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究竟天之色界諸天,諸天之莊嚴陳設皆圓滿具足,旋即觀成。
安放于東堆積,口誦“東勝身洲”時,東白色之洲,半圓形,切面叁百五十由旬,直面向鐵山,余弧面二千由旬;如是南安放一堆,青色洲,叁角形,尖角向鐵山,叁由旬半,余面二千由旬;西安放一堆,紅色洲圓形,八千由旬;北安放一堆,黃色洲,四方形,各面二千由旬;之後東洲起依次于四大洲之西與東方安放隨行洲之供堆,身洲、勝身洲等八隨行洲,除較各大洲略小之外,形狀皆同,彼洲一切之外器世間具十善吉祥,其爲“宅地田地地善妙,梁木薪木木善妙,田水飲水水善妙,磐石碎石石善妙,遠牧近牧草善妙。”
之後東洲內放置一堆,誦“寶山”,觀東叁洲內有紅寶石、帝釋青、吠琉璃、祖母綠、金剛鑽、珍珠、珊瑚等各種珍寶莊嚴無數之山,
如是南洲內放置一堆,誦“如意樹”,南叁洲內有根爲黃金,幹爲銀,枝叢吠琉璃,葉水晶,花瓣冰珠石,花朵紅珍珠,果綠玉瑪瑙等七珍所成之如意樹,一切希願之享用悉由其産生而遍滿。
西洲內置一堆,誦“滿願牛”,西叁洲內一切爲滿願牛,角及蹄
具帝釋青色,身紅黃郁金花色,能攀山,周身諸毛能出財寶谷物任何所願等具一切功德,成群遍布。
北洲內置一堆,誦“長生稻”,北叁洲內一切有長生稻,不耕不種之谷穗等稼禾圓滿,如何刈割旋即再生,色澤香味營養圓滿具足充滿。
又于東一堆之內複放一堆,如是南西北方亦同,誦“輪寶”,東洲之上方一切虛空中有黃金千輻輪,廣五百由旬,騰空時一日可行十萬由旬之路,能統禦四洲充遍無數;如是南洲之上方虛空中有能降一切滿願雨、光照由旬、其光于炎熱時能予清涼,寒冷時能予溫暖,能除一切病之如意寶珠,不可思議遍滿。
西洲上方一切虛空中,有形體端妙、視無餍足,隨欲撫觸,嫉妒微少等功德之後寶,無數充遍。
北洲上方一切虛空中,有忠良、下見伏藏,能遵奉中五一切诰命之大臣寶,無數充滿。
之後東南等依次諸隅各安放一堆,東南上方虛空有一切支分善妙、住地、知行走雪山、能摧破敵方之衆多象寶充滿,西南上方虛空中,僅以半日即行遍四洲,如意驅策之百千駿馬良骥充滿。
西北上方虛空中有無數能不戰而屈一切敵人之兵,勇猛將軍寶充遍。
東北上方虛空中有能滿足一切希願,取之不盡之大藏賢瓶,瓶頸縛有妙錦,瓶口如意樹枝爲嚴,不可思議充滿。
又東南之虛空中有無量白色嬉女,雙手各持五钴金剛杵,屈臂叉于左右腰,以嬌娆之姿而住。
西南虛空充滿無數黃色鬘女,雙手持珍寶鬘。
西北虛空充滿無數紅白色歌女,手彈琵琶;東北虛空有無數綠色
舞女,雙手各持叁钴金剛杵,作各種舞姿;又東南虛空中有無量白色香女,手持香爐;西南虛空中有無數黃色花女,手持花籃;西北虛空有無數淡紅色燈女,手持燈盞;東北虛空中有無量綠色塗香女,持盛香水海螺;彼等一切皆具嚴飾裝扮圓滿端妙,以無漏悅意生樂之衆多姿態,立姿羅布密如雲層。
又于東內放置一堆,誦“日”時,東方之逾健達羅山(七金山之第一重山,日月升起于山頂)正上方有火晶石所成廣五十一由旬之日輪,熾熱光芒遍照一切方所;
如是西方放置一堆,西面有水晶珠所成,廣五十由旬之月輪,清涼光照一切方所;
