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道果前行引導文叁現分莊嚴論(堪布澤仁紮西 譯)▪P17

  ..續本文上一頁們,如同一個慈愛的母親憶念她的愛子。對那些因恐懼生命的危險而缺乏安全感的人,我們給予他無畏的布施以及救命等幫助;對于那些貧困無助者,給予他們食物和住所等利益,並且以親切愉悅的聲音來安慰他們;對于出生于畜生道的衆生,應該在它們耳邊念誦諸佛名號和各種真言。

  總而言之,大乘的根本是慈心。如果我們能生起慈心,就很容易能生起悲心。因此,我們

  應該謹慎努力地來觀修慈心,

  如在《經莊嚴論》中所說:”

  “悲心之梗是慈心。”

  

  

(二)悲心

  悲心,即爲拔除他人痛苦的心願

  悲心的功德 在《正攝法經》中提到:

  “觀音菩薩白佛雲:

   世尊,若人希求佛法,

   無量法門中但修一法。

   若具足此法,則一切佛法皆如置掌中。

   何者此法?

  “大悲心”是也。

   如是,如是,世尊,

   如轉輪聖王若具足輪寶,

   則一切兵寶、七寶悉皆具足。

   世尊,如是菩提薩垛具足大悲心,

   則亦具足一切佛法。”

  因此,大乘道的根本既是大悲心。如在《經莊嚴論》中所說:

   “首要根本後勝果,此乃悲心之大樹,

   若不具足大悲心,則難忍受諸苦行。”

  同樣的,在此經典上又提到:

  “無量功德之根源,豈能不生大悲心?

   承擔衆生之苦痛,生出無量快樂果。”

  具有這樣功德的大悲心有叁種:1衆生緣悲;2法緣悲;3無緣悲。

  1衆生緣悲(對一切衆生的悲心)

  我們的心能體會到衆生的痛苦,希望他們能脫離痛苦的心願,即爲衆生緣悲。如月稱論師所說:

  

 “救護諸苦惱 ,則是大悲心。”

  觀修此法門的方法是憶念自己的母親,並且思念她的功德,她曾多生多世做過我的母親等等,如前面所述那樣觀修。再如下來思維:“她曾經爲了我那麼辛苦地在輪回中奔波流浪,承受著自己不願承受的痛苦折磨,這是多麼可憐啊!我必須報答她的恩德,報答她對我的利益。什麼才是對她最有益的呢?直接上來說,就是讓她脫離痛苦,間接上來講,就是讓她脫離痛苦的因也就是脫離惡業。然而此時,她卻正走在一條完全相反的路上,經曆著種種的痛苦,並且由于造作著惡業,她又間接地造作了未來痛苦的苦因。這是多麼可悲啊!”

  結合願望,我們應該這樣想:“我多麼希望她能脫離痛苦和痛苦之因啊!”結合發心,我們應該這樣想:“我應該使她獲得解脫之樂。”結合發願,我們應該這樣想:“讓她脫離痛苦和痛苦之因。”在觀修完上述叁者任何一項後,都要祈請上師叁寶加持。

  同樣的,我們應該對自己的親人觀修悲心,如父親等等親人和一般人,他們正在經曆各種痛苦並在造作惡業等痛苦之因。他們是多麼可悲啊!這樣依前所述觀修悲心。

  對自己的敵人等做悲心的觀修時,應該這樣想:“他們都曾多生多世做過我的母親,每次都給我利益並保護我免于受到傷害。”接下來如前面一樣觀想:“他們對我都是恩重如山的,雖然他們正在傷害我,那是因爲他們的心受到無明的蒙蔽,所以他們是非常可悲的。”如某部經中所說:

  “若恩將仇報,更予彼起悲,

   世間最勝士,悲心對怨仇。”

  在觀修悲心的同時,我們應如下思維:“不止如此,由于無法控製他們自己的心以及他們對其他人的傷害,將會使他們遭受到無間地獄的痛苦。多麼可悲!”如畢哇巴大師所說:

  “無始劫衆生,如母愛育我,

   忘失諸利益,瘋狂迷自性,

   造惡墮無間,若識因緣故,

   悲心由此生。”

  同樣的,如前面所述一樣,來思維六道衆生以及他們個別的痛苦,思維他們每一個都做過我們的母親,並且慈愛地撫育過我們,從而生起要報答他們深恩的願望。如果他們脫離了痛苦和痛苦的因,那麼我心裏就會自然地生起喜悅。

  2法緣悲(因了知一切法無常而生起的悲心)

  針對具有痛苦和無明的衆生,我們希望他們能脫離痛苦和無明,如果沒有消除無明這個痛苦之因,就永遠不能真正消除衆生果報的痛苦。如在《釋量論》中提到:

  “諸過之根本,彼即壞聚見。”

  (壞聚見:身見,梵音譯作薩迦耶見,五蘊原是刹那變壞,和合成聚,無有真實我及我所,反執爲有的汙染慧,也就是在五蘊的基礎上産生的我執無明。)

  在《入菩薩行論》中提到:

  “衆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我們接下來應該這樣想:“痛苦也是由于業力和

  煩惱而生起的,而這一切都是源于無明,衆生都充滿了無明,這是多麼可悲啊!”

