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提道次第--顯明佛陀密意(堪布澤仁紮西 譯)▪P2

  ..續本文上一頁,來向上師供養一個“涅喂喋”(神馐)。分別的向諸佛菩薩本尊等供養也很好,但如果做總的供養,就念誦這個咒“嗡 薩哇 布達 波得 薩缍 囊 般雜 涅喂喋 啊吽”,以此咒來共同供養一個“涅喂喋”。然後對享用朵瑪者布施朵瑪(即食子,是一種以糌粑捏成的供神施鬼的食品丸子)。

  對魔鬼布施朵瑪的咒是“嗡 啊嘎若 麼康 薩哇 達摩 囊 啊 喋 怒巴 那多達 嗡 啊 吽 呸 梭哈”。對餓鬼道衆生布施“焰口母”食子時念誦“那瑪 薩哇 達它 噶哒 啊哇 羅給喋 嗡 桑巴讓 桑巴讓 吽”,如在《陀羅尼經》中所講的那樣首先念咒語,然後念誦四如來的聖號。有一些首先念誦四如來之聖號然後再念誦咒語的做法,佛祖沒有如此講過,所以那樣是不正確的。

  水施時必須只是水而不能摻雜任何食物,因爲一旦摻雜食物,吝啬的餓鬼就得不到布施,所以佛祖沒有講過水施時可以摻雜食物。

  然後,對一個粉團念誦咒語“嗡 哈 惹 喋 梭 哈”來布施給夜叉女,或者念誦“嗡 哈 惹 喋 般 雜 呀 啓 呢 梭哈”來布施一個粉團給夜叉的五百個孩子,然後念誦“嗡 啊紮 奔紮 啊色別 梭哈”來施一個粉團給有權享用獻新部分的總魔鬼。這也如在《夜叉經》中所說:“承認我是導師的人們應對夜叉布施粉團。”在《金剛頂續》中這樣說:“布施新鮮食物裏的粉團。”同時,在《時輪金剛》等諸多經續中也這樣講過。

  當今在西藏,有些人不去做佛陀所講過的食子和粉團等供施儀軌,反而會去做如同供妖怪時的心形和叁角形的靈器。這些是否佛教我表示懷疑。

  因此對于食物之瑜伽,如何飲用也必須符合論典。

  睡覺瑜伽也如在《入行論》中雲:

  “如同護主涅磐臥,隨欲方向而入睡。”

  頭朝東或北,右側臥,在無量光佛的禅定中入定後,于佛的法身空性中入睡;起床時,住于佛的色身佛慢狀態中,使自己的所作所爲如同《清淨行境經》中所講的那樣;還有,得到任何的快樂和幸福都要供養上師叁寶;遇到任何病痛時,讓心依靠上師叁寶,持咒、觀想、治療、念誦等也是叁寶的分支,所以要努力去做而不應去誹謗。

  有些人也許會認爲,做治療和誦經等做法是由于對法寶沒有信心,和吃藥看病比起來,還是皈依叁寶爲好,如若吃藥就違背了皈依。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如在《律阿含》中講:““藥事”(十七事中,安住緣五事之一,指的是食物不失于兩種極端,從而成爲安住藥事)中說,生病的比丘應該依醫生和藥物。飲食也算是四種藥物之一。”如此,若真的如前所說的話,那麼吃飯也就算違背了皈依。因此,怎麼能說享用飲食和吃藥就違背了皈依呢?如果讓智者們看到話這些會被恥笑的。

  2所斷學處

  即使是生命受到威脅或者爲了得到獎勵,也不能舍棄叁寶,我們一切的所作所爲都應成爲承侍叁寶的修學。

  (二) 個別的學處 在經中雲:

  “何者皈依佛,此乃正居士。

  何時對異神,亦不許皈依。

  皈依法寶者,應遠殺與傷。

  皈依僧寶者,不交往外道。”

