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 講記 五▪P2

  ..續本文上一頁來管理你的話,那個心裏面多而不少地就不高興了:“哎,今天又來管我了,你管那麼多幹啥!”它會管起煩惱來。人管人,那麼好管嗎?不好管。佛法當中爲什麼這麼多人他都很好辦呢?原因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淨戒律,自己做自己的老師,自己來管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錯了,不要老師說,我自己發覺錯了,趕緊把它改掉。

  律儀戒,要改正一切錯誤。還有“攝善法戒”,能夠把一切善法都積極地修行起來,不要以少爲多。有些人能夠念兩句咒語,“哎呀,我這一輩子也就夠了。”夠啥夠?八萬四千法門,你哪一樣修起來了?很多時間修行一點點法門,我們自己就得到滿足了,所以說心量不開闊。你修行,一切善法都要積聚,在一切善法資糧當中,都要去精進地行持,那我們的資糧,福德智慧資糧就能夠迅速地成就。所以說修行善法,不厭其多。能夠做起來的,都要去做起來。修行一切善法,無有一個善法而不修,那叫“攝善法戒”。還要在實際的過程當中,和衆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要去發心度化衆生。發心度化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衆生,而無有一個衆生不度,那叫“饒益有情戒”。這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那個就是“叁聚淨戒”。

  我們在受一切戒的過程當中,這叁聚淨戒都要圓滿。那麼我們受了戒以後,“設有毀犯”,假如說有毀犯戒律的時候,那麼我們自己要趕緊清淨。但是說句老實話,在實際的修持過程中,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唯這個是最煩惱的。一個方面是不敢受戒,怕自己犯了怎麼辦;二個方面,好不容易受了戒以後,不能夠很好地修學;犯了戒以後,不能及時地忏悔,不能夠及時地發露,讓它隱忍在那兒,藏在那兒,心地裏面藏汙納垢。就是想忏悔,今天的人好多都找不到忏悔方法。“我怎麼忏悔啊?師父。”藥師琉璃光如來就給我們設了方便了,“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藥師琉璃光如來說:“假如說,你聽說我藥師佛的名號,來思維我這一條大願,那麼自己毀犯的戒律能夠究竟得以清淨。”你看這好不好?我們一聽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我們自己所犯的戒律就能得到清淨,以後再也不去犯了。

  你看,我們感恩藥師琉璃光如來。他發了這樣的願了,我們就照這樣去修學。這很舒服。所以說,在因地上我們自己所犯的戒律清淨了以後,在果地上它以後就不再結果了。所犯的那些戒律,到最後他就不至于墮落于惡趣。如果不然的話,我們因爲犯戒將來墮落于惡趣來受苦,要什麼時間才能夠出來呢?所以說,我們今天一聽藥師佛的名號,一心一意執持藥師佛的萬德聖號,對于過去的這些錯誤,犯的這些錯誤,我們在藥師琉璃光如來的面前,至誠發露忏悔,禮拜佛,供養佛。時時把這個心攝心于藥師佛的名號之上,時時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大願,然後思維藥師琉璃光如來的這些恩德,久而久之我們自己犯戒的罪業自然消除。我們能夠感受到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光明,恢複我們本來的德行心境,能夠把這些戒律很好地守持。針對于我們今天障深業重的衆生時時刻刻犯戒,這提出了一個對治方法。那就是憶念佛的名號,執持佛的名號。“聞”佛名號,那個聞不簡單。有的人說聽就是聞,但聽聞還不一樣。左耳進,右耳出,他聽聞到沒有?心不在焉,聽而不聞。所以說聽和聞,它是有差別的。那麼在佛法上,聞思修,聞思修,這個聞字還有特別地講法。比如說,一聽了之後,就能夠深入內心;一聽了之後,就能夠如理修行,能夠付諸于自己身體上的行動,這個時間稱之爲聽了。還有一個它不依于根,而依于什麼?依于內在的返聞聞自性。能夠從自性上來看,我們自己能聽地是誰呢?然後把這個主人公啓用。我們今天能夠把主人公找回來,不再隨那些聲音的聲塵往外追逐。一旦把這種主人公找到以後,學習的方法也就是我們不隨六根六塵漂著到外面去了。我們今天造業,犯戒,大多數的都是因爲心不住于心內,心要在外面去漂流,所以說很容易犯戒。如果說你內心住于心內,依于佛法而精進思維,找到我們自己的主人公,那麼我們自己就最不容易犯戒。自己有主心骨了,自己知道該怎麼做了。這叫聽聞。

  所以說聞思修,聞思修,聞是什麼功夫?返聞聞自性的功夫。像觀世音菩薩,要有反省心,要把我們自己的觀照,把身口意叁業要關照好,要把自己的念頭照顧好,要把自己的行爲、語言、身口意叁業都要照顧好。所以,這樣能夠讓我們守持威儀,能夠得不缺戒,具足叁聚淨戒;能夠讓我們過去無量劫以來所犯的一切錯誤,乃至對于戒律有所毀犯,我們執持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也能夠究竟清淨。這很好。

