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来向上师供养一个“涅喂喋”(神馐)。分别的向诸佛菩萨本尊等供养也很好,但如果做总的供养,就念诵这个咒“嗡 萨哇 布达 波得 萨缍 囊 般杂 涅喂喋 啊吽”,以此咒来共同供养一个“涅喂喋”。然后对享用朵玛者布施朵玛(即食子,是一种以糌粑捏成的供神施鬼的食品丸子)。
对魔鬼布施朵玛的咒是“嗡 啊嘎若 么康 萨哇 达摩 囊 啊 喋 怒巴 那多达 嗡 啊 吽 呸 梭哈”。对饿鬼道众生布施“焰口母”食子时念诵“那玛 萨哇 达它 噶哒 啊哇 罗给喋 嗡 桑巴让 桑巴让 吽”,如在《陀罗尼经》中所讲的那样首先念咒语,然后念诵四如来的圣号。有一些首先念诵四如来之圣号然后再念诵咒语的做法,佛祖没有如此讲过,所以那样是不正确的。
水施时必须只是水而不能掺杂任何食物,因为一旦掺杂食物,吝啬的饿鬼就得不到布施,所以佛祖没有讲过水施时可以掺杂食物。
然后,对一个粉团念诵咒语“嗡 哈 惹 喋 梭 哈”来布施给夜叉女,或者念诵“嗡 哈 惹 喋 般 杂 呀 启 呢 梭哈”来布施一个粉团给夜叉的五百个孩子,然后念诵“嗡 啊扎 奔扎 啊色别 梭哈”来施一个粉团给有权享用献新部分的总魔鬼。这也如在《夜叉经》中所说:“承认我是导师的人们应对夜叉布施粉团。”在《金刚顶续》中这样说:“布施新鲜食物里的粉团。”同时,在《时轮金刚》等诸多经续中也这样讲过。
当今在西藏,有些人不去做佛陀所讲过的食子和粉团等供施仪轨,反而会去做如同供妖怪时的心形和三角形的灵器。这些是否佛教我表示怀疑。
因此对于食物之瑜伽,如何饮用也必须符合论典。
睡觉瑜伽也如在《入行论》中云:
“如同护主涅磐卧,随欲方向而入睡。”
头朝东或北,右侧卧,在无量光佛的禅定中入定后,于佛的法身空性中入睡;起床时,住于佛的色身佛慢状态中,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如同《清净行境经》中所讲的那样;还有,得到任何的快乐和幸福都要供养上师三宝;遇到任何病痛时,让心依靠上师三宝,持咒、观想、治疗、念诵等也是三宝的分支,所以要努力去做而不应去诽谤。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做治疗和诵经等做法是由于对法宝没有信心,和吃药看病比起来,还是皈依三宝为好,如若吃药就违背了皈依。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如在《律阿含》中讲:““药事”(十七事中,安住缘五事之一,指的是食物不失于两种极端,从而成为安住药事)中说,生病的比丘应该依医生和药物。饮食也算是四种药物之一。”如此,若真的如前所说的话,那么吃饭也就算违背了皈依。因此,怎么能说享用饮食和吃药就违背了皈依呢?如果让智者们看到话这些会被耻笑的。
2所断学处
即使是生命受到威胁或者为了得到奖励,也不能舍弃三宝,我们一切的所作所为都应成为承侍三宝的修学。
(二) 个别的学处 在经中云:
“何者皈依佛,此乃正居士。
何时对异神,亦不许皈依。
皈依法宝者,应远杀与伤。
皈依僧宝者,不交往外道。”
皈依佛,就不能再承认异神做为自己的导师;皈依法,就不能再伤害众生;皈依僧,就不能以外道做为阿阇黎。还有,皈依佛以后就不能以异神作为自己的导师,皈依法后就不能以非法做为修行之路,皈依僧后就不能以非僧做为修法伴侣和供养处。如仅对护法与十护方神(帝释天、焰摩天、水天、药叉、火天、罗刹、风天、部多、梵天、地母)等世间神做顶礼和供养朵玛并不会损害皈依,但是若对其做皈依就会破坏皈依戒。例如,百姓们虽然对不是自己国王的人做顶礼供养,但这样并没有违背自己的君主,可是如果放弃自己的国王另外寻求其他依救,那就是违背自己的国王了。
当今西藏有些人说,若对“唐拉”(山神)等世间神称之为至尊的话,会损害皈依戒。虽说如此,但是看到他们皈依护法及夜叉部主等地方神,这样做的话就真的会损害皈依戒。但若把他们当做菩萨的僧众,那就属于皈依三宝了。可是如果不是在这样的心态下而是出于对世间神的需要去做皈依,那就等同于外道了,外道也有皈依玉皇大帝和梵天大自在等世间护法的。
有些人说跨过经书等不尊重,由于做法宝的买卖或者以经书做抵押等就犯了舍法罪。虽说这样,但是如果认为阻拦闻法和讲法不会损害皈依,从而说不让别人讲法,这样做才真正是舍弃了法的皈依。
总的来说,虽然买卖法宝的罪业很严重,但是在购买经书的地方,就会有持续不断的读诵等等,所以自己虽然会因此造业但灭不了整体的佛教。可是如果阻拦闻法和讲法就会断掉出现智者的连续,一旦无人传法时,无论有多少的经卷佛教也会灭亡。因此,恐惧法宝买卖这样细小的罪业,而去造作阻拦闻法和讲法这样大罪业的人,是因为他根本没有了解什么是法的皈依。
