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經法都已經滅亡了,留《無量壽經》在人間一百年。無量壽佛的功德名號,讓我們能聽到。你念佛就能往生,到經法滅盡之後,慢慢連南無阿彌陀佛都念不起來了,那時就越來越糟糕了。難得的人生今天已經得到了,佛法今天已經遇上了,要發大信心。今天就要把生死輪回大事要徹底解決,不要放到以後去。什麼時間能解決呢?所以我們要發這樣的心。這是佛的特別慈悲,單獨把《無量壽經》留在世間。讓那些能聽聞到《無量壽經》的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一定能得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單獨表明在末法時代《無量壽經》的功用。
佛語彌勒: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爲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是教。應當信順,如法修行。
要能聽聞到這一部《無量壽經》是非常艱難的。要我們生起難遭難遇心,恭敬心。釋迦佛告訴彌勒菩薩,表明佛非常難遇上,所以說心裏再叁給我們說明這種道理。一尊佛出現在世間,時間非常不好遇上,所以說要能對這些諸佛能生起難遭難遇相。佛法呢,是比較難以聽聞到的。佛難以遇上,法就難聽聞到。誰來講經說法呢?這些從哪裏來呢?佛不成佛,不講經不說法,這個世間就沒有比丘僧團了。所以沒有佛得道成佛,講經說法,度化衆生,今天這些出家人都不存在。所以這些經法難聞,所以這些叁寶難值難遇。菩薩勝法,就是聖賢僧,像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些都是聖賢僧,能斷煩惱證菩提。菩薩勝法,殊勝的法,諸波羅蜜表示很多。你能聽到今天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六波羅蜜非常這容易啊。所以世間上的人,有多少人聽不到。
遇善知識,我們今天遇不上佛,能遇上法,現在釋迦牟尼佛的經法還留在世間。沒有看到菩薩賢聖僧,我們在世間上還能遇到善知識聽經聞法,這也是非常難的事情。特別是能夠聽到這一部《無量壽經》而且能夠相信,看到這部經能夠歡喜,能受持這部經法又是難中之難。淨土法門是難信法門,平時你要講那些斷煩惱證菩提,增長自己的智慧,一般人還能接受,你要說西方極樂世界他就不能相信了。西方極樂世界在哪兒?看不見。叫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覺得特別不可思議。你要說這一輩子好好做人,斷除煩惱,能提高我們的素質,世間上人都信。你要說斷除地獄之苦,他不相信。真有西方極樂世界嗎?他不相信。因爲不了佛智的緣故,佛陀的智慧,我們並不了解。對于這種,西方極樂世界難以接受。所以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爲什麼要說這些難中之難呢?要讓我們對此發起恭敬心,要珍惜它,不要不把它當回事。佛苦口婆心,曆來的大德善知識苦口婆心,我們要珍惜這些。
讓我們能在淨土法門當中信順于淨土法門,像前面所說的這種出離心,往生心,讓我們自己能如法修行,多多思維。釋迦牟尼佛所說了,今天就要給大家建立這樣的淨土法門,把這樣的淨土經典要給大家說出來,教導我們很快脫離叁惡道,脫離六道輪回。所以說《無量壽經》給我們講說出來,來宣說阿彌陀佛從因地當中怎麼樣發願,怎麼樣修行,怎麼樣得到叁身四智,怎麼樣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阿彌陀佛的修行,我們今天往生一個西方極樂世界哪裏去找呢?都是阿彌陀佛成就的。那叫如是說,釋迦牟尼佛爲我們現前的衆生宣說淨土世界,這叫如是說。阿彌陀佛成就了這樣的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人給他宣說很艱難,有多少人不認識,我們要做宣傳者。
阿彌陀佛自身的四十八大願中的願望,要讓十方諸佛贊歎。這就是贊歎,他爲之宣說就是贊歎。所以這個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今天的衆生在修行過程中,也不讓人家說我,我們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我們沒有能力把握人際關系,往往我們自己主動放棄了,應該向阿彌陀佛學習,發願就發得善巧,將來成佛,整個西方極樂世界,十方諸佛爲之宣傳。如果修行僅是你一個人修,周圍的環境是非常差勁的。我們每個人都要發心做如來使者,把經法弘揚到盡虛空遍法界。有釋迦佛如是說,給我們宣傳。我們今天要能學習,十方諸佛他們成就了佛道,我們這些得到佛法利益的我們不來宣說?將心比己,世間上的衆生好多都想脫離世間的苦惱,偏偏對佛法不宣講,過錯在這裏。寺廟裏不講佛法,整天圍繞香火轉,居士也不宣講佛法,世間上全做世俗上的五欲事。讓你學你修你明白了還要做如來使者,在世間上去宣傳。今天釋迦牟尼佛正在贊歎,正在宣說。
下一卷釋迦牟尼佛講說娑婆世界的五惡五痛五燒,勸大家發厭離心,往生心。我們應該有信心,如法修行。勸我們自己要好好地修學《無量壽經》。這上面有這麼五段。