  皈依佛,就不能再承認異神做爲自己的導師;皈依法,就不能再傷害衆生;皈依僧,就不能以外道做爲阿阇黎。還有,皈依佛以後就不能以異神作爲自己的導師,皈依法後就不能以非法做爲修行之路,皈依僧後就不能以非僧做爲修法伴侶和供養處。如僅對護法與十護方神(帝釋天、焰摩天、水天、藥叉、火天、羅刹、風天、部多、梵天、地母)等世間神做頂禮和供養朵瑪並不會損害皈依,但是若對其做皈依就會破壞皈依戒。例如,百姓們雖然對不是自己國王的人做頂禮供養,但這樣並沒有違背自己的君主,可是如果放棄自己的國王另外尋求其他依救,那就是違背自己的國王了。

  當今西藏有些人說,若對“唐拉”(山神)等世間神稱之爲至尊的話,會損害皈依戒。雖說如此,但是看到他們皈依護法及夜叉部主等地方神,這樣做的話就真的會損害皈依戒。但若把他們當做菩薩的僧衆,那就屬于皈依叁寶了。可是如果不是在這樣的心態下而是出于對世間神的需要去做皈依,那就等同于外道了,外道也有皈依玉皇大帝和梵天大自在等世間護法的。

  有些人說跨過經書等不尊重,由于做法寶的買賣或者以經書做抵押等就犯了舍法罪。雖說這樣,但是如果認爲阻攔聞法和講法不會損害皈依,從而說不讓別人講法,這樣做才真正是舍棄了法的皈依。

  總的來說,雖然買賣法寶的罪業很嚴重,但是在購買經書的地方,就會有持續不斷的讀誦等等,所以自己雖然會因此造業但滅不了整體的佛教。可是如果阻攔聞法和講法就會斷掉出現智者的連續,一旦無人傳法時,無論有多少的經卷佛教也會滅亡。因此,恐懼法寶買賣這樣細小的罪業,而去造作阻攔聞法和講法這樣大罪業的人,是因爲他根本沒有了解什麼是法的皈依。

  有些人說跨越黃色的布就失去了對僧的皈依。雖說如此,但是對持戒者和叁藏法師等不恭敬,並去傷害他們才更嚴重。其實跨越黃色的布只是不尊重的分支而已,不會因此失去皈依的正行。但若不尊重持戒者和叁藏法師並且傷害他們的話,就真正損失了僧的皈依。我們應該了知和分辨這之間的差別。

  還有很多其他學處(戒律),不過擔心篇幅太長,所以這裏不寫,而應在其他經論中去了解。

  四 如此修學之功德 分爲兩種:(一 )暫時的功德;(二) 究竟的功德。

  (一 )暫時的功德 亦分兩種:1遠離障礙的功德;2得到的功德

  1遠離障礙的功德

  指的是,如此來修學皈依戒,將會消除對邪惡産生興趣的障礙、人與非人不能侵害、身體的病魔和心裏的痛苦都將變小等等。總而言之,修學皈依戒能消除一切違緣。還有,即使心裏沒有那麼真誠,只是在口頭上念誦也會有一定的功德。從前有一位半路出家的愚人,有一天,一位女施主因對他生起了信心而供養了一塊布並祈請他傳法。那位出家人由于不會講法心裏特別郁悶,他說了好幾次“不懂,我痛苦”。女施主由此知道,“不懂”的因會生出“痛苦”的果,並因此證悟了真理。阿阇黎贊歎說她已脫離了輪回的苦海。這時有一個小偷想偷出家師傅的那塊布,就跟在師傅後面走。師傅進了房間後,小偷說:“把那塊布給我。”當時師傅特別的害怕,說:“我無法出去,你從窗戶裏來拿吧。”小偷從窗戶伸過一只手來拿,師傅說:“這塊布是施主雙手給我的,你也用雙手來拿吧。”小偷就伸了雙手,這時師傅立即用繩子把小偷的雙手捆住並拴在柱子上。然後師傅出來打這個小偷,每打一次就念一遍皈依咒,之後就釋放了小偷。 小偷一瘸一拐地來到一個河邊,有一個過路人問他:“你怎麼拐著腳?”他說:“我是小偷,可是有一個比我更厲害的半路出家的大小偷,他念一句皈依咒就打我一棍子。還好具有神通的佛陀把皈依簡略成了叁種,若有四種的話我的命毫無疑問就肯定沒有了。”他由此對佛生起信心。他想待在橋下休息一下,這個時候很多非人想過橋,卻怎麼也過不去。他們想以往都能過,今天到底怎麼回事?于是他們問這個小偷:“你知道這個原因嗎?”小偷回答說:“我只知道皈依叁寶,除此之外什麼也不知道。”當下這些非人就對叁寶生起了信心,並由此往生天界。後來聽說小偷也對佛生起信心而出了家。

