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善法。我們今天念佛,念念發願往生的時候,我們在內心裏就種下這樣的善根了。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去聽經聞法,救度衆生。這樣的善根在自己八識田中就種下了,所以你要發菩提心,念念之間都是這樣起心動念,把這樣的善根種在我們內心了。我們深信不疑,我們自心非常欣喜,那時就能聽聞佛法。如果你心裏面懷疑,將來這種懷疑的心就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懷疑心往生了,要往生邊地。人家是蓮花化身,你是包胎,蓮包裏多少生多少世出不來,要把你這一輩子懷疑的因果受了之後你才能出來。
清朝末年有一個大居士,他信佛法,但心裏還沒有清淨,還有一些散亂懷疑。但他很有智慧,他寫了一部論來贊歎西方極樂世界,他也發願往生,他一口氣不來就走了。他弟弟夢見他在西方極樂世界,就告訴他弟弟我生前因爲懷疑散亂,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包胎中經曆了五百歲未見到阿彌陀佛,現在剛剛出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要看你的信心有沒有。如果沒有的話,你到西方極樂世界遇到的緣也不一樣。其實相對于大衆來說,我們大家的根基都差不多,看你遇的人怎麼樣。你要遇上最讓你恭敬的大善知識,講經說法最圓滿的,這一輩子能讓你發菩提心,決定不懷疑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遇緣遇得好,遇到大菩提心的緣,讓你發菩提心的因,將來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一樣。教你能持戒恭敬叁寶,出家,大做善事,那對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就不一樣了。要是你遇到這種老師並不講菩提心,僅是給你講娑婆世界很苦,我們要出離。大菩提心你不具足,你想逃離娑婆世界,將來你往生的時候品味就不高。你現在沒有聽法師講經,僅是聽一個老太婆在說,你一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好,我也要往生。但是發心,恭敬叁寶,守戒等等這些外緣,非常殊勝的佛法,你沒聽到也沒有修行,將來往生的時候遇因緣就不同。所以這一輩子你要發心遇上一種非常殊勝的緣份,廣結衆生的緣份。發了這種願心,你將來遇上的因緣都不一樣。
有一個老居士,他說我發願從我現在一直到我往生,希望我不要遇到病緣,大惡病就把自己念佛的心分散了,這願發得好,這個老居士一直到往生身體都很好。有人叫出家人買醫療保險,買醫療保險有什麼用呢,你發願生病呀?出家人應該從修行當中來保險,假如你不修行,保險也沒用。你念佛念不起來怎麼辦?所以像象這個老先生這樣發願很好。他也教我也發這種願,叫你不要生病能健康地平安往生。我說這種願好,我也發這種願。所以說讓自己健康,不生病多好啊,能健康地往生。要發願,所以這是發願的力量。因力、緣力,要把自己內心的善根種子種好。內因怎麼修?起心動念就是種子,開言吐語就是種子,待人接物就是種子。我們今天做什麼,我們現在的行爲,善的這種行爲就種下善因,善的果。你做壞事就種了惡因,所以我們今天念佛就種念佛的種子。我們今天布施就種下布施的善根,我們守戒就種下持戒的善根因緣。就是從現行當中,盡量在自己現在的行爲過程中積極地修行,六度萬行都要修行起來。當你把所有的佛法都修起來,你的善根種一定能種下去。通過我們今天這種行爲,如理如法地行爲來種善因,將來就會遇上非常殊勝的大善知識,就能聽聞正法。我們今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種念佛成佛的因,遇的緣是什麼緣,阿彌陀佛的這種緣,觀世音菩薩的這種緣,大勢至菩薩這種緣,西方淨土法門這種法緣。
我們現在都幫助周圍的同修,一起學修佛法,一起修功積德,一起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損傷衆生,用佛法來利益衆生。所以我們現在廣結人緣,將來又遇上阿彌陀佛這種緣,內因外緣都具足,往生就決定了。所以說你現在不要種什麼緣,種輪回的緣,生死的緣,去結冤家,搞壞事。等到你要死的時候,你所做的惡因就會顯現,爲臨終時四大解體的時候顯成各種緣份。你平時喜歡吃辣椒,你看到辣椒來我多舒服啊,這下你隨著辣椒去了,冤家對頭就找來了,把你引到輪回當中,生死當中。你平時最討厭的這個人,臨終的時候他也要來送你,你一看這人來了,你心裏很不高興要嗔恨,就把你引到叁惡道中去了。所以你臨終四大解體的時候,你一生的善惡要像放電影一樣出來了,你因爲一念悭貪心就把你引到惡鬼當中。一念嗔恨心就把你引到地獄修羅中。不講因果,你平時所做的壞事,到臨終會顯現各種的因緣。所以我們臨終時顯現什麼樣的環境,跟我們在生的時候非常相關。你平時專心修行,阿彌陀佛顯現把你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所以我們種的是這種緣份。內因外緣對于修行非常重要。
