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念死無常
今天我們已經得到意義重大而且難得的暇滿人身,也遇到非常難以值遇的諸佛教法,同時又蒙受非常難得的善知識的攝受。現在我們身心安康,沒有很多病痛,並且具有分辨諸法善說與惡說的能力,因此,應該好好的來成辦,能夠成就下一世義利的諸佛正法的修學。雖然妙善的暇滿人身,是修學佛法不可或缺的條件,但是我們不應該以此爲喜足,把妙善的暇滿人身,只用在追求下一世的義利,或者,只是爲了成辦個人的解脫果位。不論在“境”(輪回界),在“道”(修道)或是在“果”(成佛)的叁階位上,都能爲無上衆生的義利,而成就佛道,要以這樣的心來成辦這個暇滿人身。應該是“爲了一切衆生義利的圓滿,我必須成佛;爲了成佛,我必須修學正法。”當今所要講授的正法,是諸佛菩薩修行的精髓,一切諸佛成就佛果的康莊大道──菩提道次第教授,我們應該發菩提心來聽受這一場教法。
佛陀的教法無非是爲了調伏我們內心的煩惱,我們的修行應該是在摧滅內心的煩惱。怎麼樣才是法已入心
當你經過佛法的修學,內在的煩惱也減少了,這樣的心就是入法了。把法真正聽進去的征相(相狀)是,你的外在非常祥和寂靜,內在煩惱減少。所以不必問人家:“我這樣修法正確嗎
”而是問自己:“我這樣的聞思修教法,有沒有害處
得到了什麼效果
”檢視自己內在的煩惱有沒有減少,就可知道,不必問別人,也不必祈請佛陀來看你有什麼征相出現。
現在開始講道次第,以科判來看,我們現在講到第四“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分兩項:“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及“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關于第一項我們已經講過。依止之後如何修心的次第分兩種:“丙一、于有暇身勸取心要”及“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丙一、于有暇身勸取心要”之“丁一、正明暇滿”、“丁二、思其義大”及“丁叁、思惟難得”,已經簡略介紹過了。經由好好思惟修學暇滿難得,我們可以生起一個決定:“今世我一定要修法。”因爲下一世人身不可再得,而這一世也已所剩無多,基于難得的思惟,生起今世必須要修學佛法的決定。即使你生起今世一定要修法的決定仍是不夠的,理由是死無定期,所以我們必須更進一步思惟“死無常”。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我們看74頁科判:“丁二、正取心要分叁:戊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戊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戊叁、于上士道次修心。”于共下士道次修心,分叁:“己一、正修下士意樂,己二、發此意樂之量,己叁、除遣此中邪執。”正修下士意樂,分二:“庚一、發生希求後世之心,庚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發生希求後世之心,分二:“辛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辛二、思惟後世當生何趣 二趣苦樂。”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分四:“壬一、未修念死所有過患,壬二、修習勝利,壬叁、當發何等念死之心,壬四、修念死理。”
首先,行者若能夠好好的憶念“死”,是很重大的關要。如果我們不能真心的憶念死無常,而迷惑于今生今世衣食名聲的追求;就這一點來講,和畜生沒有什麼兩樣。雖然說,我們的能力及智力勝過畜生,但是如果我們只鎖定這個方向,這種作法,最後的結果和畜生沒有什麼不同。對于修法的行者來說,非真心的念死無常會吃很大的虧。
另外,思惟“必死”,如果僅只念死,並沒有什麼作用,大家都知道我們終究必死。但是“明天還不會死”,這是每個人都自然會有的執著,使你想修法時會說,還不急,下個月、今年、明年再做,一直拖延。“明天還不會死”的這個借口,讓你産生拖延的想法!僅只念死無常,也不至于讓你産生一種修學清淨教法的量,還要在心中生起真正清淨的念死無常的量。“念死”會讓你想修法,但並不能讓你持續究竟,即使碰到一位師長爲你教授,你也想要修法,可是因爲沒有“無常”的推動力,所以不會持續。“心”與“法”要能結合是很困難的。這就像驢子背上綁了很多的大石頭爬坡,它覺得很辛苦,想休息、不想往上走,但卻會往下滑落。我們的心趨入法道,也像驢子拖負很多很重的石頭一樣,不向上就只有往下去了。一位西藏的大德貢唐仁波切說:“未知未知二十年,欲修欲修二十年,不能不能二十年,一生傳記如此而已。”空過了!這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的念死無常所導致的。
如果真心的念死無常,你就會爲下一世做准備,因爲你一定會進入下一世。像我們要去別的國家時,我們會先想好辦法,然後著手去做,不去的話你就不會想辦法。不能真心念死無常,便不會想到來世的事。再者,如果我們只是隨便的修念死無常,修法便不能清淨圓滿,難免會染到世間八風。七世嘉瓦仁波切給桑加措說:“即使我們的身、口去造作善業,卻都是染到世間八風。即使聽受教法,尋求證量,也都只是在造業。”我們不修法時造惡業,修法時因爲沒有認真修法,還是不能造純淨的善業。如果不能真心的念死無常,即使你修再大的法,比如持咒修法,以及其他的法要,你的目標只是放在:“讓我今世不生病,讓我得到很大的安樂、長壽,讓我這一世如意吉祥!”這是和世間的目標鎖在一起。阿底峽尊者說:“只爲今世修佛法,只有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的果報罷了!如果能夠進一步,以下一世的因作爲訴求來修法,必然不會墮叁途並能有下一世的義利。”可以見得修法與心能否入法,是取決于心是不是安立在來世,而不以今世爲目標。
即使你真的很殷重的修法,可是因爲沒有真心念死無常的緣故,你不能究竟徹底,最後可能會放棄。當放棄時,又想說是爲了要成辦修法的順緣。而爲了要得到修法的順緣,你也許會因無法掌握自己的心而跟人家吵架、打官司,所有的缺失都跑出來。好多人都知道要行持皈依,並奉行業果的道理,雖然不是不修,但是因爲沒有真正的念死無常,一旦死無常真的來到,只有畏懼和後悔。你雖然聽很多,可是死主到的時候才警覺,那就一切晚矣!
