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必須依靠居士們供養飲食,每天早晨居士們供養托缽比丘的第一鍋飯,就是佛教的糧倉!」「可是,電視怎麼會和第一鍋飯扯上關系呢?」居士問。蒙昆貼牟尼祖師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只是說蒙昆貼牟尼祖師「等著看吧!不久就會知道了!」平常,北榄寺的比丘不必出去托缽,因爲蒙昆貼牟尼祖師免費供養大家飲食。其它佛寺的比丘則必須每天出外托缽,靠托缽得來的食物維持生活。有一天,其他佛寺的比丘來找蒙昆貼牟尼祖師:「師父!現在我們比丘愈來愈辛苦了,最近不知道爲什麼,收入高的家庭不太出來供養缽食?」「你想知道爲什麼嗎?他們早晨起不來啊!因爲晚上看電視看得太晚,第二天當然起不了早!」蒙昆貼牟尼祖師說完,轉過身來對那天晚上在一起看電視的比丘們說:「看到了吧!師父早就說了,佛教的糧倉會被魔搗壞!」。因爲他觀察到在那個時代,能買得起電視機的,都是收入高的家庭,因爲電視機的價格貴,收入不高的家庭買不起。一般來說,富裕的家庭不太會出來供養缽食,所以在僧團裏有一句話說:哪一家的圍牆高,比丘就吃不到那一家的飯,因爲他們不出來供養缽食。反過來說,很貧窮的家庭也無法出來供養缽食。
比丘托缽的食物主要來自中等收入的家庭。收入高的家庭沒有幾家會一早就起來供養缽食,可是一旦出來供養,供養的飯菜特別多。家裏的主人也許只在佛日才會出來供養缽食,其它的日子就交代傭人去做,傭人們推來推去,最後推給地位最低的傭人。所以,出來供養缽…修積布施的功德,只是爲了跟隨風俗習慣,敷衍塞責而已,這就是當時一般的社會現象。
幾年以後,電視機的價格降低,中等收入的家庭也都擁有電視機。因此供養缽食的家庭更是減少,曼谷市內的比丘靠托缽所得來的食物已經不夠了。現在情形更糟,幾乎每個家庭都有錄像帶(video),如果讓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全國每一個家庭都只喜愛觀賞娛樂節目,罪惡的根源擴展到每個角落,所影響的不只是比丘而已,也影響到小孩子的學業,乃至道德行爲也會淪落!這是電視節目播映十多年之後,大家才發現的問題。然而,蒙昆貼牟尼祖師在第一天看到的時候就說:「我們輸給魔了!」這是副住持所聽來,關于蒙昆貼牟尼祖師他老人家先知先覺、高瞻遠矚的一個例子。
柒、深修工廠
法身是成就佛法最主要的推動力,整個宇宙中沒有任何事物能比法身更重要。
柒之一、進入深修
就一般的泰國佛寺而言,像北榄寺那樣具有充實的作息時間表與龐大的信衆人數,是絕無僅有的!大多數佛寺若能擁有這麼多的施主護持,以及能成功地維持多項宗教活動進行不辍,早已額手稱慶,心滿意足了。然而蒙昆貼牟尼祖師的標准還不只這些,他總是在尋求更好的方法,以提升弟子們對佛法體驗的程度。要達到這項目標,必須建立新的修行體製,革除過去光說不練的毛病,讓每一位修行者都能親身體驗佛法的功效。蒙昆貼牟尼祖師能做的,就是把時間、場所與機會給予他的弟子們,讓他們能功夫成熟,深入修行,親自證悟佛…基于這項需要,促使蒙昆貼牟尼祖師在北榄寺建造創新的建築,並取名爲:深修工廠--專門用作深入修行用途的禅堂。第一座深修工廠是一棟兩層樓建築,上層和下層之間只有一根管道相通,其它部份完全隔離,這根管道的口徑不大,僅容許蒙昆貼牟尼祖師在上層指導的聲音能夠傳下來而已。下層有兩排座位,供女衆靜坐,每排能坐六個人,兩排之間以僅容單人行走的小通道隔開,以泥土爲地,到了晚間就挂起蚊帳,以防蚊蟲侵襲。上層的格局與下層一樣,但是只允許比丘和沙彌進入。上下層之間並無樓梯相通,各有各的出入口,如此使男衆與女衆沒有機會碰面,更不用說是交談了。