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紅史(亦名烏蘭史冊)▪P26

  ..續本文上一頁2 │

  │ 8.瑪哈跋拉 │ 瑪希跋拉的兒子 │ 41 │ 前水羊 │ 923—962 │

  │ 9.夏牟跋拉 │ 瑪哈跋拉的女婿 │ 12 │ 前水豬 │ 963—974 │

  │ 10.賽夏達跋拉 │ 瑪哈跋拉的兒子 │ 3 │ 前木豬 │ 975—977 │

  │ 11.紮 那 噶 │ 國王的舅舅 │ 29 │ 前土虎 │ 978一l009 │

  │ 12.比哈熱跋拉 │ 瑪哈跋拉的兒子 │ 32 │ 前鐵狗 │ lOlO-—1039 │

  │ 13.尼熱跋拉 │ 比哈熱跋拉的兒子│ 35 │(1)鐵龍 │ 1040——1074 │

  │ 14,阿瑪跋拉 │ 尼熱跋拉的兒子 │ 13 │(1)木兔 │ 1074——1082 │

  │ 15.四 大 臣 │ 阿瑪的大臣 │ 8 │(1)水豬 │ 1083——1090 │

  │ 16.哈底跋拉 │ 阿瑪跋拉的兒子 │ 15 │(2)鐵羊 │ 1091——1105 │

  │ 17.噶夏尼達跋拉 │ 哈底的同母兄 │ 14 │(2)火狗 │ 1106——1119 │

  │ 18.熱瑪跋拉 │ 哈底跋拉的兒子 │ 46 │(2)鐵雞 │ 1120——1165 │

  │ 19.雅噶夏跋拉 │ 熱瑪跋拉的兒于 │ 1 │(2)火狗 │ 1166 │

  └──────────┴─────────┴───┴─────┴────────┘

  八十年,見《印度佛教史》。塞那王在位期間,伊斯蘭教在中印度的瑪喀塔有很大發展。

   (85)達瑪跋拉:他是跋拉王族中第四位跋拉王,藏語稱他爲吉祥護法,在印度曆史上他是一位著名的國王,他是熱薩跋拉的兒子,達瑪跋拉王在西藏饒迥記年前釋迦滅寂1322年鐵馬年到滅寂1397年水雞年之間(公元790——853年)執政,共計六十四年。根據《印度佛教史》記載:在雅隆陵墓的碑文中說,他和藏王赤松德贊是同時期的人。達瑪跋拉王所管轄的地區東至大海邊,西至第利地方,北至克什米爾地方,南至比切山。他在印度的瑪喀塔北面的恒河邊的一個小山頂上建了比紮瑪拉室利拉寺,據說有一百零八間經堂。達瑪跋拉王的事迹見

  覺囊派多羅那它著的《印度佛教史》第叁十章。

   (86)大成就者邬金巴:他是西藏曆史上很有名聲的主巴噶舉的一個喇嘛(藏曆第四饒迥鐵虎年公元1230年至第五饒迥土雞年公元1369年)他的家庭是從康區流浪到西藏前藏的,其父名居蘊覺培,母名秋磨吐格瑪,生有四個兒子、叁個女兒,他爲第叁子。成年後父親准備爲他娶親,他不娶,從其戚學習許多密法,成爲一個學者,十六歲時來到博多艾寺卻傑仁欽則莫身邊聽了上下對法、因明和中觀,卻傑郭昌巴貢布多傑給他授居士戒,二十歲時以博多卻傑仁欽則莫爲堪布,以香薩林巴爲大師,以大師索南沃色爲密法師,受比丘戒和具足戒,起法名爲仁欽貝。此後十二年,靜坐修行,禁絕肉食。依止卻傑仁欽則莫、貢隆巴那嘎堅贊和時輪師桑傑多傑學習了時輪法的舞、彈、歌贊等修法,成爲一個精通時輪和天文曆算的學者。又依止卻傑郭昌巴喇嘛聽受了噶舉教法。此後經芒域吉仲到達了克什米爾,在邬堅地方學了很多密宗教法。叁十二歲(鐵雞年公元1261年)時前往印度金剛座寺修繕一座佛塔。六十叁歲(藏曆第五饒迥水龍年、公元l292年)受元朝皇帝忽必烈的邀請,到京城給皇帝和臣民們講授佛法,皇帝賜給了無數財寶,他一點也沒有拿,就返回西藏。八十歲(藏曆第五饒迥土雞年,公元1309年)去世。他的事迹參閱桂譯師宣奴貝著的《青史》[8]函129葉7——132葉5和巴臥祖拉陳哇著的《賢者喜宴》[13]函30葉2——32葉6頁。

