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家裏非常豪華,就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但是,一跨出他的大門,他的樓梯間你再看一下,哦喲,灰塵堆了那麼厚。一跨出門,他就不願打掃,“公共領域,憑什麼該我打掃。”乃至自己房間裏的東西,他可以隨便往外面扔。窗子一開,從樓上一直丟下去:“管它的,反正不是我掃,我只要丟出我這個空間就是了。”任何人都打這樣的算盤。不要說我們的火車站了,火車站我去看過,越看越邋遢,走到哪裏,哪裏都是垃圾。就是市中區比較文明的場所,你去看一下,還是一樣的。人居環境改變不了。爲什麼改變不了?因爲我們這顆心非常肮髒,非常自私,我們自己把自己生活的環境破壞了。誰給你破壞了?我們自己破壞的。所有內江人的屎尿都在往沱江裏排放,垃圾汙水都在往沱江排放,但是我們現在吃的水又僅僅只能從沱江抽起來吃。我們自己排放進去的屎尿,現在又把它抽回來自己再飲用,你說是誰造成了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座的每一位都要承擔責任。我們在說現實的環境不美觀、不好,而偏偏造成現實的環境,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要承擔責任。
大環境是這樣的,小環境是不是這樣的?照樣是這樣的。一個家庭,認爲這個家庭不溫馨,環境不具備。對不起,家庭的溫馨環境哪個破壞的?有你,有他。你們一家人都要負責任。就由于你那一顆心肮髒,所以說環境也就肮髒;就由于你那一顆心歹毒,所以內江的社會也就歹毒無比。正因爲我們這顆心,不安分守紀,內江的整個社會看起來也就不安分守紀。爲什麼我們這個地方多少年一個想法,一次又一次地錯失良機,一次又一次地落後于別人?爲什麼遲遲發展不起來?那不僅僅是幾個領導的事情,那不僅僅是體製的問題,那是我們這地方人的素質問題所決定的。所以說,我們自己不從自己身上來改變,終究這個地方絕難改變。我們寄希望于派一個好的領導來,倒是派過去派過來,派不到好的領導。爲什麼呢?因爲我們的命運,我們的福報決定了。我們的民衆只能夠有這種福報。爲什麼我們不從自己來改正呢?
出家也講環保的,出家也講開放的,出家也講進化的。要怎樣才能環保呢?從自心的環保開始做起。把自心打掃幹淨,身口意叁業打掃幹淨。當我們自心的環境改變了,外在的環境就改變了。當我們自身的素質提高了,那麼整個內江民衆的素質,人人都這樣做他才能夠提高。當我們大家的素質都提高了,內江的社會環境就會改變。到那個時候,自然而然地它會出現一個相應的領導。相應的領導,這個領導不是誰派來的,不是哪個專運過來的,而是大家同齊相求所感得的結果。有這樣的東西,我們大家有什麼樣的福分,現在有個什麼樣的領導。這樣一講,很多人又要說:“你講的這個有點懸哦!”是不是懸?不懸。非常現實。
所以說,我們這一輩子,遇到這些不如意的環境,要知道那是我們對佛法缺少正見,我們不能夠把這些依正二報的道理明白。萬事萬物本來一塵不染的這種真實狀況,你不知道。以前不是給大家說過嘛,釋迦牟尼佛成佛了,在這個娑婆五濁惡世當中,有些弟子就很不理解:“佛,人家成了佛,人家的國土就非常幹淨,非常莊嚴。你老人家成了佛,爲什麼這個世間是這樣的五濁惡世呢?” 釋迦牟尼佛說:“這是你們的業力,不是我的國土。我的國土是什麼?馬上顯現給你看。”他腳大拇指一踩著地的時候,整個大地變得非常祥和、莊嚴、富足。這才是他的報身國土。那就感到不能理解了:“既然你的報土這麼樣的莊嚴,你爲什麼不讓我們住在你的報土當中呢?你爲什麼要讓我們住在五濁惡世當中呢?” 釋迦牟尼佛說:“這是方便。”什麼叫方便?就是對治我們這些人的方法。什麼叫方法?釋迦牟尼佛說剛強衆生,難調難化,但是給你講經說法,你認爲有佛在那裏,有什麼在那裏,你有依賴心。不知道這個世界因于自心而顯現,不知道佛法的整體從自心而顯現。所以說,給你講經說法你能夠聽,那就給你講經說法。講經說法你聽不到心裏去,怎麼辦?用現實來教化你。現實說法。你不是喜歡傷害別人嗎?好嘛,讓你去傷害。當你傷害別人的結果回返到自身的時候,你又再受到傷害的時候,讓你看清楚這種現實。傷害你的是哪個,傷害你的正是你往昔時候傷害過的敵人。冤冤相報,何時了。時時都在點你一句。你能夠覺悟這層道理了,你就知道如果我往昔時候不結這個冤家,他又怎麼可能來害我呢!我往昔時候不傷害別人,他現在又怎麼可能傷害到我呢?用現實來說法,你最容易接受。
