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 第九品 智慧▪P4

  ..續本文上一頁:「因爲宣說諸法空性,和我們的經不同的緣故。」

  50、若因一不屬 一切皆有過 則以一經等 豈非皆佛說

  如果因爲宣說諸法空性不屬于聲聞乘之藏典這一項原因,就說大乘的一切藏都有過失,那麼,以與你聲聞們的經典一樣,宣說叁學的內容這一點,大乘一切藏典,爲什麼不是佛說的呢?佛說是成立的。

  51、諸聖大迦葉 佛語未盡測 誰因汝不解 廢持大乘教

  小乘說:「因爲大迦葉等一些阿羅漢,不了解大乘的大般若等經典。」

  大乘中觀:「大乘的某些經典之語十分深奧特別,大迦葉尊者等也難揣測,僅因新大巴(增上慢)聲聞你不了解,就說這不是佛說,要舍棄它,不應該持有,誰會這麼做呢?這麼做是不合理。」

  B、道空性對治法成立

  52、爲度愚苦衆 因離貪懼邊 而安住輪回 此即空性果

  因不知業果的無明力量,而造了殺生等的惡業,其結果是嘗受生、老、病、死、寒熱、饑渴等痛苦。爲了利益這些愚癡痛苦的輪回凡夫衆生,以無緣大悲和證大空性的見雙運,因大悲緣著利益其它衆生,所以從貪戀寂滅涅槃邊解脫;因證無我的大智慧,所以從畏懼住輪回邊解脫。由于離二邊,爲利益衆生就像天鵝入蓮花湖般地住輪回中,這是修諸法離有、無、斷、常一切邊的大空性的結果。

  53、如是破空性 即是不合理 是故莫生疑 應該修空性

  像上面所說的,破斥諸法是空性的部分是不合理的,因此不用懷疑宣說空性的大乘經典是不是佛說,也不用懷疑所宣說的諸法離有、無一切戲論邊的空性內容是不是道,如此無懷疑地應修空性。

  54、空性能對治 煩惱所知障 欲速成佛者 何不修空性

  由于執著「我」和「我所」産生悭吝等障礙解脫的煩惱障,因叁輪分別心,或是執蘊、界、處等一切法是實有,或是執相,或是執二而障礙獲得一切種智的所知障,如是二障愚暗的對治法是證諸法空性的見。因此,爲利益其它衆生,想盡速獲得一切種智的有情,爲什麼不修空性呢?應該修才是。

  55、法凡能生苦 于彼應生懼 空性能息苦 爲何生畏懼

  若有人說:「因爲對說諸法是空性會生恐懼,所以不修空性。」

  則說:「凡是會令身和心産生痛苦的法,不管是誰心中都會對它生恐懼。然而修諸法空性,它是平息所有一般的和個別的輪回苦的體性,對它爲什麼要心生畏懼呢?是不該生的。」

  56、我若少分有 畏處皆生懼 既無少分我 是誰生畏懼

  如果有少分的〝畏懼者〞我,就會對任何恐怖之處生畏懼,但是〝我〞實際上連少分也沒有,所以是誰生畏懼呢?根本沒有畏懼者。

  2、道以觀修修持

  (1)、觀修人無我的理趣

  A、觀修無俱生我的理趣

  57、齒發甲非我 我非骨及血 非涎非鼻涕 非膿非黃水

  任何一位輪回六道具我執的衆生,執著「我」和「我的」,這個爲衆生所執著的境,就稱之爲〝我〞,但若是尋找〝我〞,是找不到、是沒有的。身上口中有叁十顆牙齒,它們不是我,如果是的話,就會變成拔掉一顆牙的時候,我也拔掉了,我執的境就少了,那麼我執也會變小;像這樣,頭發有二萬一千根,它們也都不是我,如果是我,剃頭發的時候,我也剃掉了,那麼就沒有我執的境,會變成沒有我,但卻不是這樣,所以頭發也不是我;指甲有二十根,它們也不是我,如果是我,剪指甲的時候,我也會變沒有,但卻不是如此;我也不是身上所有的叁百六十根骨頭,如果是,像斷一只手或一只腳或一根指頭,因爲骨頭少了,我執的境也變少,所以我執會變小,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健康的人身上所有的血,說是有七個手捧,它們也不是我,如果是我,當身上有傷口,血滴下來的時候,我會變少、變小,但也不是這樣;同樣地,兩鼻孔流的鼻涕也不是我,如果是,擤鼻涕的時候,我也擤掉了,但卻不是如此;還有身體內粘粘有味道的涎,也不是我;同樣地,腐敗的血其清瑩的黃水和濁垢的膿,也不是我,如果是我,當流黃水和膿的時候,我應變小或變沒有,但卻不是如此。

  58、我非脂非汗 肺肝亦非我 余內髒亦非 我非屎和尿

  我不是身上的脂肪,身上出的汗也不是我,內髒肺和肝也不是我,其它的內髒,如腎、膽、脾、大腸、小腸、胃等也不是我;我呢!也不是屎和尿,如果是,當解大小便時,我會沒有了,那麼我執就應斷除,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59、肉與皮非我 氣暖亦非我 孔竅亦非我 六識絕非我

  身材若是中等,不太胖也不太瘦,身上的肉共有五百把,皮膚有七層,這些都不是我。以上所說的是,身上的六大中,地大和水大都不是我。又暖與氣也不是我,這是說,身上有溫度的火大和氣息進出的風大,這二大也不是我;又所謂孔竅不是我,身上有九竅門,其內部是空的,這些都不是我,這是說空大也不是我;還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也絕不是我,這是說識大也不是我。總之,就像佛在經典中說的「有情具有六大」,而這六大全部都不是我。

