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白話佛經

  白話大般涅槃經

  常親近同修 翻譯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如來性品第四之叁

  善男子。此大涅槃微妙經中有四種人,他們能護持正法、建立正法、憶念正法、利益衆生。憐愍世間、作爲世間人的依靠、讓人天得到安樂。那四種人呢?有人出世間但仍然具備煩惱性,就叫做第一人。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第二。阿那含人是第叁。阿羅漢人是第四。這四種人出現于世,對世間有大利益,憐愍世間,作爲世間的依靠,讓人天得到安樂。

  什麼叫做具煩惱性呢?如果有人能奉持禁戒、威儀具足、建立正法。聽聞佛法、理解經文的意義,並能爲別人分別解說。欲望少是道,欲望多則不是道。能廣說八大人覺。如果有犯罪的就教導他們讓其發露忏悔滅除罪過。善于理解菩薩方便所行的秘密之法。這種人叫做凡夫,還不是第八人。第八人不是凡夫是菩薩,第八人也不能稱爲佛

  第二人是須陀洹和斯陀含。如果得到正法並能受持正法,聽聞佛法,並遵從佛法,聽聞之後能書寫、受(接受認同)持(依教奉行)、讀誦並能轉爲他人說法。叫做第二人。如果聽聞佛法後不寫、不受、不持、不說,而說佛聽任大家蓄養奴婢等不淨之物,那就沒有任何道理了。第二之人沒有得到第二第叁的住處就叫做菩薩,如果得到了就能受記作佛。

  第叁人叫做阿那含。如果有誹謗正法的,或者宣說聽任畜養奴婢等不淨之物的,或者受持外道典籍書論以及被客塵煩惱所障的,或被諸舊煩惱所覆蓋的。如果藏匿如來真實的舍利以及被外病所惱害的(此句有待斟酌),或者被四大的毒蛇所侵擾的,論述宣說有“我”的都不對。如果說無我的就對了。宣說染著世間法的是錯誤的,如果宣說大乘佛法相續不斷的就對了。如果所受之身有八萬蟲也是錯誤的。永離淫欲乃至夢中也不會毀犯就對了。臨終之日感覺怖畏是錯誤的。阿那含是什麼意思呢?此人不再退轉如上所說,所有過患永遠不能玷汙他們,他們往返周旋堪稱菩薩,並已得到受記,不久就能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就叫做第叁人。

  

  第四人叫阿羅漢。阿羅漢能斷除各種煩惱而放下了重擔。獲得利益該做的都作了,住在第十地得到自在的智慧。隨人所願能示現種種色像。如此莊嚴,若要成就佛道就能得成,能成就這樣的無量功德就叫做阿羅漢。以上四種人出現于世,能利益世間、憐愍世間、爲世間所依靠、使人天安樂。在人天中最尊最勝猶如如來。稱作人中勝、是人天歸依之處。

  迦葉對佛說:“世尊。我今天不要歸依這四種人。因爲如瞿師羅經中佛爲瞿師羅所說得那樣——“如果天魔梵天爲了破壞而變爲佛像,具足莊嚴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所放圓光廣大達到一尋(八尺)。面部圓滿猶如滿月,眉間的白毫猶如淨雪。如此的莊嚴來到你面前。你要小心鑒別判定他的虛實,發現真相就應當降伏魔王。”世尊。魔衆尚能變作佛身,就更能變作羅漢等四種之身。坐臥在空中,左脅湧出水右脅湧出火,身上噴出焰火猶如火聚。因此因緣我不能相信他們。他們所說得我也不能接受,也不會恭敬他們乃至作爲自己的依止。”

  佛說:“善男子。對我所說的如果懷疑尚且不應接受,何況是你所說的情況。所以應當善于分別,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可作、什麼不可作。這樣去做就能在長夜中享受安樂。善男子。譬如野狗在夜裏闖入別人的家,那家的人如果察覺了就會立刻驅逐喝罵:“你馬上離開,如果不離開就要你的命”。野狗聽到就連忙離開再也不敢來了。你們從今以後也要這樣降伏波旬。應當這樣說:“波旬。你今天不要變成這個模樣。你如果這樣做,我就用五系(系有兩種,五屍系或五處系)來捆住你。魔王聽到就會離開,就像野狗一樣再也不回來了。”

  迦葉對佛說:“世尊。正如佛爲瞿師羅長者所說的——如果能如此降伏魔王,也能接近大般涅槃。那麼,如來何必說此四種人可以作爲依止處,這四種人所說的未必可信啊。”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如我所說的那樣並沒有錯。善男子。我爲聲聞弟子那些有肉眼的人說降魔,並不是爲修學大乘的人說的。聲聞之人就算有天眼也叫做肉眼,學大乘者的就算有肉眼也叫做佛眼。爲什麼呢?此大乘經叫做佛乘,而此佛乘是最上最勝的。善男子。譬如有人勇猛健壯,那些怯弱者就會經常來依附。勇健之人就經常教導怯弱的人:“汝要這樣那弓執箭,學習長勾鎖鏈等武器。”又告訴他:“戰鬥雖然如同在刀刃上行走卻不要害怕。要把對手想象成軟弱的。要把自己想作勇敢的。如果有人素來沒有膽量卻裝作勇猛的樣子,拿著弓箭種種武器裝備自己,在戰場上大吼大喝。你也不要害怕此人。此等人如果看到你沒有害怕,就會四散逃走如同野狗。”善男子。如來也是這樣告訴諸聲聞弟子。你們不要畏懼魔王波旬。如果魔王波旬化作佛身來到你面前。你要精勤堅固自己的心來降伏魔王。那時魔王就會愁憂不樂的離開。善男子。如同那健壯的人不會跟從別人的習氣。學大乘的人也是如此,得聞種種深密經典,心中欣樂不生驚怖。爲什麼呢?如是修學大乘之人。已經供養恭敬禮拜過去無量萬億佛,就算有無量億千魔衆來侵娆他,也不會有任何恐怖。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到阿竭陀藥就不怕一切毒蛇,因爲此藥力能消除一切毒。此大乘經也是如此,如同那藥力一樣不怕一切魔毒,也能降伏魔王讓他們不再興起。

