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話,會使大家感覺非常溫暖的。如果你說話老是詛咒,別人能接受嗎?比如說:“你不信佛,將來我上極樂世界,你們全下地獄。”“你這樣做受惡報啊!哎呀,你不聽。”這樣說話行不行呢?你說:“我說的是真話呀,他們這樣做是造業。”你要想別人接受你的語言,那你要做一個讓別人容易接受的人。你說話尖酸刻薄,不留面子的,別人願意接受你的話嗎?所以說話不能刺人,不能傷人心。父子、夫妻之間也一樣,不能哪壺不開提哪壺,多一些愛語,會使雙方拉近距離,更容易溝通。我們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距離不遠,可是心的距離卻非常遠,在對面,你不看我,我不看你。對面相逢,心離得老麼遠的,從來不講話,看見把頭偏過去,假裝沒看見。我跟誰鬧意見了,見面不說話,心裏挺別扭的,我們一般會怎麼樣?不願意搭理他,除非他先來搭理我,我是不會先搭理他的。事實上呢,你要想別人接受你,不妨主動去搭理別人。即使是你有理也不要緊,爲什麼不大度一些呢?冤家易解不易結呀,做個大度的人嘛。其實很簡單,可能只是一個“你好”,別人就有個臺階下了,爲什麼不做一個大度的人呢?這是愛語攝。
愛語包括做人講信用。每一次你的承諾都完成了,這樣的人講話別人會重視的。因爲你說話向來是釘是釘鉚是鉚,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肯定要盡力去完成。實際上我們生活當中很多的矛盾和障礙就是因爲不懂得運用愛語所導致的。比如說對他有意見,嘴巴上永遠不肯落下鋒。其實這是錯誤的。我們面對一些弱勢群體,千萬得饒人處且饒人。他是錯的呀,痛打落水狗,再踏上一萬只腳!這樣子不好啊,別人已經知道錯了,你還不饒人,那你要別人怎麼辦呢?哪怕別人有悔改的意思,你還是不依不饒,這樣不合適啊。小到家庭之間,大到單位同事,乃至于一個村子,一個縣,乃至周圍的一切認識、不認識的人,乃至所有的衆生。不要說動物,就是無情衆生你跟它說愛語都有作用的。你看那個水分子實驗。我們經常說愛語,或者說從來不說愛語,對我們這個身體的影響會非常大。如果我們明白這一點,我們的人生、命運、境界就可以改變。
愛語和布施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愛語更加突出了語言的重要性。由于語言的不當,會給別人帶來反感。爲什麼我們修愛語攝可以改變我們的世界?這是菩薩修行的四大法門之一,攝化衆生的四大武器喲!這個世界的改變取決于我們的心念。因爲這個世界的改變,是以我們的心念的改變而達成的。這個世界是由我們的心所造作出來的,改變我們的心念就能改變世界,所以愛語攝可以改變我們的心念。當你說愛語的時候,心已經平靜下來了,說愛語的過程就是平靜你的心的過程。聽一個人講話,你能聽得出他這個話裏頭有火還是沒有火,你能聽得出他這個話裏頭是恨還是愛,你能聽得出他這個話裏頭是貪著還是慈悲,你能聽得出他是自私自利還是無我。當一個人的話帶著火氣的時候,凡是聽到他話的人,都會被他點著。如果他的話帶著慈悲心,聽到他話的人,都會心裏頭感到清涼。所以說我們修愛語攝,能夠使自己和他人的心念都得到改變。
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那是十幾年前了,我在陝西的時候。西北人講話是很沖的。有一次坐中巴車,人特別滿,擠得夠嗆。這時候一個男的把一個女的腳給踩了,那個婦女就不依不饒,跟那個男的吵。那個男的也不甘示弱,就跟那個女的吵:你怎不長眼啊!把我腳踩了,你的腳怎麼放的,讓別人怎麼站嘛!吵得不可開交,只見車上兩個人嗓子門都大。售票員是一個彪形大漢,他一句話就把問題給化解啦,你們猜他怎麼化解的?旁邊肯定很多乘客在勸:哎呀,吵什麼吵啊,都讓一步不就完了嗎?一般人勸都這麼勸。我很佩服這個售票員的智慧,他一句話輕輕松松就解決啦,他說:“哎呀,大哥大姐,你們都沒錯,我錯了,行不?”一句話兩個人全笑了。你看,不是讓別人妥協,是讓自己妥協才能解決問題。他是第叁者,其實他帶著一種很幽默的心情,沒有帶著火氣,他很幽默,就解決了。這就是妥協,這跟人的能力有關系。你看這個愛語太厲害了。但這個要多練習,並且要帶著慈悲心、愛心去說,你要帶著火氣去說恐怕也不行。其實這也是智慧。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就導致完全不一樣的結果。你能讓一步說明你了不起,只有了不起的人才能讓步,普通人、一般人從來不肯讓步。這個讓步是種發自內心的讓步,是不當回事的讓步,而不是那種虛假的讓步,啊,我錯啦,我錯啦。不是那樣的。不肯讓步的人都是凡夫,能讓步的人才了不起,這也是一種舍。你要真學會這些,你的人生命運,你現實生活中很多事就能處理了,會處理了。改變了我們的心念就改變了這個世界,所以它的原理還是改變自己的心念。
第叁個武器叫同事攝。“事”,參與的意思。當你跟周圍的人一起做一件有利于社會的事情或者成就某一種事業的時候,你能夠積極主動地幫助他,在你的能力範圍內給予最大的支持,這是一種參與。比如他正在做一件事情,這種事情是對社會有益的,那麼你就參與去,和他一起,你來幫助他,這就屬于同事的一種。當然他要是幹壞事的話你千萬別參與,你要參與了也會完蛋。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啊,大家能想到它的道理在哪裏嗎?廣德人我發覺有一點運用得很好:一做菜的時候,廚房裏滿是人,都進去炒菜去了,這就是參與。打個比方,你要是一進來,別人都在幹,你不屑一顧:哼,你們這些人沒文化,老搞這些。好像表現要跟別人不一樣,表現你多麼了不起,這樣子的話別人會接受你嗎?
