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旅途腳印▪P22

  ..續本文上一頁作害之怨敵,救度衆生皆擺脫,生老病死叁有海”、當然,布施一只蚊子微不足道的血,與世尊的功德實在不能同日而語,但“滴水雖微小,漸次盈大器。”作爲凡夫,能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相信總有一天,就能達到與佛陀無異的境界。

  壬午年五月初六  

  2002年6月16日  

  賓  館

  一位居士告訴我說,我去世界各地,都住在最豪華的賓館裏。今天,我一定要請您享受一下五星級賓館的待遇。

  就這樣,我被安排進了成都最豪華的錦江賓館。剛下出租,從服務生爲我開門到取行李,已能深深地體會到五星級賓館無微不至的服務,走進賓館,豪華的大廳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走進房間,那價值昂貴的家具,寬敞柔軟的床鋪,潔淨舒適的衛生間,無不令人惬意。

  走進餐廳,琳琅滿目的中外各式食物應有盡有,挑逗著人們的食欲。在舒緩輕柔的音樂聲中,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我想,世間人所公認的最美妙的享受,恐怕也莫過于此了吧。

  但我也不由得偷偷計算了一下,我今天的消費相當于幾萬條泥鳅的生命,如果能將這筆錢用于放生,那該多好啊!

  躺在奢華的床鋪上,想起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個故事,有個富翁白天吃著山珍海味,晚上躺在豪華的床上,卻做著身處地獄的噩夢,令他痛苦不堪。他家的牧童,白天吃著豬狗般的食物,晚上躺在草墊上,卻在夢中享受著天人般的快樂。富翁爲了與牧童交換夢境,不惜白日做工,吃豬狗食,就爲等待一個晚上的歡樂。最後,當牧童發現雖然白天可以肆意享樂,但晚上飽受痛苦的滋味實在難以堪忍時,也最終做回了自己的牧童。所以,躺在美妙的床上,不一定能做出美妙的夢來,躺在

  

  

  

  露天的草地上,說不定真能做出什麼新版本的“黃粱美夢”。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地睡著了。醒來後發現,雖然沒做噩夢,但柔軟的席夢思著實讓我不爭氣的背痛了好半天。

  壬午年五月初七半夜 

  2002年6月17日  

   強忍著背痛

  書于錦江賓館地毯之上

  侄  子

  本來不想在日記裏提到自己的親友,但今天聽到的消息使我實在難以抑製,忍不住將它寫了出來。

  侄子仁增諾沃今年10歲,在我的記憶中,他是十分吝啬的。我每月給他一些零花錢,他從舍不得花,看到夥伴們買零食、飲料,他也只是在一邊看著,甯可偷偷地咽口水,也不願爲零食花一個銅板。一些生活必需品,也是八方乞討、四處借貸,真是一只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今天卻聽弟弟告訴我,他將很久以來苦心積攢的600元零花錢,全部交給慈誠羅珠堪布用于放生,自己一文不剩,令我十分感動。

  

  他曆來善根深厚,十分喜愛放生。記得一次他被拖拉機撞倒,傷勢不輕,爲了安慰他,我告訴他說:“也許是因爲你喜歡放生的緣故,才沒有撞得更厲害。”他回答我說:“我也是這樣想,真是感謝叁寶的加持。”

  雖然,他失去了一些品嘗零食的快樂,但他的收獲卻是難以衡量的。想到世間很多與他同齡的兒童,早已熏染了世間的惡濁之氣,爲一己之利,不惜傷害其它衆生。如果遭遇違緣,也只知怨天尤人、哭天喊地。他能做到這樣,無不歸功于上師叁寶的加持。

  我多麼希望所有與他同齡的孩子,都能像他一樣,時時浸潤在佛法的陽光雨露中,不再遭遇世俗的狂風暴雨,不再重蹈前輩的覆轍。我不知道他的未來將會如何,但他今天的行爲的確令我隨喜。

  壬午年五月初八  

  2002年6月18日  

  離  蓉

  法王如意寶離開喇榮,在成都養病已經八個多月了。雖然《寶性論》等經論中雲:“聖者遠離老病苦。”但爲了示現輪回無常、生老病死,培植衆生的福報,解救衆生于無明魔障的壓榨之下,上師仍顯現龍鍾老態、病魔纏身的境況。

  幾天前上師若有所思地說道:“如今色達的幾千弟子,一直苦苦地期盼著我的歸去,我無論如何也應滿他們的心願,回去吧!”

  早上7點,我們一行十幾人悄然離開蓉城,返回向往已久的喇榮溝。

  但由于上師身體欠佳,出發不久就開始嘔吐,行至汶川,已難以控製,不得不下車,坐在空地鋪開的毛毯上,繼續嘔吐。盡管一行人心急如焚,卻仍然無濟于事。

  對面的山陡峭地矗立著,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擋住了我們歸家的路。滔滔江水洶湧澎湃,恰似我焦急難耐的心情。傷心的淚在心中流淌著,化爲一首憂傷的哀歌:“青山聳兮入雲霄,江流湍兮掀波濤,疾猖狂兮師不調,弟子心兮受煎熬。”

  如果學院的四衆弟子得知現狀,他們一定會不惜以生命爲代價,換取上師的康複。望著顯現上精神疲憊的上師,近在身邊的我卻無所

  

  

  

  適從。原打算住理縣,但因目前的情況只能放棄,我只有先行一步到汶川,爲上師安排下舒適的房間。

  壬午年五月初九于汶川

  2002年6月19日  

  少  眠

  偶爾偷得閑暇,得以翻閱別人送我的《頂果欽則法王傳》,其中一段描述道:“仁波切每天總是在4點半就起床。用好幾個小時禅定和祈禱。然後一連串的活動就開始一直到深夜。仁波切每天都得完成極其繁重的工作量。”看到這裏,令我慚愧萬分。