第二座深修工廠是一棟正方形單層的建築,有一道隔板從中間分隔成爲兩間,每一間足以容納四十人靜坐,右邊一間是僧人與男居士專用,左邊是八戒女與女居士專用。蒙昆貼牟尼祖師坐在右邊前方靠隔板處的一間小室裏,他指導靜坐的聲音可以從隔板的長條細縫傳到左邊的禅室,讓八戒女與女居士聽到,但卻看不到蒙昆貼牟尼祖師。同樣地,兩間靜坐室的出入口是分開的。深修工廠乃是作爲靜坐功夫高的弟子深造的地方,晝夜二十四小時修行不辍。由蒙昆貼牟尼祖師精挑細選優秀的弟子,分成兩組輪班進入深修工廠靜坐,第蒙昆貼牟尼祖師從淩晨一點坐到早晨六點,第二組從早晨六點坐到正午十二點,然後再換第一組從正午十二點坐到下午六點,最後再由第二組從下午六點坐到淩晨一點,如此每一組每天打坐兩次,每次六個小時,合計每人每天靜坐的時間爲十二個小時!這兩組各有蒙昆貼牟尼祖師所指派的最優秀的弟子作爲組長,負責領導。要成爲在深修工廠中修行的一員,除了本身的功夫達到相當高的程度,能通過數字上首弟子與蒙昆貼牟尼祖師的測試之外,還必須放下一切事務,奉獻出全部的精神,全心投注在修行的深造上,即使法務繁重的蒙昆貼牟尼祖師,也必須調整時間,每次都親自來監督指導深修工廠中靜坐的修行者。
深修工廠的修行法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的,蒙昆貼牟尼祖師的這些弟子都是多生累劫以來修積波羅蜜行,才有這樣好的境界和福報。唯有修行入法身法門精深熟練的人,才能夠進入團隊修行,同心合力,透徹了解到人類複雜奧妙的心靈深處。入法身法門是深修工廠的主要修行焦點,經由此法門,得以證得佛陀所修證的智慧與能力。如:叁明、八明、六通等,然後運用這些智慧廣度衆生,解脫生死輪回。這種恒常持久的深修,使得內在本有的法身的智慧不斷地被開發與驗證。
柒之二、預識業報
有一位名字叫娜的八戒女,是深修工廠中優秀的修行者之一,她的內心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淨化程度--乃至能發出神通,令大地震動,她對未來的預言也是奇准無比!有一天她預知自己在晚間七點鍾之前,會同時被叁條眼鏡蛇咬傷。當這項預言公布了之後,在寺裏幫助照管的老伯玻朗很謹慎,急忙准備好治療眼鏡蛇毒的解藥。深修工廠外的路旁是大片的草地,經常有毒蛇出沒。娜通知所有的人,在晚間七點之前切勿走到戶外。
她則留在自己的宿舍裏做晚課。那天傍晚並無任何特殊事情發生,娜做完晚課,憶念佛陀的功德一百零八遍之後,擡頭望一望牆上的時鍾,已經是晚上七點了,她松了一口氣,推門走出宿舍,當她在道路上還走不到幾步時,突然同時有叁條眼鏡蛇騰身躍上,咬住她的手臂……
娜的慘叫聲驚動大衆一起來救助,大家都很訝異:娜竟然是唯一不遵守自己所定下規則的人!當衆人將娜送回她的宿舍時,娜愕然的發現牆上的時鍾還不到七點!很顯然的,盡管娜已經得到相當高的智慧,但是過去生中所造的惡業障蔽了她的警惕心,使她看錯了時間,仍然必須遭受到自己預先知道的惡報。
柒之叁、能知他心
蒙昆貼牟尼祖師的弟子中,不論是比丘、沙彌、八戒女、男居士或女居士--各種身份不同的群體中都有許多修行頂尖的人才,然而在這麼多優秀的修行者當中,首屈一指的是姓孔諾雍,名詹的一位八戒女。
詹的靜坐老師是八戒女通素,也是蒙昆貼牟尼祖師的頂尖弟子。當通素帶著詹第一次來到北榄寺拜見蒙昆貼牟尼祖師時,蒙昆貼牟尼祖師見到詹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爲什麼來遲了?」並且隨即命令詹直接進入深修工廠修行,不必經過層層的審查、測試,這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外!
