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利器之輪 講記 叁▪P2

  ..續本文上一頁。當我們在生活當中,面臨這樣那樣的不愉快的時候,我總能夠非常積極地想辦法,能夠迅速地對治這種不良的情緒。免得給衆生增加一些不愉快,免得給自己內心裏面埋下這種怨恨的種子,隔閡的種子。所以說,修行最關鍵的是在念頭上的轉變。

  所以說,這是第十七段。專門教我們修行當中的訣竅。面對佛法僧叁寶,面臨善知識,我們學習的時候,始終要把自己內心的歡喜心培養起來,把這一點推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等會兒上殿了,我們總是不願意起來,“哎喲,再睡一會兒,再睡一會兒。怎麼這個板就打響了呢!”你心裏的怨氣就開始出現了。對不起,這樣不利于你出家的生活。每天聽到鍾聲,每天聽到板聲,自己要發歡喜心:“哎喲,又敲鍾了。好,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我們就歡歡喜喜地起來,修行,學習,工作。要有這樣的歡喜心態過生活。如果沒有這樣的歡喜心態過生活,往往對于我們今後的生活,它有絕大的障礙。這個要應用在我們生活當中。

  每天,你起來的時候,我不是教大家嘛,要往好的方面想,想著佛法僧叁寶放大光明,加被于我,我自己身口意叁業非常輕松自在,我今天所有要辦的事情,承叁寶的加被都能夠迅速地成就,圓滿。你心裏要充滿這樣的信心,這樣的心情。在這一天的生活過程當中,你就生活得比較潇灑,自在,要辦什麼事情的時候,也比較容易成功。假如說你一起來,就非常不滿地,人家把你吵醒了,把你叫起床了,做點這個事情你不願意,做點那個事情你不願意。你看看,在今天整個一天的生活當中,好像都有這樣那樣的不順。爲什麼?就是一天之計在于晨。在早晨的起心動念非常重要。早上起床了,你的心念對于今天的生活將會有影響。我們內心,在越是往後靠的這些起心動念,與前面的起心動念它是有關系的。你只要開頭開得好,始終掌握得順手,那麼進行下去也就比較如法。如果開頭開得不好,那就有點麻煩。所以說,這是學習的一個訣竅。

  第十八段,在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會受到來自于家長、親戚、六眷、朋友、老師乃至衆生的無理非難,或者說在某件事情當中,我們往往會成爲別人的替罪羊。這樣的現實,我們會不斷遇見。本來我沒有做這種事情,別人就會無故地給你製造一個,“這個事情就是你做的!”你看,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我們心裏非常非常地沮喪。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也許說你會受到于來自方方面面的非難,挑剔你。當面臨這種無理非難的時候,當我自己無辜地成爲別人的替罪羊的時候,在家庭當中,學校當中乃至于社會單位當中,都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如果我們掌握不好,我們的心情將會由此而沮喪,要淪入一種惡性的循環。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利器之輪》教我們,爲什麼我現在受到別人的無理非難呢?爲什麼我成了別人的替罪羊了呢?爲什麼這種倒黴的事情出現在我自己身上了呢?要檢查這種原因,那是往昔時候我們總是無理非難別人,挑剔別人。

  就即使是在今生今世,我們檢查一下自己,我們往往都在非難別人,挑剔別人。要求別人的時候,要求得非常嚴格;在別人做事情的時候,我們這樣不滿意,那樣不滿意。那就是非難別人嘛。那麼現在,這種業果還到我們自己身上來了,一報還一報,還回來了。我們現在正在承受這種結果。像這種,我感謝生活,我往久的錯誤你現在還給我。還給我,我就沒有錯誤了。我現在承受這種錯誤,承擔這種結果,然後祈禱佛法僧叁寶的加被,祈禱善知識的加被。願我從現在開始,我對周圍的人都要有包容心,都要有寬容心,不再去挑剔別人,不再去非難別人。與人相處的時候,我總要增加自己的理解與同情,寬容與建設性的意見我多提一點,指責別人的事情,非難別人的事情我少做。也願天下所有的衆生,他們受到別人的非難,替別人做替罪羊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在衆生身上。所以說,我們承受這種結果,把我們由此而引發的善良的心願,布施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衆生有情。就利用這種發心,一以貫之地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把自己的理解、同情、寬容乃至安慰、建設性的意見布施在世間上。如果你是這樣的生活,逐步地它就會改轉。

  所以說,我們要想不作別人的替罪羊,不受到世間上這樣那樣的非難,就要從現在開始做起。在佛經上有一個公案,說是有一個老比丘,老比丘修行非常好,他在山上閉關修行。自己煮了一鍋野菜,正在煮得差不多將要熟的時候,山下有一家人把牛弄丟了,晚上牛丟了,第二天到處找,找到山上來,走到比丘這個地方來了,一看到比丘鍋裏煮的正是牛,一鍋的菜湯變成牛肉湯了。所以這家人就把比丘抓住捆起來,報關狠狠地打。最後,隔了幾天,這家人的牛終于找到了,才知道冤枉這個比丘了,再進監獄裏去,請求把比丘放出來。這個比丘就作了別人的替罪羊了。那麼,有人就不理解,于是問釋迦牟尼佛:“這個比丘爲什麼煮的菜變成牛肉了呢?這個情形不可思議的。”釋迦牟尼佛說:“業力不可思議啊!往昔,這個比丘他就是冤枉別人,到今天他冤枉別人的業成熟了,他又來償還這種業報。于是他煮的菜變成了牛肉,這個僅僅是業的一種顯現而已。”實際上他鍋裏煮的是不是牛肉呢?不是牛肉。但是業力來了,人家看見的就是牛肉。