  最近幾個月,常常以身體爲借口,舍棄了以前早起的習慣。有時日起叁竿,仍在被窩裏打滾。看到仁波切幾十年如一日,從不給自己任何借口,始終保持少睡的習慣,真是令我汗顔。

  作爲一名發願利衆的修行人,我必須珍惜時光,減少睡眠,精勤修習自利利他之善法。

  佛經雲:“勤者不多睡,而常習醒法,棄惰谄悅戲,色欲及飾身。”“他人放逸時,賢者不放逸,他睡自己醒,如良馬超劣。”也就是要減少睡眠及一切無義之事,常行警醒覺悟之法。當他人昏睡時,唯有賢者獨醒。宛如良馬奔馳,能遠遠地超勝劣馬一般,毫不懈怠,常保清醒的賢者,也能首先達到目的地。

     世間雲:“一切事情即模仿,模仿之中能生巧。” 雖然我是一名凡夫,賢者的其他勝績我不能模仿,但少睡的精神應該是可以效法的。我不應該丟棄少眠的習慣。

  壬午年五月初十于米亞羅

  2002年6月20日  

  

  

  

  發  願

  我們應該時刻發清淨誓願,尤其是生生世世不離正法的誓願。《吉祥鬘天女獅吼經》雲:“吉祥鬘天女于世尊前發叁大願,何爲叁願?“世尊,以我真谛加持力利益無邊衆生所積之善根,世尊,願我生生世世獲得佛法之證悟。世尊,此乃我之第一大願。世尊,我獲得佛法證悟後,不顧勞累、不生厭煩而爲衆生宣說佛法。世尊,此乃我之第二大願。世尊,我宣說佛法後,不顧自己身體生命而護持、受持正法。世尊,此乃我之第叁大願。世尊,我已發此叁大願。”世尊于吉祥鬘天女所發之願作此授記:“天女,如同所有之色法均可容納于虛空,天女,如此恒河沙諸菩薩之願亦均可包括于此叁大願中,此叁大願行境極爲廣大。”吉祥鬘天女白世尊言:“世尊,發此願乃如來之加持力所致。”世尊曰:“天女,如是。” 吉祥鬘天女曰:“世尊,恒河沙數所有之願均可包括于受持妙法之大願中,世尊,受持佛法之行境如此廣大。””

  如果想發大願的人,都能認真思維佛經的意義該多好啊!但願我能生生世世受持佛法。

  壬午年五月十一日于紅旗橋側

  2002年6月21日  

  上  寨

  得知上師回學院的消息,益西彭措和慈誠羅珠早已在上寨等候,益西彭措已爲上師安排了上寨最好的房間。雖說是最好的,但其“豪華程度”也實在不敢恭維。

  慈誠羅珠、 哲和我擠在一個房間裏,這是一間未經打掃的屋子,滿地煙頭、垃圾,枕頭、被單汙穢不堪,但因爲上師的情況有所好轉,再加上久別的友人得以重逢,我的心情格外快活,絕不亞于幾天前呆在五星級飯店的感覺。安排的晚餐也十分可口,心的力量真是能超越一切。

  飯後,我們一起去散步,途經一家新建的住房,這裏曾是當地殺牛的場所,慈誠羅珠感慨道:“人真是可怕的動物,對其它動物的生命毫不在乎,如果這裏是殺人的地方,人們是決不會在這瑞安家落戶的!”這裏一定聚集著許多牦牛的冤魂,我們爲它們念誦了回向偈。但願它們能有一個好的去處。對面山上印著觀音心咒的經幡迎風搖曳,附和著我的祝願。

  夕陽在山巅灑下最後一抹金黃後,迅速地消失于地平線,上寨迎來了新一輪的黑暗,回到房間,既沒有水,也沒有臉盆,隔壁嘹亮的鼾聲透過薄薄的木板清晰地傳了過來,敲打著

  

  

  

  我的耳鼓膜,如同一首安詳的催眠曲,將我趕入了甜蜜的夢鄉。

  壬午年五月十二日  

  2002年6月22日  

  謗  師

  破顯宗四根本戒,造五無間罪等罪業,通過密宗的灌頂、忏悔後,仍有即生成佛的機會。但如果從內心毀謗上師,則絕無即生成就的機會,並且會長劫于地獄中遭受難以忍受的痛苦。

  《密集金剛續》雲:“衆生造五無間等罪,浩如煙海金剛乘,依之即可得成就,誠心毀謗上師者,修持也不可成就。”其注解《明燈釋》中也雲:“不僅毀謗上師者不得成就,與之接觸的道友也不得成就,毀謗上師、違反誓言的人不可與之長期交談、交往。否則,對成就有極大影響。”所以,我們平時在接觸道友的時候,應首先觀察其對上師的信心和恭敬心。若有人毀謗上師,應予以製止,若不能製止,則應遠離,否則,會玷汙自相續。

  其實,對于上師的看法,皆是自己內心的映照。飛錫法師雲:“鼻有墨點,對鏡惡墨,但揩于鏡,其可得耶?好惡是非,對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如果在鏡子中發現鼻子上有了墨點,卻企圖通過拭擦鏡子去消除墨點,顯然是愚蠢之舉。同樣,在眼見耳聞外境之時,若有喜好厭惡的念頭,包括對上師是非過失的評價,也只能歸咎于自心,而不能怪罪埋怨于外境。

  如果內心不清淨,即使值遇真佛,也不能

  

  

  

  …

《旅途腳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中論講記 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