  2得到的功德 亦分爲兩種:A轉變名;B轉變義。

  A轉變名:指的是得到成佛之名,進入到聖者當中;

  B轉變義:指的是轉變爲天界等一切世間所供處,成爲所有護佑者的保護對境,尤其是對佛教歡喜的護法會來保護你,猶如商人行路遇到護送者一樣,此生會心態安樂,並得到了生生世世都不遠離叁寶的把握。

  (二)究竟的功德 分爲兩種:1自己獲得的功德;2他人獲得的功德。

  1自己獲得的功德: 由于皈依佛而自己現證菩提果;皈依法的緣故*輪常轉;皈依僧的緣故,會成爲聚集無量比丘衆和菩薩僧衆眷屬的緣起。

  2他人獲得的功德: 指的是由于我證得這樣果位的力量,衆多的化機(有機緣得到度化的衆生)也逐漸進入佛門現證叁寶。

  第叁篇 發心

  發心分爲兩種:聲聞的發心和大乘的發心。

  一 聲聞的發心

  雖然有羅漢、獨覺、正等正覺之佛等叁種發心,但這是小乘的說法,故此處略過不講。

  二 大乘的發心 分爲兩種:(一)唯識派的發心;(二)中觀派的發心。

  (一)唯識派的發心 是依彌勒怙主的教誨,隨行于阿阇黎無著菩薩,這是出自《菩提心地》中的《律儀二十頌》裏的教規。

  (二)中觀派的發心 是依文殊菩薩的教誨,隨行于龍樹菩薩,是出自《華嚴經》中的《入行論》裏的教規,是由澤達日等論師們所著的。

  這兩派的性相、儀軌和學處等不同的地方,特別是中觀派的儀軌和學處等,在我所寫的《發心儀軌》中講得很清楚,所以可以參照我寫的《發心儀軌》一書。

  總的來說,別解脫戒、世俗谛菩提心、密宗的灌頂等都依儀軌可以得到,而禅定的戒、無漏的戒、勝義谛菩提心等卻不能依儀軌得到。若是這樣的話,那麼有人也許會這樣想,這不是違背了在《毗盧遮那現證菩提》中說七支時,念誦勝義菩提心的叁個句子嗎?回答這個問題的方式有兩種:用同理的方式來回答和正確的回答。

  1用同理的方式來回答:

  如果對方認爲大手印是沒有觀想的,違背了《真實略義》中所說的觀想大手印的意義,並且《真實略義》是瑜伽續的,此處所謂的觀想佛像只是假立的大手印,不是真實的無上瑜伽的大手印。

  若是這樣,那麼我所說的《毗盧遮那現證菩提》是行部,積累智慧福報的咒語上稱它爲勝義菩提的名稱也只是假立而已,而不是講般若乘的勝義菩提心儀軌。

  如果對方說,既然《毗盧遮那現證菩提》是密法,做爲般若乘並不相違。那麼《真實略義》的內涵是“唷嘎”,所以“唷嘎”的體系在觀修大手印的無上瑜伽中也沒什…

《入菩提道次第--顯明佛陀密意(堪布澤仁紮西 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