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P2

  ..續本文上一頁仔細聽好,我要給你們講講涅槃。我已經離開食想,永遠不會被饑渴苦惱。我現在就爲你們解說此中隨順大衆之願。令一切衆都得到安隱之樂,你們既然聽聞到佛法常住的道理,就要如此刻苦修行。

  假使烏鴉和雄鷹在一棵樹上棲息,猶如親兄弟一樣,我才會永入涅槃。如來對待一切衆生猶如羅

  羅一般,作爲衆生的世尊,怎能永遠涅槃呢?

  假使蛇、鼠、狼都在一個洞穴居住,相親相愛如同兄弟,我才會永入涅槃。如來對待一切衆生猶如羅

  羅一般,作爲衆生的世尊,怎能永遠涅槃呢?

  假使七葉花變成婆師香,迦留迦果樹變成鎮頭果,我才會永入涅槃。如來對待一切衆生猶如羅

  羅一般,作爲衆生的世尊,怎能永遠涅槃呢?

  假使一闡提也能現身成佛道,永處在第一樂中,我才會永入涅槃。如來對待一切衆生猶如羅

  羅一般,作爲衆生的世尊,怎能永遠涅槃呢?

  假使一切衆生一同成就佛道,遠離所有過患,我才會永入涅槃。如來對待一切衆生猶如羅

  羅一般,作爲衆生的世尊,怎能永遠涅槃呢?

  假使蚊子的尿能浸沒大地,山和百川,讓大海都裝滿,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才會永入涅槃。如來對待一切衆生猶如羅

  羅一般,作爲衆生的世尊,怎能永遠涅槃呢?

  所以你們應該喜愛正法,不應憂惱,號泣啼哭。如果要自己修行正行,應當修行如來是常。應當觀照此法,長存不變,也要知道叁寶都是常住的。這樣就能獲得巨大的保護,如同咒術讓生果枯萎。這叫做叁寶,四衆要好好的聽,聽聞後要歡喜,立刻發起菩提心,如果能知道叁寶常住的真谛,這就是諸佛最上的誓願。

  

  如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能以如來最上誓願而發願的,那麼此人沒有愚癡,可以接受大衆的供養。此願力功德果報在世間最勝,如同阿羅漢一樣。如果有不能如此理解叁寶是常,那就是旃陀羅(屠夫)。如果有人能知道叁寶常住的實法因緣,就能離苦安樂,沒有災害能危害他。

  

  這時人天大衆阿修羅聽聞此法後心生歡喜,踴躍無量。他們心念柔和,滅除諸蓋,心無高下,威德清淨、顔貌怡悅、因爲知道佛常住不變,于是施設諸天供養,散放種種花、末香、塗香,演奏天樂用來供養佛。

  

  這時佛問迦葉菩薩:“善男子,你看見此大衆中的稀有之事嗎?”

  

  迦葉回答:“看見了,世尊。見到諸如來無量無邊,不可計量。接受大衆人天所供奉的飯食供養。又看見諸佛得身量高大,所坐之處卻如同針鋒一樣小。被大衆圍繞卻不相障礙。又見大衆都發誓願,說十叁個偈言。也知道大衆心中認爲如來現在只接受我的供養。假使純陀所供奉的飯食磨碎如同微塵大小,一塵給一佛都不夠分的,卻因爲佛神力而充足一切大衆。只有諸菩薩摩诃薩和文殊師利法王子們能知如此稀有之事都是如來方便示現。聲聞大衆和阿修羅等都知道如來是常住法了。

  

  世尊又問純陀:“你今天所見的是稀有奇特的事情嗎?”

  

   “是啊,世尊。我先見到無量諸佛叁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自身。今天見到與菩薩摩诃薩體貌不同,非常殊妙。只見佛身如同藥樹,被諸菩薩摩诃薩之所圍繞。”

  

  佛告訴純陀:“你所見到的無量佛都是我變化的,爲了要利益一切衆生,讓他們歡喜。菩薩摩诃薩的修行不可思議,能作無量佛事。純陀。你今天已成就菩薩摩诃薩之行,得住十地。菩薩所行已經具足成就了。”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說。純陀修成菩薩行,我也要隨喜。今天如來爲未來無量衆生作大明燈,說此大乘大涅槃經。世尊。一切經典所說是有余義還是無余義呢?”

  

   “善男子。我所說的也有余義也無余義。”

  

  純陀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

  所有之物 布施一切 唯可贊歎 無可虧損

  

  所有的布施,只能贊歎,不能虧損。世尊這是什麼意思,持戒和毀戒有什麼差別。”

  

  佛說:“除了一種人。其余一切布施都應該贊歎。”

  

  純陀問:“什麼叫除了一種人?”

  

  佛說:“正如此經中所說破戒之人。”

  

  純陀又說:“我今天還不明白。希望如來解說。”

  

  佛說:“純陀。破戒者就是一闡提。其余的一切布施皆可贊歎,並且獲大果報。”

  

  純陀又問:“一闡提是怎麼回事呢?”

  

  佛說:“純陀。如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粗惡的話誹謗正法。造此嚴重罪業且永不改悔心無慚愧。這些人就是樂于走向一闡提道。如果有人犯了四重罪作五逆罪,自己知道一定是犯罪了。如此重大的事情心裏不怖畏慚愧,不肯發露罪行。對佛正法永無護惜建立之心。毀呰輕賤,言語中多有過患。這樣的人也是樂于走向一闡提道的。如果又說無佛法僧。這樣的人也是一闡提道。除了這些一闡提輩,其余的布施都要贊歎。”

  

  純陀又對佛說:“世尊。所說的破戒是怎麼回事?”

