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超過了多少修行的時間,就這麼輕松。但是你就不願意幹,你就是改不轉來,你就是非得要爲自己著想,而不爲大衆著想。所以說,有的修行爲什麼要經曆那麼長的時間呢?就因爲我們自己習慣地執著于自己的東西,不願意改過來。我們今天說了,大衆願不願意發心呢?如果大衆願意發心,今天就可以幹,明天就可以幹。就跟方丈和尚請求,我今天主動發心,你派我一個什麼事。你看你敢不敢?好多人就不敢。在家裏也是,這樣也不管,那樣也不管。“我要修行,你們別打擾我!煮飯,你們煮;買菜,你們買;帶娃娃,你們帶。一切都不管我的事。”沒有學佛之前人家看你還像個人,一學佛之後人家看你像個神。就只能把你供起來了。但是,人家供其他佛菩薩,受點香火也就可以了。但是你這個神,比那些菩薩還要麻煩,不僅僅要受香火,還要金錢,還要飯吃。還什麼都要!你說你麻煩不麻煩!你這個神又不是很崇高,他跟人也差不多。你是人,你就要做人的事情。
這個時間,一定要把自私自利的心改轉過來。你不改轉過來,你說你修行,你修什麼嘛!修到哪裏去了嘛!每個人都修修修修修,就修到房間裏關起來,鑽進箱子裏面蓋起來。那怎麼修嘛!所以說,這個地方大家要清楚,藥師佛法的十二個大願,其實願願都是讓衆生所求皆得。你就要學習這種心!這就是總說。下面是別敘。我們看第一個大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叁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藥師佛所發的第一個大願,那就是生佛平等願。衆生與佛是平等的。從理性上來說是平等,從他發願來說也要平等。他發願和理性,那是一致的。依真理而發願的,你所發的願那就是真真實實,符合真理的。你這個願就發得真。你不違背于客觀規律,不違背于法身真理。你這樣發願,那就是能夠依佛法,不要違背于佛法而去發願。很多人也發願,他發的啥願呢?“釋迦牟尼佛,我不修行,我要去偷,我要去搶,啥壞事我都要去幹,但是你一定還要保佑我成佛!”有這種好事沒有,你說?沒有嘛。違背客觀因果道理,你這個願不善巧,往往就是偷心不死,到最後成功不了。你看看藥師佛所發的願,從道理上來說生佛平等,于是他發願,也要求生佛平等。這個是符合于佛法的,符合于真理的。你就要不違背于真理而發願,不違背于因果而發願。這個才好!你所發的願才善巧。
所以說,藥師佛發願,願“來世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時“。什麼叫“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正等正覺。我不說我現在辦得到,現在辦得到那就是打妄語了,對不對?但是,我將來總有一天要成佛!我成佛了的時候,我要怎麼辦?那就是像今天的一種長遠規劃。我們建一個房屋,它要有規劃,有設計。我們要成佛,你也要有個設計。怎麼設計?就要依照真理來設計。要學一學設計學、規劃學。我們今天學佛,你要學《菩提道次第廣論》,要學《密宗道次第廣論》。爲啥呢?只有學了之後,這些才教你怎麼樣去修行,一個整體的步驟是怎麼樣的,肩胛結構是怎麼樣的。你才能夠懂這些設計學,才能夠懂這些規劃學。對于自己一輩子修學佛法的道路,你才清楚。如果說你沒有這種學習,你怎麼設計?設計出來的都是不先進的,都是落後的。那就不行。所以說,一定要先學習,學過了之後,取得了設計師的資格了你再來設計。我們學佛法也是這樣。你要發願,你要設計,不要亂發,要學過了之後再來發。
所以,他發願在得到正等正覺的時候,“自身光明,熾然照耀”,就是要讓自己的身體內外透徹,光明充滿,不黑暗。“無量無邊世界”,讓我自己的光明能夠照亮無量無邊的世界。他這個大願發得好啊!這個光明,是代表什麼?在我們自己學習過程當中,我們說這種光明代表智慧。以智慧來照亮無量無邊的世界。“以叁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莊嚴其身”,所以說他的身體都是長得非常莊嚴的。你看哪一尊佛是醜陋的佛?沒有醜陋的佛。每一尊佛,最起碼的都是叁十二種相,八十種好。非常圓滿,衆生一見就歡喜!我們今天也要發願哦!要莊嚴其身,要長得非常健康,非常圓滿,讓所有的衆生一見就歡喜。這樣你講經說法,人家很容易聽。
能夠“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這最後兩句話非常重要。“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就是說,讓一切衆生都能夠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讓一切衆生都能夠自身充滿光明,讓一切衆生的光明都能夠照耀無量無邊的世界,讓一切衆生都能夠得到叁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這叫生佛平等。他這種願心,就有這麼大!那麼我們發心呢?就要讓所有的衆生都要得到這種好處。你看這種願,就發得非常大。