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 講記 一

  《藥師經》講記(一) 智海法師講述

  2007年4月22日·四川省成都市昭覺寺大雄寶殿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尊敬的演法大和尚,尊敬的各位長老法師,尊敬的各位居士:

  今天非常榮幸,能夠到昭覺寺就教于大和尚,就教于各位師父。也許大家看的那個布告,剛才大和尚已經介紹了,布告上貼的是宗性和尚來講《藥師經》。今天臨場爲什麼變了?你一看,這個不是宗性和尚,給變了。今天早上七點過就接到宗性和尚的一個電話,他說原來是答應了大和尚要來講《藥師經》,臨時他的外公病了,家裏的人這個也招呼不住,那個也招呼不住。他回去才招呼得住。所以說布告也貼出去了,他自己又到不了場了,所以趕緊給我打個電話,救場如救火。我說這個場不好救,這個《藥師經》不好講啊!再加上我們昭覺寺裏都是藏龍臥虎的。但是,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那麼好久了,就在說要來親近大和尚。

  原來剛剛出家的時候,我也在這個地方親近上師,親近我們的大和尚,可以說受益無窮。剛剛出家啥也不懂,在昭覺寺安居,就聽上師在這個地方講。開頭還很不容易把他那種話語能夠聽清楚,但是一坐兩坐,這樣來聽,終于還是有些機緣,內心裏面受了這種洗禮,直到今天還一直是感念在心。我很懷念那一段時間在昭覺寺安居,在昭覺寺學習。想到有上師在的時候,我們這些衆生真是幸福,每一天有經聽,每一天能夠在上師座下好好地修行。那麼現在,上師已經圓寂幾個年頭了,我們再想聽到上師的法音已經不太容易了。幸好今天演法大和尚撐持法門,昭覺寺應該說是如日中天,各位師父們精進學修。我的內心裏面時常有這種向往之情,希望啥時候還像剛出家那樣,到我們大和尚跟前聽聽經,學學法,這個就是我的最大心願。所以,一次又一次地給大和尚說,哎呀,現在要有這樣的機緣,在大和尚跟前當當侍者、聽聽經、聞聞法,那就很殊勝了。

  今天,應該說成就了這樣的因緣,把講《藥師經》的因緣來給大和尚、各位師父、各位居士彙報一下自己的學習所得,也就教于大家。那麼,《藥師經》不知道安排的是幾天?看我自己?就是隨時都可以停止是吧?阿彌陀佛!布告上說的是多少時間?講完爲止?哦。因爲原先的沒有了解,原來大和尚吩咐過,就說啥時間你有空了,到昭覺寺這邊來,和大家一起學習學習,始終因爲自己水平低不敢應承。但是今天,還是因緣所托,終于還是走到這個地方來了。那麼我們就依講完爲止,好吧?

  我們今天講《藥師經》,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機緣。在上座之前,大和尚都在說,這幾年到處講經說法的,講《藥師經》很少。但是《藥師經》在今天的時代裏面應該說是很契機的。爲啥呢?因爲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的兩大法統,一個方面是阿彌陀佛,一個方面是藥師佛。應該說是針對于不同的根基,來安立的善巧法門。釋迦牟尼佛出世,他唯一的一個目的那就是要引導大家,要究竟成佛。所以說,萬萬千千的經典,它的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大家能夠圓滿成佛。

  不管是對自己也好,對衆生也好,我們自己圓滿成佛,對于自己沒有煩惱,沒有分段生死,沒有變異生死,這個生死輪回的大事徹底解決了。而我們自己的智慧,已經圓滿了,對于諸法實相已經完全能夠證悟了。這是從自己的角度上來說,需要有一種圓滿的結局。對于利益衆生上來說,更需要我們圓滿成佛了,我們現在看到世間上無量無邊的衆生,應該說都和我們有因緣。我們今天要想成佛,就必須要發大菩提心,去利益這無量無邊的衆生。如果離開衆生以外,我們要想成佛也不大可能。所以說,我們發大菩提心,希望圓成佛道,就要在衆生當中修學,不離衆生而修學,要離開衆生那就沒有辦法了。所以說,我們利益無量無邊的衆生,這也是勢在必行。

  當我們面對這無量無邊的衆生,應該說,許許多多的衆生都在受煎熬,萬萬千千的衆生各有所求。你追求這樣,他追求那樣。唯一的目的呢?也就是想離苦得樂。所以苦海無邊,無量的衆生在生死輪回當中,頭出頭末。叁惡趣的苦那就不用說了,地獄、餓鬼、畜牲,這些苦隨便拿一樣出來,我們自己都經受不了。就是在人世間,我們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求不得這些種種的苦處。難道是我們所希望的嗎?也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所以說,在這個生死過程當中,我們備受煎熬;在這種生死過程當中,我們也許還有這樣那樣的欲望,想這樣、想那樣,偏偏求而不得,我們希望得到更多的錢財,但是想錢想不到。這個世間上多少的人去追求金錢,但是最後這個金錢追求不到手。我們想名利,可這些名利也不好追求。我們想家庭和諧、人生幸福,其實也不容易。在人世之間,我們所經曆的這些事情,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我們感覺到人生是苦海。所以說,人世之間的苦,經曆過來的人都知道,五濁惡世,人生不太圓滿。所以說,我們今天能夠來學佛,無非不過是想追求一條滿足自我、提升自我的圓滿之道。

