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三垢障,游诸神通。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
这是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从最初修行到中间,到修行成正果,这里面初、中、后、修行都是非常具足的。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
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这一段专门给我们解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各种菩萨的力量都是具足的。我们今天办任何事情没有力量就办不成,有信心没有力量,信心就不是真的信心。我们现在做人没有力量,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人就像死人一样。所以不管做什么,要具足力量,没有力量是不行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他们是什么力量都具足。不管是自己修行的力量,还是教化他人的力量,都具足。佛教在修行过程当中呢,在自修和利益他人之间,就这两种自利利人,要能够圆满自己的觉悟以及圆满众生的觉悟。这就是我们佛教的修行,所以这里面这么多力,总结起来呢,有七个方面的:自力具足,化他的力量具足,这两大能力,分出七大块。所以说因力、缘力就是我们修行所依据的。
什么叫因力呢?就是过去时候我们曾经修行一切善法,过去时候有这种善根,有这种善因。今天呢,能够生起现行的善法,能够皈依三宝,能听闻经法,能值遇净土法门。这都是无量劫中修出来的善根,因为这种善根,我们今天才会遇上佛,得到人生,修行净土法门,这叫因力。对于我们今天的修行呢,是内在的善根原因。如果以前没有这种善因的力量,今天想遇上佛法没有办法,没有根基。
所以说在世间上任何事物的现行都是有原因的,我们今天现有的这些善法就要追溯到过去,过去时候没有修行没有结法缘,那就很艰难。所以从这里呢,我们就要发心从现在开始,平时所讲的这些修行的原理。也许你现在还没有信心,与你所讲的佛法你还没有办法修行起来,但是没有关系,只要你好好听,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对于以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我现在做不到我就不学?不学你永远也做不到。所以从现在开始,凡是一切美好的修行素质我们要尽量欢喜去学,去思维锻炼,哪怕我只是做到一点,这对将来都有好处的。对将来修行佛法的时候会出现一种内因,没有这种内因是不行的。
我刚出家的时候,我自己以为是我对世间上厌倦了,但人家问你为什么对世间上厌倦?从小就有一种忧郁的气质。人家不以为苦的你以为是苦,人家不以为是烦恼你认为是烦恼,为什么你有这种素质呢?最后深入学习,知道人在业力当中是不由自主的。以前你修了什么学了什么,这种力量在指挥着你。人人都是这样,你在人世间不管你干什么,人家做生意能安身立命,你就做得烦躁。为什么人家做那些行你做就不行?为什么你就有你特别的道路呢?我们今天这一辈子仅仅是无量的因果链当中的一环,所以说要把这一环要走好,对于我们将来还有影响力。
对于这种因力帮助的力量叫缘力。缘力是外缘,世间上人过去是曾经修习这种大乘佛法,今天见了佛见了菩萨,赞叹佛法的甚深伟大,他能发这种菩提之心,这种菩提之心从这些佛菩萨大善知识当中来。以前没有因缘今天遇不到善知识,他发不了菩提心。所以人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总是相互帮忙的,光凭自己的修行还不够。周围的同修、老师这种缘分还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善法的朋友、老师,没有佛和菩萨,那我们的内因不会遇缘。在外面没有缘分,就象一颗豆子,种豆得豆,但种子种到土里没有水、阳光、温度,那种子就是种子,不遇缘,外部的因缘条件不具备,就不能成就。所以说我们自己修行也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在平时的时候,我们说只要把人际关系处好了,一切工作都好处。人际关系搞不好什么工作都做不好,你的工作就在人际关系中完成的。你没有善巧的为人处事的方法,周围的人都不支持你,和你过不去,就有恶缘。这种恶缘从自己的态度当中来,你待人接物不行,从你的为人处事当中回报给你的,你不能搞好这种人际关系。现实当中人家本来应该帮助你的,不帮助你了,那是我们自己把因缘坏掉了。没有善缘只有恶缘,这种情况自己在修行工作生活学习过程中就非常欠缺。所以说,我们这一辈子修行,这种因力和缘力是修行的依靠,要依靠这种因缘。没有这种因缘办不成事情,修行修不成。我们现在听经闻法你是什么心态,对你将来听经闻法有一种影响。假如你现在听经闻法是厌烦的心态,将来再遇到讲经说法你心里自然就会逃避不高兴,因为以前你起心动念不对,断掉善缘的内因,所以因缘是相辅相成的。
