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居講法第十五講▪P2

  ..續本文上一頁的根本。時時刻刻要不離佛,念于這些空慧,辯才,來成就度化衆生煩惱的能力。從如來生,解法如如,理解佛法有真俗二谛。就是能知道一切衆生的根基,善巧安立一切法的名相。親近彌陀如來我們也能理解二谛,如其所有,盡其所有。

   解法如如,如其真谛,都能圓滿覺悟。善巧地知道這種集,煩惱集合起來就是生死的因,就是煩惱因的集合。滅掉這些煩惱因,修道到究竟成佛。從因至果。把這種從因至果,就是世間法,乃至出世間法的一切真地都能完全知曉。我們平時諸佛在講經說法的過程中,此時苦,汝應知。從四谛法中給你講,這是苦,對你有逼迫性,你要清楚。煩惱是感未來受苦難的作用,集就是苦的因,滅呢就是寂滅,一切煩惱究竟不生,誰才能達到煩惱究竟不生呢?諸佛。這種煩惱。一切邪見也根本不起。能夠知道這種極滅,就是四谛法當中舉出兩種,最後的因和最後的果。出世間的因和出世間的結果,世出世間法完全包含,都能善巧地知道。衆生喜歡聽什麼法,就給他講什麼法。總要讓你能得到利益,這是從如來這種智慧,由于對于佛教有非常善巧方便的理解思行,他的內心不再歡喜于世間上的男女長短是非。這些說來有什麼用處呢?對我們自己了生脫死沒有半點的作用。所以說讓我們流落到叁界,世間上的人都會說光是俗人,世語,世俗的話語。這些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再歡喜于世間上的世俗語言,在講解怎樣對治煩惱,了脫生死。一心一意地講學佛法。

   我們自己領會了佛教,能精進于佛教。我們自己開言吐語的過程當中,具足了演說佛法的善根。贊歎叁寶功德的善根,這是口業上具足了。前面是意業上具足。從如來身解法如來。內心裏有這種智慧,口業上能講說佛法。不爲世間世俗語言。在行爲上修諸善本。一切善的根本。善就是根本。所以善本也有許多解釋。第一種解釋就是善的根本。要明心見性。一切修行都是爲明心見性。如實知自心。只要我們能夠認識自心,叁千大千世界再沒有其他的東西,盡虛空遍法界唯一真心寶藏。我們能認識我們的真心的時候明心見性,善惡都是從這裏生起來。修行要認識自心,明了自心。善就是一切利益的根本。我們要求利益,要求世間的利益,出世間的利益。所有的好處所有的利益修行善法。我們要把一切善法要修起來。我們要把一切善法都回想到明心見性這個地方來。自成佛道,我們內心要發菩提心,要發心究竟成佛,佛道是什麼?就是成佛的方法,成了佛之後度化衆生。在因地裏修學成佛的菩提心。到果地裏究竟成就菩提覺悟。然後度化衆生,這就是佛道的根本。所以說,能夠知道世出世間法,一切法本來皆空,無有生滅,生滅只是假象,在生滅當中有不生滅的東西,能顯現不生不滅的本來,所以能了知這一切法都是寂滅相。自性本空,空性如如,沒有生滅。

   有這種智慧的時候能對治生身煩惱。什麼叫生身呢?我們現在的身體是從業而來的。“無業不生娑婆”我們佛教上講的惑業苦,由迷惑造業,由造業受苦。現在肚子餓了,因爲你有身體,你瞌睡來了,你有身體。四大在有當中,要受有的製約。爲人不自在,自在不爲人。所以這人說我今天不吃飯,不吃飯是你自找的。你要是沒有造業,怎麼有今天這種身體?都是從業中感生來的,煩惱就是生身的根本。我們說無明,一切到生老病死,所有因緣給你講得清楚,一切法本來皆空,生滅只是一種假象,不生不滅才是真象,知道這個真理之後能滅一切生死果報。完全超脫,用空慧來對治我們自己的生死煩惱,讓煩惱能消滅,內心裏沒有執著沒有分別無明,包括煩惱完全消滅掉,這種身體是一種習慣。我們今天沒有身體你習慣嗎?有很多人念佛沒有身體了,他非要有個東西讓他抓住才甘心。他空不下來,知道一切法究竟寂滅,他把煩惱的習氣全部消除。我們現在對一切有的執著,身體的執著,萬事萬物的執著,執著的習氣完全消除。佛法在名言概念上來講,煩惱習氣是貪心的習氣,貪稱癡慢疑,那就是我執了。執著的煩惱,堅固的執著。對一切有形成一種習慣,一種堅固的執著——煩惱是貪稱癡慢疑,由學戒和貪稱癡漫疑兩種習氣完全空除盡。要超脫出叁有果報的修行,很不容易。