  B、觀修無遍計我的理趣

  (A)、破主張神我

  60、聲識若是常 一切時持聲 無所知知何 何理稱爲識

  外道數論師們主張神我是受用者、是常的實有法、不是造作者、不具叁德、沒有放攝的動作,具意識的體性,受用從造作者主宰的袋子稱爲心或大,現出的唯聲、唯味等法。

  數論說:「不是有神我嗎?」

  中觀則答:「如果數論師主張的聲識是常恒的實有法,則有聲境和無聲境之一切時,都應該要識取聲音;如果主張沒有聲境的時候,不識取聲音,因爲沒有所知境聲音。若是這麼主張,那麼這識知道什麼呢?是什麼理由稱爲識?稱說爲識是不合理的。」

  61、無知若是識 樹亦應是識 是故應定稱 無境則無識

  如果沒有了知聲等境的作用,也還可以設立它是了知的識,那麼根本沒有意識的樹木,也應該可以設立它是識,因此確定說:「沒有像聲的所知境近住,則了知像聲境的識也沒有。」

  62、若謂彼知色 彼時何不聞 若謂聲不近 則亦無彼識

  外道數論說:「聲識它在沒有聲音的時候是知色,所以在那個時候可以設立是識。」

  中觀說:「那麼在知色的時候,爲什麼不也聞聲呢?應該要聽聞才是。」

  數論說:「當知色的時候,因爲聲音不在附近,所以不是聞聲。」

  中觀:「那麼,因爲聲音不在附近,所以一定要說:『知聲音的識也沒有』」

  63、持聲自性者 如何變持色 一人成父子 假名非真實

  其它的理由是:「凡是識取聲境自性的識,如何變成識取色境,因爲承認聲、色兩者的表象面是不同。」

  數論說:「沒有過失,就像一個人是父親也是兒子,基體一樣是可以的,從自性或主宰面,依著色和聲兩者體性是一,聲識它也是色識。」

  中觀這又說:「說一個人是所謂父和子是基體相同,這是依不同的觀待境,心加以捏造而已,事實上,父子基體相同不是真實有,父親是真實有的話,必須在兒子之前産生,如果兒子是真實有的,必須在父親之後産生。」

  64、憂喜暗叁德 非子亦非父 不見持色彼 具有持聲性

  中觀:「像這樣父子若是實有,在你的宗派必須在因〝主宰〞界中存在,並且主張〝主宰〞是叁德均衡的自性。然而意志、微塵和冥暗叁德的每一德都不是父和子,所以,絕不可能見到識取色的色識自性具有識取聲的聲識自性。」

  65、如藝人異狀 視一彼非常 異樣若爲一 彼一昔所無

  外道數論:「就像一位演員更換不同的服裝,早上扮演神,晚上扮演龍般地扮演不同的角色,一個神我先前聽聞聲音,之後了知色,境雖然不同,但是神我就像演員一樣,體性是一並沒有矛盾。」

  中觀:「像演員一樣,先後變換不同的形貌,而你看他卻是一個體性,這是不合理的,他就像演員一樣無常。如果從一種形貌變成另外一種形貌,還主張是一個體性的自性,那麼像這樣的一,是過去世間上所沒有的一。」

  66、異樣若非真 雲其己自性 若謂即是識 衆生應成一

  數論他說:「神我的體性就像水晶的體性,雖然不會變,但是在聞聲、知色的部分,就像用顔料變成的水晶的藍色,只在境上現出不同的形象而已,並沒有矛盾。」

  中觀說:「如果主張異狀的境相部分,像水晶的藍色不是實有,那麼請說他自己的自性是什麼呢?」

  數論他說:「不被像聲、色境造作成不同的心識唯明知,是他的自性。」

  中觀說:「像這樣的話,所有的人都應該成爲一,因爲心識唯明知是所有人的共法。」

  67、心無心亦一 同爲有之故 個別是妄時 何爲共同依

  中觀說:「不但這樣,〝有心的神我〞連同〝無心的主宰〞,在你宗派中也應成爲一,什麼原因呢?因爲這兩者同樣是有。還有,當主張個別色識的部分和聲識的部分它們是假的時,將有損于說〝它們體性常一的自性是相同〞的相同所依(即先後同樣的所依,唯明知的神我是什麼呢?是沒有的)。因此數論所主張的神我是常、實有的自性,若以理觀察是不存在的。

  (B)、破主張我爲無生物

  68、無心亦非我 無心故如瓶 若具心故知 無知應破滅

  他認爲:「外道勝論師他們所主張無心自性的我,是無生物、是空、是如虛空般的自性的常,遍布一切,這不是有的嗎?」

  中觀說:「無心自性的無生物也不是我,因爲無心,就像瓶子等。」

  他主張說:「〝我〞自己的體性雖然是無生物、無心的自性,但是是具有衆生的心,因此可以了知色、聲等境。」

  中觀說:「若是像那樣,承認〝我〞自己的體性是無知物之相,將在具有心之時破滅。」

  69、若我無變異 心于彼何爲 如是無知用 虛空成爲我

  外道認爲:「縱使心行知境的作用時,因爲〝我〞自己的體性是常,是不會轉變成爲其它,所以沒有過失。」

  中觀:「那麼,有情的心識給常我造了什麼過去所沒有的新特點呢?什麼也沒有做到。像這樣依承認〝我〞自…

《入菩薩行論 第九品 智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