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法會聖衆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
如來性品第四之七
爾時文殊師利對佛說:“世尊。今天純陀還有疑問。希望如來再次爲他解說,令他斷除疑惑。”
佛說:“善男子。什麼疑惑,你說出來,我爲你斷。”
文殊師利說:“純陀心疑的是,如來因知見佛性力而得常住。如果是見到佛性而成爲常。那麼原來未見佛性之時應該是無常。如果本來是無常的以後也應一樣。爲什麼呢?如同世間之物本來沒有的現在有了,已經有的還會變無。這些都是無常。因此諸佛菩薩聲聞緣覺沒有差別。”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叁世有法 無有是處
“本來有的現在無有,本來沒有的現在有,叁世的有法都是沒有意義的。善男子。因此。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也有差別也無差別。”
文殊師利贊歎:“善哉,誠如聖教。我今天才了解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也有差別也無差別。”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來所說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之性沒有差別。希望如來詳細解說,利益安樂一切衆生。”
佛說:“善男子。仔細聽好,我爲你解說。善男子。比如有長者畜養很多不同的顔色的奶牛。讓一個人守護放養。此人有一天爲了祠祀把這些牛産的奶放到一個容器中,見到奶色都爲白色,便很奇怪。牛色不同,爲何牛奶是同一顔色?此人想,這是衆生業報的因緣使乳的顔色一樣。善男子。聲聞緣覺菩薩也是如此,同一佛性如同牛乳。因爲同是盡漏的煙骨。而衆生說佛、菩薩、聲聞、緣覺有差別。聲聞凡夫之人疑惑叁乘爲何無差別。這些衆生以後自會了解叁乘同一佛性。猶如那人恍然大悟乳相是因業力因緣所致。另外善男子。比如金礦經過剔除滓穢然後消融而成金,之後價直無量。善男子。聲聞緣覺菩薩也是如此。都能成就同一佛性。因爲處除煩惱的緣故,如同金礦剔除滓穢。因此一切衆生同一佛性沒有差別。因其先聞如來密藏,而後成佛時自然得知。如同那長者知道乳是同樣顔色。因爲斷除無量億煩惱。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果一切衆生有佛性。佛與衆生有何差別?這樣說的問題很多。如果衆生皆有佛性。爲何舍利弗等以小涅槃而般涅槃。緣覺之人于中涅槃而般涅槃。菩薩之人于大涅槃而般涅槃?這些人如果同一佛性。爲何不跟如來一樣而般涅槃呢?”
善男子:“諸佛世尊所得涅槃,不是聲聞緣覺所得的。因此大般涅槃叫做善有。世間如果沒有佛,二乘人仍能得到二乘的涅槃。
迦葉又說:“這是什麼意思?”
佛說:“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中才有一佛出現于世,開示叁乘佛法。善男子。如你所說菩薩二乘沒有差別。我之前在此如來密藏大涅槃中已說阿羅漢不具備善有是方便說。爲什麼呢?所有阿羅漢都會得此大涅槃。因此大般涅槃有畢竟樂,所以叫做大般涅槃。
迦葉說:“如佛所說,我才知道差別和無差別的道理。即,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未來之世都會歸于大般涅槃。如同河流歸于大海。所以聲聞緣覺之人都是常,不是無常。因此也有差別也無差別。”迦葉說。“如何是性差別?”
佛說:“善男子。聲聞如乳,緣覺如酪,菩薩如生熟酥。佛世尊猶如醍醐。因此大涅槃中說四種性,而有差別。”
迦葉又說:“一切衆生的性相如何?”
佛說:“善男子。如同牛新生時,乳血還未分別。凡夫之性夾雜著各種煩惱也是如此。”
迦葉又說。“拘屍那城有個旃陀羅名字叫“歡喜”。佛受記此人由一發心而于此界的千佛數中速成無上正真之道。爲何如來不記尊者舍利弗、目犍連等人速成佛道呢?”
佛說:“善男子。如果聲聞、緣覺、菩薩作誓願:我要久久護持正法,然後乃成無上佛道。因發此速願所以與他迅速受記。另外善男子。比如商人有無價寶到市場拍賣。愚人見到,不認識寶貝而嘲笑。寶貝主人說我的寶珠價值無數。聽衆都笑,互相說:這不是真寶,是玻璃珠。善男子。聲聞緣覺也是如此。聽到別人被速記就懈怠輕笑薄賤。如同愚人不識真寶。在未來世有很多比丘,不能辛勤修習善法,貧窮困苦被饑餓所逼。因是出家人而得供養,心志浮躁,邪命谄曲。如果聽說如來爲聲聞受速疾記。就大笑而輕慢毀呰那人。要知道這就是破戒,這些人自稱已得到過人之法。因此而言,隨其發心速願而受速記,爲護正法者授遠記。”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菩薩摩诃薩爲何能得不壞眷屬?”
佛告訴迦葉:“如果菩薩勤加精進,欲護正法。憑此因緣,所得眷屬不可沮壞。”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爲何因緣衆生會唇口幹焦?”