  

  佛回答:“純陀。如果犯了四重及五逆罪誹謗正法。這些人就是破戒。”

  

  純陀又問:“那麼這些破戒可以救拔嗎?”

  

  佛回答:“純陀。有因緣才可拔濟。如果穿著法衣,沒有舍棄。心中常懷慚愧、恐怖、自責。心想:爲何要犯下如此重罪,造下這麼重的苦業。心中改悔,生起護法之心希望建立正法。心想:如果有護法的人我應該供養,如果有人讀誦大乘典者我要向他學習,並受持讀誦。自己通達之後也要爲別人解說。我說此人不是破戒。爲什麼呢?善男子。比如日出能除去一切塵霧。此大涅槃微妙經典出興于世也是如此。能除衆生無量劫中所作衆罪。所以此經說護正法者能得大果報,能拔濟破戒。如果有人毀謗此正法,能自心改悔而回歸正法。自己認識到所作的一切都不對。都是害了自己,心中恐怖、驚懼、慚愧。除了正法更無可以救護自己的了。所以應當回歸正法。如果能如此歸依布施,此人得福無量。可以接受世間供養。如果犯了如上惡業之罪。如果經過一月或十五日仍然不生歸依發露之心。那麼布施此人的果報就很少。犯五逆者也是一樣。如果能生悔心內懷慚愧。知道我所作的是不善之業,非常苦惱。希望建立護持正法。這就不叫五逆罪了。如果布施此人能得福無量。如果犯逆罪後不能生護法歸依之心,布施這種人沒有什麼福報。另外,善男子。犯了重罪的人要仔細聽,我爲你們詳細解說。你們要這樣想:“正法即是如來微密之藏,所以我要護持建立。”布施這樣的人能得大果報。善男子。比如女人懷妊,臨産的是時候正值國土荒亂,于是逃往他國。在一個天廟中生産(不善)。聽說故國安隱豐熟了,就帶著孩子打算回國。路上正遇到河水漲暴,背著兒子過不了河。于是心想:“我甯願跟孩子一起死,也不能舍棄孩子獨自渡河。”之後母子都死了。命終之後生于天上。此女人本性弊惡,因慈愛孩子而能生天上。犯了四重禁五無間罪,卻能生起護法心的人也是如此。雖然之前作了不善之業,因護法故而成爲世間無上福田,此護法者有如是無量果報。”

  純陀複言。世尊。若一闡提能自改悔。恭敬供養贊歎叁寶。施如是人得大果報不

  純陀又說:“世尊。如果一闡提能自己改悔,恭敬供養贊歎叁寶。布施此人能得大果報嗎?”

  

  佛說:“善男子。你不應該這樣說。善男子。比如有人吃庵羅果,把核吐在地上。然後心想:此果核中應有甜味。于是把果核撿起,打破後品嘗,發現味道極苦。心中悔恨。又擔心失去種子就種在地上,辛勤打理,用蘇油乳隨時溉灌。你認爲可以生長嗎?”

  

   “不能世尊。就算天降無上甘雨,也不能不生長。”

  

  善男子。一闡提也是如此。燃燒了善根,又怎麼能除罪呢?善男子。如果能生善心則不叫一闡提了。善男子。因此,一切所施所得的果報並不是沒有差別的。爲什麼呢?布施聲聞所得報不同,布施辟支佛得報也不同。只有布施如來才能獲得無上果。所以說言一切所施所得的果報並不是沒有差別的。

  

  純陀又說:“那麼爲何如來說那個偈子呢?”(前面偈子說布施果報沒有差別)

  

  佛說:“純陀。有特別的因緣我才說此偈。王舍城中有個優婆塞。心中沒有淨信,奉事尼犍(外道)。跑來向我請教布施。因此因緣我才說此偈。此偈也是爲菩薩摩诃薩等說秘密藏的道理。此偈是什麼意思呢?在一切中會排除一些,要知道菩薩摩诃薩乃人中之雄,對持戒人布施所須,舍棄破戒如同除去雜草。”

  

  另外善男子。如我從前所說:

  一切江河 必有回曲 一切叢林

  必名樹木 一切女人 必懷谄曲

  一切自在 必受安樂

  

   “一切江河必然有彎曲;一切叢林必然叫做樹木,一切女人一定懷著谄曲;一切自在必然享受安樂。”

  

  這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臂,右膝著地。向佛足禮拜而說偈言:

  非一切河 必有回曲 非一切林

  悉名樹木 非一切女 必懷谄曲

  一切自在 不必受樂

  

  不是一切河一定有彎曲;不是一切林都叫做樹木;不是一切女人都心懷谄曲;不是一切自在必然享受快樂。

  

  佛所說的偈還有未說出的意思。希望如來哀愍,解說因緣。爲什麼呢?世尊。在此叁千大千世界中有小州叫拘耶尼,那裏有河,筆直不彎叫娑婆耶。如同墨線,直入西海。此河之相在經中佛未曾說。希望如來,解說方等阿含經中的有余義,讓諸菩薩深解此義。世尊。比如有人先認識金礦之後就不認識金。如來也是如此,盡知法後所演說的就有剩余不能窮盡。如來既然作出這樣的有余說,就應當方便解釋其中意趣。一切叢林必是樹木,這也有余義。爲什麼呢?種種金銀琉璃寶樹也叫做林(卻不是樹木)。一切女人必懷谄曲,也有余義。爲什麼呢?也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一…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