你要遇到善知识你要有心理准备。我最初出家我就想观世音菩萨这么慈悲我为什么见不到呢?我们想求释迦牟尼佛现身,求观世音菩萨现身。为什么不行?因缘不具足,你的内心还没有准备好。观世音菩萨给别人显现就不给你显现,为什么?你心里还没准备好。看你内心的心态准备好了没有,当你准备好了,相应的善知识就会出现。所以这叫因缘,我们内因要修好。所以我们求善知识修学佛法,首先要把我们内心修好,外缘自然就来了,这叫感应。你把内在修好了,外在你不求它,它自然会来,所以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没有修好的时候,原来的善缘都要跑掉。修好了你不去求它,自然就会来,所以内因外缘是我们修行的根本,修行的基础。内因是过去时候曾经发过缘,曾经修学佛法,曾经有这样的善根种子。今天遇上这些佛菩萨,大善知识讲说佛法,善根就显现在世间,自己修行和别人帮助我们修行,随时随地我们要准备。
唐•玄奘到西方取经的时候,看到满山的雪,就那一块地没有雪。他想一定有修行人在此,就去找。找到一个修行人在那里入定,怎么喊也喊不答应,就用引謦把他敲醒了。问他在那里干啥,他说在等释迦牟尼佛出世呢。释迦牟尼佛都灭度一千多年了,他还在那里等,他说他在迦叶佛的时候就在等,等了多久?等的时候就长了。所以说等到今天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在世间上住世八十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都入了涅槃了,他还不知道。玄奘大师就给他说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佛了,涅槃了,你在等谁呢?哦,他说我等弥勒佛出世,他又要入定。玄奘大师赶紧叫住他,他说你不要入定了,你再错过了怎么办?他说你说怎么办呢?唐玄奘大师说我现在到西天去取经,你现在有这么好的功夫,你来帮助我弘法好不好?我们共同发愿去见弥勒菩萨。唐玄奘就给他指出,你从这里到大唐国,你要到皇宫中去投生,我回来找你。给他讲了皇宫是什么样。唐玄奘继续去取经。这个修行人就到唐朝去找,他只知道金碧辉煌的地方,他就降生了,走错门道了。等到玄奘大师到皇宫里去恭喜皇帝,说皇帝得了儿子。皇帝说没有。到处找,原来是跑到将军家里去了。再去的时候,他已经不认识玄奘大师了,就有隔世之迷。叫他出家他不干了,他要留在世间上,说世间上好。玄奘大师就要求皇帝,皇帝要他出家,他就答应出家了,但提出三个要求:一车黄金,一车美女,一车好吃的(修行这么厉害的还提出这三种条件)。玄奘大师说好,允许你带。让他带到佛门当中,一给他剃度,讲经,他过去时候的善根一开发,原来我是修行人,我是来扶助玄奘大师讲经说法,他一下开悟了。好美女也不要了,好吃的也不要了,从此诚心出家,帮助玄奘大师弘扬唯实佛法。(三车法师——窥基法师)
这样的修行人定力这么好再来投生,如果没有玄奘大师的帮忙,他还是投生到红尘世间去流浪生死了。他没有善知识能行吗?要有外缘。所以我们现在要把人际关系处好,人缘好,法缘就好。人缘不好,法缘就难说了。所以自己修行还要注意广结善缘,亲近大善知识,听闻正法,这就是我们修行的助缘,没有这种助缘就不行。我们现在皈依了,出了家了,你也要注意哪儿有善知识自己要发心去亲近。适当的时候听到哪里有大修行人,我们要去亲近,不去亲近不行。要自己闭关自守,整天坐在你的房里,经书看不进,打坐也不清净,外面的善知识自己也不去亲近,修行很艰难。
善根童子就是亲近五十三位善知识,所以华严经里讲这五十三参就是结人缘,这是修行的助缘。所以说因力和缘力,这是我们修行的依靠,在我们自己内心要不断地培植善根,培植信仰佛法的善根,守戒的善根,念佛的善根,恭敬三宝的善根,听闻佛法,亲近善知识的善根。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认识到这些好处,把这个善的行为扎根在我们内心。如果没有在自己内心扎根,将来没有善根种子你的佛法就显现不出来了。今天听闻善法的善根种在八识田中,不断的告诫自己听闻佛法非常重要,一直到尽未来际,投入到有讲说佛法的地方,不管再艰难,再遥远,哪里有讲经说法,你要发愿要去听闻。你把善根种子种在内心的时候,再远你都会跑来。由于我们有这样的善根,这样的习惯,不管哪有讲经说法的时候,不会不去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如果没有善根就显现不了。
恭敬三宝。今天你皈依三宝了,你恭敬三宝,你告诫自己一直到尽未来际我要不舍离三宝,哪里有三宝我心属三宝在内心里扎根。我们现在起心动念,开言吐语,待人接物,你种下这样的因力,如果你不种这样的善因你将来修行就很艰难。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往生干啥呢?发菩提心而往生,要成就众生,度化众生。为救度一切众生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大善知识,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亲近莲池海会诸佛菩萨来修学…
《安居讲法第十八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