那麼現在,我們自心不幹淨,外在的環境也就不幹淨。所以說知道境由心造,我們現在能夠從佛法的正知正見學起,觀想世出世間都是潔淨無瑕的。我們不再非難他人,我們不再挑現實世界的缺失,我們把這些現實觀想成佛菩薩的化身。佛菩薩爲什麼要變化成這樣的身體呢?教化我們。那你得到教化沒有?你沒有得到教化的時候,那你要反省,你這種智慧還不具備。這種正確的認識,就是菩薩的化身。以這樣正確的認知,來消除我們的惡業之果。把現在世間上這樣那樣的事情,都能與佛法結合在一起;把我們所遭所遇的一切現象,都能夠與佛法結合在一起。以前我所說的,有些同修要去渡化衆生,這個渡化不了,那個渡化不了,他就說:“哎喲,這個衆生剛強難化呀!”我說,是因爲我們自己剛強難化的緣故。如果你轉換一個方向,不是我渡衆生,而是衆生渡我。衆生都是諸佛菩薩的化身,他來點化我的。作惡的,以他那種惡的行爲,惡的結果來點化我。你覺悟沒有?如果你覺悟了,它就切切實實在給你說法。做善事的,以他善的結果來點化我們,你看我現在得到這種好處,都是從善法當中得來的。它在給你講經說法,現身說法。你覺不覺悟?現在往生的,以他往生的結果來給你昭示,以信願行叁資糧念佛就有這樣的好處。乃至那些當官受賄的,以他被铐起來,名利被剝奪,以這樣的現實來點化你,“你看我落得這麼一個下場,無非不過是貪人家幾個錢啊!”它在給你現身說法。兩夫妻在打架,它在給你說法的。你看我們打起來了,爲什麼打起來了?因爲彼此之間不尊重,彼此之間不協調。你挑我的鼻子,我挑你的鼻子;你出去找感覺,我也出去找感覺,于是就打起來了。都在給你現身說法呀!你聽懂沒有呢?很多人聽不懂。很多人只把世間上一切一切的現象沒當回事,“哎喲,你看他們又打起來了。”你還在幸災樂禍。你不知道那是菩薩在點化你,智慧眼你就把它障礙住了。像這樣學佛,那就很不具足。
所以說,我們現在就要從自己的起心動念開始做起。觀想現在一切不圓滿的現實,其實它是非常圓滿的。現在不圓滿的一種現實,是諸佛菩薩的一種化身,方便的顯現。以現身說法來讓我們認識自心的不圓滿,來認識我們自己福報的欠缺。所以說,我們修極樂世界的也好,修藥師琉璃光世界的也好,它的修法都不離現實的修法。就是要把這個娑婆的五濁惡世,從現在開始,它已經不是娑婆世界的五濁惡世了,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世界。每一個衆生都坐在蓮花當中,每一朵蓮花所生存的環境,那都是它應該得到養料的地方。但是它得到養料沒有呢?得到養料,這朵蓮花它就開得非常姿盛;如果沒有得到養料,蓮花沒有吸取現世的養料。我們修東方琉璃光世界的,藥師琉璃光世界的,那麼我們現在的這個世界呢?也不離琉璃世界而有。所以,我們要用自心的關照能力,起心動念來改變世界,來轉化這個世界。學佛人的心,要有這麼大。不是聽之任之,不是得過且過,而是從現在我們內心裏,從我們能做到的一點一滴來開始改變這個現實的世界。所以說,我們這些同修,要把這個方法學到。這是第十五段。
第十六段。我們在現實的生活當中,經常毫無選擇地被迫與我們最親密的朋友分離。在佛法上說,就是一種苦。什麼苦?愛別離苦。我們最喜歡的人,我們希望和他朝夕相處,但是對不起,往往生離死別經常現前。從小到大給予我們安慰的父母親,我們希望時時刻刻和他在一起,永永遠遠都能夠得到父母的愛護,但是對不起,生離死別來了。父母親,一天一天年紀大了,乃至現在世的時候也不能夠照顧我們了,換過來還要我們照顧他。乃至無常到來了,一口氣不來,這樣放不下,那樣放不下,千叮咛、萬囑咐,畢竟還是要撒手而去。我們在這個世間上非常孤獨,非常淒慘,不能夠長時間地得到父母的呵護與關照,與這些最親愛的人分離了。夫妻非常恩愛,但是世間上有一句話:“老天啊……”往往在這些婚姻非常美滿的人,不是這個生病,就是那個生病;不是這個走了,就是那個走了。“哎呀,這兩夫妻關系這麼好,爲什麼這個得了癌症他先走了?那個得了癌症她又先走了?”往往吵吵鬧鬧的夫妻,他還健健康康的,長相思守。這個世間上是不是這個道理?很多就是這樣的道理。
你不知道爲什麼導致這樣一種現實。什麼樣的一種現實呢?當我們在愛當中相互尊重,我們由愛而成熟了我們雙方,于是我們雙方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彼此之間的粘著也就可以解除了。從此,從生至此你不糾纏我,我不糾纏你,是雙方的一種解脫。往往我們在愛當中不能夠成熟自己,要想無限度地,貪婪地榨取對方,占有對方,以一種自私自利心,還要冠以一種冠冕堂皇的愛的理由。但是對不起,你們兩個就吵吵鬧鬧,煩煩惱惱,始終成熟不了,始終沒有明白婚姻與愛它給予我們的提示是什麼,你沒有完成這種作業。當你沒有完成這種作業的時候,對不起,老師要留你下來,對方要留下你,不准讓你走回去。所以說,吵吵鬧鬧的夫妻,往往能夠長相思守。原因何在?你的任務沒有完成。往往相親相愛的人,不是這一方早走,就是那一方早走。原因何在?可以說,通過愛它可以解決一些問題,解決相互之間的粘著。從生致死,你再不糾纏我,我再不糾纏你。乃至你吵吵鬧鬧到最後,你還沒解決,還沒通過婚…
《利器之輪 講記 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