   (87)雅隆贊普陵墓的碑文:吐蕃王塞那累江雲(通常叫作牟笛贊布)的墓碑在雅隆地方,以前很多史曆學家的傳記都有記載。碑文的完整錄文迄今還未見到。

   (88)薩迦班智達(薩迦班欽貢噶堅贊)(藏曆第叁饒迥水虎年、公元1182年——第四饒迥鐵豬年、公元1251年):他在祖國內地曆史和西藏曆史上都很著名,正當藏族遇到危難的關鍵時刻,他前往元朝皇帝住地,把藏族人民從危難中解救出來。其父是薩迦傑尊紮巴堅贊的弟弟班欽沃波且,母親名叫瑪久迦普瑪尼赤,幼名叫貝丹頓珠,以後由其伯父傑尊紮巴堅贊給他授居士戒,改名爲貢噶堅贊。從小時候起,他就學習因明學、工藝學、星象學、聲律學、醫學、般若、中觀學、戒律學、俱舍論等顯宗經典和密宗四續部,成爲淹貫叁藏的學者。他的名聲遍及印度,印度南方外道學者措謝嘎臥等六位大師來西藏批駁佛教,薩迦班智達也到了芒域吉仲的聖哇第桑波寺,在附近的集市開始辯論,結果印度外道失敗,剪下發辮交薩班帶回存在薩迦寺的舊護法殿中。二十叁歲時(藏曆第叁饒迥木雞年、公元1204年),迦濕彌羅班欽釋迦室利來到西藏,會見後爲薩班授比丘戒。藏曆第叁饒迥土雞年、公元1189年,蒙古王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政權。接著領兵征服亞洲東部、歐洲東半部和北半部,後來又統一中國國內的金、宋、西夏,當時不分僧俗,皆出軍差和烏拉。藏曆第四饒迥木馬年、公元1234年,元太宗窩闊臺之幼子闊端即位,第六年(藏曆第四饒迥的土豬年、公元1239年),西藏地方的薩迦、帕竹、止貢、蔡巴和達壟等頭人紛紛請求歸順元朝皇帝和太子們。(薩迦哇和拉德雄巴二人歸順了闊端,止貢巴和藏古磨哇歸順太子蒙哥汗;蔡巴歸順薛禅汗;帕竹、雅桑和唐波且巴歸順旭烈兀;達壟巴歸順太子阿裏不哥。)公元1240年闊端派大臣多達那波爲首率領軍隊入藏,途經朵堆、朵麥、索曲等地方時,見居民皆殺,房屋皆焚,財物皆搶。此後又進軍衛藏,燒毀澎波傑拉康寺,屠殺五百多僧人。熱振寺也慘遭破壞,並宣告對不歸順的地方,要燒殺搶掠,洗劫一空。此時因西藏地方各派勢力分裂,無力抵抗,所以陸續歸附了蒙古皇帝及其皇子們。從公元 846年起共計叁百九十叁年的西藏割據混亂狀態得以結束,元朝將西藏地方納入治下,設官授職,建立了交納貢賦的製度,並訪求西藏精通佛教的喇嘛,當時,在西藏地方各教派中勢力最大的是薩迦,學識淵博、名聲遠播的是薩迦班智達,所以闊端在薩迦班六十叁歲時(藏曆第四饒迥木龍年、公元1244年)派多爾斯衮和本覺達瑪二人攜帶诏書進藏,邀請薩班到蒙古地方傳教。(邀請信收錄在《薩迦世系史》67葉2頁)並附帶五大錠銀子、鑲嵌有六千二百粒珍珠寶石的袈裟一件,硫黃色的長坎肩,靴子、二匹古錢花緞子、二匹彩緞、各種顔色的緞子二十匹等禮品。信中明確指出如若邀請不來,仍派兵入藏。爲了藏區和各教派的安全,年邁的薩班不辭辛勞,長途跋涉到蒙古地方,六十五歲(藏曆第四饒迥火馬年、公元1246年8月)到達了元朝皇帝住地涼洲,闊端從蒙古返回涼洲後,在火羊年一月會見了薩班,薩班爲闊端治好了病,闊端賜給佛教徒居于其他宗教僧人之上的特殊權利。薩班爲皇帝、大臣、百姓講解佛法,使蒙古地方的佛教較前有了很大發展,此後又到五臺山對很多修行者講顯宗教法,此時在西藏的喇嘛、弟子、學者們多次來信請求薩班返回西藏,故薩班寫信給衛、藏、阿裏等地的善知識施主大德,(此信收錄在《薩迦世系史》中)信中明確寫到:蒙古軍隊多、勢力大,如果不歸順,即派兵征服,各地官員要由蒙古人自己委派。若自動歸順,各地官員可由本部族人中委派。蒙古王室的百姓稅收和差役非常重,而對歸順的部族百姓們的稅收和差役稍輕。對皇帝派往各地方的金字使者和官員如若不好好接待,所派去的人即可直接向皇帝報告,激怒皇帝,因此一定要很好地招待皇帝派去的金字使者和官員。皇帝所喜歡和需要的物品都寫在信中。西藏的百姓由于見到了薩班的這封信,故對元朝的政策非常相信,支持和促進了元朝統一西藏的偉大事業。薩班在世的八年中,元朝沒有向西藏地方進兵,西藏地方得到安定,所以薩班是爲西藏地方和祖國統一事業做出很大貢獻的一位藏族佛教人士。他于藏曆第四饒迥鐵豬年、公元1251年死于涼洲,終年七十歲。薩班著作很多,著名的有:《極明能解論典》二十四頁,《善說寶藏》(即有名的《薩迦格言》)二十叁頁,《法理善說論典》叁十二頁,《樂器的論典》八頁,《賢者入門》五十八頁,《聲明學》二十八頁,《修辭學》叁十叁頁,《因明學》二十五頁,他自己爲這 些著作加的注釋共計一百九十五頁,《叁部律學》四十六頁這些著作,對研究西藏文化、因明學和宗教的學者們來說,都是重要的資料。關于薩班的事迹和傳記,有衆生怙主法王八思巴著的《薩迦班欽傳》,薩班親傳弟子堪欽仁欽貝著的《薩迦班智達傳》,阿美阿旺貢索南著的《薩迦世系史》47葉5——85葉6行。

   (89)吉祥時輪:此詞有時指時輪密法的無上本尊,有時指《時輪根本續》及其注釋。文中此處指《時輪根本續》及其注釋。時輪教法起源于印度,此後傳到西藏。關于時輪計算的起點,在印度佛教中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釋迦牟尼成佛的第二年叁月十五日,另一種是釋迦牟尼滅寂前的叁月十五日,西藏大多數學者同意前一種說法。時輪學的…

《紅史(亦名烏蘭史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覺囊派教法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