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輪回的因,在大量造作生死輪回的因。在結果沒有現前的時候,他什麼也不怕。稍微等到一點小苦小難出現的時候,他就發慌了,所以那些衆生不見棺材不落淚。而菩薩不是這樣,菩薩知道這樣的結果有原因,在自己身口意叁業上深怕做了錯事。所以韋提希夫人代衆生請救觀修的方法。
我們要知道,我們自己要見阿彌陀佛,要見觀世音菩薩,要見西方極樂世界自己要好好地修。我們現在的衆生就是把心放到一邊,不知道怎麼修行,平時口念心不念。《觀無量壽經》就是對治口念心不念。就可以把我們身心世界的所有能量全部放在修行淨土法門上。這個就是最容易成功的,但如果我們沒有這樣一心一意,全身心地修行,要想成功也不容易啊。雖然說念佛法門是那樣的直截了當,但念佛法門成佛一心成辦,一念頓超叁大阿僧祗劫,時間、空間都非常迅速,但要用全身心。這個法門這樣好,我們偏偏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
現在的衆生不是愁法門不靈驗,而是“偷心”太多。越是簡單的法門他認爲越是容易。再簡單你偷心不死很難成功,所以關鍵在我們內心是否具備。這是韋提希夫人爲我們今天散漫的衆生來請法,韋提希夫人的恩德非常大。我們今天能聽聞到這樣的經典我們要感謝韋提希夫人,他在代我們請法。你得到好處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在代衆生請法呢?你吃飯,有好飯好菜的時候,你注意供養沒有?我們往往端起來就吃,這就是自私自利的心。你要學韋提希夫人,端身正坐,合掌供養盡虛空遍法界叁寶,供養一切受苦受難的衆生,我們的心量頓時拓寬許多。當晚上要睡覺的時候,你僅僅是想著自己在睡嗎?你想著許多衆生也許還在上班,也許還在受苦受難。我們但願一切衆生都有充足的時候,有充足的能量,有自己隨心所欲的生活。你行住坐臥,世間上所有的好處都可以拿來回向布施供養。所以修行人如果說把韋提希夫人的方法一學會了,世間上他的財富是不可限量的。
就像古人所說的,山間有明月有清風,我們耳得之爲聲,鼻嗅之爲香,我們把這種東西都可以拿來布施供養。你中午要吃飯的時候,你做了一桌子的菜。我首先用這一桌子的菜來觀想盡虛空遍法界的菜供養無量無邊的衆生。我們今天聽經,你看到現前這麼多同修,你可以邊聽邊想盡虛空遍法界的衆生都在聽經聞法,這本身就是一種觀修。以這種聽經聞法的場面來供養諸佛,供養盡虛空遍法界的衆生。這本身就是一種布施和供養。在這種發心當中念念之間會增加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慈悲心、喜舍心、供養心、孝順心念念之間都能得到不停止的增加。這種修行在這種心態當中自然而然的,我們的福德智慧就在增加,我們的業障就在改變。我們這些煩惱和錯誤的知見呢,在這種修行過程中逐漸地得到對治了。所以前面一段是作爲第七觀。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
怎麼樣觀無量壽佛呢?我們要把我們的起心動念的能量要用起來。先想念什麼地方呢?于七寶地上。先觀七寶、琉璃寶地。觀修起來之後,在地上作蓮花想。七寶地上蓮花,我們想象這種蓮花開始出現。爲什麼要想蓮花呢?這是總的說阿彌陀佛他坐在蓮臺之上。你要把阿彌陀佛觀修起來,先觀他的坐處。我們今天要請老師,老師沒來我們就把凳子放好了。所以先把蓮花要觀修起來,佛有蓮花寶座。我們在阿彌陀佛、無量壽佛的身像還沒有觀修起來的時候,我們先把蓮花寶座觀修起來。你平時看過蓮花嗎?你可以想象琉璃寶地在你面前顯現一朵蓮花。所以這是總的來說蓮花寶座觀。
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晝;脈如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爲映飾;一一摩尼珠,於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偏覆地上。釋迦毗楞伽寶,以爲其臺;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珍珠網,以爲校飾;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複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爲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偏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爲金剛臺、或作珍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是爲華座想,名第七觀。
蓮花寶座就按這樣的次第來觀想。個別來說有次第,先說蓮花的葉子。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我們先一片葉子一片葉子地觀想清楚。有百寶色。都是各種寶貝這種顔色。而一色葉呢,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就像非常美妙的畫面。蓮花每一片葉子上有八萬四千脈。脈有八萬四千光,每一脈中能發八萬四千種光明。每一了了分明,皆令得見。這種光明了了分明,首先要把花葉觀起來。每一片葉子都是百寶的顔色。先總觀想百寶的顔色,非常明亮,極致華麗。觀葉子的脈,清晰,組成非常美妙的圖畫。在這些脈當中呢,每一道脈能放出八萬四千種光明。把蓮花葉子觀得清楚,明白。先把這種觀起來。這是第一種次第。
