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宗教程 第六编 净土资粮 信、愿、行▪P2

  ..续本文上一页大师二种深信之文: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二种深信乃善导大师心灵体验的写照,同时亦表述着娑婆众生净宗起信的带有普遍性的心路历程。善导大师将冷峻的目光投注在凡夫众生的烦惑罪恶层面,予以深切的观照。众生虽具真如体性,无奈无明厚重,烦惑炽盛,业力幻身举心动念,无非浊染,纵发清心,犹如画水。故而无量劫来,汩没于生死苦海,或于三恶道备受剧苦,或暂升三善道略作喘息,总不离三界六道,常没常流转。于中亦曾发心修道,然终因障深慧浅,自力怯弱,难以伏断浩浩见思烦恼,复又沉入生死湍流,永无出离之缘。在广阔的生命时空中观照罪恶生死凡夫的轮转惨况,是多么地悲痛哀戚呀!善导大师严峻地把自己定位为罪恶生死凡夫,这对于我慢贡高的吾人来说,不啻当头一棒。回光返照自己的念头,真的无不是恶,无不是罪。自身确实是地地道道的罪恶生死凡夫!生在末法娑婆秽土中的众生,悉是业障深重、根机陋劣之人。《 悲华经 》云:释迦本师于贤劫人寿百岁时,于娑婆世界示现成佛。于时烦恼具足的众生充满其中,受其卑陋。这些众生悉被他方世界之所摈弃,善根深厚者之所远离。须知经中所述的业重众生,即是现实中的你我他。吾人应如是决定深信。

  这个无力自救的常没众生,在绝望的峡谷,转而企盼外力的救援。当他的目光刚一开始搜寻,便惊喜地发现云梯原本就在手边。他紧紧地抓住云梯,倏尔便升到风光无限的妙高峰顶。绝处逢生,惊奇异常!须知阿弥陀佛慈母般地愍念着吾辈常没众生,永劫以来,垂手深渊。吾人在深刻凝视自身罪恶、绝望于自力解脱之余,便向阿弥陀佛愿力救助惊险一跳。正是这惊险一跳,罪恶生死凡夫得救了!母子相逢,悲喜交集,空中自然响彻生命的凯旋曲,奏响着南无阿弥陀佛“生佛一体”的永恒旋律。罪恶凡夫的一念求救与阿弥陀佛绝对的普救愿力感应道交,诚可谓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时!这种由自力向他力的反弹,体现着生佛同体的微妙,亦突显出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伟大。善导大师从常没众生的罪恶与阿弥陀佛的悲愿之互动关系中,开显出净宗他力信心的奥旨,称佛本怀,功德无量。

  这种深信自力断惑之难与深信佛力易成道业的思想,在中国净宗教理与实践中,源远流长,不绝如缕。净宗祖师们或显或隐,随机阐扬,施设种种权巧方便,导引众生归投阿弥陀佛大愿之海。近代印光大师一生专修净业,力赞念佛法门的殊胜超绝,曾云:“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此类开示甚多,其义理与善导二种深信之义若合符节。以此证知,仰托阿弥陀佛弘愿救度的信心诠释,在我国一脉相承,如中天杲日,普辉寰宇,豁人心目,导启正信。

  

  二、蕅益大师的六信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六信则缜密详确、理事圆融,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总不失为亲见庐山真境。是故讨论蕅益六信,有助于加深对净宗信藏的理解,了达净宗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的特质。六信分为三对范畴,即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兹分述如下:

  

  1. 信自与信他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信自即是信自性常住真心(或曰真如、本觉等)。此真心既不是肉团假心,也不是攀缘六尘分别影事之妄心。真心在时间上竖穷过去、现在、未来三际,无始无终(无量寿);在空间上横遍十方,无有边际(无量光)。自性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虽随形六道,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真心包裹太虚,无量刹土皆是真心所现之景物,西方极乐世界亦不在自性之外。吾人若能一念回光,归投弥陀愿海,就路还家,决定得生自性本具的极乐世界。净业行人于此信入,更无疑虑,是名信自。信他即是相信佛的悲智,仰信释尊所宣说的念佛法门真实不虚;坚信阿弥陀佛普度九界众生的威神愿力不可思议;相信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的证诚与护念,因而随顺佛的真实教敕,决志求生净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信自是修持佛法的前提。深信即心即佛,方能勇猛精进地作佛。无量光即自性照,无量寿即自性寂;观世音即自性悲,大势至即自性智;声闻即自性真,菩萨即自性俗。西方净土所有依报正报,一一皆是本觉妙明。信自具足,方能真切地信他。内重己灵,外慕诸圣,托彼依正,显我自心。以阿弥陀佛大愿作增上缘,往生彼土,花开见佛,方悟阿弥陀佛即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净业行人以阿弥陀佛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速疾成就佛果。净宗正信首在了他即自,生佛不二。距此十万亿佛刹之遥的阿弥陀佛,原在吾人心中结跏趺坐;弥陀光明,每常在我等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但能不随外境,反照心源,则佛法一时具足。

