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呢?因爲他們沒有善心的緣故。
另外善男子。比如有藥樹叫做藥王,在所有藥中最爲殊勝。如果與酪漿或者蜜、蘇、水、乳合成粉末和丹丸。塗在瘡上、香熏身體、塗抹眼睛、或見或聞,能滅衆生所有病苦。而此藥樹不會這樣想:一切衆生如果取了我的根就不應該再取葉,取了葉就不應該再取根,如果取了身就不應再取皮,取了皮就不應再取身。此樹雖然不生此念卻能除滅一切病苦。善男子。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如此,能除一切衆生惡業、四波羅夷、五無間罪。或內或外所有諸惡之人未發菩提心的因此而發菩提心。爲什麼呢?此妙經典是諸經中王,如同那藥樹是諸藥中王。如果有修習此大涅槃,以及雖然不修卻聞此經典名字並且聽後能敬信所有的,一切煩惱重病都能除滅。只是不能讓一闡提之輩安止住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如同妙藥雖能療愈種種重病,卻不能治療必死之人。
另外,善男子。如同人手上生瘡再碰觸毒藥,毒就會進入身體。如果沒有生瘡毒就進不去。一闡提輩也是一樣。無菩提因如同無瘡的人毒不能入。這裏所謂的瘡就是無上菩提因緣。毒就是第一妙藥。無瘡的人就是一闡提。另外善男子。比如金剛無能破壞,而能破壞其余一切。除了龜甲和及白羊角。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如此,能安止無量衆生于菩提道,除了不能讓一闡提輩建立菩提之因。另外善男子。如同馬吃草娑羅翅、樹尼迦羅樹。雖然枝莖斷了仍然能繼續生長,不像多羅樹斷了就不再生長,而衆生也是一樣,如果聽聞此大涅槃經雖犯四禁及五無間仍然能生菩提因緣,一闡提輩卻不能夠。另外善男子。如同佉陀羅樹、鎮頭迦樹斷後不生以及燒焦的種子。一闡提輩也是如此,雖聞此大涅槃經而不能發菩提因緣,如同燒焦的種子。另外善男子。如同大雨不能在空中停留,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如此,普降法雨,卻不能停留在一闡提上。此一闡提周體密致猶如金剛,不能容納外物。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你曾經說:
不見善不作 唯見惡可作 是處可怖畏猶如險惡道
不能見到善自然不能行善,卻只能見惡而去作惡,這是何等的恐怖,就像走在險惡的道路上。世尊。這其中有什麼深意嗎?”
佛說善男子:“所謂不見,就是不見佛性。善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不作就是不能親近善友。所謂唯見是認爲沒有因果。惡就是誹謗方等大乘經典。可作就是一闡提說沒有方等經典。因此一闡提輩對清淨的善法沒有興趣。怎樣的善法呢?就是涅槃。喜歡涅槃的能修習賢善之行。而一闡提之輩沒有賢善之行,所以不渴望涅槃。所謂此處可畏就是指誹謗正法。誰應該小心呢?智者應該小心,因爲謗法者沒有善心以及方便。險惡道就是諸行。
迦葉又說:“如佛所說的,
雲何見所作 雲何得善法 何處不怖畏如王夷坦道
如何見所作,如何得善法,何處不怖畏,如同踏在平坦大道上。這是什麼意思呢?”
佛說:“善男子。見所作就是表白自己所有的罪惡,從生到死所作的惡也全都發露出來,直到再也沒有可以表白的罪惡。這樣才能無所畏懼。比如國王遊覽在大路上,所有的盜賊統統逃走。如此發露能讓一切罪惡全都消除。另外,所謂不見所作,就是指一闡提作了很多惡而自己不知道,這是因爲一闡提的憍慢心,雖然作了很多惡,卻對此果報最初毫不怖畏,因此不能得到涅槃。如同猕猴水中捉月一樣。善男子。就算一切無量衆生同時都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此時如來也不能見到一闡提成就菩提,所以叫做不見所作。再者,何謂不見誰之所作呢?就是不見如來所作。佛爲衆生說有衆生皆有佛性這個道理。一闡提輩流轉生死都不能明白,因此叫作不見如來所作。另外,一闡提認爲如來畢竟涅槃,是無常的,如同燈滅油盡。爲什麼呢?因爲此人惡業太重無法消減的緣故。如果有菩薩所作的善業回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時,一闡提之輩雖然毀破正壞不信正法,諸菩薩仍然要施與佛法,希望一起成就無上之道。爲什麼呢?因爲佛法就是這樣。
作惡不即受 如乳即成酪 猶灰覆火上愚者輕蹈之
作了惡不會立刻承受果報,如同乳慢慢變成酪;又同灰覆蓋在火上,愚蠢的人輕易的就踏上去了。