第二門,意力、願力,是修行的一種方便,一種條件。什麼叫意力呢?就是我們內心所發的心,那叫內心裏所發出來的求往生的心,求成佛的心,求菩提之心。從我們心底裏真實發起內心,那叫意力,所以說你發不發心呢?你現在發心睡覺還是發心打遊戲呢?你是發心到世間上去,還是發心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這種發心很重要,是我們修行能不能修起來的條件。你內心不發這種心就沒有辦法了。所以我們現在很艱難,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能不能發心皈依叁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依戒修行。能不能發心斷除肉食,依戒法而修行。內心裏願望都發不起來,你叫他斷肉食怎麼斷得了。內心裏修行的意願都沒有,你叫他怎麼聽經聞法,怎麼修行?他內心裏沒有意力,願力呢,要發願。我們在佛菩薩面前燒香拜佛,自己虔誠地發願。我將來願怎樣,我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願健康往生,我願迅速成佛,這些願力,你自己發不發呢?內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要反觀我們內心你願意幹什麼,你內心裏面在想什麼,一天二十四小時你把自己內心反醒一下。我們現在如果說你心裏想什麼,都有一個東西給你記錄下來,你就知道你整天在想什麼,歡喜什麼,你發些什麼願。所以這種意力和願力是我們內心的願望,所以這種意力和願力是我們修行的條件方便。這是第二門。
第叁門,叫方便之力、常力、善力。有內因外緣也有願望,你要正式開始修行了。就是正修行之力。你要有善巧方便,沒有方便的力量修不起來的。你今天一念佛聽經你就瞌睡,你說聽經聞法好像不相應了,而是無量劫有瞌睡的業緣在障礙自己。要善巧方便對治瞌睡,瞌睡遇上枕頭就完了,你聽經聞法一會兒就過去了。你要有方便力,我坐在那裏我瞌睡,我跪在那裏聽,還不行,我擦點清涼油,慢慢地瞌睡就被趕跑了。沒有這樣的一種修行方便是不行的,一早上早殿你打瞌睡,爲什麼啊?要有方便,檢查是你睡得太晚了,第二天你睡眠不足,所以頭一天晚上你早一點睡啊,不要等到十點以後才睡,要有這些方便力。這種瞌睡是睡眠不好,意志力不強,自己沒有對治方便,你有這些對治方便的時候,他自然就能成就了,瞌睡就不來了。我們現在世間上做生意的時候,就有方便,鼓動別人買你的東西。你現在能鼓動自己嗎?你要有這些方便。我們最初開始出家開始學打坐,雙腿一盤,沒有方便不行,盤上去腿疼得不得了,就只有放下了。有人雙腿一盤,他就叫人把自己的雙手綁起來。這樣經過兩叁次之後,一個小時痛,一坐痛一個小時,經不了幾個小時痛過去了,腿慢慢痛過腰部再也不痛了,以後再打坐就能輕松了,你沒有這些方便怎麼成就呢?
世間上的艱難困苦就是幫助我們修行的。你沒有這些方便怎麼能行?當我們自己要修行的時候要依照佛法,善巧地修行,那叫方便力。要想盡千方百計來成就自己的修行,這叫方便力,你現在有沒有呢?你懂不懂方便力?假如你還不懂,居士最厲害的就是打方便妄語。他今天上寺廟給師父說,我今天又打了個方便妄語,他說我老公不讓我出來,他把我關在家裏要給他煮飯,結果我提著菜籃子就到聖水寺來了,這也是方便妄語。非常善巧地達成他的目標,爲了達成目標你要想些方便,要用這些方法來成就自己。世間上的那些人搞工程,內江修建非常緊張,你要包工程很難,人家都在想方便,要接人家的工程都要請人家吃飯,走後門,你把人際關系搞好了,大工程你就拿到手了。世間上人都知道怎麼去成就這種目標,我們現在出家人修行人,念佛念不起來他就算了,你念佛念不成,你做什麼都做不成。根本不去想一些善巧方便,不去想些方法。這樣的人就是頭腦簡單,一根經,只有一根經的人修行很難成功。他不想方便成就自己的方法,你要找原因,不找怎麼行呢?所以要找到我們修行當中修不起來的毛病在哪裏,對症下藥。把毛病一解決,自己的修行自然就起來了。要講究這種善巧,我們現在對一個人要善巧,哪一種方法才能教育他,依照佛法善巧地修行就叫方便力,
什麼是常力呢?恒常,依法要長時間地修,不要修了一會兒沒感應自己馬上就丟掉了,見異思遷,做一件事情稍微遇到一點挫折自己馬上就放棄了,沒有意志力,恒常力,不能堅持自己的修行就很艱難。我們最初修行的人要突破的就是這一關,你聽人家熱鬧,你自己不習慣于修行,你念佛念不了一會兒,你要慢慢地加強自己修行的力量,時間慢慢地延長。當你能習慣了這種修行,這種佛法久而久之就上道了,哪一件事是輕而易舉就能成就的呢?修行比世間上任何事情都要艱難。練武開始要吃多少苦,都要鍛煉,如果不能堅持下去就練不出功夫來。我們念佛也是這樣,沒有一種恒常心,不能堅持修行。剛遇到一點馬上就丟掉了,那就不容易成功。所以依法恒久地修,這是一個決巧。你說記憶力好是決巧,多背多記憶。世間上人發了大財的,他們並不是有多好的智慧,有很多是沒有文化,智慧也不高,說話還笨笨的。但是人家能發大財,人家不輕言放棄,有恒心。你沒有恒心好象很聰明,智慧好沒有恒久心。就如這裏打個洞沒有水,到另…
《安居講法第十八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