  第六個大願。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擘、背偻、白癞、癫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今天,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人苦處太多了,“諸根不具”,長得眼睛不是眼睛,耳朵不是耳朵,鼻子不是鼻子,你怎麼看怎麼醜陋。醜陋的中國人,醜陋的衆生,這個僧相一點都不具足。身體也非常下劣。爲什麼下劣呢?我們今天修行善法,身體不聽招呼。要打打坐,要修修禅,要持持咒,我們這個身體一點都不配合。它喜歡幹啥?去殺雞,宰鵝,打麻將,幹壞事,這個身體它就最厲害,有使不完的勁。你說這個是不是下劣?非常下劣。身體不做善法,偏偏去做那些惡法,這個是我們自己今天的一種顛倒,身心不清淨,諸根不淨,眼耳鼻舌身意,這諸根不清淨,不具足,要不然兩只眼睛變成一只眼睛了。今天兩只眼睛具備了,像我一樣戴個眼鏡,沒有這個眼鏡,沒有這層玻璃也許還不管用,對面還不認知。這也相當于一個殘廢。有個耳朵,又聽不進好話,偏偏要聽那些壞話。你要拍馬溜須,他聽得最自在;真正要叫他修持善法,聽不進去。你交他修戒定慧,聽不進去;說打牌了,“哦,來來來來!”一下聽進去了。你看這個耳朵。所以說,講經說法,他不願意聽,但是要是電視、錄像、錄音那是最願意聽了。你看,這個耳朵它喜歡的是什麼呢?

  還有那些“醜陋”,長得非常醜陋的。“頑愚”,不太容易聽進去一點話的。非常愚蠢,非常頑固。還有“盲”,就是眼睛看不到。“聾”,是耳朵聽不到。“喑”,就是嗓音暗啞,聲音不清楚,不悅耳;“啞”,啞巴,說不出來。“攣”,就是手足抽筋,彎曲了,不能自由自在。“擘”,就是跛子,兩只腳跛過去,跛過來。“背偻”,鈎腰駝背,身體不伸展。你看看,今天這種事情太多了。還有“白癞”,身體上長這樣那樣的病。還有內心“癫狂”,根本就自我做不了主。

  世間上的種種病苦,這個世間上受苦的人多。沒有事情你上醫院裏面看看,醫院裏面是人家最不願意去的,但是又不得不去,一到醫院裏啥都有。世間上最苦的,你到那個地方去看看。精神病院、麻風病院,這些醫院,啥醫院裏面都有。受種種病苦的太多太多了。衆生爲什麼這麼苦?我們現在好腳好手的,我們自己還不覺得。要是你實實在在接觸到那些地方,你才知道這個世間上受苦的人那麼多。藥師琉璃光如來就發願:“願我將來得到正等菩提的時候,就要讓這些種種病苦,一聽說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它能夠“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身體上長得端端正正的,內心裏面有聰明有智慧。“諸根完具”,要讓所有的衆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具足,長得非常莊嚴,而且要沒有病苦。專門針對這些世間上的苦難,來發願,要諸根具足。我們今天,這些修學佛法的,你對于世間上這些,我們曾經看過嗎?曾經想過嗎?曾經發願要救度這些衆生嗎?我們也許看了之後都無動于衷。所以說,作爲一個學佛的人來說,不應該無動于衷。隨時隨地都應該知道這些衆生,實際上就是給我們鍛煉慈悲心的,看看我們自己有沒有慈悲心。如果說我們自己面對這種情況沒有慈悲心,那很不具足了。今天我們學佛的人,好多都說:“哎呀,這些人就是前世遭罪,今生活該。”好多他都還在幸災樂禍。能不能夠這樣幸災樂禍?不能夠這樣幸災樂禍。哪怕就是他前世因爲造業,而引致今生受苦,我們都要以慈悲心來對待他,不能夠輕易地舍棄衆生,更不能夠去幸災樂禍。幸災樂禍,也許你對于衆生的病苦沒有什麼加劇,但是對于自己的德行就有損傷。我們修學佛法就不能這樣幹。所以說,隨時隨地要以慈悲心對待衆生,隨時隨地能夠懷有一顆悲心,來看待世間上的衆生。世間上的衆生因爲愚癡,因爲無明而造這些罪業,我沒有能力去救度他,我爲自己沒有能力而感到慚愧。衆生過去因爲這些沒有智慧,去毀犯戒律,造作出種種惡法,以至于今天來受所有的病苦、病痛,我沒有能力來救度他。心裏面,爲自己沒有這樣的能力,缺少能力而慚愧,從而發心好好修學佛法,將來我有能力了一定可以救度這些衆生。有這種發心的時候,我們自己的這顆心它就變得越來越善良。

  你看,你看到的這個世間上的一切,它可以成爲轉變自己的一種資糧。如果說沒有世間上的這些,怎麼能夠讓你産生恻隱之心,悲憫之心呢?沒有這些,你怎麼知道這個娑婆世界那是不圓滿的呢?沒有這些,你怎麼知道這種因果在我們周圍隨時隨地都在轉動*輪呢?所以說,你就要知道這些衆生,他實實在在地就在給我們講經說法,講的就是一個因果法門:“我就是因爲過去造作了這許許多多的惡業,所以說我今天才遭受這麼多病苦。”他在以他自身的經曆來給你講經。二個方面,隨時隨地乞求你:“發展恻隱之心吧!修點悲憫之心吧!”來幫助你修行的。所以這世間上的一切,都是來幫助你修行的。如果說,我們還能夠以一種修行的心態,世間上的人都是菩薩再來,唯我一個人是凡夫業障,這些人都是菩薩應現再來,來幫助我修行的。這個時間,你就可以看到,這些衆生實實在在就是菩薩的示現。他爲什麼要來示現呢?就…

《藥師經 講記 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藥師經 講記 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