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優婆塞盧榮章譯)▪P2

  ..續本文上一頁非天中去。福報似天、住處亦鄰近須彌山;在欲界中、能變現大小不同的身形,是胎生的,情欲和人相似,是人類中的非天。

  

   有從人類中來的,因過去在人類中,有建功立業心,但事業不從心,瞋妒死去;故感受得非天福報,能驅使鬼類、延禍福在人間的,由神通力量,洞徹天類,心中無所畏懼;由妒忌心重,欲奪取天權,時常發動戰爭;戰敗隱藏藕絲孔中,是從人間化生天界的,是天界中的非天。

   有從畜類中來的,他們福報微薄,是非天中下劣一族;但能思食就得食物,但食得無味的。他們生長在大海底,潛藏在深海中,白天能遊行虛空,供天界驅使;晚上又回利水裏休息的,是畜類中的非天。

  

   阿難!上面已經說了各種類的生命體,牢獄、鬼類、畜生、非天、人、仙、天界,精細研究他們,都是昏沈的生滅形相,從妄想生、隨業受報;從妙明真心來看,如空中花,沒有著落處,只是虛妄的名相罷了。這些生命體,都是不明白真心,枉受循環流轉,縱經無量時光,仍然是不得到真心的清淨受用,都是隨順貪、瞋、癡心,殺、盜、淫業,才有叁種惡報。如果沒有叁種惡業,即上生天界,有的便生叁種惡類;一升一沈,便生死循環,這些生死病根,只有定藥才能醫治。若識得如幻方法的,從耳根下手修習,到常寂光明的境界現前,有無叁毒兩種都沒有,連這個沒有都沒有了;那時尚且沒有叁毒的名字,那裏會有業呢?若人們不斷叁業,各造各業;聚合便成共業,成了共業,就有衆人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天堂和牢獄,亦有一定的處所了。推考最初的遠因,只由一念妄動生起,但妄又從何處來呢?妄是沒有來處的,妄本來沒有實體,沒有依止的地方,這樣怎可以去窮究它。你們生在末法時代中,務須以慈愛心,勉勵和安慰學習真現實教育的同學,必須不造叁惡業,若不是的話,就算有些會玩弄神通的,亦不過是世間有爲的功用;在有漏種子沒有消滅,一定走錯路的,我說這些人是真的可憐憫,這是自作自受,和本覺妙明真心無關,和我一樣說的,就是正說,相反的就是不正說。

  

   這時佛解答完阿難的疑問,將要結束演說的大會,但仍有要講的話、需要再說清楚,他在座位上靠著幾子,換了一個坐姿,對阿難和大衆說:你們中初、二、叁果的同學,聲聞衆、緣覺衆、和今日發心回小向大,進入無上大覺道的人們。上來我已經把真現實學習的方法,跟各位講過了,但仍恐怕你們在初練習禅定時,引起微細綿密觀察中,又有許多微細鎖碎的事;如果出現了,不立即洗刷幹淨它,這些妄想就會生出不正見;世人說是魔境、或自己的五陰魔、或天魔、或鬼神魔、或魑魅魔等,如果心中胡塗,不能集中了解它,就不能辨識,便將假作真,認賊作子一樣,又不肯問老師,或和同學研討,以得少爲足;如四禅的無聞比丘,修習無想定,不廣學多聞,報得四禅後;以爲證阿羅漢果,到天報盡時,想心又生起,反毀謗我,妄說阿羅漢不受後有的事實,結果自己闖進牢獄去。你們要留心聽,我再仔細分別解說。實時阿難和在會大衆,都靜心細聽。

  

  佛繼續說:你們應當知道,這個由惑、業、苦成就的有漏世界,其中的十二類生命體,本有的妙明、圓滿、周遍的真心,是和十方佛同一心體的,無二無別的;你們錯在從無始來,被妄想蒙住真理,産生無明愛染心,生起見分,有見分就見到虛空,有虛空就見色相,有色明就有世界,現在的十方世界,是有漏世界;是迷真起妄,由妄想安立的。故此十方虛空,在你們心裏,猶如一片浮雲,點在虛空一樣;何況十方世界,本來是藏在虛空中的。可見這個世界,小得像一點微塵一樣。在你們中,如有一人發揮出本有的真心,十方虛空便冰消瓦解;虛空中所有的國土,亦會破裂的。你們練習禅修時,四威儀都集中在定裏,一念不生。這樣便和十方菩薩、大阿羅漢們的心打成一片,澄湛虛靈,一切天界鬼類的住處,忽然無故地崩塌了;如天翻地覆、山崩海嘯一樣,水、陸、空中,居住的生命體,像遇上大災難來臨,怆惶驚怖;只有人仍在迷糊中,以爲是自然界偶然失度罷了。其它各界已得到神通的,是留戀這煩惱世界的,怎能放過你呢?自然會一起來幹擾你,不過他們都是在塵勞內,力量不大;你在正定中,有如風中吹光、用刀斷水,兩不相觸的;你好比沸水,他們像冰雪,熱力一燙,冰雪便消融,所有的神力沒有多大作用的。我要說清楚,成就他們破壞力量的,不是他們,而是你心中五陰的主人,就是你自己。你若是胡塗,他們才有機會;故此每人在學習期中,時刻要提高警覺,障礙的力量不管多大,都麻煩不到你的。如果你的陰境消滅了,就證入大光明境界,障礙你的力量,只是幽暗氣質結成的幻影,怎能接近光明,來幹擾你的禅修?假如你迷糊的話、被五陰迷蓋了,就前功盡費;如寶吉娣的催眠術,便幾乎使你阿難破戒,好在你的心還清清楚楚,不是的話,就會呼天不應、喚地無門,那時就無能爲力了。