爾時世尊,說此經法,無量衆生,皆發無上正覺之心。萬二千那由他人,得清淨法眼。二十二億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萬比丘,漏盡意解。四十億菩薩,得不退轉。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于將來世,當成正覺。
正當釋迦牟尼佛講說《無量壽經》,傳往生法門的時候,無量衆生皆發了菩提心了。讓衆生能夠起信願行,雖然現在還沒有往生,但他能發這樣的願力,發了這種菩提心了。我們聽聞到阿彌陀佛他發的四十八大願,乃至多生勤苦修行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以萬德名號攝化衆生。我們今天能發願向阿彌陀佛學習,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教化于衆生,這叫正覺之心。發願呢,那是小的利益。要得到這種清淨法眼,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所以我們學佛的衆生,往往要從肉眼超脫到天眼,天眼超脫到法眼。要知道我們自己的煩惱從執著當中來,從虛妄分別當中來。要知道我們今天修行究竟在怎麼修,要去除堅固的執著,來對治這些虛妄的分別。怎麼能對治這種執著呢,要布施回向要持戒,精進修行。所以這六波羅蜜,就給我們講說清楚了。所以說清淨的法眼要去除染汙心,執著心,一旦有這種執著心。你發心不端,你有執著,有煩惱,到將來你說你從這些執著心開始修行,怎麼修?所修的還是世間上的染汙法。以嗔恨心染汙心修行就修不了,越修越增長這些執著。
所以說我們今天修行八萬四千法門都行,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對治這種執著,要有這樣的法眼,能得法。我們皈依了,釋迦牟尼佛也是從佛法當中而成佛。我們今天皈依叁寶法寶爲核心,能得法了,我們按法道就能出離世間,就能成佛,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法爲眼睛,佛法上怎麼教我們,我們就怎麼做,以法爲眼,給我們開示出來了。哪些可以走,哪些不可以走,實際上就是把法眼給你了。現在衆生呢,往往是把法眼丟到一邊,把肉眼依賴得不得了,所以這是一種本末顛倒。今天要能夠以這些清淨的法爲眼睛,經上怎麼說我們怎麼做,要舍己從法。要把我們自己的執著虛妄要放下,把自己的染著習氣要放下,放下了之後在佛法中安身立命。去除無明的我執著,能在無我當中奉獻修行。
清淨的法眼,法眼講得高深的時候,真正開悟了,你才能得到法眼。怎麼才能開悟呢,最少要把見惑破除。錯誤的見解,這些邪見你要能完全破除才是初步的開悟。要破除錯誤的見解,很不容易啊。從實際修正上來說,你很難開悟。我們今天所說,你得不到實際修正,你最底限度能依照佛法來處事,也是一種法眼。在現實世界裏面,我們自己以法爲眼睛。佛法上怎麼給我們講,就怎麼做。你要是真正有這樣的信心,雖說你還沒開悟,你就在凡夫地成就了法眼。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這些諸佛非常慈悲,都給我們說得清楚,這些就是法眼。但我們衆生往往是不聽經書上的,往往要按照自己的思想習慣去做,所以你的法眼就建立不起來。
我們今天要對經法要信得過,要有恭敬心,要有虔誠心。時時刻刻不離,起心動念你看合不合這樣的經法,當不合這樣的經法,我們衆生的顯前心都是習慣自立了。我們要放下習慣,要建立另一種習慣。習慣經法。唐玄奘法師在西域見到這些大法師了,那些大德盡管講經說法天花亂墜,但從來不亂來,寺廟上有所爭議的時候,大家依據的是戒律。
思維往往是依于心裏的喜愛,經書上給你說念念不忘佛法僧叁寶。剛出家我不斷地說,我聽到清定上師老在重複這幾句話,念念不忘精進修行,念念不忘發菩提心度化衆生,實際上就是清淨法眼,這幾句話就是法眼。你不離于佛法僧叁寶,你的眼睛自然依佛法僧叁寶爲眼睛。念念不離發菩提心度衆生,斷煩惱證菩提。念念不離依戒依法精進修行,我們自己依照我們所受的戒律來修行。雖說我們還沒有開悟,但在凡夫地的法眼可以從經法當中來建立。你開悟了,內心智慧法眼能建立,我們今天還沒有開悟,你能聽聞經法,能相信經法,依這樣的信心,我們自己身口意叁業不離這樣的經法。佛法就是安身立命的處所,規範我們身口意叁業的處所,這是我們凡夫地建立的法眼,清淨法眼了。
二十二億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見惑斷盡,思惑也斷得差不多了。貪嗔癡慢疑五種煩惱,見惑斷起來也非常快,所以我們今天就知道在修行過程中首先要把見解弄明白。你在開悟的過程當中,首先破除錯誤的見解。把見解破除了,你還有貪心上的煩惱,思惑,所以說見惑是非常猛烈的。我們要把正確的見解能建起來,今天做不到沒有關系,你的見解建立沒有。知不知道,明不明白。你明白了你做不到又是一回事,如果你都沒有明白,第一步都沒有了,你怎麼走第二步呢?所以你今天做不到沒關系,你能不能聽經聞法,能不能建立正確的見解這是第一步。把這種見解建立了,這種煩惱就可以慢慢地按部就班。所以見解上錯一點點,修行的時候走的路就遠了。你要出門你就要把路問好,建立一種清淨的知見,對將來了生脫死根本的幫助。不要說今天…
《安居講法第叁十五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