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宗教程 第六編 淨土資糧 信、願、行▪P2

  ..續本文上一頁大師二種深信之文: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衆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二種深信乃善導大師心靈體驗的寫照,同時亦表述著娑婆衆生淨宗起信的帶有普遍性的心路曆程。善導大師將冷峻的目光投注在凡夫衆生的煩惑罪惡層面,予以深切的觀照。衆生雖具真如體性,無奈無明厚重,煩惑熾盛,業力幻身舉心動念,無非濁染,縱發清心,猶如畫水。故而無量劫來,汩沒于生死苦海,或于叁惡道備受劇苦,或暫升叁善道略作喘息,總不離叁界六道,常沒常流轉。于中亦曾發心修道,然終因障深慧淺,自力怯弱,難以伏斷浩浩見思煩惱,複又沈入生死湍流,永無出離之緣。在廣闊的生命時空中觀照罪惡生死凡夫的輪轉慘況,是多麼地悲痛哀戚呀!善導大師嚴峻地把自己定位爲罪惡生死凡夫,這對于我慢貢高的吾人來說,不啻當頭一棒。回光返照自己的念頭,真的無不是惡,無不是罪。自身確實是地地道道的罪惡生死凡夫!生在末法娑婆穢土中的衆生,悉是業障深重、根機陋劣之人。《 悲華經 》雲:釋迦本師于賢劫人壽百歲時,于娑婆世界示現成佛。于時煩惱具足的衆生充滿其中,受其卑陋。這些衆生悉被他方世界之所擯棄,善根深厚者之所遠離。須知經中所述的業重衆生,即是現實中的你我他。吾人應如是決定深信。

  這個無力自救的常沒衆生,在絕望的峽谷,轉而企盼外力的救援。當他的目光剛一開始搜尋,便驚喜地發現雲梯原本就在手邊。他緊緊地抓住雲梯,倏爾便升到風光無限的妙高峰頂。絕處逢生,驚奇異常!須知阿彌陀佛慈母般地愍念著吾輩常沒衆生,永劫以來,垂手深淵。吾人在深刻凝視自身罪惡、絕望于自力解脫之余,便向阿彌陀佛願力救助驚險一跳。正是這驚險一跳,罪惡生死凡夫得救了!母子相逢,悲喜交集,空中自然響徹生命的凱旋曲,奏響著南無阿彌陀佛“生佛一體”的永恒旋律。罪惡凡夫的一念求救與阿彌陀佛絕對的普救願力感應道交,誠可謂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時!這種由自力向他力的反彈,體現著生佛同體的微妙,亦突顯出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偉大。善導大師從常沒衆生的罪惡與阿彌陀佛的悲願之互動關系中,開顯出淨宗他力信心的奧旨,稱佛本懷,功德無量。

  這種深信自力斷惑之難與深信佛力易成道業的思想,在中國淨宗教理與實踐中,源遠流長,不絕如縷。淨宗祖師們或顯或隱,隨機闡揚,施設種種權巧方便,導引衆生歸投阿彌陀佛大願之海。近代印光大師一生專修淨業,力贊念佛法門的殊勝超絕,曾雲:“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仗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力,自然一生成辦。”此類開示甚多,其義理與善導二種深信之義若合符節。以此證知,仰托阿彌陀佛弘願救度的信心诠釋,在我國一脈相承,如中天杲日,普輝寰宇,豁人心目,導啓正信。

  

  二、蕅益大師的六信

  

  如果說善導二種深信簡潔明快、直溯根源的話,那麼蕅益六信則缜密詳確、理事圓融,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總不失爲親見廬山真境。是故討論蕅益六信,有助于加深對淨宗信藏的理解,了達淨宗豎與一切法門渾同、橫與一切法門迥異的特質。六信分爲叁對範疇,即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茲分述如下:

  

  1. 信自與信他

  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信他者,信釋迦如來決無诳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決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

  信自即是信自性常住真心(或曰真如、本覺等)。此真心既不是肉團假心,也不是攀緣六塵分別影事之妄心。真心在時間上豎窮過去、現在、未來叁際,無始無終(無量壽);在空間上橫遍十方,無有邊際(無量光)。自性不變常隨緣,隨緣常不變。雖隨形六道,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真心包裹太虛,無量刹土皆是真心所現之景物,西方極樂世界亦不在自性之外。吾人若能一念回光,歸投彌陀願海,就路還家,決定得生自性本具的極樂世界。淨業行人于此信入,更無疑慮,是名信自。信他即是相信佛的悲智,仰信釋尊所宣說的念佛法門真實不虛;堅信阿彌陀佛普度九界衆生的威神願力不可思議;相信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的證誠與護念,因而隨順佛的真實教敕,決志求生淨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