有些人说跨越黄色的布就失去了对僧的皈依。虽说如此,但是对持戒者和三藏法师等不恭敬,并去伤害他们才更严重。其实跨越黄色的布只是不尊重的分支而已,不会因此失去皈依的正行。但若不尊重持戒者和三藏法师并且伤害他们的话,就真正损失了僧的皈依。我们应该了知和分辨这之间的差别。
还有很多其他学处(戒律),不过担心篇幅太长,所以这里不写,而应在其他经论中去了解。
四 如此修学之功德 分为两种:(一 )暂时的功德;(二) 究竟的功德。
(一 )暂时的功德 亦分两种:1远离障碍的功德;2得到的功德
1远离障碍的功德
指的是,如此来修学皈依戒,将会消除对邪恶产生兴趣的障碍、人与非人不能侵害、身体的病魔和心里的痛苦都将变小等等。总而言之,修学皈依戒能消除一切违缘。还有,即使心里没有那么真诚,只是在口头上念诵也会有一定的功德。从前有一位半路出家的愚人,有一天,一位女施主因对他生起了信心而供养了一块布并祈请他传法。那位出家人由于不会讲法心里特别郁闷,他说了好几次“不懂,我痛苦”。女施主由此知道,“不懂”的因会生出“痛苦”的果,并因此证悟了真理。阿阇黎赞叹说她已脱离了轮回的苦海。这时有一个小偷想偷出家师傅的那块布,就跟在师傅后面走。师傅进了房间后,小偷说:“把那块布给我。”当时师傅特别的害怕,说:“我无法出去,你从窗户里来拿吧。”小偷从窗户伸过一只手来拿,师傅说:“这块布是施主双手给我的,你也用双手来拿吧。”小偷就伸了双手,这时师傅立即用绳子把小偷的双手捆住并拴在柱子上。然后师傅出来打这个小偷,每打一次就念一遍皈依咒,之后就释放了小偷。 小偷一瘸一拐地来到一个河边,有一个过路人问他:“你怎么拐着脚?”他说:“我是小偷,可是有一个比我更厉害的半路出家的大小偷,他念一句皈依咒就打我一棍子。还好具有神通的佛陀把皈依简略成了三种,若有四种的话我的命毫无疑问就肯定没有了。”他由此对佛生起信心。他想待在桥下休息一下,这个时候很多非人想过桥,却怎么也过不去。他们想以往都能过,今天到底怎么回事?于是他们问这个小偷:“你知道这个原因吗?”小偷回答说:“我只知道皈依三宝,除此之外什么也不知道。”当下这些非人就对三宝生起了信心,并由此往生天界。后来听说小偷也对佛生起信心而出了家。
2得到的功德 亦分为两种:A转变名;B转变义。
A转变名:指的是得到成佛之名,进入到圣者当中;
B转变义:指的是转变为天界等一切世间所供处,成为所有护佑者的保护对境,尤其是对佛教欢喜的护法会来保护你,犹如商人行路遇到护送者一样,此生会心态安乐,并得到了生生世世都不远离三宝的把握。
(二)究竟的功德 分为两种:1自己获得的功德;2他人获得的功德。
1自己获得的功德: 由于皈依佛而自己现证菩提果;皈依法的缘故*轮常转;皈依僧的缘故,会成为聚集无量比丘众和菩萨僧众眷属的缘起。
2他人获得的功德: 指的是由于我证得这样果位的力量,众多的化机(有机缘得到度化的众生)也逐渐进入佛门现证三宝。
第三篇 发心
发心分为两种:声闻的发心和大乘的发心。
一 声闻的发心
虽然有罗汉、独觉、正等正觉之佛等三种发心,但这是小乘的说法,故此处略过不讲。
二 大乘的发心 分为两种:(一)唯识派的发心;(二)中观派的发心。
(一)唯识派的发心 是依弥勒怙主的教诲,随行于阿阇黎无著菩萨,这是出自《菩提心地》中的《律仪二十颂》里的教规。
(二)中观派的发心 是依文殊菩萨的教诲,随行于龙树菩萨,是出自《华严经》中的《入行论》里的教规,是由泽达日等论师们所著的。
这两派的性相、仪轨和学处等不同的地方,特别是中观派的仪轨和学处等,在我所写的《发心仪轨》中讲得很清楚,所以可以参照我写的《发心仪轨》一书。
总的来说,别解脱戒、世俗谛菩提心、密宗的灌顶等都依仪轨可以得到,而禅定的戒、无漏的戒、胜义谛菩提心等却不能依仪轨得到。若是这样的话,那么有人也许会这样想,这不是违背了在《毗卢遮那现证菩提》中说七支时,念诵胜义菩提心的三个句子吗?回答这个问题的方式有两种:用同理的方式来回答和正确的回答。
1用同理的方式来回答:
如果对方认为大手印是没有观想的,违背了《真实略义》中所说的观想大手印的意义,并且《真实略义》是瑜伽续的,此处所谓的观想佛像只是假立的大手印,不是真实的无上瑜伽的大手印。
若是这样,那么我所说的《毗卢遮那现证菩提》是行部,积累智慧福报的咒语上称它为胜义菩提的名称也只是假立而已,而不是讲般若乘的胜义菩提心仪轨。
如果对方说,既然《毗卢遮那现证菩提》是密法,做为般若乘并不相违。那么《真实略义》的内涵是“唷嘎”,所以“唷嘎”的体系在观修大手印的无上瑜伽中也没什…
《入菩提道次第--显明佛陀密意(堪布泽仁扎西 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