  我們現在也生活在業報的過程當中,許許多多你看見的事情,也許說僅僅是業的一種顯現,並不是一種真實的現象。是不是這樣的呢?有些人在聖水寺說:“哦,我看見阿彌陀佛了!”別人就說:“哪裏呀?哪裏呀?”他說:“就在那兒。”一看,哪裏有呢!他的業沒有成熟,他就看不見;你的業成熟了,你就看得見。有些人在晚上說:“哎喲,我看見鬼了,你看好嚇人哦!”別人再一看,哪裏有鬼嘛!沒有鬼。別人與鬼的業緣就沒有,你與這個鬼的業緣就成熟了,就見到了。乃至于我們在世間上,所遇見的稀奇古怪的事,他說:“師傅,有個人鑽進我的腦袋了。他指揮我這樣,指揮我那樣!”周圍的同修就不理解了:“哪裏嘛?哪裏嘛?你指給我看看。”“它在這兒,它在那兒!”別人也看不見,周圍的人不理解,就只能夠說犯病了,神經病,差不多要瘋了。原因是什麼?業果報應。他爲什麼鑽進你的腦筋了?你的業成熟了。以往你曾經折磨過別人,用你的意指控製別人,現在這種報應來了,別人也來控製你。

  像這種時候,我們也要進行施與受的兩種修行。什麼叫受?歡歡喜喜地承受這種業果,“好,你該來報我。以往我用我的意指控製你,現在你用你的意指控製我。我現在來償還這種業報,祈求佛法僧叁寶的加被,讓我們能了解這前一世的業緣。了解了以後,我再也不欠你的了。”願天下所有的衆生有情,都能夠得到佛法僧叁寶的加被。願天下一切受其他人支配的思想意識,都能夠徹底改變。由我自己承受這種苦難的結果,代替天下所有的衆生銷毀這樣的業障,而忏悔往昔時候我們要想支配別人,主宰別人這種貢高我慢。來替天下所有衆生,來承擔這種結果。然後把這種好的發心,布施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衆生的身上。願他們都能夠離苦得樂,願他們都能夠做自己的主人公,而不至于做冤孽的奴隸。

  像這種情況你遇到過沒有?好多人沒有遇到過。只有那些特別的人他才遇到。但是我記得的起碼也有五個人了,北京起碼有叁個人給我反應這個情況。“師父,我家裏的男人經常不放過我,叫我做這樣,叫我做那樣。我自己念佛,他要障礙。”往往念佛的時候,念不專心,他不讓你念佛。休息的時候,他又攪擾你,不讓你休息。”問他到底是什麼原因,他說他跟我的兒子有緣,要來幫助我教育我的兒子。說得神神秘秘的,不理解的人就說:“完了,入魔了。”在四川我也遇到兩叁個,在我們內江也有這樣的人。什麼原因呢?就是這種原因。往昔時候,我們支配別人,主宰別人,無故地侵淩別人。現在,我們就來做這樣的業的回報,它已經回報到我們自己身上來了。替別人受罪,當替罪羊,無故地受到別人的非難,乃至自己的思想意志被他人所控製。但願這樣的事情,不要發生在我們諸位的身上。你就要好好地用心,對衆生起心動念要有善良的願望,不要去挑剔別人,整別人,不要去控製別人,不要去冤枉別人,這就可以改變我們自己的生活。在家庭當中這樣無故地受到非難,乃至替別人做替罪羊的時間多得很嘛,對不對?家庭裏,公公婆婆無故地冤枉自己,有苦說不出;父母、夫妻、兒女往往誤會,做替罪羊的時間多得很。那就要反省,這是一種業的報應,還到我們自己身上了。

  下面一段。當我們在生活當中,這樣的需求,那樣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滿足。我們要錢沒有錢,要權沒有權;要做個什麼,什麼都不成就;要智慧,沒有智慧;要能力,沒有能力。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感到非常缺乏,感到非常軟弱,弱小。原因何在?那就要檢查。這是因果報應的業,這個非常厲害的武器,又返還到我們自己身上了。往昔時候,是我們自己因爲悭貪不舍,因爲自私自利,總要侵害別人,爲了利益自己而損傷別人。爲了讓自我脫離苦難,我們總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基礎之上,把自我的利益建立在損傷別人的基礎之上。那麼現在,這種結果就回到我們自己身上了。我們自己現在的日常生活當中,想這樣得不到,想那樣得不到。想用錢的時候,往往不夠用;想用智慧的時候,往往智慧也不夠用。原因在哪裏?原因在這個地方。來源于自私自利心,來源于自我的自私而損傷衆生。

  那麼,我們現在來承受這種業的結果,來承受這種往昔時候錯誤行爲的一種回報。我們現在,盡自己能力所及能夠對治這種自私自利心。從現在開始,我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基礎上,不要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對別人的損傷基礎之上。我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利益衆生的基礎之上;我要把自我的利益追求,建立在成就衆生的種種好處之上。這樣,…

《利器之輪 講記 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藥師經 講記 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