則是清淨的法界明分,此光明分並非分別執著的對境。

  從地獄衆生乃至佛之間,對于一碗水出現了各自不同的認識,于此衆多所見當中,有沒有一個共同的所見呢?

  這一句屬于此問題出現之緣起,下面即正式展開辯論。

  丁二(遮破他宗)分二:一、遮破具偏頗之承許;二、破許無有共同所見。

  戊一(遮破具偏頗之承許)分叁:一、破共同所見爲水;二、破共同所見爲濕性;叁、應許觀待之理。

  己一(破共同所見爲水)分二:一、說彼宗;二、如此承許則有過。

  庚一、說彼宗:

  有謂共見乃爲水,見彼有境均正量。

  佛經中對這一問題雖有論述,但其他如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對此並未真正辯論過,而藏傳佛教諸位高僧大德在這方面確實非常重視,也經常針對這一問題展開非常激烈的辯論。

  有人認爲,共同所見應該是水,且見彼水之有境全部屬于正量。持此種觀點者,是藏地雪域叁文殊之一的宗喀巴大師等人,大師在論著中並未明顯宣說此種觀點,但其于《善解密意疏》中對《入中論》“鬼見膿河心亦爾”解釋時說:“如有善持明咒者,雖觸熾燃鐵丸而不燒手,將彼鐵丸取于手中,身識雖亦緣彼鐵觸,然不生感覺極燒熱相之識……如是燒觸與不燒觸,俱應許是彼一鐵丸之觸塵,二身識量,此一量所成立之觸塵,非彼一量所成立者……如是于一河處,河之一分,由鬼昔業增上力故,見爲膿血。河余一分,由人昔業增上力故,不現膿血,現爲可飲可浴之水。彼二俱是河之一分,由餓鬼眼識量所成立義與人眼識所成立義,事體各別。”也就是說,水有許多部分,餓鬼見其中一分爲膿,地獄衆生見其一分爲鐵水,天人見其一分爲甘露……因此,一切衆生的共同所見應該是水。

  宗喀巴大師承許各自所見均爲水之一分,然而後來諸大德對這一觀點分析說:此水乃以人類衆生而言,若從地獄、餓鬼等各自衆生的角度來講則與甯瑪自宗觀點無有差別,但大師並未如此承許,而許人類所見之水爲共同所見,其上出現的不同支分被各道衆生分別現見。

  對于大師的這種說法,薩迦派也以教證、理證對格魯派作了非常嚴厲的駁斥,比如全知果仁巴于其《入中論釋·遣除邪見論》以及《辨中觀見解》中說:若六道衆生所見均爲水的一分,則此一碗水已經成爲六碗,因地獄衆生見到一碗鐵水、餓鬼見爲一碗膿、天人見爲一碗甘露……各自都見到不同的對境,如此一來,喝一碗水時其實已經喝六碗了;或者,喝一碗水時根本不到一碗,因一碗水已然分爲六分,故而所喝也僅爲一碗水的六分之一。

  宗大師的弟子蔣揚噶旺羅珠對其進行過答複,但因其自宗確實承許各道所見均爲水之一分,故于回答時感覺也很牽強,並不令人滿意。

  克主傑對這一問題解釋說:最初確實是水,但餓鬼見時,水已經變成膿了。既然如此,那餓鬼在見膿時首先見到水沒有?若沒有見到水,則無所謂變不變成膿了,因爲它所見的就是膿。若已經見到水,之後才漸漸變爲膿肯定是不合理的,因爲所謂的“變成”根本無法成立;若未見水而變成膿的話,不能稱其爲變成,餓鬼以其業感所見的就是膿,即使認爲餓, 鬼見時才逐漸轉變,但此種轉變于物質本體上也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實際真正自相之法于外境存在是非常困難的,因爲衆生的業感千差萬別、串習力也可以說是千奇百怪,根本不存在一種共同的好或者不好。水也沒有真正的本體存在,若非如是,六道衆生所見也不會各不相同了。

  庚二(如此承許則有過)分二:一、量與非量應成無差別;二、共同所見無法成立。

  辛一、量與非量應成無差別:

  若水少許有自性,則無正量與非量。

  若非心中思量而是于地獄所見鐵水、餓鬼所見膿血等各自衆生所見上真正存在水之自性,如此則正量、非量不應存在。

  麥彭仁波切于下文說:從淨見量角度衡量時,有正量、非量之別,也即上上所見爲正量,下下所見爲非量。從衆生的不同業感來講,天人、人、餓鬼、地獄等,比較來講,以前前較後後業力輕的緣故,前前可以稱之爲正量。

  但汝宗承許,六道所見均有水的一分,如此,則每一個衆生所見均應承許爲正量,那此爲正量、彼爲非量的說法永遠也不可能成立,故而這種說法並不合理。

  辛二、共同所見無法成立:

  倘若各自有情前,現境悉皆不相同,

  則如見柱瓶眼識,共同所見不容有。

  餓鬼、人類等各自所見的膿、水等各自都是不同的,所以不應承許水爲共同所見,如若不然,每一道衆生所見的也都應該是水。事實並非如此,六道所見決定不同,地獄衆生見爲鐵水、餓鬼見爲膿,于此鐵水和膿血上是否存在水呢?根本不存在。

  有些學習過世間科學的人或許認爲:鐵水、膿血實際都屬于液體,它們之間存在相同的一分。但此處並不是從液體、固體上區分的,而是說人類所見的水是否于鐵水與膿血上存在?應該是不存在的,否則,人們喝水的時候已經在喝膿了,有這種過失。水不是膿,膿不是水,這一點應該從本質上進行區分。

  如上所述,六道衆生各自所見均爲不同外境,根本不是共同見爲水,比如有人見柱子,有人見瓶子,于其中不能承許一個共同所見,若承許共同所見,則柱子與瓶子究竟何者爲共同所見?同理,對于一碗水,有些見爲水,有些見爲膿,見膿者于其膿上根本不見水的一點一滴,而天人所見的甘露上,也不存在人所見之水。既然如此,爲什麼一定要承許水爲共同所見呢?此種共同所見根本不容有。

  己二(破共同所見爲濕性)分叁:一、說彼宗;二、以理破斥;叁、此許不容有。

  庚一、說彼宗:

  有謂共見爲濕性。

  有些人認爲,共同所見應該是一種濕性,比如鐵水、膿血、水等從固體液體來分的話,都存在濕性。這一觀點或許也只是大致而言,因無色界衆生所見意識、虛空及持明者見到的瑪瑪格佛母等肯定不具足濕性。

  宗喀巴大師有一個弟子叫班欽索照,他是持這種觀點的。雖然他的名氣非常大,但格魯派、甯瑪巴等很多人都不主張學修他的宗派,因曆史上有個辯論比較大的修單護法神,許多高僧大德認爲念修這一護法神會導致今生來世皆不吉祥,但班欽索照是專門念誦、觀修這個護法神的,他在《中觀總說》中講到了共同所見應爲濕性的觀點。還有說克主傑對這一問題也是如此承許的,在他的《中觀總義·善緣者睜眼論》中講到:濕性部分即是一切衆生的共同所見,尤其地獄、餓鬼、旁生的所見是不同的。

  庚二(以理破斥)分叁:一、以現爲多種而破;二、以未周遍而破;叁、觀察一異體而破。

  辛一、以現爲多種而破:

  共同所見僅濕性,不滅真實而存在,

  現多不同所見境,一者現見另未見,

  水膿等基爲何者?

  麥彭仁波切對此破斥說:你等承許共同所見爲濕性,且此濕性不會滅盡,在地獄、餓鬼、天人等面前一直真實存在。但可能並非如此吧!六道衆生所見的外境各自不同,一個衆生見到自己的對境時,另一者根本沒有見到,比如餓鬼衆生所見的膿血,人根本沒有見到;人所見之水,天人也完全見不到。這樣的話,你們所謂的共同所見——濕性到底是怎樣的?如果說在心中可以浮現一個總相,但不論因明還是中觀都一致承許總相根本無法代表外境之所見。實際上,一個真正的濕性,在各道衆生所見的對境上絕對無有,他們共同見到的一個外境本體根本無法安立。

  辛二、以未周遍而破:

  此外空無邊處衆,如何會見濕性境?

  另外,無色界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的衆生,他們一直處于虛空和意識的狀態當中,故而所見也是除虛空、意識外根本沒有其他。如此一來,他們共同所見的濕性于何處存在呢?如果確實存在這樣一種濕性,還希望能夠指, , 點給我們。

  辛叁、觀察一異體而破:

  濕性若與水一體,則膿等物不能現,

  除水等外不同體,任何濕性不可得。

  或者可以這樣觀察,你宗所謂的濕性本體,它與水是一體還是異體?

  若濕性與水無二無別,本體一體,如此則除水以外,膿等其他顯現都不應該存在,以共同所見之濕性與水一體之故。

  若說,除水以外單獨存在與其不同的一種濕性,倘若如此,則以眼識應該能夠現見,但除水以外單獨存在的一個濕性誰見得到呢?誰也無法現見。

  因明中有可見而未得這樣一種過失,比如前方有一個瓶子,具眼者應現見此瓶,若具眼者未能見到則說明此瓶不存在,同樣的道理,若許水以外存在濕性,則以眼識應該見到,但可以見到而未能得到的緣故,此單獨存在之法——濕性無法成立。

  庚叁、此許不容有:

  各自不同所見前,共同所見不能有,

  共同所見之事物,不可能現不同故。

  六道衆生各自所見皆不相同,有些見爲甘露,有些見爲虛空,有些見爲瑪瑪格佛母,所…

《定解寶燈論講記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