  信自是修持佛法的前提。深信即心即佛,方能勇猛精進地作佛。無量光即自性照,無量壽即自性寂;觀世音即自性悲,大勢至即自性智;聲聞即自性真,菩薩即自性俗。西方淨土所有依報正報,一一皆是本覺妙明。信自具足,方能真切地信他。內重己靈,外慕諸聖,托彼依正,顯我自心。以阿彌陀佛大願作增上緣,往生彼土,花開見佛,方悟阿彌陀佛即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淨業行人以阿彌陀佛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衆生自心種種莊嚴,速疾成就佛果。淨宗正信首在了他即自,生佛不二。距此十萬億佛刹之遙的阿彌陀佛,原在吾人心中結跏趺坐;彌陀光明,每常在我等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但能不隨外境,反照心源,則佛法一時具足。

  

  2. 信因與信果

  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爲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

  信果者,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叁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

  以果地覺作因地心,此乃淨宗因果理則。妙因妙果,不可思議。以散亂心稱念佛名,猶如播入神識中的金剛種子,將來終有發芽、開花、結果之日。況以深信切願,一心系念彌陀名號,安得不往生西方淨土

  !十方衆生以信願持名爲能感之因,阿彌陀佛以大悲弘願爲所應之緣。因緣際會,業事成辦。西方蓮池海會菩薩聖衆,悉由念佛叁昧得遂往生。如是因果,似水赴水,以空印空,自然所牽隨。持名念佛,因果同時,念佛時即見佛時,見佛時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往生時即度生時。叁際同時,更無前後。下凡衆生帶業往生皆得阿鞞跋致,于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如是因果,迥出通途教理之外。因心果覺,如影隨形,如響答聲。持名妙德,不可思議。

  

  3. 信事與信理

  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

  信理者,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吾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衆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信事從事境起信。深信心無盡故,依心所現之境相亦無盡。距此土十萬億刹土之遙的西方,實有極樂世界,不同于虛構的寓言神話。信理乃從法界理體起信。吾人一念心性具足《 華嚴 》四法界。一念心性即是法界理體(理法界),西方極樂世界依正種種莊嚴,皆吾現前一念心性所現之影(事法界)。事依理成,理由事顯。西方極樂世界一水一華,當體即是阿彌陀佛的妙明真心,即是真實智慧無爲法身,即具足法界的全體大用(理事無礙法界)。吾人常住真心,湛寂光明,遍周微塵佛刹,亦遍于西方淨土中。吾輩衆生,雖迷惑顛倒,苟能一念至誠發願往生,安樂淨土寶池已萌蓮種。同樣,阿彌陀佛的願心光明,亦遍周十方無量世界,遍入一切衆生心想中。佛心衆生心,如大圓鏡與摩尼珠,相滲互即。彌陀心內衆生,念念歸投極樂;衆生心內彌陀,聲聲呼喚浪子。彌陀即我心,我心即彌陀;未舉念時,早已成就;才舉此念,即便圓成。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相遍滿,重重交相融攝,不相妨礙(事事無礙法界)。淨宗事理乃不可思議境界,如能由事究理,由理成事,由不可思議心性契入淨宗不可思議之事理,由此升華的信心,可謂金剛之信。

  上述六信叁對範疇,既內在關聯,又相對獨立。從六信的次第看,信自是淨業修持的首要前提,信自爲信他提供依托。深信彌陀淨土的真實存在,順從釋迦本師的教敕與十方諸佛的證誠,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了他即自,心境一如。極樂雖唯心之淨土,實有可到之地;彌陀雖自性之彌陀,實有可觐之佛。信因信果,圓發叁心,勤修叁福,信願持名,成就往生,速疾成佛,淨土法門即是行超普賢登彼岸。信事信理,相得益彰,了達淨宗奧理,增上事境之信。從念佛事相入手,即能加深對淨宗玄理的悟解。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而佛心,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淨土法門叁根普被,上根利智如馬鳴、龍樹、智者、永明等奉持念佛法門,深得法益;鈍根劣智乃至五逆十惡之流颛蒙念佛,亦獲橫超叁界、帶業往生的實益。六信具足,上品上生;部分具信,念能相續,亦不虛入品之功。淨土法門,因心果覺,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信心功德何可思議。

  綜上所述,善導、蕅益二位祖師的诠信,彰顯阿彌陀佛的悲智願力,開示念佛法門的殊勝妙用,啓人信心,功德無量。善導大師單刀直入,直揭淨宗信心的本質內核,甚具深沈的宗教情懷,令人回腸蕩氣。蕅益大師周詳圓融,诠釋淨宗信心的原始要終,與通途教理相襯互成,有高屋建瓴之勢。善導、蕅益的二種诠信,在淨宗的弘傳過程中,隨機隱顯,相得益彰。近代印光大師,冰鑒衆生機宜,明倡善導式的诠信,密護蕅益式的诠信;孤峰與山脈相映成趣,捷徑與普門並行不悖,廣啓衆生信根…

《淨土宗教程 第六編 淨土資糧 信、願、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