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又是誰的,爲甚麼你仍懷疑它、你找不出來,還向我來求取證據 。
阿難說:如果我能見功能的見性周遍,上來因佛特異功能、顯現在法會中出現許多天人境界,我們都看見。而現在我又是隔紙不能見物了,這是見性縮大成小,還是被物所隔斷呢?我對這問題仍不明白,請你再爲我們說說。佛說:世間所有一切大小、內外的事物、都是屬于塵相,不是實在的東西。你不該說能見的見性,會給塵相障隔,擴大或縮小。譬喻一個四方空罐、罐內只見四方的空間,這空間是決定的嗎?如果是的話,在原有位置改放一個圓罐、罐內空間不會變成圓的,如空間是不定的、在四方空罐內不該見四方的空間;空間喻見性、空罐喻塵相,相有大小內外不同、空沒有伸縮斷續的分別,你問題的原理就是這樣。阿難!若要同一位置的空間、沒有方圓的形相,把罐子掉去就可以了。因空體是沒有方圓相,更不用說要除去虛空的方圓相。又你問到在講堂中,所見只是一室,見性是被壓縮了嗎?現在你擡頭看太陽、是把見性拉長到太陽表面嗎?若碰到牆壁,見性會被阻斷?透過牆壁的孔洞時,你的見性是接續貫穿過去?這些想法都是不對的。你應該知道,所有人從無始到今日、不識自己的真心,把自己當作物質;被物質所轉,若能由自心轉物、便同我一樣,身心圓明寂照、無滅無生。在不動道場中,于一條毛發的尖端、盡能含藏十方世界中的一切所有。
阿難說:假使這能見功能的見性,是我的真性。它只出現在我眼前,除了見性外,我的身心、又是甚麼?照我來看身心,實有分別作用;相反見性沒有分別身心的功能,如果真實是我,那我身體豈不是非我?剛才你說過;我能見物,物亦能見我。還望佛慈悲、使我們得到明白。佛說:你認爲見性是在眼前、這是不對的。如果真實的話,它一定有相狀和位置,是可以指示出來的。你現在祗陀林中,眼前見到的是樹林、泉水、講堂,遠看的是日月、恒河。你試在座上,舉手指著各種相狀說;陰的是樹林、亮的是日月、礙的是牆壁、通的是門窗、乃至草木、毛發等等。凡有相狀的,都可以指示出來。如果見性在眼前的話,你就用手一一指出、那一樣東西是見性。例如虛空是見性的話、原有的虛空又叫它做甚麼?其它所有的事物亦是見性、既成爲見性,原有的所有事物又叫它做甚麼?你再細心分析萬象,找出見性來指給我看,不要胡亂指錯的。阿難說:我現今在講堂中,遠處的是恒河,天上的是日月,眼睛見到的、手能指示的,全是物質、不是見性。一如佛所說;物不是見。不過離物亦沒有見性可得,這一層道理,不但我們初學的聲聞、即使是阿羅漢或緣覺、乃至菩薩們,亦不能在萬物中、分析出見性離開萬物,另外有個能見功能的見性。佛說:對了!對了!照你所說;沒有能見的功能離開事物,另有自性,同時又說在事物中沒有你的自性。我再問你;我和你同坐在這裏,再看看外面的園林、天上的日月等等,這種種不同的東西、都沒有你的見性可以指示出來的。那麼你仔細再研究,其中所有一切、那些不是你見性能見到的?阿難說:我實在見到所有的東西,不知道有甚是我見性不能見到的。例如樹不是能見功能了知的、又怎會叫它做樹;如果樹是我能見功能的見性,又不能叫它做樹。這樣類推,虛空日月和一切、都是一樣的,沒有一樣事物是我的見性了。佛說:對了!對了!于是會中大衆、沒有證到阿羅漢果以上的人,聽到這時候,都不明甚麼是無是見和無非見的道理。不禁惶悚懾懾、感到非常迷惑。佛安慰大衆說:善信的男女!我說話是真實的,沒有欺騙和虛僞,不是末伽黎學者四種詭辯論議。你們要小心考慮、不要辜負自己學習的志趣。
這時文殊菩薩從座起來,合掌禮佛說:在會各人,因爲不能領會你發揮見相二分、甚麼是無是見和無非見的道理。若說眼前攀緣到的色空等現象,都是自己見性、就應該可以指示出來;若不是見性、亦該全無所見,這深一層的道理未能明白、故此驚怖起來。他們的善根已不似過去那樣淺薄,惟願你對萬物現象和見性是甚麼?怎樣是無是見和無非見的道理,說清楚明白。佛對文殊菩薩和大衆說:十方佛和大菩薩,在他們自己的狀態中,見分和相分、六根和六塵,和虛空的花、本來就是沒有。而見分和相分、原是本覺的妙淨明心顯現出來,怎會在其中有無是見和無非見的道理。文殊!我問你:你是文殊,還是另有一個是文殊、才喚作文殊,抑或喚作非文殊?文殊說:我真文殊,不能說我是文殊,若說是文殊、便有兩個文殊,又不能說我非文殊,文殊就是文殊,于其中實在沒有是非二字。佛說:這能見功能的見性,和虛空色塵,亦是一樣、本來是妙明的覺心,人人本具的。不過因真起妄,才幻現出色和空、見和聞;如第二月,不能說這是真月,這不是真月。本有的月即是真月,其中實在沒有是非二相。你們沒有明白無染的真心,在見性和色塵中、種種發明,只增加妄想,不能跳出是非的圈子。如果明白見性和色塵,本來是妙明真心。就擺脫了那些是見可指、非見可指等虛妄猜度了。
