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根本。时时刻刻要不离佛,念于这些空慧,辩才,来成就度化众生烦恼的能力。从如来生,解法如如,理解佛法有真俗二谛。就是能知道一切众生的根基,善巧安立一切法的名相。亲近弥陀如来我们也能理解二谛,如其所有,尽其所有。
解法如如,如其真谛,都能圆满觉悟。善巧地知道这种集,烦恼集合起来就是生死的因,就是烦恼因的集合。灭掉这些烦恼因,修道到究竟成佛。从因至果。把这种从因至果,就是世间法,乃至出世间法的一切真地都能完全知晓。我们平时诸佛在讲经说法的过程中,此时苦,汝应知。从四谛法中给你讲,这是苦,对你有逼迫性,你要清楚。烦恼是感未来受苦难的作用,集就是苦的因,灭呢就是寂灭,一切烦恼究竟不生,谁才能达到烦恼究竟不生呢?诸佛。这种烦恼。一切邪见也根本不起。能够知道这种极灭,就是四谛法当中举出两种,最后的因和最后的果。出世间的因和出世间的结果,世出世间法完全包含,都能善巧地知道。众生喜欢听什么法,就给他讲什么法。总要让你能得到利益,这是从如来这种智慧,由于对于佛教有非常善巧方便的理解思行,他的内心不再欢喜于世间上的男女长短是非。这些说来有什么用处呢?对我们自己了生脱死没有半点的作用。所以说让我们流落到三界,世间上的人都会说光是俗人,世语,世俗的话语。这些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再欢喜于世间上的世俗语言,在讲解怎样对治烦恼,了脱生死。一心一意地讲学佛法。
我们自己领会了佛教,能精进于佛教。我们自己开言吐语的过程当中,具足了演说佛法的善根。赞叹三宝功德的善根,这是口业上具足了。前面是意业上具足。从如来身解法如来。内心里有这种智慧,口业上能讲说佛法。不为世间世俗语言。在行为上修诸善本。一切善的根本。善就是根本。所以善本也有许多解释。第一种解释就是善的根本。要明心见性。一切修行都是为明心见性。如实知自心。只要我们能够认识自心,三千大千世界再没有其他的东西,尽虚空遍法界唯一真心宝藏。我们能认识我们的真心的时候明心见性,善恶都是从这里生起来。修行要认识自心,明了自心。善就是一切利益的根本。我们要求利益,要求世间的利益,出世间的利益。所有的好处所有的利益修行善法。我们要把一切善法要修起来。我们要把一切善法都回想到明心见性这个地方来。自成佛道,我们内心要发菩提心,要发心究竟成佛,佛道是什么?就是成佛的方法,成了佛之后度化众生。在因地里修学成佛的菩提心。到果地里究竟成就菩提觉悟。然后度化众生,这就是佛道的根本。所以说,能够知道世出世间法,一切法本来皆空,无有生灭,生灭只是假象,在生灭当中有不生灭的东西,能显现不生不灭的本来,所以能了知这一切法都是寂灭相。自性本空,空性如如,没有生灭。
有这种智慧的时候能对治生身烦恼。什么叫生身呢?我们现在的身体是从业而来的。“无业不生娑婆”我们佛教上讲的惑业苦,由迷惑造业,由造业受苦。现在肚子饿了,因为你有身体,你瞌睡来了,你有身体。四大在有当中,要受有的制约。为人不自在,自在不为人。所以这人说我今天不吃饭,不吃饭是你自找的。你要是没有造业,怎么有今天这种身体?都是从业中感生来的,烦恼就是生身的根本。我们说无明,一切到生老病死,所有因缘给你讲得清楚,一切法本来皆空,生灭只是一种假象,不生不灭才是真象,知道这个真理之后能灭一切生死果报。完全超脱,用空慧来对治我们自己的生死烦恼,让烦恼能消灭,内心里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无明,包括烦恼完全消灭掉,这种身体是一种习惯。我们今天没有身体你习惯吗?有很多人念佛没有身体了,他非要有个东西让他抓住才甘心。他空不下来,知道一切法究竟寂灭,他把烦恼的习气全部消除。我们现在对一切有的执着,身体的执着,万事万物的执着,执着的习气完全消除。佛法在名言概念上来讲,烦恼习气是贪心的习气,贪称痴慢疑,那就是我执了。执着的烦恼,坚固的执着。对一切有形成一种习惯,一种坚固的执着——烦恼是贪称痴慢疑,由学戒和贪称痴漫疑两种习气完全空除尽。要超脱出三有果报的修行,很不容易。
什么叫执着?我们的身体已经形成执着了。如果这个身体哪一天死掉了悲痛万分,舍不掉。现在搞修建的过程当中,已经死了很久的人,你把他的坟移开,他不高兴,他要闹鬼。所以一般众生对他的身体是放不下的。现在居士也是这样,听经闻法,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什么放不下呢?他就是一种执着。所以身体死掉了他还要执着他。对身体的执着,坚固,无明烦恼的执着。有没有?死掉了他还有,那很艰难。我在高寺接收了很多骨灰,大家都不敢去,说晚上听到有很多人在那里说话。有很多人死掉了他的骨灰被烧掉了,他的灵魂还不愿意离开。你想解脱生死,怎样能解脱生死呢?对于身体不要太执着,身体不是你的。现在男女的身体,你执着身体是我的,到最后他说你要把我烧掉哦,死掉了他还执着他的身体。你叫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不去,他要守着他的骨灰坛子。这时怎么能往生呢?烦恼的习气最粗重,对有的执着是最微细的。学佛的人要争取把对外有的执着现在要开始放下。