南方安放一堆,南方上虛空一切有黃金爲柄、珠寶爲頂,天衣及衆多珍寶垂懸環繞之百千傘蓋充滿;
北方安放一堆,北面上一切有種種天質之衣爲綴飾、如意珠頂、黃金柄,能勝一切違逆方之尊勝幢,無數充遍,旋即完成。
將表示“日”的一堆安放于東方,是依至尊劄巴堅參的語教,乃無誤薩迦派傳承;初獻曼達時,東方爲朝向自身的方向而安放,此後東方需以面前所依的聖像來安置,若先以面前所依的方向爲東方亦可。
之後略撒布米谷于空中,若有曼達盤之頂*輪,則放于最上方後雙手捧持于心間作獻供之方式,誦“勝幢中央”是不正確,應該誦“天人財富”,觀想須彌山四洲之上方所有虛空中,有八吉祥、八瑞物,七政寶、五妙欲等,總之天人享用的財富希願悅意無不齊具遍滿;是具四洲之一世界,如是至一千世界,以一大鐵圍山繞爲界是一千世界,名爲[一小千世界],如是以一千,外一大鐵圍山圍繞爲中千世界,又如是一千至一大鐵圍山圍繞爲叁千大千世界,以此爲代表至遍滿一切虛空界,旋即明觀。
自性中昭然分明、不相混淆遍布,在供物中是最殊勝的;所供境的最勝,是一切種姓及壇城主——至尊上師大金剛持所升現智慧而幻化的皈依境,以及根本及傳承上師、本尊、諸佛、菩薩、勇父、空行、護法、財神衆俱之大衆;在思惟方面最勝的,是以純然利他而恭敬專注的心清淨獻供,祈請加持自他一切有情相續中圓滿順緣二資糧、清淨違緣罪障後,以輪涅無別證悟見地,四層灌頂之殊勝見生于相續中,爲一切有情利益而即生獲證雙運五身五智自性的金剛持果位,于此狀態中而獻供,最後了知供養境、所作供養的觀想、供物叁者叁輪體空。
之後,在七供曼達的修法時,以法王薩迦班智達所作之外內密叁曼達或者阿底俠尊者所作的“香水敷地”等任何一種皆可積集數目,必須累積至十萬遍,此等觀想中,除依堆積之數而觀想略有差別外,其他與前無異。
積集數目時,若財力許可,米麥等獻曼達之供養谷物,已獻過的舊物不可反複再獻,每一次曼達應更新供物而獻,若財力有限,則每日更換所供養的谷物,凡所修的皆需潔淨的供物,獻過的供物布施雀鳥乞丐,不可再自留享用。
“以小艱難積大資糧法,于小曼達興廣大供雲。
以此廣大善聚身受用,廣大如母衆生願成佛。”
積集順緣之資糧,獻曼達之導引至此講完。
上師瑜伽
《吉祥二品續》中雲:
“他無诠俱生,任何亦不得,
依上師時法,自福中當知。”
能即生成佛的人,需要證悟心的俱生智,這不是教言、理論、因明等任何方式所能表示的,遠離了顔色、文字、作用、譬喻,不可言說,不僅不能用語言來诠釋,而且,從自己肉身內外的血肉髒腑,至外境所顯現的須彌山間之情器世界,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尋覓,所以也不可得。既然如此,有沒有可以讓我們證悟的法呢?回答是:依止、敬信上師,積累福德智慧二資糧而能得到證悟。
積累福德智慧二資糧的方法主要是依止並祈請上師,在《吉祥密集》中雲:
“于等恒河沙數諸佛菩薩,以盡恒河沙數劫侍奉,不及以芝麻油塗金剛阿阇黎身毛孔也得福德多。”