  3無緣悲 ( 因了知一切法無我而生起的悲心)衆生都不具自性,被執著和我執緊緊地束縛,想到這些,就應該希望能使衆生脫離痛苦和痛苦的因---我執。如在《入菩薩行論》中所說:

  “猶如芭蕉樹,剝析無所有;

   如是以慧觀,覓我見非實

   有情若非有,于誰起悲愍?

   立誓成佛者,因癡虛設有”

  一切衆生都不具自性,但是他們卻無法了解,被對自我的執著緊緊捆住,這樣的衆生是多麼可悲啊!因此,只要我們存有對自我的執著,就必然會由于業力和煩惱的牽引而在輪回中不斷出生。如在《寶鬘論》中所說到:

  “爾時有蘊執,彼即有我執,

   由我執造業,從業複受生。”

  觀修方法 我們應如下來思維:“可悲啊!我大恩德的母親啊!她如此的幫助我,利益我,從無始劫以來無數次做過我的母親,每次她都利益我,保護我免于受到傷害。由于長期的爲了我,她一直無法脫離輪回世間,並且遭受著種種痛苦的折磨,這是多麼可悲啊!此時,她並不願意這麼痛苦,但卻由于不了解消除痛苦的方法,仍然沈溺于造作痛苦之因,多麼的可悲啊!我從內心深處是多麼希望她能離開痛苦和痛苦之因啊!”在這裏,要結合願望、發心和發願來觀修。

  如同母親的痛苦落在自己的身上一樣,我們生起難以忍受的感覺,並且如下來思維:“現在輪回的痛苦那麼折磨著她,她卻仍然在造作業力和煩惱,而這正是未來的痛苦之因啊!太可怕了!這是多麼大的錯誤啊!真是太可悲了!雖然我希望使她脫離痛苦和痛苦之因,可是除了上師叁寶外,沒有任何人能有這樣的能力。因此,我祈請上師叁寶讓我的母親能脫離痛苦和苦因。”

  同樣的,對自己的父親和其他親人也用同樣的方法來觀修,尤其是對自己的敵人更要長期的來觀修悲心。

  同樣的,我們應這樣思維:“那些地獄衆生都曾做過我大恩的母親,她們正在受著冷熱痛苦的折磨,這是多麼可悲啊!”如同地獄衆生的痛苦落在自己身上一樣,生起無法忍受的感覺,並這樣來觀修。

  同樣的,我們運用相同的方法來觀修對餓鬼道和其他衆生的悲心。

  當我們生起了真實的願望,希望能解除一切衆生的痛苦,就會對一切具有痛苦和痛苦之因的衆生生起悲心。因爲痛苦和苦因都是從業力和煩惱而生的,它們的根源都是無明,而無明也是從對自我的執著中産生的,因此,雖然衆生都不具真實的自性,他們卻無法了解這樣的事實,仍然被執著的心緊緊束縛著,這是多麼可悲啊!我們應該這樣來觀修:“願一切衆生脫離痛苦,脫離對自我的執著,而這正是痛苦之因。”

  在每座之間,我們應該專心對敵人等觀修悲心,因爲對他們很難生起悲心;我們還要專心對一些魔鬼等來做觀修,因爲他們的心被無明和業力所左右;我們還要對惡鬼和屠夫等犯了極大罪惡的衆生做觀修;還要對窮困、貧苦、生病和缺乏護佑的衆生來持續地做悲心的觀修,並如下思維:“願我能幫助一切衆生消除他們的痛苦,如果我不能消除他們的痛苦,願我能幫助他們,分擔他們的痛苦。”這樣我們思維要籍由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解除衆生的痛苦,訓練自己在絕不放棄任何一個衆生的方法上努力。

  

(二) 菩提心

  菩提心,即爲利衆生願成佛。

  觀修菩提心的原因 也許有人會問:“是不是只要舍棄惡業、實修善業、觀修慈心希望利益他人、觀修悲心希望他人從痛苦中解脫,就可以達到圓滿佛果呢?”雖然這些修持可以幫助我們得到佛果,但是僅僅靠這些是沒有辦法達到證悟的。例如,如果不拔出植物的根,不管我們多少次斬除枝葉,他們都還會再長出來。同樣的,如果我們不拔除我執這個輪回的根,煩惱和業力還會生長出來。這樣就無法成就菩提果。因爲世間的苦來自業力,業力來自煩惱,煩惱來自我執。如在《入菩薩行論》中所說:

  “世間諸災害、怖畏及衆苦,

  悉由我執生,此魔我何用?

  我執未盡舍,苦必不能除;

  如火未抛棄,不免受灼傷。”

  也許有人會問:“煩惱怎麼會因我執而生出呢?”衆生對于自性是完全的無知,就如同把花繩誤以爲是蛇,在“無自性”和“無我”的情況下,仍然執著有“自性”和“我”。當我們生出對“自我”的執著時,相對于“我”,又生起了對他人的執著。就這樣,我們對自身起貪著、對他人起嗔恨、對自己的自性一無所知地愚癡,由此叁毒引發的業力,導致我們不斷地輪回並生出種種過患。如在《釋量論》中所說:

  “有我則知他,自他中執嗔

   此等盡相系,而生諸過失。”

  因此,所有過患的根源就是我執。有智慧的人會視我執如同敵人,並以勤修兩種菩提心來降服我執。通過觀修,世俗菩提心能夠製壓我執的生起,勝義菩提心則能從根本上拔除我執。如同《釋量論》所說:

   “慈與愚無違,故非真…

《道果前行引導文叁現分莊嚴論(堪布澤仁紮西 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