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答問青壯年參禅者 第二天▪P7

  ..續本文上一頁上要說法了。他還沒有講,看見前面有一個花瓶,他拿起一枝花在玩,這樣轉轉,大家也沒有講話,只有迦葉尊者在座位上“破顔微笑”。“破顔微笑”這四個字怎麼說呢?本來臉繃得很緊,大家都等著聽話,佛玩了半天花也不講話,迦葉尊者張開眼一看,嘩,師父在玩這個!“噗”!忍不住了,“破顔”。就這一笑笑壞了,佛看到就講話了:“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诃迦葉。”那迦葉尊者聽了,當然只有合個掌。所以“教外”是在這一切講空講有經教以外的,與那些道理都不相幹。這個法門只有摩诃迦葉懂了,佛交給他了,這是禅宗的開始。現在學者研究禅宗,認爲沒有這個事,是祖師們假造的。

  禅宗祖師說這件事,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有記載,這本經有翻譯過,但失傳了,我們的《大藏經》裏沒有。後來有外國學者到中國,說有這本經,現在在朝鮮發現了,是中文的全本,在韓國《大藏經》裏有。這是講這一段故事。

  再說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我們已經背了很多文字了,這不又是文字嗎?就是迦葉的破顔微笑四個字,也是文字啊!不立文字,一講出來已經立文字了;不可以言說,一說出來,已經言說了。所以,不可思議,你已經思議了,微妙在這裏。

  這一路的修法下來,專講修證,這樣就是禅嗎?不是的。你們注意,這是講禅宗心法最後的見地;至于如何修持用功這一路,都有功夫的,都有作用,只是沒有講而已。所講的只是最後歸納出來的結論。這個要特別注意,並不是那麼一說就是禅了,那是開玩笑了。

  印度二十八代的祖師,是這樣一路一路傳下來。到了東漢時期,佛教才正式傳入中國。東漢第一個皇帝,是漢光武劉秀。劉秀是一個了不起的皇帝,中國幾十個皇帝中,我特別推崇他。他是鄉下種田出身,不想做皇帝,最後做上皇帝,做得很規矩,很老實。他的兒子也很了不起,就是漢明帝,光明正大不含糊。漢明帝時候派人到印度聯絡,取佛經進入中國,洛陽白馬寺就是漢明帝時候開始的。後來蓋了十座寺廟,安頓出家僧尼,所以第一個出家人,第一個尼姑,也都是在漢明帝的時候開始的。當時出家,不改姓氏,假使姓李的話,法名古道,就叫李古道,只是有佛教的一個形式。那是中西(印)文化剛剛開始交流的階段,只是崇拜信仰佛教,講究修持是以後慢慢才來的。

  東漢由光武到明帝,一直到叁國(魏蜀吳),漢朝劉家天下也沒有了,差不多有兩百年(西元二五——二一九)。這個時候,西域交通不便,佛經翻譯得很少,相傳的也很少。到了叁國的時候,這個西北,現在講絲綢之路的交通多了,才有多一些文化交流。佛教戒律的開始,都在河南曹操子孫政權(魏)下面開始的。

  這個時候中國呢,幹什麼?最流行的是學神仙。在佛法沒有來之前,中國人已經有一套修神仙的方法,也在修持啊,那已經一千多年了。煉丹修道、做功夫,畫符念咒,研究道家神仙之道,花樣多了。對西方印度文化,還有修仙的法門,中國人都能接受,覺得這個稀奇,因此中印兩方面的研究配合,就是在這個階段開始的。

  這個時候還沒有好好去學打坐,也沒有禅宗,慢慢再過幾十年,鸠摩羅什過來,翻譯經典了,于是西安一帶,關中一帶翻譯大小乘經典,《法華經》、《維摩诘經》、《金剛經》,整套翻譯出來了。那時翻譯經典的和尚全國有幾千人。你注意啊,那些和尚不是你們這些和尚啊!

  怎麼說呢?那個時候,出家人能夠拿到一張政府發的文憑叫“度牒”,是不得了的!出了家以後跳出了社會,剃了光頭,不繳稅,不限製住在哪裏,不受戶口管製,不受國家法律管製,見皇帝也不拜,政府也客客氣氣;不過人家也不理你,你也不理人家,到處雲遊,做個世外高人。所以出家人很多,都願意拿一張度牒跑去出家了,完全不受一切拘束!如果這個人小小的犯法,已經出家就不問了。等于現在犯罪向外國逃,那時候犯了一點小罪,向光頭裏頭一鑽就行了。就怕頭不光,頭一剃光萬事拉倒,就是這樣的。

  現在你們和尚不好當啊,隨時還有身份管理,同老百姓一樣,那個時候護照是什麼?光頭!誰有這個勇氣把頭發剃掉?中國人一直到明朝,胡子頭發從來不剃的,剃了是犯規矩的,誰肯剃了這個!那比你從叁層樓跳下來自殺的決心還大。所以出家等于自殺過一次!