如果說積累一切福慧資糧的對境是叁寶,則上師是圓滿具足一切的對境:上師的身爲僧伽、語爲正法、意爲佛的體性,以此爲代表的叁座圓滿一切天衆皆集聚于上師,五蘊爲五佛、四大與極清淨大樂五者爲五佛母、眼耳鼻舌身意等內六處是菩薩、色聲香味觸法等外六處是六天女、八關節等處爲十明王,爲了利益我等劣緣的緣故而示現蘊界處(所成身)相。
在《密集》中雲:
“舍棄一切供,正作供上師,
彼悅則得證,遍智最勝智。”
如上所說,如果舍棄對天、魔等的一切供養,在一切時、相中殷勤供養上師的人,能得證名爲“遍智之智”的圓滿佛果,如龍樹雲:
“若自須彌頂下墮,雖不欲墮亦下墮,
若得上師恩利訣,不欲解脫亦解脫。”
《勝樂出現續》中雲:
“上師爲佛亦爲法,如是上師亦爲僧,
一切作者爲上師,上師吉祥黑魯嘎。”
《桑補劄續》中雲:
“由內區分此,當依師訣知,
謗師諸有情,不得咒成就。”
《金剛幕》中雲:
“上師爲導引,諸佛皆作禮,
當知爲我等,父與母雙親。”
雖然本尊諸佛等非常殊勝,但是上師是更加殊勝的,爲什麼呢?回答是:“上師與諸佛,斷證的功德相比較雖沒有差異,但是就恩德而言,上師更勝,雖然一塵之上有盡微塵數量的諸佛安住,但是在此惡業衆多會聚之時,我們並不能親見其身,親耳聞其語教,但是上師與自己同劫示現,所以可以親見其身、聞其語教之法而受持,所以可以逐漸清淨二障,逐漸圓滿二資糧,最終能得證佛果,比如,即使虛空中無雲之遮障、日光炎熱、火絨無潮濕叁個因素會合,但是如果沒有火晶或放大鏡來聚光,日光再如何強烈也不能引燃火絨,如若有晶石聚光,刹那間就能起火;佛雖具大悲,但是對于相續未淨的有情衆生,無法直接契入我們的智慧。若有上師總集一切諸佛後,向他祈請,則能快速得到加持,如至尊薩迦班智達雲:
“日光雖炎灼,非火晶無火,
如是佛加持,非上師不生。”
不僅在金剛乘的論中如此宣說,在《般若經攝頌》中亦雲:
“諸佛法于善知識教示,以諸功德最勝故佛說。”
《鹽河經》中雲:
“末後五百年,我持住持身,
念是我心喜,其時生信彼。”
多傑吉普巴雲:
“僅依師加持,刹那遍生起。”
密續中雲:
“誰曆俱胝之久劫,修習十萬本尊身,
刹那憶師更勝彼。”
因此,金剛乘的傳承可以讓我們的智慧未生令生、生已愈益、祛除障礙、更加堅固,這一切都取決于上師瑜伽,縱然在究竟現證圓滿正覺果位的時侯,也不能舍棄上師而持智慧叁昧耶等。總之在一切基、道、果中,上師的教化是最主要的。
上師瑜伽的具體觀修方式如下:
在舒適悅意的坐墊上安住,念誦皈依發心文,調伏自己的心意,以觀空咒淨治,在空性的狀態中,觀想自己所在的地方爲清淨無二智所顯現的無量宮,方形四門皆牌坊,一切悉皆圓滿,極高廣遼闊,等同于叁千大千世界的範圍,由珠寶所構成的宮頂矗入梵天世間,宮殿內自己頂上的虛空中,有八大獅所擡的珍寶蓮座,種種蓮華、月、日交疊的坐墊上,有叁時一切諸佛之體性、具恩之根本上師現金剛總持之相而住,身青色,金剛鈴杵交持于心間,具體的觀想可以一邊念誦下述的頌詞一邊觀想:
“救度如母衆生輪回故,我當得證圓滿菩提果,…
《吉祥薩迦派不共四加行(堪布澤仁紮西 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