八戒女詹非常堅強精進,並且能謙虛忍辱,因此靜坐的功夫進步神速。雖然比其他人起步晚,但是不久就超越了其他人,甚至超過了她的老師通素,成爲蒙昆貼牟尼祖師座下程度最高的弟子!
詹從小就沒有機會讀書識字,是個文盲,但是因爲修行入法身法門的造詣高深,使她具備卓越的智慧。蒙昆貼牟尼祖師經常提出各種問題考問所有的深修者,以測試他們內心淨化的程度與修行的進度。八戒女詹是唯一能夠答複蒙昆貼牟尼祖師所有問題的人,而且每一…死後投生何處?苦樂如何?造何種因?得何種果?過去、現在、未來的種種事情,只要蒙昆貼牟尼祖師一提問,詹即能了知無疑。
有一次,蒙昆貼牟尼祖師要測試詹對動物語言的了解能力。當蒙昆貼牟尼祖師用完午餐後,走回僧寮的路上時,看見兩只鴿子停在佛殿的屋頂,便以此爲題,考問詹說:「剛才看見兩只鴿子停在屋頂,其中一只將頭轉向一側,然後這兩只鴿子就一起飛走了,它們到底在講些什麼?」
八戒女詹聽了這個問題後,就定心靜坐,不久她照見了答案,對蒙昆貼牟尼祖師說:「那兩只鴿子是一對夫妻,雄鴿問雌鴿:要怎樣才不會迷路,到達目的地?雌鴿將頭轉向一側,回憶路線的方向,然後兩只鴿子一起向著協議好的方向飛去。」
蒙昆貼牟尼祖師聽後默然無語--他極少稱贊弟子們的修行功夫好,當弟子有缺點必須改進時,他會毫不客氣地提出批評。當弟子所做的正確,沒有必要糾正時,他通常只是保持默然。
唯獨有一次,他在大衆的面前公開稱贊弟子,他說:「弟子詹,獨一無二。」
柒之四、清者無辯
在那個時代,弘揚入法身法門的工作遭到很多人反對與抵製,因爲當時還沒有人用這種方式教導修行,僧團的教育只偏重在研究藏經這一方面,喜歡修行的比丘往往隱居在偏僻的山林裏精進用功,蒙昆貼牟尼祖師乃是僧團中第一位以公開方式教導修行的人,于是他成爲衆人敵視與打擊的目標,反對他的人有比丘,也有在家人。蒙昆貼牟尼祖師面對這種種障礙,卻毫不畏懼退縮,他以無上正等正覺佛陀爲榜樣,不屈不撓地跟隨著佛陀的腳步前進,他勇敢地沖破重重難關,爲的是使佛弟子們都能徹知佛教的中心要旨,他要高舉佛教法身的旗幟,讓它在每一片土地上燦爛地飄揚。蒙昆貼牟尼祖師有如下的座右銘:香花不用噴以香水,芬芳自溢,誠無人能阻。腐屍無需塗以穢物,惡臭自熏,亦無人能蔽。橫障道路…
《帕蒙昆貼牟尼祖師—法身法門發現者》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