  釋迦牟尼佛,他就因應了這樣的形式,給我們講經說法。他的目的也就是給我們開示,怎麼樣才能夠離苦,怎麼樣才能夠得樂。那麼這種苦與樂,它也是有因緣的,不是沒有因緣的。這個因緣是什麼?那就是因果關系。有什麼樣的因,接什麼樣的果。你做了善因,你就爲這種善因感得的結果也能讓人很舒服。如果說我們因爲行了惡法,內心裏面起了不好的念頭,嘴裏面說了不好的話,身體上做了那些不該做的事情,往往我們得到的結果就是非常糟糕。世間上的人,都陷入這種盲區當中。我們希望追求快樂,希望最求幸福,但是我們自己的行爲呢?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夠真正地離苦得樂。所以說,佛教就把這種真實的因果道理告訴了我們,如何才能離苦得樂。

  當然,究竟的離苦得樂,那就是成佛,這個世間上最圓滿的也就是成佛了。一切智慧都圓滿,一切能力都具足,一切實相都能夠圓滿無余地證到諸法實相。從佛下來,菩薩、聲聞、圓覺這一些智慧,應該說趕不上佛陀。這個世間上,最高、最無上、最圓滿的那就是佛陀的智慧了。我們今天學佛,就是學習佛陀的智慧,知道佛陀的智慧,也就是希望我們人人都能成佛。但是成佛也不是那麼簡單!一天、兩天、叁天,那樣修行就成功了嗎?所以說,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功的。也許經過叁大阿僧祗劫,也許經過無量阿僧祗劫。所以說,修學佛道應該要有一種長遠心,沒有長遠心是不行的。我們今天許許多多的出家人、居士,剛剛一出家叁天、五天,我們就希望自己趕快成就。一年、兩年沒有結果了,我們內心就非常焦急。所以說一年、兩年看不到結果;叁年、五年也看不到影響,我們的內心最容易退失了。

  所以說,釋迦牟尼佛把這個長遠的佛道,給我們安了幾種階梯。叫你一下子成佛,也許你很艱難,但是我們一步一步來,可不可以?一步一步來就可以。把叁大阿僧祗劫的修行落實在我們當下,力所能及,能夠辦到。所以說世間上的一切事業,應該說都是佛陀的現象,都是佛法的現象。一切法都是佛法。所以說這個《藥師經》主要就是消災免難,滿足于我們自己現世事業的幸福,以此爲一種方便,增上,讓我們能夠發出離心,發究竟的菩提心。

  所以,這對于我們中國的人來說,非常契合于這種根基。爲啥呢?比如說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修的是什麼?修的是後世的圓滿。西方的人也最喜歡後世的圓滿。就從我們這個世界上來說,西方世界的科技非常發達,信天主教的也好,信基督教的也好,或者說信伊斯蘭教的也好。他們相信的是什麼?天堂的幸福。希望後世有個好的目標,所以往生于天堂,繼續去享福,他們希望後一輩子能更圓滿。但在東方世界,比如說中國,孔老夫子就說:“未知生,焉知死。”佛教講究的生死是一種大事,但在中國來說人們更關注的就是現世的利益。

  你看我們這些居士,學過去,學過來,然後把香一插,你聽他發個願,聽他祈禱的大多數都是現世利益。“哎呀,釋迦牟尼佛啊,阿彌陀佛啊,觀世音菩薩啊,你要保佑我兒子長得健健康康,事業能夠非常成功,我能夠健康長壽,要活一百歲,一千歲。”他所追求的更多的著眼點,是在現世世界。你要想叫他學佛,他說:“學佛有什麼好處啊?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現實的好處?”如果沒有現實的好處,大多數就不願意去學了。這就可以讓我們知道,在我們周圍的這些人,他的根基大多數是追求這種現實利益。

  那麼佛法針對于這一種根基的衆生,那就有圓滿的結局。比如說,我們今天說佛法並不在將來,並不在過去,會說佛法就在我們現前當下。每一個人在現前當中,能夠把佛法落實在現實生活過程當中,那是人人都能做到。比如說你的心念,如果說有一個不好的思維,它就會給我們帶來煩惱。我們經常所說,在家裏面男人出去工作了一大圈了,然後回來,這個女人在家裏面要做臉、做色、做過場。爲啥呢?自己需要得到一種承認。得到承認了,得到一種滿足了,自己也了當,把這種目標說出來也就得了。但是一般的人就是不說,她要做臉色給你看,要讓你猜,要讓你去想。想了半天,猜了半天,你還是猜不著,所以心裏很煩惱。

  所以說現實社會,我們這些衆生所采取的一種方式,大多數不是那麼直截了當的,大多數也不是那麼合理合法的。比如說,我們本來是追求快樂的,但是我們的人,偏偏那種思想就喜歡朝那個牛角裏面鑽,哪裏想不通,他就喜歡朝哪裏去想,哪裏煩惱他就朝哪裏去想,歡喜的他偏偏不容易去想。所以今天,你要想做佛菩薩,你就高興起來了,但是他不會去想佛菩薩。除了世間上的痛苦事情,只要你不想就可以不痛苦,只要你去遠離那些煩惱的因緣,你就可以不痛苦。但是世間上的人,偏偏喜歡朝煩惱裏面堆。你說叫他不生氣,“我怎麼能夠不生氣?周圍的人都叫…

《藥師經 講記 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藥師經 講記 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