   什麼叫執著?我們的身體已經形成執著了。如果這個身體哪一天死掉了悲痛萬分,舍不掉。現在搞修建的過程當中,已經死了很久的人,你把他的墳移開,他不高興,他要鬧鬼。所以一般衆生對他的身體是放不下的。現在居士也是這樣,聽經聞法,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有什麼放不下呢?他就是一種執著。所以身體死掉了他還要執著他。對身體的執著,堅固,無明煩惱的執著。有沒有?死掉了他還有,那很艱難。我在高寺接收了很多骨灰,大家都不敢去,說晚上聽到有很多人在那裏說話。有很多人死掉了他的骨灰被燒掉了,他的靈魂還不願意離開。你想解脫生死,怎樣能解脫生死呢?對于身體不要太執著,身體不是你的。現在男女的身體,你執著身體是我的,到最後他說你要把我燒掉哦,死掉了他還執著他的身體。你叫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不去,他要守著他的骨灰壇子。這時怎麼能往生呢?煩惱的習氣最粗重,對有的執著是最微細的。學佛的人要爭取把對外有的執著現在要開始放下。放不下不行,修行就是障礙,往生就是障礙。所以我們今天要把身體放下,修苦行。人家不幹的事情你去幹,掃廁所,把自己的執著去掉。人人都不願意去,他不願意,人家不願意幹的事情我去幹,是對治自己的執著的。忍辱也是修苦行,別人罵我,打擊我的自性心很自然。我們自己以前的業並不圓滿,所以今天來受果報,別人就要批評我誹謗我。連釋迦牟尼佛都有人誹謗他。你的要求不要太高,你能和釋迦牟尼佛相比嗎?我們現在還是衆生你就希望別人不誹謗你,不批評你。有批評是很正常的,在接受了衆生的批評中把自我強烈的觀念能對治,批評你受不了,你的心老是放不下,我執就顯出來了。如果你忍受得下去,不分辯,很善巧的我執就開始對治了。你自己受了就行了。接受了之後,乃至你什麼也不受呢,有人送你禮你不接受這個禮品是誰的呢?還是他的嘛。這是個比喻,還有一個比喻是什麼?如仰天自唾,向天上吐口水,肯定還是落到自己身上。惡人見了善人要誹謗,往往我們想誹謗別人,對別人並沒有多少損傷

  所以我常教大家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你把人家說贏了又怎麼樣?最多增加了一點虛榮心而已。到最後你就是一個是非婆,到最後你的快樂就是一種虛榮心,虛妄的我執在開始增加。本來沒有一個我,你老是說我贏了,那是虛妄的東西嘛,根本沒有的。你偏在沒有的東西中來找自我的感覺,那就是自我欺騙。虛榮心就是我執的增加,虛榮心是一種生死根本,我們要能出離生死的根本就是要忍辱。非常艱難的,你要能忍受,人家做不起來的你要去做。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以身供佛,燃身供佛,燃頂供佛。

  佛法都是爲了對治根本的無明,虛妄煩惱,堅固的執著。把這種無明煩惱習氣全部消滅。在現實生活中去鍛煉,當你不鍛煉是沒有辦法的,家裏的人打你有什麼辦法呢?深深地忍受,慢慢學會了要知道自己是什麼身分,不敢反抗。現在就不行了,他們要強調平等,小孩知道什麼,他錯了你不敢教育他,他沒有學會一種東西,他慢慢長大了我執越來越膨脹,受不得一點委屈。所以這種待人接物他不會,不知道怎麼忍讓。在世間上就是強烈發展,所以現在的娃娃非常難以教育,動不動就跳樓,這就是自我的剛強,個性的剛強,難以教化。沒有辦法,你不敢說,我們要認識到這種習氣毛病來源于我執。我們要感謝傷害我們批評我們的人,爲什麼?他們成就了我們的忍辱力,他們教我學會了忍讓。教會我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社會上不止是我,還有許多的衆生。衆生當中相互忍讓,和合。我們要感謝這些人,在忍辱中來對治自己的煩惱,你不會學佛就要拿鞭子打你。所以知一切法,我們要在生活過程當中,在忍辱過程當中,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修苦行。所以要跟自己對著幹,相當不容易啊。會學佛的人是自己跟自己鬥爭,以善來鬥爭惡,自己和自己鬥爭。你要把天下的人打贏不算英雄,要能戰勝自己才是真英雄。往往在外面能戰勝很多人,不喜歡和自己作戰。這時你的煩惱執著虛妄分別,你就很難對治了。所以我們現在的怪惡習不好對治,學法過程就很艱難。要能知道一切法皆自寂滅,對一切的煩惱身身都能放下,能修苦行來對治他。

  聞甚深法,心不疑懼。聽了非常深的佛法我們自己不恐懼,如果我都沒有了我爲什麼要修行要了生死,斷滅空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說,這個時候,他的懷疑心,恐懼心就能生起來了。我們聽了這種非常深刻的法我們不要懷疑不要恐懼。在《具舍論》當中講了聽了非常深刻的法,自己起不了信心,或者不能理解,高推佛智。這是佛講的法,也許我現在根基還不成熟我不明了。等將來我根基成熟了我一點也不懷疑。釋迦牟尼佛是真語者,他說的都是真話,等根基成熟了之後就能理解。以深刻的信心不懷疑釋迦牟尼佛也不懷疑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能發生深刻的信心理解,我們就不懷疑了。能深入佛法,這也是對于佛法的一種態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衆生就有這種能力,他一點都不懷疑不恐懼,能常常修行佛法。不象我們現在僅是用業余的時間來修行,連續不間斷的修行叫常修行,這都是自己利益自己。斷除煩惱執著,對自己有利益。

  其大悲者。深遠微妙,靡不覆載。用大慈悲心利益廣大的衆生,什麼叫大悲心呢,我們感受到別人的痛苦的時候好象我自己的痛苦。我自己不想受到誹謗,我也不誹謗別人。我自己不喜歡受傷害,人家也不喜歡受到傷害。我們感受到衆生的苦難就象我們自己在受苦難一樣,能夠有大慈悲心,急衆生之所急,痛衆生之所痛。要能這樣,你的大悲心…

《安居講法第十五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