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葉子這樣觀修起來了,葉子的大小呢?蓮花的葉子小的有二百五十由旬。多少裏?葉子就有這麼大,蓮花有多大呢?這是蓮花的大小。有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爲映飾。在每一片葉子間還懸挂著有摩尼寶珠。還不是一個兩個,有百億個摩尼寶珠。還不是一般的摩尼寶。而是摩尼寶中的王,那是最殊勝的。所以這一片葉子間都有百億個摩尼寶珠,以爲映飾。摩尼寶珠不僅能出生種種莊嚴,而且能大放光明。摩尼寶就是如意寶。想出現什麼就能出來什麼。所以這是兩葉交彙之處的如意寶珠。
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每一個摩尼寶珠都能放出一千種光明,如果我們的心能把這樣的境界觀想起來,我們的心是相當細致了。這種光明還不是一般的光明,這種光明投射在空中能形成一種寶蓋。這種寶蓋呢,七寶合成,遍覆地上,就能把地上都覆蓋起來。
釋迦毗楞伽寶,以爲其臺。前面是摩尼寶放一種光明,光明在空中放光明把地上全部覆蓋起來。覆蓋著蓮花寶臺。是釋迦毗楞伽寶形成的,是非常殊勝的一種寶貝。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爲校飾。于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在這種蓮花臺上有這種寶貝來莊嚴它。有八萬金剛,金剛非常堅硬,能破壞掉世間上的一切,而世間上的一切不能破壞它。表示我們坐在這樣的蓮花寶臺上能摧毀一切煩惱。甄叔迦寶,是西域的一種樹子的名稱,花是紅色的,形狀象手一樣。這種寶呢,就象甄叔迦樹一樣,也是象手一樣的,有紅色的寶貝非常珍貴。梵摩尼寶,以清淨如意的摩尼寶莊嚴著蓮花寶臺,不僅是一種寶貝,是多種。而且還有妙珍珠網覆蓋在蓮花寶臺之上,裝飾蓮花寶臺。這一段專門觀蓮花寶臺。蓮花寶臺之上還有東西。
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蓮花臺上有四根柱子,各種各樣的寶貝所形成的寶幢。這四根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很高,很大。須彌山無量無邊,我們現在娑婆世界以須彌山爲中心,四大部州都圍繞著須彌山,所以須彌山非常高大的。但這裏的四根寶幢呢就比百千萬億須彌山那樣大,還有許多的寶結成的幔。不是單獨的,其間有聯系的,窗簾也可以叫幔。所以覆蓋著四根寶幢,每一個寶幔裏顯現的世界都像夜摩天宮那樣的莊嚴。
複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爲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每一個寶珠能放出許許多多的光,都可以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顔色非常繁富。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放無量光。所以這種光明,我們現在世間上憑我們自己的心力想像出這樣的光明是沒有辦法的。但是你還要想,還要把它想出來。怎麼樣才能想出來呢?不要憑我們凡夫的業力,要憑叁寶加被的力量,有叁寶加倍的力量就能真實見到。所以處處變化,各作異相。這種光明還能發生多種多樣的變化。而且每一時每一處都能發生變化,各種各樣的姿態。
或爲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于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是爲華座想,名第七觀。可以變化出金剛相,或者變化出真珠的網絡,或者變化出各種各樣的花,在空中如雲籠月的相狀,稍微給你舉出叁種。這個光明所變現出來的這些金剛臺,真珠網隨意變現,變現出種種的相狀。還能大做佛事,度化衆生,講經說法。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簡直是不可思議。是爲華座想,你要把蓮花寶座想出來就好了。我們今天要請阿彌陀佛顯身,我們自己先成就一個寶座。
我們現在大多數都是不太具足了,供佛的佛臺你要清洗幹淨,那樣你在生活過程中就非常如意了。這是我們自己寶貴的法身性命父母,是我們最應該有恭敬心的。我們大殿上供的東西叁個月了沒有什麼變化,開始是怎麼樣最後還是這樣。雖然你把東西供在那裏了,但你有沒有把心供在那裏。那麼多東西不是說你要換來換去,而是你要有那種心。物質上的供養是非常有限的,心靈上的供養是無限的。以心上的供養爲轉換心機的一種方便修行。所以說萬萬千千的佛法,不管是布施供養,爲的是修心。所以你把東西放在那裏叁個月不去動,你就可以想象你的心已經忽略了很多,看供養的東西就可以看得出來。所以你每個人不管是自己在家裏供也好,在寺廟上供也好,你把東西放在那裏就不變?現在有的人覺得燒香麻煩,買一個電香在那裏,叁年五年不去管它都可以。那你是裝樣子,欺騙自己。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修行的心就非常不具足,所以整體的修行上就是一種缺陷。所以我們要從這些細節上…
《觀無量壽經第七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