一闡提叫作無目,所以看不見阿羅漢道。如同阿羅漢不走生死險惡的道路,一闡提輩不修方等也是如此。一闡提因爲無目而誹謗方等經典,也不能像阿羅漢一樣勤修慈心。如果有人說言我不信聲聞經典,而信受大乘經典,並讀誦解說所以我現在就是菩薩,一切衆生悉有佛性,所以衆生身中即有十力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我所說得跟佛說的沒有兩樣。你們與我同破無量惡業煩惱如同砸破水瓶一樣,因破結故得見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此人雖然這樣演說,心裏確並不相信有佛性,而是爲了利養隨文而說。這樣說的就是惡人。此惡人不會立刻接受果報,如同乳逐漸成酪。如同國王派遣善于辯論的人去外國,此人就算犧牲性命也不會隱藏國王所托付給他的言論。智者要同樣的在凡夫中不惜身命,也要宣說大乘方等如來秘藏,即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善男子。有一闡提化作羅漢的樣子,停在空處誹謗方等大乘經典。凡夫見到就認爲是真阿羅漢,是大菩薩摩诃薩。此一闡提惡比丘之輩停留在阿蘭若(閑靜)處,卻破壞阿蘭若法,見別人得利心生嫉妒。而說:所有方等大乘經典都是天魔波旬所說,又說如來是無常法。從而毀滅正法破壞衆僧。又說:波旬所說不是好話(此處指一闡提所誹謗的大乘經典)。宣說這些邪惡之法。此人作惡不會立刻受報,如同乳逐漸成酪,灰覆蓋火上,愚輕易的踏上。這就是一闡提。所以要知道大乘方等微妙經典必定清淨。如同摩尼珠投入濁水,水即變清。大乘經典也是如此。另外善男子。比如蓮花被太陽照耀全都開放。一切衆生也是如此,如果見聞大涅槃日,未發心的人都會發心做菩提因。所以我說大涅槃光進入毛孔必爲妙因。那些一闡提雖有佛性卻被無量罪垢所纏,如同蠶在繭中無法掙脫。因此業緣不能生于菩提妙因,流轉生死沒有盡頭。
另外善男子。如同優缽羅花、缽頭摩花、拘牟頭華、分陀利華。生于淤泥而不被汙泥所汙。如果衆生修習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一樣。雖有煩惱卻不被煩惱所汙。因爲知道如來性相之力。善男子。比如有國家常有清冷之風,吹到衆生身上能解除一切悶熱之煩惱。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一樣,進入一切衆生毛孔,爲他們作菩提微妙因緣。除了一闡提。爲什麼呢?因爲一闡提不是法器。
另外善男子。比如良醫了解八種藥,能滅一切病,除了必死的人。一切契經禅定叁昧也是一樣,能治一切貪恚愚癡等煩惱病,能拔除煩惱的毒箭,卻不能治犯了四重禁、五無間罪的人。善男子。又有良醫超過八種術,能除衆生所有病苦。只不能治療必死的病。此大涅槃大乘經典也是一樣,能除衆生一切煩惱,讓衆生安住如來清淨妙因,令未發心的人發菩提心。只除了必死的一闡提輩。
另外,善男子。比如良醫能用妙藥治療盲人,讓他們重見日月星宿一切形象。卻不能治療天生盲目之人。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一樣,能爲聲聞緣覺之人開發慧眼,讓他們安住在無量無邊大乘經典中。未發心者甚至犯四禁、五無間罪的人都能讓他們發菩提之心,只除了天生盲目也就是一闡提之輩。另外,善男子。比如良醫了解八種醫術能治衆生一切病苦,用種種藥方各種藥材,以及塗身、熏藥、灌鼻、散藥、丸藥等。如果貧困愚蠢的人不想服用,良醫憐憫就將此人帶到家中強行讓他服藥,因藥力故病得痊愈。女人生産時,兒衣生不出來,給她服藥,服後就生出來,而且讓嬰兒安樂無患。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如此,所至之處能除衆生無量煩惱。犯四重禁五無間罪以及未發心的人都能發菩提心,除了一闡提之輩。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犯四重禁和五無間罪是極重的惡業。就像折斷截多羅樹的頂部,再不能複生。這些未發菩提心的人怎麼能作菩提因呢?”
佛說善男子:“這些衆生如果在夢中夢到墮入地獄,受各種苦惱,就會生出悔恨之心。心想:我們如此可憐,自己招來此罪。如果我能得逃脫此罪,一定要發菩提之心。我現在所看見的是最惡的。從此覺醒後,得知正法有大果報,如同嬰兒漸漸長大。經常這樣想,有良醫通達方藥。我在胎中時給我母親服藥。母親因藥力身體健康,于是我的性命才能保全。奇特啊,我母親受巨大的苦惱,十月懷胎生我,生後將我清潔,替我除去大小便,哺乳養我保護我。因此我要報答母恩,贍養保衛,隨順供養。(此處比喻佛法令自己成長)犯四重禁以及無間罪人臨命終時念此大乘大涅槃經,雖然墮入地獄、畜生、餓鬼、天上、人中。如此經典也能爲此人作菩提因。除了一闡提之外。
另外,善男子。比如良醫和良醫之子。知識深奧超過諸醫,通達去毒術等無上咒術。若有惡毒蛇或龍或蝮用各種咒術咒藥讓他們變好。又以此藥塗抹鞋子。用這鞋子碰觸毒蟲,毒性就消了。除了一種毒蟲叫做大龍。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一樣。如果有衆生犯四重禁五無間罪,都能消滅令其安住菩提。如同藥鞋能消衆毒。能令未發心的人發心安止住于菩提之道,這是大乘大涅槃經威神藥力的作用,讓衆生生于安樂。只除了大龍,即一闡提之輩。
另外善男子。比如有人用雜毒藥塗在大鼓上。在大衆中擊鼓發聲。雖然別人無心要聽,但聽見了就死。除了一人不會橫死。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也是一樣,隨處衆生有人能聽聞的,所有貪欲嗔恚愚癡一同滅盡。就算有也無心思念。此大涅槃的因緣力能滅煩惱,讓煩惱結自滅。犯四重禁以及五無間罪的人聽聞此經後,亦爲他們作無上菩提因緣,逐漸斷除煩惱。除了不橫死的一闡提。另外善男子。比如深夜中交易所都休息了,如果還有沒完成的事務要等待天明。學大乘者雖然修習契經中各種定,要等待大乘大涅槃日,聽聞如來微密之教,然後才能造菩提業安住正法。…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