放不下不行,修行就是障碍,往生就是障碍。所以我们今天要把身体放下,修苦行。人家不干的事情你去干,扫厕所,把自己的执着去掉。人人都不愿意去,他不愿意,人家不愿意干的事情我去干,是对治自己的执着的。忍辱也是修苦行,别人骂我,打击我的自性心很自然。我们自己以前的业并不圆满,所以今天来受果报,别人就要批评我诽谤我。连释迦牟尼佛都有人诽谤他。你的要求不要太高,你能和释迦牟尼佛相比吗?我们现在还是众生你就希望别人不诽谤你,不批评你。有批评是很正常的,在接受了众生的批评中把自我强烈的观念能对治,批评你受不了,你的心老是放不下,我执就显出来了。如果你忍受得下去,不分辩,很善巧的我执就开始对治了。你自己受了就行了。接受了之后,乃至你什么也不受呢,有人送你礼你不接受这个礼品是谁的呢?还是他的嘛。这是个比喻,还有一个比喻是什么?如仰天自唾,向天上吐口水,肯定还是落到自己身上。恶人见了善人要诽谤,往往我们想诽谤别人,对别人并没有多少损伤
所以我常教大家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你把人家说赢了又怎么样?最多增加了一点虚荣心而已。到最后你就是一个是非婆,到最后你的快乐就是一种虚荣心,虚妄的我执在开始增加。本来没有一个我,你老是说我赢了,那是虚妄的东西嘛,根本没有的。你偏在没有的东西中来找自我的感觉,那就是自我欺骗。虚荣心就是我执的增加,虚荣心是一种生死根本,我们要能出离生死的根本就是要忍辱。非常艰难的,你要能忍受,人家做不起来的你要去做。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以身供佛,燃身供佛,燃顶供佛。
佛法都是为了对治根本的无明,虚妄烦恼,坚固的执着。把这种无明烦恼习气全部消灭。在现实生活中去锻炼,当你不锻炼是没有办法的,家里的人打你有什么办法呢?深深地忍受,慢慢学会了要知道自己是什么身分,不敢反抗。现在就不行了,他们要强调平等,小孩知道什么,他错了你不敢教育他,他没有学会一种东西,他慢慢长大了我执越来越膨胀,受不得一点委屈。所以这种待人接物他不会,不知道怎么忍让。在世间上就是强烈发展,所以现在的娃娃非常难以教育,动不动就跳楼,这就是自我的刚强,个性的刚强,难以教化。没有办法,你不敢说,我们要认识到这种习气毛病来源于我执。我们要感谢伤害我们批评我们的人,为什么?他们成就了我们的忍辱力,他们教我学会了忍让。教会我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社会上不止是我,还有许多的众生。众生当中相互忍让,和合。我们要感谢这些人,在忍辱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你不会学佛就要拿鞭子打你。所以知一切法,我们要在生活过程当中,在忍辱过程当中,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修苦行。所以要跟自己对着干,相当不容易啊。会学佛的人是自己跟自己斗争,以善来斗争恶,自己和自己斗争。你要把天下的人打赢不算英雄,要能战胜自己才是真英雄。往往在外面能战胜很多人,不喜欢和自己作战。这时你的烦恼执着虚妄分别,你就很难对治了。所以我们现在的怪恶习不好对治,学法过程就很艰难。要能知道一切法皆自寂灭,对一切的烦恼身身都能放下,能修苦行来对治他。
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听了非常深的佛法我们自己不恐惧,如果我都没有了我为什么要修行要了生死,断灭空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说,这个时候,他的怀疑心,恐惧心就能生起来了。我们听了这种非常深刻的法我们不要怀疑不要恐惧。在《具舍论》当中讲了听了非常深刻的法,自己起不了信心,或者不能理解,高推佛智。这是佛讲的法,也许我现在根基还不成熟我不明了。等将来我根基成熟了我一点也不怀疑。释迦牟尼佛是真语者,他说的都是真话,等根基成熟了之后就能理解。以深刻的信心不怀疑释迦牟尼佛也不怀疑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能发生深刻的信心理解,我们就不怀疑了。能深入佛法,这也是对于佛法的一种态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就有这种能力,他一点都不怀疑不恐惧,能常常修行佛法。不象我们现在仅是用业余的时间来修行,连续不间断的修行叫常修行,这都是自己利益自己。断除烦恼执着,对自己有利益。
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用大慈悲心利益广大的众生,什么叫大悲心呢,我们感受到别人的痛苦的时候好象我自己的痛苦。我自己不想受到诽谤,我也不诽谤别人。我自己不喜欢受伤害,人家也不喜欢受到伤害。我们感受到众生的苦难就象我们自己在受苦难一样,能够有大慈悲心,急众生之所急,痛众生之所痛。要能这样,你的大悲心…
《安居讲法第十五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