  這一批有學問的出家人,在關中一帶翻譯佛經,那個聲勢之浩大,影響中國文化很大很大,知識分子都向那裏走了,所以有許多人剃了光頭出家去。譬如在廬山創辦淨土宗的慧遠大師,他也是大學者啊!聲望地位也很高,剃了光頭,出家做祖師了。他那個號召力很大的,人家看到這個光頭師父肅然起敬,也肅然看不起,這是兩種矛盾心理和看法。

  當時翻譯以及論辯的學問大得很,所以“叁論宗”“成實宗”興起了。這個時候,真正影響中國修持的和尚是佛圖澄,這位大師過來了(西元叁一○年至中國)。他不講經,不說法,就是奇奇怪怪的,修行非常好。他是走禅修禅宗路線來的。佛圖澄大師一來以後,那不得了,因爲他有很多神通。那個時候當然沒有電燈,他胸口有個洞,好像一團棉花一樣塞住,晚上要看經了,把這一團棉花拿掉就看了,不曉得身上哪裏帶電燈泡的。然後,過兩天跑到河邊去,把胃拿出來洗一洗,洗了以後,搓毛巾一樣,搓一下又放回去了,諸如此類等等。所以,信仰他皈依他的非常多。他跟關中的那一派學者,西安鸠摩羅什那一邊的完全不同,不過他在的時候,鸠摩羅什還沒有到,快要到了。

  佛圖澄的弟子道安法師,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廬山慧遠法師是道安法師的弟子,所謂“彌天釋道安”,那是了不起的人,他的弟子很多是名僧高僧!他跟鸠摩羅什同時。這個時候才注意怎麼樣修證佛法,那時達摩祖師還沒有來。

  我先講到這裏,他們叫我休息,等一下再講。大家起來喝杯茶。不客氣啊,你不起來更好。呵呵!

  

  

  第五堂

  內容提要:

   佛教文化蓬勃

   說修行道地經

   誰是不迷轉世

   魏晉南北朝的佛教

   道教也興旺

   慧遠與達摩禅經

  時間一下過了,還沒有講到正題,你們不要白跑一趟啊!可是我講了正題,下一次見面,你們一定要給我一個果啊!你們不得一個果,不要跟我見面,一定拿個果位出來給我看看啊!修持要有個果位出來,這個很難,但是這個條件是這樣的。

  現在講到這一段,都還在正題外面,目的是先使你們了解這個趨勢。

  這個階段,中國的佛法剛起來,因爲你們年輕,中國曆史不大了解,注意!這就是曆史上總稱“魏晉南北朝”的時代。“魏”是曹操兒子做皇帝的朝代。曹操父子的政權十幾年,就被司馬炎家拿走了,改叫“晉朝”。晉朝沒有幾年就四分五裂,分東晉、西晉,西晉在黃河流域,首都在洛陽;東晉南渡,到南京來做皇帝,從此長江黃河南北分開了。

  東晉南渡以後,黃河以北“五胡亂華”,實際上,都是少數民族起來做皇帝,政治一塌糊塗,亂搞一頓。老子做個幾年皇帝,兒子起來,把老子打垮自己幹。南面的東晉之後,經過了四個朝代——宋齊梁陳。宋不是趙匡胤的那個“宋”,是劉裕。然後是齊,蕭道成,都是江蘇人做皇帝。梁朝,梁武帝蕭衍;陳朝,陳霸先。再到隋朝統一,再下來才是唐朝。

  從魏晉南北朝,到隋朝開始統一天下(西元二二○——五八一),叁百多年天下大亂。那個時候,中國大致上是南北一國兩製。中國的政治之亂,是少數民族跟漢民族的亂,亂得一塌糊塗,可是在文化發展方面,也鬧熱得一塌糊塗。而且光頭也光得很清楚,這個時候出家好玩咧!有個度牒,出了家以後,你們打過來打過去,同我們都不相幹,自己背一個兜兜去出家,人看到是世外高人,比現在有錢逃美國還厲害。這個時代,這個國家,是一個什麼時代啊!多鬧熱啊!演電影都演不出來的,文化鼎盛,太鬧熱了。

  雖然那個時候天下很亂,可是翻譯佛經倒很多。所以,你們看到的敦煌壁畫,龍門石窟等等,都在這個階段起來的。北方文化,少數民族起來,都是信佛教。除了佛圖澄大師的影響以外,修行人有沒有呢?所以我說你們要注意,竺法護翻譯的《修行道地經》是一部講修行的經典。這本經典,講如何坐禅、修行、證果,是一本最具體、最重要的經典(按:東漢安世高翻譯之《安般守意經》《禅行法想經》等,是將禅觀帶入中國之第一人)。

  爲什麼修行,要怎麼修?《修行道地經》告訴我們,先要了解人怎麼來投胎,所以我叫大家看後來翻譯的《佛爲阿難所說入胎經》,知道十二因緣,知道怎麼投胎,和現在生命科學都是連起來的。

  現在我又倒轉來,很快跳過來講。佛學道理告訴你,一個中陰一入胎就迷了,不知道前生從哪裏來。所以十二因緣是“無明緣行”,一片無明什麼都不知道,只是有動力,叭一轉,“行緣識”,變成胎兒了。“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胎兒就成了。從這裏開始,然後胎兒在裏頭“色痛想行識”慢慢都形成了。

  至于你怎麼樣去解脫,《修行道地經》翻譯得很徹底,所以要研究佛法,先要了解生死問題。佛跟阿難講怎麼樣入胎,如果這個學理都不懂,你談什麼學佛修行啊?這不是空洞理論,以現代科學來講,佛在兩千多年以前,把人從入胎到變成嬰兒的這個科學說出來了。有些是現在科學上有的,佛經裏頭沒有,有些佛講的,現在科學還沒有發現,這是個大科學,不得了的。所以修行,就牽涉到這樣大的關系。

  《修行道地經》,我叫大家仔細研究,幾個人肯看?看都不肯看,何況談研究啊!像我看了一句話,就在研究了。開始一看,唉喲,明明“色受想行識”,他怎麼這裏講“色痛想行識”?把這個“受”字翻成“痛”,咦,翻得不好,翻錯了。後來一想,忏悔,對不起!還是他老人家對的,這個“痛”字翻得對。…

《答問青壯年參禅者 第二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