  再者,善男子。譬如龍的性格非常殘暴,要害人時就用眼瞪人或者用氣吹人。所有師子虎豹豺狼狗犬都非常害怕,因爲這些惡獸凡是聽其聲見其形或者觸其身都會喪命。有善長咒語的人憑借咒力,能讓惡龍、金翅鳥、惡象、師子、虎豹、豺狼等都任他調教而被他騎乘。這些惡獸見到那善于咒術的人就被調伏。聲聞緣覺也是如此。見到波旬就感到恐怖,而魔王波旬也就不會畏懼而行魔業。學大乘者見到聲聞怖畏魔事而對于大乘佛法不能相信和喜樂。就先用方便法降伏諸魔,被他任用,而爲他廣說種種妙法。聲聞緣覺見到魔被調伏就不再害怕,對大乘無上的正法生起信心和喜樂。便說:我們從今以後不應障礙此中正法。

  再者,善男子。聲聞緣覺面對各種煩惱會感覺害怕。學大乘者則不會恐懼。修學大乘有如此威力,如前所說的種種因緣都是爲了讓聲聞緣覺能調伏諸魔,卻並不是大乘。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不可消伏,非常奇特。如果有人聽到後能夠相信接受,能相信如來是常住之法。此人則如同優昙花一樣稀有。我涅槃後如果有能聞到此大乘微妙經典而生起信心和敬心的人,那麼他們在未來世百千億劫中都不會墮在惡道。

  這時佛告訴迦葉菩薩:“善男子。我涅槃之後,會有百千無量的衆生誹謗、不信此大涅槃微妙經典。”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這些衆生在佛滅後不久就會誹謗此經。世尊。會有怎樣的純善衆生,能夠拯救這些謗法者呢?”

  佛告訴迦葉:“善男子。我般涅槃後的四十年中此經會在閻浮提廣行流布,然後此經就會漸漸消失。善男子。譬如出産甘蔗、稻米、石蜜、乳酥、醍醐等地,那裏的人民都說這些這些食品是味中第一。如果有人吃的只是粟米和稗草,此人也說我所吃的是最美味的。這是因爲這些人因福薄而受的業報。如果是有福的人就不會聽到粟稗的名字,所吃的都是粳糧、甘蔗、石蜜、醍醐。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也是如此。鈍根薄福的人不喜歡聽聞,如同那薄福的人憎惡粳糧和石蜜一樣。二乘之人也是如此,憎惡無上的大涅槃經。有的衆生喜歡聽受此經,聽到之後歡喜不已,不生誹謗。如同那有福之人能吃到稻糧。

  善男子。譬如有國王居住在山中的險惡荒蕪之處。雖然也有甘蔗、稻糧、石蜜等物,卻因爲難得而盡力積攢,害怕吃完而不舍得吃,只能吃那些粟稗。這時有另一國的國王聽說此事非常可憐他們,就用車載著稻糧和甘蔗送給他們。這國王得到就分發下去,讓全國人民一起吃。人民吃後都非常歡喜,就說:“都是因爲外國國王才讓我們能吃到這麼稀罕的食物。”善男子。這四種人也是如此。作爲此無上大法的將領。此四種人中也許有一人在他方見到無量菩薩。雖然自己學習此大乘經典自己書寫並令他人書寫,皆是爲了獲得利養爲了提升名譽爲了解佛法爲了獲得依止,爲了憑借此經的廣博代替其余經(此句值得商榷),並不能廣爲他人宣說此經。于是將此微妙經典送至彼方的菩薩處,令菩薩發無上菩提之心安住菩提。而此菩薩得此經後即便廣爲他人演說此經,令無量衆生得受如是大乘之法味。而這本是憑此一菩薩之力所不能聽聞的經,如今都能得聞。如同那人民因國王之力而得到稀有之食。另外,善男子。此大涅槃微妙經典所流布的地方,那裏的土地即是金剛,那裏的人也如金剛。如果有能聽此經的,即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隨其所願都能成就。如我今日所說,你們衆比丘要好好的受持,如果有衆生不能聽聞此經,要知道此人非常可憐。爲什麼呢?此人不能受持如此大乘經典甚深之義啊。”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來滅後四十年中此大乘經典大涅槃經在閻浮提廣爲流傳。之後就漸漸消失。過後不久還會在出現的。”佛說:“善男子。如果我的正法還剩下八十年,那其中前四十年此經又會在閻浮提降下大法之雨。”(此句翻譯得是否正確?)

  迦葉菩薩有對佛說:“世尊。此經典在正法毀滅的時候,正戒被破壞的時候,非法增長的時候,沒有如法的衆生的時候,誰能聽受、奉持、讀誦此經,能夠通曉、供養、恭敬、書寫、解說此經呢?希望如來憐愍衆生,詳細解說,讓諸菩薩聽到後能夠受持,便能得到不退的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這時佛贊歎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今天能這個問題非常好。善男子。只有曾在熙連河沙那麼多的諸佛的面前發過菩提心的衆生,才能在此惡世受持這部經典而不生誹謗。善男子。如果有人曾在一恒河沙的諸佛世尊前發菩提心,然後…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