當然這種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如果說要詳細地講起來,那裏面的學問深了。我們這個地方就不再詳細地講了,簡單給你說一說。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于日月;幽冥衆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這叫開曉事業願。所以說,藥師琉璃光如來說:“我將來得到正等菩提的時候,願我的身體像琉璃一樣,內外都非常明白幹淨,沒有一些汙點,沒有一些染汙。”“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自身是光明的。今天你的身體光不光明?一切衆生都有光明,但是爲我們自己的煩惱、執著所遮蔽了。如果說你沒有煩惱的話,你的面容還要更美麗一些,乃至你的臉上不打蠟它也有光明。今天那個女士美容,打蠟,塗這樣,塗那樣它才能顯得有點光明。但是,佛的美容不打蠟,從哪裏來?從內心裏面來。內心裏面沒有執著、沒有煩惱、沒有無明、沒有黑暗,于是整個人的身體都是光明的。“功德巍巍”,自己的身心是由于八萬四千功德,無量無邊功德而成就的。所以說,那個身體是由功德而成就的身體。
“身善安住,焰網莊嚴”,你看看,這個藥師琉璃光如來他的周身,就像有火焰一樣,“焰網莊嚴”。所以說,身體住在善法當中,善巧地安住于法當中。“過于日月”,他的光明能夠超過日月的光明。你看看,太陽夠不夠大呀?但是,如果說你有這種光明的時候,你在太陽底下,太陽照不了你,傷害不了你。爲啥呢?你的光明比太陽還要厲害。所以說,那就是藥師如來所發的大願。
“幽冥衆生,悉蒙開曉”。前面,是自我的莊嚴;後面,以自我的莊嚴來莊嚴衆生。這就是一個本末次第。如果說你連自己都得不到好處,你怎麼能讓衆生得到好處呢?所以說,他自己得到這種好處以後,他的光明照到幽冥界的衆生,幽冥界的衆生都能夠開悟,都能夠明白道理。這種光明,一照到他身體的時候,他就能開悟。
“隨意所趣,作諸事業”,就是他的光明照到這些幽冥界衆生的時候,那些衆生都能夠隨意承辦自己的事業。你看看,這很簡單了嘛,只要有藥師琉璃光,一照到他身體的時候,一得到藥師琉璃光的加被以後,衆生的一切事情都自然而然地成就了。你看看,這是利益衆生。
“第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衆生有所乏少。
這個時間,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建設小康世界、中康世界、大康世界。什麼叫小康,什麼叫中康,什麼叫大康?就是我們藥師佛的第叁個大願。他將來得到正等菩提的時候,要用他無量無邊的智慧和佛法,來讓所以一切的衆生都能夠得到無盡所受用物。什麼叫“無盡所受用物”?無量無邊,你想要什麼有什麼。你想吃什麼,這些東西都能夠自然成就;沒有房子,有房子;沒有吃的,有吃的;沒有穿的,給你穿的。這就是由于諸佛的願力所成就的。我們今天是由誰成就的?由叁寶的威力成就的,由十方善男信女的供養所成就的,由常住上所成就的,由國家的政策所成就的。對不對?今天我們是由這樣成就的。那麼,將來藥師佛成佛的時候,他利用自己的願力,利用自己的智慧,利用自己的神通就可以讓衆生都得到。
“莫令衆生有所乏少”,所以說到那個時候,他的一切現實的用具,一切資生用物都是自然而然具足的。我們今天說發展生産力,從哪裏發展生産力?從心上發展。要想和諧,從心來。要想發展社會,要辦開發公司,要搞改革開放,都要從自心來,要從道德上來。物質上的東西,你找到開發的說不定就把它破壞掉了。人家開發昭覺寺,然後旅遊公司就進來了,大汽車就進來了,大喇叭成天給你喊。那個道場就不稱其爲道場了,那就糟糕了!對不對?那種開發,是有破壞性的開發。他一開發走了,你在後面你就收拾攤子,破磚頭、破瓦片、髒東西、垃圾。那就沒有辦法了。我們要怎麼樣開發?要從內心裏面開發智慧!有智慧的人,有願力的人,有福德的人,這種資生用具自然成就。對于外在的世間上,沒有損傷,還有增長。
所以說,這跟西方極樂世界有什麼區別呢?沒什麼區別。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樣,你想什麼有什麼。但是,都是由于佛陀的願力而成就的,由于佛的智慧方便而成就的。你要從這種願力當中,來成就這些。這是第叁個大願。就要讓所有的衆生,在物質上一點都不缺乏。這不就是我們今天所追求的嘛。你要鈔票,鈔票大大的有;你要吃什麼,什麼都有;你要玩汽車,什麼名牌汽車都有,哪裏還用得著汽車。從內江開到成都起碼要兩個小時,如果你再開得快,對不起,罰單就來了。但是,如果說你有神通,西方極樂世界有神通,你那個汽車抵得上神通嗎?我看它那個神通就是高級汽車。一閃念,過去了;一瞬間,十萬億佛土走過來了。你什麼汽車比得上它這個?所以說,這些都是佛的一種智慧裏面流露出來的。我們今天就要學習這種。
假如將來都是一種道德的社會了,你憂不憂愁?不憂愁。今天世間上的人爲難出家人的一句話,就是經常所說:“哎呀,你們這些出…
《藥師經 講記 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