應該在一開始時就要畏懼死無常,臨終時就不會怕,這樣修才對。我們的作法是,開始時絲毫不畏死無常,還手舞足蹈的,到臨終時才用手抓胸,很憂悔。以前的善巧者剛好相反,先前非常害怕死無常,一直修法,臨終卻能安樂的往生。西藏大德隆垛喇嘛,他要往生前預知時至,他說:“我早上是一個老態龍鍾的老人,晚上就是天上的天人身了。”一位大德請教他說:“因爲你平常害怕死無常,所以殷重的修學,成辦證量。這樣畢生修行,現在是一個老態龍鍾的身體,下一世是不是有機會去香巴拉國
”“我有希望去香巴拉國,我有這個把握。”我個人常常記得密勒日巴尊者的話,他說:“因爲害怕死無常,所以我逃向山上去修行。因爲一心的勤修,所以心中生起證量。即使我現在就死,心中沒有憂悔,沒有害怕。”
我認爲我們每個人應該先殷重、真心地修習念死、念無常,如果不是這麼真心的修,你會一年空過一年、一天空過一天、一小時空過一小時,這輩子就會整個都空過了。所以我認爲真正最有力量,最能夠督促你、激勵你修行佛法的,莫過于真心的修念死無常。
格魯派叁大寺裏的法師們認爲“死無常”的法門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的“東卡”(藏式僧服上衣),背面有一個象耳,象征著閻羅王就在你的背後,也許明天你就起不來了。以這個象征做標志,督促我們去聞思修教法。我們叁大寺裏,很多法師的念珠是動物的骨頭做的,代表死的形象。持咒念佛時,看到骨頭就想到念死無常,因此精勤修法。在《戒經》裏面佛陀以白骨觀、骷髅相來教化衆生,觀想這個相,然後念死無常。《入菩薩行論》這樣講:“我們去看某個人的屍體,或是墳墓中的屍骨,我們只會說那是別人的骨頭、別人的屍骨,並且會很害怕。其實我們的身體也不過是一堆骨頭,只不過是時間的先後罷了。”(“他骨及吾體,悉皆壞滅法。”)我們可以去墳場觀修,對死無常的修習會有幫助。如果我們可以真心的念死無常,包括顯乘及密乘的修學、成佛果位的成辦或任何一種解脫,都會是很大的動力。能夠真心的念死無常,我們粗分的現行貪、嗔、癡,就像被鐵錘一敲,馬上就被壓伏下去,讓你臨終之際歡歡喜喜而死。希望我們可以好好地去思惟念死無常的功德,以及不念死無常的過患。
我並不是要讓大家害怕,而說了這麼多念死無常的法門,是爲了讓大家能夠真心地去取得佛法的心要,而獲得真正的快樂。修念死無常原來是爲取心要用的,絕對不是爲了讓你害怕,或是引發你一種尋思分別的說法。
密乘念死無常的法門有很多的內涵在裏頭,密乘寺院裏的鼓是用死者的皮做的,這也是爲了念死無常而安置的。此外還有天杖、人骨念珠之類,這些皮骨的法器,都是爲了激發行者生起念死無常的心。我們的大悲世尊開始講說教法就是講無常法,示現涅槃相時也是說無常法而寂滅。念死無常這個法門在初、中、後叁際(初期、中期、後期),都非常的重要。如果真的能夠以念死無常爲前行,修學動機就會非常清淨;在修法或聽法時,因爲念死無常的關系,所以再怎麼樣也會啓發正知正念,讓你趨入正行而修學;後行回向時,因爲你能念死無常,也就絕不會回向今世沒有病痛、能夠快樂、長壽,或爲他人的吉祥而求,因爲死無常的關系,我們要回向給一切衆生及更大義利的法行。
下士道次所說的無常是粗分無常(死無常),中士道次所說的無常是細分無常(刹那生滅,一定要先懂四谛十六行相)。下士道次的念死無常是說,我們由生到死會變化,生死的間距相差很長,所以是粗分的。中士道次所說的無常,是刹那刹那的變滅無常,前面那一刹那“生”的果,就是後一刹…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 第八講 念死無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