  

   你們要很清楚的,在實習的時刻,是要忘掉一切六塵的境象,其余的念頭,自然亦會消滅的,本來的根性隨即顯現;在任何時處,內心是精而不雜,明而不昧,寂寂惺惺,動靜外境不能移,識起亦不忘的。這是憶忘如一的情況,如鏡中的影像離去,鏡體是不變的;這亦是正定現前,但定力未深,如人在暗處,雖有妙凈明心,但被色陰覆蓋,所見的仍是幽暗,沒有光明,這叫做色陰區局的景象。如果定力高深,發揮出本有的光明,就能徹見內外,十方處所洞達無礙,再沒有幽暗景象;這時叫做色陰盡,就能出離劫濁,回觀過去在幽暗時、空見不分,現在色空已亡,由此知道,色陰原來是堅固的妄想。它出現時、約有十種不同的情況:

  

   一、修學禅定的人,在沒有破色陰時,精心研究妙明的聞性,連自己的身體亦忘記;這時內外的四大,不相交織,內外虛融,身和境像影一般,能在瞬息間豁然開朗,這是精明發泄在根塵境象;暫得如此,不是聖人實證境界,不要當作已得聖心,只能認爲是好現象,如認真的話,就落在不正見的圈套了。

   二、修學禅定的人,在沒有破色陰時,精心研究妙明的聞性,這時觀力有功,能見身體光明內徹,在瞬息間,從身體內拈出長短不一的蛔蟲;拈出後,這是精明發泄在五髒四肢間境象;暫得如此,不是聖人實證境界,不要當作已得聖心,只能認爲是好現象,如認真的話,就落在不正見的圈套了。

   叁、修學禅定的人,在沒有破色陰時,精心研究妙明的聞性,這時功力深入,內身和外境,彼此虛融;除了身體依然故我外,所有精神、意志、魂魄,都能互相涉入的,忽然在空中聽到演說聲,或同時聽到十方世界、演說深密義理聲,這是精心到極,以致精神離開本位,和魂魄遞相離合影響出現的境象;暫得如此,不是聖人實證境界,不要當作已得聖心,只能認爲是好現象,如認真的話,就落在不正見的圈套了。

   四、修學禅定的人,在沒有破色陰時,精心研究妙明的聞性,這時心水澄清,顯露得皎然通徹,內心的光輝,照見十方世界同一紫金色,一切有情識的生命體,在瞬息間變化成佛,亦見到十方佛無量國土的依正莊嚴,和從前聽聞後留下來的印象,都一齊出現了,這是精研發明的境象;暫得如此,不是聖人實證境界,不要當作已得聖心,只能認爲是好現象,如認真的話,就落在不正見的圈套了。

   五、修學禅定的人,在沒有破色陰時,精心研究妙明的聞性,這時綿密觀察不停,抑止自心不動,使定慧力均等,互不超越。忽然見到十方虛空,盡成千色,不相妨礙,各各純現,並無混雜的,這是抑製過分的境象;暫得如此,不是聖人實證境界,不要當作已得聖心,只能認爲是好現象,如認真的話,就落在不正見的圈套了。

   六、修學禅定的人,在沒有破色陰時,精心研究妙明的聞性,這時澄靜自心,心光凝然,不被心或境所動亂;忽然在半夜裏,黑暗的室內,能見到所有一切物品,和白天所見的完全一樣;但室內的黑暗仍然存在,這是心光細密,見到澄清、和洞徹幽暗的境象;暫得如此,不是聖人實證境界,不要當作已得聖心,只能認爲是好現象,如認真的話,就落在不正見的圈套了。

   七、修學禅定的人,在沒有破色陰時,精心研究妙明的聞性,這時反聞的功夫,再進一步,覺得內身心,外世界,沒有一樣不是虛融的,不知道自己有身,身體的四肢,同外面的草木一樣;有知覺等于沒有知覺,雖被火燒、燒不著他,雖被刀削、如同削木,這是色塵消散,四大解體的先兆,因專心反聞,心力純一,故得忘身的境象;暫得如此,不是聖人實證境界,不要當作已得聖心,只能認爲是好現象,如認真的話,就落在不正見的圈套了。

   八、修學禅定的人,在沒有破色陰時,精心研究妙明的聞性,這時已能成就清淨心,清淨到極點,所見的山河大地,和十方世界,盡成佛國土,光明遍滿,亦見到十方無量佛,遍滿虛空界;下見牢獄、上見天堂,並無障礙;這是平常欣凈厭穢,觀想十方凈土,凝想日深,熏成種子;如今在禅定中,被心光逼現出來,這是化成的,但亦不是虛幻的境象;暫得如此,不是聖人實證境界,不要當作已得聖心,只能認爲是好現象,如認真的話,就落在不正見的圈套了。

   九、修學禅定的人,在沒有破色陰時,精心研究妙明的聞性,追求深遠境界,忽然在深夜中,在黑暗的處所;能看見隔遠地方的市、井、街、巷,又見到認識的親友,和聽到他們說話的聲音,這是禅定力迫心,迫到極處,致心光飛出的境象;暫得如此,不是聖人實證境界,不要當作已得聖心,只能認爲是好現象,如認真的話,就落在不正見的圈套了。

   十、修學禅定的人,在沒有破色陰時,精心研究妙明的聞性,研究到精極處,自心…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優婆塞盧榮章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