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無量.普照世間(一)
──東林念佛堂阿彌陀佛聖誕佛七法會開示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欣逢阿彌陀佛聖誕,東林念佛堂爰例于農曆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公曆12月23日至29日)舉行「阿彌陀佛聖誕彌陀佛七法會」,稱念彌陀聖號七永日。以此功德回向世界和平,國家昌盛,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災難遠離,人民安樂。
十一月十一日上午九時舉行開壇灑淨儀式,參加善信踴躍,拈香禮拜,同結勝緣,共植善因。法會莊嚴殊勝,大衆皆感到佛光普照,如意吉祥。現將當天早上住持寬運大和尚開示全文刊出,以飨讀者: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大家歡喜,我們「東林念佛堂」爲了祝賀阿佛彌陀佛的誕辰,每年都會舉行佛七法會。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彌陀誕的日子,選的不是法藏比丘的生日,爲什麼呢?我們都知道阿彌陀佛是由法藏比丘發了四十八願,用了九劫的時間來思惟、來觀察二百一十億的佛國土,最後他把所有國土的優點集中起來,成立了一個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是最慈悲、最完整的佛國淨土。所以,阿彌陀佛可以說因地成就,果地圓滿,那麼本來我們應該來紀念法藏比丘的生日,爲什麼後人會將彌陀誕定在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即永明延壽大師生日的這一天呢?
因爲據我們中國曆史上的記載,淨土宗的二祖善導大師及六祖永明延壽大師,他們都是阿彌陀佛再來。永明延壽大師沒有出家之前,他在一個小縣裏當管出納、管錢財的小官員。可是他犯了偷盜業,他把國庫裏面的錢偷出來買物放生;由於偷的錢財不是少數目,因而放了很多的生命;日子久了,結果被查出來了。他很老實,絕不妄語,坦白地承認了。
負責調查的判官問:「這麼多的錢,是不是都是你偷的呢?」
「是我偷的。」甚至連偷了多少的數目,他都說得清清楚楚。
「偷去做什麼?」
「全部都用來做放生。」
當然了,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他監守自盜,拿國庫的銀兩來放生,判官自然要判他罪啊!可是他自己沒有花,都用在放生上;那這個罪要怎麼判才好呢?判官只好把事實的真相向國王報告。
國王聽了之後也覺得好笑:「這個人真笨啊!明明曉得把國家的錢偷了,這是要殺頭的罪,他竟然不怕殺頭,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去做放生。」于是國王就吩咐下來:「按照法律這個罪是要斬首的,應該把他綁到法場去行刑。」
國王又交代監斬官:「把他綁到法場後,看他害怕不害怕;如果他害怕就殺掉算了,如果他不害怕就釋放他,送他來見我。」
於是,永明延壽大師被綁到法場,可是他面不改色,毫不動容。
那監斬官就問他:「你怕不怕?」
「不怕。」「爲什麼不怕?」「我一條命,救了千千萬萬的命,很值得!」他不但不害怕而且還很歡喜。這個監斬官,實時停止行刑,並且馬上報告國王;國王就命令把他帶回來了。
國王跟他一見面,就對他非常的贊歎;因爲相比于其他很多貪官汙吏,他們從不爲人民百姓的利益著想,只爲自己過得更好,只希望個人的財勢權位更豐厚,巧取豪奪,貪得無厭;可是永明延壽大師卻剛巧相反,他甯願舍棄自己的生命,來救度千千萬萬的生命,這種舍己爲人的精神,實在是感天動地啊!
于是國王就問他:「將來你願意做什麼事?」
此時,永明延壽大師感覺到人生無常,毫不留戀,于是他就說:「我希望出家爲僧。」
于是國王便成就他,讓他出家。出家後他修行非常精勤,實行「禅淨雙修」;連國王成也爲他的護法,對他非常尊敬。後來到天臺山德韶國師處參學,發明心地,成爲法眼宗的傳人。又被後世推崇爲淨土宗六祖。
所以我們爲了紀念他,選在農曆十一月十七日,他生日的這一天作爲阿彌陀佛的誕辰。因此,今天大家必須要知道,紀念永明延壽的誕辰,也就是紀念阿彌陀佛的誕辰,這目的就是提醒我們不要忘記自性的彌陀,其實我們每個人原本都和佛一樣,若從如來藏清淨心來說,是不一不二的;只不過我們現在是「迷」而不是「悟」;所以今天我們紀念阿彌陀佛,就是向阿彌陀佛的無量壽、無量光學習,因爲他的佛光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不但能照到明處,而且還能照到暗處;那爲什麼呢?就是希望能讓我們遠離顛倒夢想、遠離恐懼怖畏;就好像昨天(12月21日),很多人預言(「瑪雅預言」)說是世界的末日,令到很多地方的人心生疑慮,導致人心惶惶,恐懼不安。
佛光無量.普照世間(二)