同事就是參與進去,和別人一起做的一件事,這樣就有共同語言了。我們平時單位裏也經常會組織這種同事的活動,去旅遊,拉近彼此的距離嘛。包括家庭裏,家庭成員一起出去走一走,到哪裏去玩一玩,這也是拉近彼此的距離。兩個人如果沒有共同語言,你說的話他能聽嗎?比如,她老公是做木匠的,假如這裏還有一個木匠,而且做得特別好,特別成功,或許他們還認識,他去勸那個老公,有沒有力量?有啊。他一看,喲,他是我們這一行的,他很了不起呀,他也來講,我就不好意思說什麼了——這就是同事攝。你千萬不要表現清高,跟別人不一樣:你們這麼差,水平這麼低的,跟你們在一起是我的恥辱。你這樣的話,別人不能接受你的話,即使你說的話是對的。打個比方,如果大家不是因爲學佛,會來到這嗎?我們在這是在幹什麼?是在共事。你看我們有時要組織一個活動,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同事,共同參與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的話大家彼此之間的距離自然就拉近了。比如是個家庭主婦,你要想幫助她,想要她來學佛,怎麼辦?你們大家幫她一塊洗洗菜呀,摘摘菜呀,摘著摘著共同語言不就出來了嗎?比如說父母,你怎麼講都不聽,這個時候你換一種方法,比如當父母說話的時候,你就認認真真聽,老老實實聽,不要不耐煩,參與進去,父母年紀大了,他有時想唠叨唠叨,有時候想說說話,愛回憶一些往事,你別不耐煩:都陳芝麻爛谷子了,老說有什麼用啊?你不肯參與,人家歡喜的東西,你不能隨喜。你陪他說一說,他談過去你也談一談過去,談談過去認識的一些人,過去自己做過的一些事,談著談著,你發覺心走近了。你說,媽,我最近學佛,哎呀,我發覺那個……這時她能不能接受啊?能啊。你要想勸說父母親,你得先做一個讓父母親能接受你的同事啊。他喜歡的東西你認爲毫無意義,他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得不到你的贊賞,你想想看他能聽你的話嗎?諸位,我告訴你們這個訣竅,對其他人,我們總也能夠找到有共同語言的地方,你不要認爲學佛以後,生活當中只有學佛這一件事情,除了念經念佛以外,其他都不是學佛。那就麻煩了,你這樣子讓一個從來沒有學過佛法的人來接受,你說他能接受嗎?不可能的事情啊。你先要找到共同語言,慢慢他接受你了,這時候你再講佛法,他才能聽啊。我跟他談讓他生歡喜的,我跟他談讓他能理解的東西。你看我平常跟你們講話,我講了幾句佛字?
總之,你如果認爲自己做得完全正確,別人是老頑固、老僵化,就說明你肯定沒有圓滿。你真正圓滿,你一定會把他看成是菩薩,不是你勸他學佛,而是他來度化你,是他來成就你。你想想看,你所做的如果換觀音菩薩去,跟你效果一樣嗎?每一個人都認爲自己做得蠻好的,這種認識就說明他一定沒有圓滿。只有我們學佛還很不到位的時候,才會認爲我們做得很圓滿。你看印光法師怎麼認識的:“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而你:“唯我一人做得很圓滿,其他人已經不可能比我再圓滿了。我已經盡心盡力了,而他實在是老頑固、老僵化。”這說明事實上我們離真正的佛法還有相當的距離。世上有非常頑固的人,你相信嗎?我不相信,因爲我不強求他,他怎麼會頑固呢?我沒有想過我一定要改變他,我只改變我自己,他怎麼會頑固呢?永遠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永遠不從別人身上找問題,這個世界上還有頑固的人嗎?因爲我從來沒有想過,你是我教育的對象,而我是教育的人,你需要被我轉化,而我需要轉化你。從來沒有這樣想過,所以說這個世界上對我來講沒有頑固的人。什麼叫頑固的人呢?就是我怎麼想勸他,他都不聽,我怎麼想改變他,他都不肯改變,這就叫頑固。因爲我從來也沒有想過要改變他,所以就不存在一個頑固的問題。因爲我只是改變自己,我從來不改變別人。因爲我改變了自己,他自動就改變了,這是非常深奧的道理。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頑固的人,也根本沒有十惡不赦的人。外界的人頑固與否,完全是由我們內心所決定的,我們內心的頑固就會表現在別人的頑固。你內心的慈悲,別人就會跟你一塊慈悲。這個道理非常深,我跟你講煉心二十四字“別不平、莫抱怨、會欣賞、勿強求、要感恩……”,沒…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十 5 四攝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