阿難說:照佛所講,有能見的見性、遍滿十方世界,湛寂如止水、不動不住、不生不滅,這和老古黃發道的冥谛、以及新潮興的塗熱灰苦行派等,主張有一真我遍滿十方世界的學說,有甚麼分別呢?你過去在楞伽山、爲大慧菩薩亦發揮到這一層的道理。世間宗教或學者、執著一切事物;是沒有因緣的、或自然生滅的。佛說萬法因緣生,大不同于他們的境界,在我今日感到,能見的見性、好像是自然的。因爲見性是離開生滅、和一切虛妄顛倒,似乎不是因緣而是自然。請你指示我們,不致和他們一樣的知見、能確實明白自己的妙覺明心。佛說:我在前已經八次說了見性這話題,你們還沒有領會,現在又懷疑見性是自然的。若你認爲見性是自然生,就要剖析出一個自然體來。試看你的妙明見性,以甚麼作自然?因見光明作自然體?因見黑暗作自然體?因見虛空作自然體?因見雍塞作自然體?阿難!如因見光明作自然體的話,暗來明滅,你的見性、早隨光明去了,是不能見到黑暗的。如因見虛空作自然體,有空就沒有塞,你的見性、早隨虛空去了,是不能見到雍塞的。總括來說;能見明、暗、通、塞,是能見功能隨緣顯現的功用,又何來自然?阿難說:我的見性,不是自然生,那便是因緣生,但我仍不明白因緣生的徹底道理。佛說:你現在又猜疑見性是因緣生麼?今再問你;你的見性是因明、暗、通、塞才有嗎?若因明有、就該不見暗,若因暗有、就該不見明,因通或塞、同樣可以例推的。又你的見性,是緣明、暗、通、塞才有嗎?若緣明有,就該不見暗,若緣暗有,就該不見明,緣通或塞,亦是同樣可以例推的。總說一句,見性本體是不變的,故此不是因緣生。見性本體,純一無雜,具寂照的妙用,由于本體不變、故不屬因緣,它功用隨緣,亦不屬自然,所以因緣,自然,非因緣,非自然,全是妄情猜度,都要排遣清除盡去的。真性就是真性,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你不該拿世間幼稚想法和戲論、擾亂腦袋,這等于用手掌撮摩虛空、徒勞無功吧!虛空是捉不到的。
阿難說:這妙明真心的見性,不是因緣所生的話,爲甚麼你又常對我們說;見性要具備四種緣,即是因心、因明、因空、因眼,這又是甚麼意思?佛說:我所說的是指世間因緣相、不是第一義谛。再來問你,世人開口就說我看見,試問怎樣叫做看見,怎樣叫做看不見?阿難說:世人因有日、月、燈光,見種種形像,就說看見。如果沒有日、月、燈光,就說看不是。佛說:若沒有光時、就叫看不見;若是看不見、就該不見黑暗,這時不過沒有光、不是看不見。若在暗時看不見光,才叫做看不見。如今在光時、亦是看不見暗,仍叫看不見麼?那麼光和暗、都叫做看不見。事實光和暗是互相扺消,不是你的見性、忽有忽無。可知見光見暗都是見,光暗二相有生滅、能見的見性沒有生滅。你要知道見光時、見性不是光所生;見暗時亦不是暗所生,見空時更不是空所生;見塞時亦不是塞所生。這意思是說見性、離開光暗空塞四相,才是第一義谛理。還有要知道的,你看見了見的時候,這一個見、不是能見功能所生的。真見離開能見,看見的見是不能攀緣到真見的見;真見的見、是離開能見功能的一半妄見,何況對于能見的見性?還說甚麼因緣自然、和合和不和合等。你們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以後要小心考慮、不能因循懈怠了微妙莊嚴的覺道。
阿難說:佛啊!上面你爲我們說的因緣自然、和合不和合的道理,我們還沒有弄得清楚。現在又多一個見見不是見,就使人更困惑了。希望你可以給我們一雙智慧的眼睛,開啓我們本覺真心、令得明白。佛說:你雖然記得我很多的說話,只是增加一點學問上知識罷了,對于空觀的微細觀察、仍未明白。你們都小心聽著,我將逐一說個清楚,亦使將來學習的、得到證明的效果。阿難!所有的人在世間輪轉,都是由兩種顛倒、即能見功能的一半妄見、發生出來的,隨業而受報。是那兩種?一是人們的別業妄見、別業即不共業,是煩惱和業俱備的。二是同分妄見、即共業,只由煩惱産生的。甚麼是別業妄見?如有些人眼中生了紅翳,晚上見到燈光、光圈外有五彩圓影的。有眼翳的人猜度;爲何今夜燈光有圓影呢?是燈發出來、還是我眼能見功能發生出來的?阿難!若是燈發出來的、沒有眼病的人爲甚麼看不見;若是能見功能發出來、這能見功能已變成色塵,那病人所見的圓影,又是甚麼?如果這圓影是離燈別有的,那麼家中的屏風、帳幕、茶幾、草席、到處都應有。若離開能見功能另外有的,就不該只由眼見;用手去摸亦可以,何必一定由有眼病的人才看見。因此知道,色塵的光、是從燈來,眼有病、才變成光圈外的圓影。其實圓影…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優婆塞盧榮章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