佛告訴迦葉。如果有人不識叁寶常存,因此便會唇口幹焦。如同人口腔上火而不知甜苦辛醋
淡六味的差別。一切衆生因爲愚癡無智而不識叁寶是常住法。所以叫作唇口幹焦。另外善男子。若有衆生不知如來是常住,那麼此人就是天生盲目。如果知道如來是常住,此人雖有肉眼而我說這叫天眼。另外善男子。如果有人能知道如來是常,那麼此人一定早已修習此經典。我說此人也名天眼。就算有天眼卻不知如來是常,我說這是肉眼。此人不識自身手腳關節,也不能令他人識別,因此叫作肉眼。
另外善男子。如來總爲一切衆生作父母。爲什麼呢?一切衆生種種形類,無論二足、四足、多足、無足。佛用同一聲音而爲之說法。這些異類各自都能了解,都感歎如來今日爲我說法。因此稱爲父母。
另外善男子。如同人生的孩子,才十六月,雖然能言語卻不清楚。于是孩子父母爲了教他說話就先用跟他一樣的語音逐漸教他。這父母的語言是不正確的?
不是,世尊。
善男子。諸佛如來也是如此。隨這衆生的語言而爲他們說法。爲了讓其安住于正法。隨著衆生所應該見到而爲其示現種種形像。如來這樣的語言是不正的嗎?
不是,世尊。如來所說如同師子吼。隨順世間的種種音聲而爲衆生解說妙法。
大般涅槃經一切大衆所問品第五
這時世尊臉上放出青、黃、赤、白、紅、紫色的光明。照耀純陀。純陀遇到光明後,就與眷屬帶著肴膳馬上來到佛前,要供奉如來和比丘僧最後供養。把種種器物裝滿食物都拿到佛前。這時有大威德的天人,擋在純陀面前,周匝圍繞起來對純陀說:“等等,純陀不要現在施食。”這時如來又放出無量無邊的種種光明。諸天大衆遇到此光後,立刻同意純陀供養佛陀。于是天人和衆生各自拿著供養來到佛前跪著對佛說:“希望如來允許比丘們接受此飲食。”
比丘們知道是時候了,于是拿著衣缽,一心安詳。這時純陀爲佛和僧布置好種種師子寶座,懸挂著缯幡蓋花香璎珞,叁千大千世界莊嚴微妙,猶如西方安樂國土。這時純陀在佛前,憂悲惆怅,再次請求:“只希望如來。可憐我等,請停留一劫或少于一劫的時間吧。”
佛告訴純陀:“你想讓我久住于世,就應該趕快布施最後供養,以便獲得具足檀波羅蜜。”
這時一切菩薩摩诃薩,天人、雜類異口同音說道:“奇特啊,純陀。成就如此大的福德,能讓如來接受最後的無上供養。而我等無福,所說的供具都只能是唐捐了。”
這時世尊要讓一切衆滿足。身上每一毛孔都化身無量佛。每一佛都有無量諸比丘僧圍繞。這些世尊和無量衆都來示現接受供養。釋迦如來自己則接受純陀所奉的供養。這時純陀所拿的摩伽陀國粳米滿足八斛四鬥。因佛神力充足整個大會。純陀見到此事無限歡喜。一切大衆也是如此。此時大衆接受佛的聖旨各自想道:如來現在已接受我們的布施,不久就會進入涅槃。想到此處心生悲喜。那時候樹林狹小,因佛神力就算針鋒那麼小的地方也有無量諸佛,世尊及其眷屬坐地而食,所吃的食物沒有差別。
這時天人阿修羅都啼泣悲歎的說道:“如來今日已經接受我們最後的供養。然後就要進入般涅槃。我們以後還能供養誰?我們就要永離無上調禦,如同盲人沒有眼睛一樣。”
爾時世尊爲欲慰喻一切大衆。而說偈言
汝等莫悲歎 諸佛法應爾 我入于涅槃已經無量劫
常受最勝樂 永處安隱處 汝今至心聽我當說涅槃
我已離食想 終無饑渴患 我今當爲汝說其隨順願
令諸一切衆 鹹得安隱樂 汝聞應修行諸佛法常住
假使烏角
同共一樹棲 猶如親兄弟 爾乃永涅槃
如來視一切 猶如羅
羅 常爲衆生尊 雲何永涅槃
假使蛇鼠狼 同處一穴遊 相愛如兄弟爾乃永涅槃
如來視一切 猶如羅
羅 常爲衆生尊 雲何永涅槃
假使七葉花 轉爲婆師香 迦留迦果樹轉爲鎮頭果
如來視一切 猶如羅
羅 雲何舍慈悲 永入于涅槃
假使一闡提 現身成佛道 永處第一樂爾乃入涅槃
如來視一切 皆如羅
羅 雲何舍慈悲 永入于涅槃
假使一切衆 一時成佛道 遠離諸過患爾乃入涅槃
如來視一切 皆如羅
羅 雲何舍慈悲 永入于涅槃
假使蚊子尿 浸壞于大地 諸山及百川大海悉盈滿
若有如是事 爾乃入涅槃 悲心視一切皆如羅
羅
常爲衆生尊 雲何永涅槃 以是故汝等應深樂正法
不應生憂惱 號泣而啼哭 若欲自正行應修如來常
當觀如是法 長存不變易 複應生是念叁寶皆常住
是則獲大護 如咒枯生
是名爲叁寶 四衆應善聽
聞已應歡喜 即發菩提心 若能計叁寶常住同真谛
此則是諸佛 最上之誓願
于是世尊爲了安慰一切大衆。而說:“你們不要悲歎,諸佛之法就是如此。我在涅槃中已經無量劫了。常久的享受最勝的快樂永遠處在安隱之處。你們今日…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