  

  2. 信因与信果

  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

  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以果地觉作因地心,此乃净宗因果理则。妙因妙果,不可思议。以散乱心称念佛名,犹如播入神识中的金刚种子,将来终有发芽、开花、结果之日。况以深信切愿,一心系念弥陀名号,安得不往生西方净土

  !十方众生以信愿持名为能感之因,阿弥陀佛以大悲弘愿为所应之缘。因缘际会,业事成办。西方莲池海会菩萨圣众,悉由念佛三昧得遂往生。如是因果,似水赴水,以空印空,自然所牵随。持名念佛,因果同时,念佛时即见佛时,见佛时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往生时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下凡众生带业往生皆得阿鞞跋致,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如是因果,迥出通途教理之外。因心果觉,如影随形,如响答声。持名妙德,不可思议。

  

  3. 信事与信理

  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

  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吾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信事从事境起信。深信心无尽故,依心所现之境相亦无尽。距此土十万亿刹土之遥的西方,实有极乐世界,不同于虚构的寓言神话。信理乃从法界理体起信。吾人一念心性具足《 华严 》四法界。一念心性即是法界理体(理法界),西方极乐世界依正种种庄严,皆吾现前一念心性所现之影(事法界)。事依理成,理由事显。西方极乐世界一水一华,当体即是阿弥陀佛的妙明真心,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即具足法界的全体大用(理事无碍法界)。吾人常住真心,湛寂光明,遍周微尘佛刹,亦遍于西方净土中。吾辈众生,虽迷惑颠倒,苟能一念至诚发愿往生,安乐净土宝池已萌莲种。同样,阿弥陀佛的愿心光明,亦遍周十方无量世界,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心众生心,如大圆镜与摩尼珠,相渗互即。弥陀心内众生,念念归投极乐;众生心内弥陀,声声呼唤浪子。弥陀即我心,我心即弥陀;未举念时,早已成就;才举此念,即便圆成。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相遍满,重重交相融摄,不相妨碍(事事无碍法界)。净宗事理乃不可思议境界,如能由事究理,由理成事,由不可思议心性契入净宗不可思议之事理,由此升华的信心,可谓金刚之信。

  上述六信三对范畴,既内在关联,又相对独立。从六信的次第看,信自是净业修持的首要前提,信自为信他提供依托。深信弥陀净土的真实存在,顺从释迦本师的教敕与十方诸佛的证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了他即自,心境一如。极乐虽唯心之净土,实有可到之地;弥陀虽自性之弥陀,实有可觐之佛。信因信果,圆发三心,勤修三福,信愿持名,成就往生,速疾成佛,净土法门即是行超普贤登彼岸。信事信理,相得益彰,了达净宗奥理,增上事境之信。从念佛事相入手,即能加深对净宗玄理的悟解。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而佛心,暗合道妙,巧入无生。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上根利智如马鸣、龙树、智者、永明等奉持念佛法门,深得法益;钝根劣智乃至五逆十恶之流颛蒙念佛,亦获横超三界、带业往生的实益。六信具足,上品上生;部分具信,念能相续,亦不虚入品之功。净土法门,因心果觉,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信心功德何可思议。

  综上所述,善导、蕅益二位祖师的诠信,彰显阿弥陀佛的悲智愿力,开示念佛法门的殊胜妙用,启人信心,功德无量。善导大师单刀直入,直揭净宗信心的本质内核,甚具深沉的宗教情怀,令人回肠荡气。蕅益大师周详圆融,诠释净宗信心的原始要终,与通途教理相衬互成,有高屋建瓴之势。善导、蕅益的二种诠信,在净宗的弘传过程中,随机隐显,相得益彰。近代印光大师,冰鉴众生机宜,明倡善导式的诠信,密护蕅益式的诠信;孤峰与山脉相映成趣,捷径与普门并行不悖,广启众生信根…

《净土宗教程 第六编 净土资粮 信、愿、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