──東林念佛堂阿彌陀佛聖誕佛七法會開示
我前一段時間,到五臺山去弘法;聽信眾說,太原有一位居士,這個居士還算有錢,他爲了逃避這個世界末日,買了大批的壓縮餅幹存放在家裡,因爲恐怕世界末日的來臨之時,沒有糧食;所以,當預言的時間差不多到了,他就開始擔心、恐懼,這個壓縮餅幹能不能吃呀?吃完了又怎麼辦呢?心中總是忐忑不安。
這是多麼難過的事啊?他有沒有考慮這些預言是否可信?還有它的根據又在那裏?爲什麼這麼容易就相信了呢?這就是「顛倒夢想」。
說到屯積食糧以防餓死,這令我想起以下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曆史上的梁武帝是一位虔誠佛弟子,護持佛法,並提倡素食,爲什麼最後會遭遇到餓死的命運?其中是有前因後果的。
據說,年青時就曾有相士跟他說,他將來是會餓死的,雖然他並不相信,但是他還是屯積了大量幹糧在他的宮殿及行宮裏,而且是隨手可得,絕對不會有餓死的可能。
到了他晚年的時候,有一天,梁武帝問寶志禅師說:「我的壽命還有多少呢?」志公禅師說:「等我圓寂之後,你會造個塔。什麼時候這個塔坍塌損壞了,那時你的壽命期限就到了,應該往生了。」
本來志公禪師圓寂時那個塔是木造的,後來梁武帝想到志公的預言:「這個塔什麼時候倒了、塌了,我就什麼時候往生。好吧!我現在就把它造成一個堅固的塔,用石頭造的,那就不怕了!」試想,如果這個塔永遠不會倒、不會塌,那麼他就永遠不會死了!想不到他把這個木塔拆了,造成石塔的時候,侯景就起來造反了,把他抓住,圈到臺城裏頭,他就被困在那裏活活餓死了。
他貴爲天子,富有四海,宗廟飨之,子孫保之,爲什麼還會餓死呢?這是他始料所不及的。
相傳梁武帝在因地修道的時候,有一只很調皮也很通人性的猴子,梁武帝不入定時,不會找他麻煩;他剛剛一入定,牠就來擾亂他,令他無法入定。這個老修行心裏覺得很不高興:「這猴子真是討厭!」于是就把猴子圈到旁邊的洞裏。
圈到洞裏,也不過是想讓牠一時不來麻煩他;想不到這樣猴子不來麻煩他,不來叫他,他就入定了很多天。等他一出定的時候,想起猴子還在洞裏圈著哩,于是趕忙走去把洞門的石頭移開一看,可是這猴子已經餓死了!由于活活被餓死的緣故,所以這猴子死的時候瞋恨心很重,心想:「你這麼狠!這麼毒!把我餓死。我將來一定要報仇!」
由于這個老修行已經修到一些功夫,所以圓寂之後,雖然還沒修成,來生就做了皇帝──也就是梁武帝蕭衍。蕭衍做了皇帝之後,怎麼也沒想到會有一個人出來造反,而造反的人名叫侯景;侯景就是前生被他堵死在洞裏的猴子,所以今生來造反報複,最後把他圈到臺城裏餓死了。由此可見,這確實是因果報應的循環,真是絲毫不會差錯,而且又是不期而然,預想不到的。令我們世人看了之後,就能有一種反省,警剔自我,諸惡不作,衆善奉行。
其實這宇宙、世間的種種災難、禍患的産生,都是有一定的規律與軌迹的,我們不必太過杞人憂天;佛教裏頭稱之「叁災」,即小叁災、大叁災。又叫做「叁災劫」。世界是依成劫(成立期)、住劫(存續期)、壞劫(破壞期)與空劫(空漠期)等四期無窮地循環不息。其中,有情出現于住劫之一定期;至壞劫之終末期,世界全遭破壞。在住、壞二劫中,分別有叁種災厄。
一、據《俱舍論》卷十二的說法:(一)小叁災:住劫分二十期,有情的壽命在八萬歲至十歲間反複增減約二十回(最初爲減劫,最後爲增劫。每至人壽減至十歲以下,則發生一災厄,共有刀兵災(互用凶器殺害)、疾疫災(惡病流行)、饑馑災(由旱災起饑馑)等叁種。 (二)大叁災:壞劫分爲二十期,于最後一劫世界即開始壞滅而引起天災,即:火災(壞欲界至初禅天)、水災(流失至第二禅天)與風災(破壞至第叁禅天)。以上火、水、風,分別稱爲劫火、劫水、劫風。叁災的發生,它的順序是一定的;即初以火災壞滅七回後,再以水災壞滅一回;如此以火災七回、水災一回,反複經七次後,再以火災壞滅七回,最後即以風災壞滅殆盡。
二、據《法苑珠林》卷一所載。(一)小叁災:(1)饑馑災,人壽由八萬四千歲,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叁十歲時,大旱不雨,草菜不生,世間無量人民饑馑而死。(2)疾疫災,人壽減至二十歲時,諸病皆起,世間無量人民疾疫而死。(3)刀兵災,人壽減至十歲時,衆人各起鬥爭,手執草木即成刀杖,互相殘害,世間無量人民死于刀兵。
(二)大叁災:(1)火災,壞劫之時,有七日出現,大地須彌山漸漸崩壞,四大海水輾轉消盡,欲界及初禅天皆悉洞燃,無有遺余。(2)水災,初禅以下經過七回火災,世界複成,又于壞劫之時,漸降大雨,滴如車軸,更兼地下水輪湧沸上騰,欲界乃至二禅天水皆彌滿,一切壞滅,如水消鹽。(3)風災,二禅以下經過七回水災,又經七回火災壞于世間,至世界複成,又于壞劫之時,從下風輪有猛風起,兼以衆生業力盡故,處處生風,欲界乃至叁禅天悉皆飄擊,蕩盡無余。
小叁災中之「疫疾災」,又稱爲「瘟疫劫」,像我們02、03年時候的SARS傳染病,這也類似瘟疫劫,不過真正的「瘟疫劫」發生的時候,它的殺傷力也就遠遠大過SAR…
《佛光無量 普照世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